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5、第 145 章 ...

  •   投桃报李的道理,宋矜熹清楚,慕容纪也清楚。
      宋矜熹上书褒奖颜于织,奏章内容慷慨激昂,感人肺腑。随着季易安等人口述传入绘墨馆内,自然有人赞不绝口。
      爱兵如子的名声,算是帮颜于织在市井传开了。
      连带着宋矜熹,一等公爵二等候三等名士自风流的名声,又被众人热火朝天地喊起来了。
      眼见着宋矜熹又炙手可热,梅景行的弟子多数咽不下这口气,书于笔墨,暗戳戳地嘲讽,自然引得不甘示弱的反击。
      追随穆宁生的清流自负不同,又是看不惯两方争抢虚名,语气凉凉地蔑视着,显出自己的品行高洁。
      满城春日,姹紫嫣红开遍,最是人间良辰好风景。
      一时文人间笔饱墨酣,字字珠玑酣畅淋漓,厮杀的痛快。
      无数锦绣文章流在市井中,引得百姓们争相诵读后,大呼痛快。
      连带着京都内的笔墨,都贵了三成,宗不为同仇湛不谋而合,皆是要喜上眉梢了。
      倒是无人在意是非中心,还有着索兴国这个人了。
      周府内,周生平兴致勃勃叫景昭义来下棋。
      他最近闲的很,难免想要找些事情打发时间,毕竟人闲下来了,脑子里的事还在一遍一遍的过,闲不下来。
      流言太盛,不是什么好事情。
      景昭义心神不宁,愁苦色溢于言表。
      偏生周生平盯着眼前的棋盘,摆弄着手中棋子,全神贯注应对着眼前棋局,似乎成竹在胸,什么都不值得分心。
      景昭义没办法,搭个边虚虚坐下来,不自觉抖动双腿,试图排解心内不安。
      周生平察觉到了,笑着问道:“今日里有心事?”
      景昭义摇了摇头,手中的棋子捏的更紧了。
      “你有什么事说出来也就是了,”周生平笑道:“眼见着你下棋都不安稳,倒不如把心里话说出来痛快些。”
      “街头巷尾风言风语的传着,难免听说了一点。”景昭义努力想要将语气维持着心平气和,听起来不像是抱怨一样。
      周生平拾了几枚棋子,淡然自若在手中摆弄着:“随着他们说去吧,总不能撼动什么根本。”
      “难道尚书真的不担忧?”
      面对景昭义急切的眼神,周生平放下手中棋子,望着景昭义笑着问道:“你还记得当初索兴国是如何从名不经传的百夫长一跃而上,成为了宋城边塞的主帅吗?”
      景昭义是记得的,但是骤然被问起,不确定道:“不是因为傅崇高看,一把拉扯上来?”
      “当时傅崇在边塞做千夫长,主帅位置本该与他无缘。许多世家子弟,将门之后,被前呼后拥着,谁不以为傅家要被压到死。毕竟,就连伴驾的事都轮不到他出风头。”周生平摇头嗟笑,却是答非所问:“奈何造化弄人,随驾出征的都死了,傅崇一跃成为了手握重兵的权臣,谁能不说是时来运转,命中注定呢。”
      “虽然傅家名头不响,但多年来默默无闻扎根在军营内,当算是世家子弟。”景昭义连忙道:“自然不是寻常的寒门子弟可以比的。”
      “或许傅家根基在。”周生平好脾气笑着,继续道:“但索兴国不是,他又有什么根基可言。傅崇在宋城时,索兴国并不是他麾下的百夫长,但是敢打。凭着一双铜锤,在军营内谁敢招惹他。”
      景昭义嘀咕着:“都是世家子弟,或许都不想自降身份呢。”
      “他活下来了,而且坐在了边塞主帅的位置上,就足够重要了。” 周生平也不恼,呵呵笑着:“说是懒得计较也好,说是不屑搭理也罢,活下来的是索兴国,不是他们。而今还能站在边塞号令三军的,依旧是索兴国。”
      当年牧炎与大凤已经摩擦甚烈,时常折损兵士,皆是被按下来了。
      别人的事他不管,但自己麾下的兵士死了几个,一直又没个说法。索兴国气不过,怒发冲冠去找主帅要说法。
      流里流气的兵痞,死了一个两个有什么可惜。主帅不屑道,依旧在煎茶,听闻此话,引得索兴国暴怒,上前掀了他的茶桌。
      只此一次,已令所有人惊叹。
      “光是这份护卫的气魄,就无人能撼动索兴国在宋城军营的位置。”周生平嘴角含笑,自信满满:“而今凭着三两个女兵就想要撼动根本,简直是笑话。”
      随着周生平的娓娓道来,景昭义不是不懂,但觉得他故作深沉,难以掩盖不安。
      倘若不是都死在了战场上,索兴国必定会被人指指点点,骂沉不住气的无脑匹夫,被秋后算账更有可能。
      而今这两天兵部事少,林谷峪也未曾上门,更无其他事情叨扰。
      种种反常,都带着山雨欲来,变数之外的不确定。
      “我虽然瞧不上索兴国鲁莽,行事宛若流寇,从无章法,更无礼数。但他带兵的本事我还是服气的。”周生平笑了笑:“能让数万将士心悦诚服听他的话,可不是一件小本事。”
      “这几年来,女帝又恢复了宋城的军饷,索兴国自然是盆满钵满了。”景昭义嘀咕着:“从中分一点出来,就被歌功颂德了?”
