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宜喜欢 ...


  •   在习堂中学习了三日,任晶莹兴奋的见识了二十三门学科,她对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强烈的触动了每一位太傅,使持有疑虑之心的太傅,皆对她称赞不已。她由衷的投入于新奇的视野,获悉太子殿下需要学习二十九门学科,她更加的期待。

      她不仅兴奋的学习,还很乐意兴致勃勃的分享。太子殿下季辽听着她道出平常的学问,表现出平淡的索然无味。季玄默则不同,他认真的聆听,在听到她理解有偏差之处,他会平和的更正,尤其是发现了她有很多生字不认识,读音不正确,他会耐心的纠正。

      “我明日带你去帝都进皇宫?”季玄默如约在戌时与她相见,她来懿园六日了,身子已经方便骑马。

      明日没有课,太子殿下是上三日课休息一日,任晶莹一直想要亲历帝都的繁荣,此刻,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道:“我明日没有空闲。”

      “嗯?”季玄默看着她,她眼中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使他不得不专注的凝视她。

      任晶莹认真的道:“我要多学习,温故而知新,勤能补拙。”

      季玄默抿嘴一笑,她如此热衷于学习,所迸发出的能量,用以汲取更多能量。

      任晶莹意识到自己识字不多,远远不够支撑她掌握新知识,满脸期待的道:“皇叔,我需要有人教我识字。”

      季玄默问:“还需要什么?”

      “还需要有人教我写字。”任晶莹也意识到自己写字的笔力不足。

      季玄默在心里思考着合适的人选,思考了片刻,只能他亲自教她。

      与此同时,任晶莹期待的笑道:“我想要皇叔亲自教我识字、写字。”

      季玄默随之一笑,低声轻问道:“不想要太子殿下教你?”

      “他每日要服五次药,常常疲累,学业对他而言太过繁重。”任晶莹见季辽每次服完药都昏昏欲睡,常无精打采,道:“他经不住更多的消耗。”

      季玄默道:“我教你。”

      “好啊。”任晶莹欢喜的笑了,笑得很愉快,说出了自己的规划,道:“皇叔,我每日卯时至酉时在习堂学习,每日酉时要游览懿园、画花木,每日子时要入寝,皇叔每日戌时与亥时教我识字与写字,可以吗?”

      她为自己安排得很有条理,季玄默配合她的安排,道:“可以。”

      任晶莹欣喜不已,求知若渴,迫不及待要认识更多生字,问道:“从今日开始?”

      “我们去『颐福』院。”季玄默无法抗拒她的欣喜,道:“我每日在『颐福』院教你。”

      任晶莹跟着他去往『颐福』院,好奇的问道:“为何是在『颐福』院?”

      季玄默只是说道:“『颐福』院里有个云容斋。”

      云容斋?任晶莹更加好奇,开心的随他步入『颐福』院。

      季玄默命人将任晶莹先带到云容斋,独自去面见钟太后,恳请道:“母后,儿臣今后于戌时与亥时在云容斋教任晶莹识字与写字,望您同意。”

      钟太后立刻就明白他的用意,懿园里人多嘴杂,其一是为了避嫌,毕竟任晶莹是将要成为太子妃之人;其二是为了彰显出任晶莹的身份,能每日都在『颐福』院里逗留许久,自然是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她诧异的问道:“每日的戌时与亥时?”

      季玄默点头,道:“直到她规划出新的安排。”

      “每日骑马往返两百里,你不辞辛苦?”钟太后倒是颇为心疼儿子,如今皇上过于依赖他辅政,他每日卯时要进宫,日理万机,忙碌了一日之后骑马来懿园,深夜子时又要骑马回王宫。

      季玄默道:“不辛苦。”

      他真是像极了世间动了真心的深情男子,钟太后不知是喜是忧,提议道:“你何不将她接到你的王宫里悉心教导?”

      季玄默摇首,道:“云容斋最合适。”

      “因为她太年幼,身体与心智尚不成熟?”钟太后不认为他从未想过把任晶莹占为己有,他对她的投入已经超乎想象。

      季玄默不露声色的道:“儿臣自有分寸。”

      钟太后相信他自有分寸,且拭目以待,同意了他的恳请。

      季玄默迅速步入云容斋,便见到任晶莹正襟端坐在案前,充满新奇的期待。他命侍从将室内烛光燃得更亮,落座在她身侧,问道:“你想要我怎么教你?”

      任晶莹记得兄长们教她识字的方式,道:“这里有没有类似《生字解典》的典籍?”

      《生字解典》里不过千余字,用于教导学童,季玄默告诉她道:“《正字解典》里收录有万余字。”

      任晶莹惊喜的道:“将《正字解典》里的字,全教我一遍。”

      “从识字到知字语之解,最重要的是会融会贯通。”季玄默不打算循规蹈矩的用字典教她认字,说道:“我教你当日在习堂上学习时所遇到的生字,不仅教你识字、知字,还教你该字在该句乃至该篇中的含义,如何?”

      “好啊。”任晶莹听从他的经验,这正解决了她的苦恼之处。因她不识其中生字的解意,尽管对学习兴趣浓厚,却对每日所学一知半解。

      “写字,就写当日在习堂上所学的各篇幅。”季玄默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她,加深她每日所学的知识。

      “好啊。”任晶莹连忙让侍女将今日所学的典籍取来,又让侍女备笔墨纸砚。

      今日所学的十一部典籍摞在案上,季玄默开始有条不紊的教她,他们都不觉得要教、要学的内容繁多。教完她认识今日所遇到的生字之后,便铺开宣纸,教她提笔运墨的写字,时刻平和的提醒她写字时需注意的要领。他很会教,她很会学,室内充溢着认真、专注、耐心的气氛,他们都乐此不疲。

      临近子时,任晶莹在纸上落下了最后一笔,非常开心今日的收获,满心期望着明日的相见,尚未道别便就忍不住约定道:“皇叔,我们明日戌时见。”

      季玄默道:“我明日提前半个时辰到,与你一起用晚膳。”

      “好啊。”任晶莹很雀跃的笑道:“多谢皇叔,皇叔真好。”

      翌日傍晚,季玄默冒着秋雨从皇宫来到懿园,径直进了『颐福』院,命御膳司做一桌蟹宴。钟太后得知他要在云容斋与任晶莹一起用晚膳,品尝上一次他提到的蟹的十余种食法,不禁震愕,他对任晶莹未免太用心。

      季玄默在母后面前并不避讳也不掩饰自己对任晶莹的用心,以此使母后对任晶莹有所关照,要让母后对她重视。

      当任晶莹看到满桌的蟹宴时,兴奋不已,连忙坐下,喜悦的等着季玄默教她吃法。

      季玄默先为她倒了一杯温姜汤,道:“蟹属寒性,你多饮姜汤。”

      “好啊。”任晶莹也为他倒了一杯温姜汤。

      季玄默本是要饮黄酒,见她为他倒了姜汤,便将杯中姜汤饮尽,自己斟了一杯黄酒。发现她已着急想吃,他就开始向她介绍起每一道蟹的食法,知她是初次吃蟹,不知她身体耐受蟹肉寒性的程度,叮嘱她道:“你以品尝为主。”

      任晶莹确实是初次吃蟹,桌上足有十九种不同的食法,蟹肉各有不同的口感,她非常欣喜,竟有如此美味,吃得津津有味。

      十八种食法已品尝完毕,季玄默向她介绍最后一道食法,道:“这是醉蟹。”

      任晶莹好奇的等着品尝。

      季玄默不给她品尝,道:“这是用酒腌制。”

      任晶莹更加好奇它的口感,道:“我能不能尝一点点?”

      “一点点也不能尝。”季玄默温和而坚定的道:“你尚未到能饮酒的年纪,滴酒不能沾。”

      任晶莹问:“一定要等到十六岁吗?”

      季玄默确定的回答道:“一定要等到十六岁。”

      任晶莹期待的问:“等我到了能饮酒的年纪,皇叔是不是会带我品尝天下所有的酒?”

      季玄默道:“如果你想要。”

      任晶莹立刻道:“我想要。”

      季玄默道:“我会带你品尝。”

      任晶莹开怀的笑道:“一言为定。”

      云容斋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钟太后特意宣来太子殿下季辽,二人远远地看着窗内烛光中用膳的愉快画面,问太子下殿下有何感想。

      季辽目光黯淡深远的道:“莹儿是皇叔为辽儿指定的太子妃,皇叔自是疼爱莹儿,像疼爱辽儿一样疼爱莹儿,实属正常。”

      这种实属正常的疼爱,日复一日的进行着,秋去冬来,季玄默风雨寒雪无阻,每日都往返于皇宫与懿园,亲自教导任晶莹学习。

      任晶莹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突飞猛进,太傅们都为之惊赞,不知是有季玄默的功劳,以为她极具学习的天赋。当然,离不开她热情的勤奋努力。她对新鲜事物太好奇了,天生的将汲取新知识视为一种乐趣。

      她很有活力,终日洋溢着热情的好奇心。四个月的光景,她认识了二千三百三十一个生字,读了七十九本书,画了两百六十八幅花木画,穿过五十二套新衣,研制了四种香汤子、一种揩牙子、一种揩牙膏,游览遍了懿园八十一景,搭配了六十六束插花。

      岁穷月尽、挨年近晚,岁除之日,皇太后携太子殿下回皇宫过新年了,大批侍从跟随銮驾回帝都,整个懿园顿时空荡寂静。

      任晶莹孤零零地坐在窗前,望着茫茫雪景,非常思念远方的家人,也非常想见季玄默。就在她以为自己将孤单的过除夕夜时,季玄默来了。

      侍女前来通报:“王上来接公主去帝都。”

      任晶莹迅速地奔下阁楼,欣喜的奔到院外,便见季玄默骑坐在马背。在他的骏马旁边,是他送给她的骏马。

      季玄默温言问道:“你今日有没有空闲去帝都进皇宫?”

      “有,有,当然有。”任晶莹笑容的极盛,凭着记忆中所学,骑上马背。她许久未再骑马,对骑术略有生疏,在季玄默耐心的教导下,她在园中慢慢练习,渐渐适应。

      待她掌握了基本的骑术技巧,便就是勤加练习熟能生巧了。季玄默与她各骑一马出了懿园,不紧不慢的朝着帝都的方向。

      这是任晶莹入住在懿园之后初次出园,她对沿途的一切都怀揣好奇心,笑声轻扬。她放眼四顾,异国寒冷的风,于她而言也是新鲜的。

      直到她看到了远处的帝都的外城墙,坚固雄伟的挺立在大地上,高耸入云,绵延百里,气势恢宏。随着纵马向前,外城墙渐行渐近,雄伟恢宏的气势越发强烈,极其震撼,教她不由得心惊。

      进入帝都外城门,难以想象的富饶、辉煌、强盛,顿时清晰可见,比她想象中的更甚万倍。城中的道路热闹宽阔,各种琳琅满目的商铺生意兴隆,行人衣着光鲜,富强之气非常直接的冲击着任晶莹的感官,她目不暇接的屏息。

      季玄默告诉她道:“一直向前,穿过内城门,穿过皇城门,就是皇宫。”

      进到皇宫需穿过四重门,任晶莹好奇的问:“皇叔的王宫在哪?”

      季玄默道:“在皇城里,皇宫边。”

      任晶莹憧憬的道:“我想先去参观皇叔的王宫。”

      季玄默便带着她去往王宫,穿过内城的平乐门时,他告诉她内城里居住的多是良民。穿过皇城的平安门时,他告诉她皇城里居住的多是达官贵人。

      内城极其热闹,皇城极其富贵,宏伟的城墙全是由大理石砌成。任晶莹惊讶的发现,从外城门至季玄默所居住的王宫约有十里。王宫建造的很壮丽,尽显阳刚之威,进到王宫后,随处可见精锐的将士,她眼中尽是新奇,跟着季玄默四处参观。

      踏进最高大气派的正殿,任晶莹目瞪口呆,地面铺着平整的汉白玉,空旷的殿内应能容纳数百人,只见一排硕大的石柜沿墙壁林立。她走近一瞧,每个石柜新旧不一,柜上都有一块立牌,牌上写着不同王国的简述,柜中摆放着许多奏表。竹国、任国、赵国、孟国、行国……足有二十五个王国,显然都是臣服于大盛帝国的藩属国。末位的两个石柜较新,应是新臣服的藩属国。

      任晶莹驻步在任国的石柜前,只见柜上立牌上写着:任国,开元二年四月臣服,归顺帝国的第二个藩属国,方圆九万公里,一百九十余万子民,以农垦为生,至今第八位国王。

      仔细看了看柜中全都拆阅的奏表,她笑道:“父王说他每月呈上的奏表,从未得到过王上的批复。”

      季玄默笑而不语,所有藩属国的奏表他都会及时审阅,非最严重之过概不批复。

      走到殿内深处,任晶莹伫足在他处理事务的桌案前,偌大的案上除了文房之具,在醒目之处竟有一个素净的玉瓶中插着一支枯树枝。枯树枝?她好奇的打量着,问道:“这是树枝?”

      季玄默道:“这是树枝。”

      任晶莹更加好奇的问:“很金贵的树枝?”

      季玄默道:“很金贵的树枝。”

      任晶莹凑近了树枝,仔细端详,问:“这是什么金贵的树枝?”

      季玄默道:“桃树枝。”

      桃树枝?任晶莹恍然大悟的回身,震喜的望向他,是当年他们初次相遇时,她随手折下送给他的桃树枝?!

      在她震喜的注视下,季玄默的面颊微红,这确实是当年她送给他的桃树枝,他将它从任国带回了帝都王宫,放在这座殿宇里,当他处理日常事务时抬眼就能看到的面前。

      “我曾以为它是天下最名贵、最稀有的桃花品种,它在懿园里却寻常的随处可见,这支桃树枝并不金贵,因它是我折下送给你的,才会很金贵?!”任晶莹笑得很愉快,她就知道他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开始喜欢她了。

      显而易见,因她所送,才很金贵。

      季玄默沉静而立,凝视着她喜悦至极的笑容,问她道:“我送给你的弯刀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