      “他能舍得自己的富贵给别人,又能为别人争取富贵,如何能得不到别人忠心耿耿地追随?看着宋城边塞的男兵大把的捞银子,吃香喝辣的,京都大营,云霓边塞,有哪个将士不是心怀羡慕的。”周生平淡然道:“总归人都是自私的,能舍得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已经算是世上少有了。”
      “近几年来,听说许多人想要调至宋城边塞,但是又怕再打起来,都是观望着,踟蹰呢。”景昭义忽而想起什么,连忙道。
      周生平意味深长道:“想去享福,自然都要心甘情愿听他的话了。”
      景昭义怔住了。
      “傅崇在时,礼乐崩坏,人人为求自保,不惜拱手相送,”周生平不屑地冷哼一声,表示鄙夷:“家人也好银帛也好,只要保全自己能活命,颤颤巍巍的双手奉上。唯独索兴国,傅崇是高看又高看。你当是为何?”
      景昭义不明周生平要说什么,摇了摇头,算是随声附和了。
      “只要索兴国在宋城一日,女兵们就甭想从男兵手里讨便宜,如此还不够吗?”周生平昂首笑着:“有将士拥护,即便慕容纪是女帝又如何能撼动,凭着那几个女兵?”
      “纵然痴人说梦,但毕竟是女帝,”景昭义不确定的嘀咕着:“心底到底盘算着什么,你我也不知,若是真要收拾他,倘若索兴国撑不住了怎么办。”
      “只要他自己若无其事的撑住了,谁还能来动他什么?而今朝堂上,谁不是依旧要对他礼让三分。谁又敢真的敢在他面前说三道四?”周生平宽慰道:“莫不是真的不要命了?”
      景昭义低头想了一会,倒也在理。
      “女帝想要有人在宋城军营内稳定人心,除了索兴国,难道有什么更好的人选?”周生平不以为然地笑着:“难道真的要选颜于织吗?”
      “或许,女帝正是这么想的呢。”景昭义胆战心惊,将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颜于织虽然是颜家出身,母亲是盛家女儿又能如何?仅仅是个女子,只凭着女帝一时的独宠就能一跃而上?三纲五常,岂是摆设?由着女帝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周生平讥笑着:“不过是个女子,天方夜谭罢了。”
      即便是盛家的女儿,颜家的女儿又如何,不过是女子罢了。
      战场上的女子,只是提及,周生平都觉晦气。
      “就算是全盛时期的盛家,也没有叫一个女子顶门立户做家主的道理。凭着女子走到现在,已经是大家看在颜家的份上抬举她了,还想在军营内一呼百应,得到众人的拥护,白日做梦。”周生平鄙夷地笑着:“若是动了这种念头,说出来怕是要笑掉别人的大牙了。”
      景昭义沉吟着,没有说话。
      “纵然颜于织再大的本事,她也担不起家主的位置。”目光扫过景昭义,周生平轻蔑的笑了:“更何况,她想要当谁家的家主?颜家?还是盛家?盛家还有一个坐在太傅夫人位置上的盛修颜呢。”
      “梅景行一向推崇恪守礼数,自然是会维护的。”景昭义眉头紧锁,梅景行断然不会看着颜于织胡作非为。
      “盛修颜倒是京都内数一数二的贤妇了,我若是有此等贤妻,何愁不登凌云志,或许此刻封侯拜相的就是我了。”周生平赞许地点头,道:“由着她们闹去,到最后也不过只是一场笑话。”
      “盛家门里,倒是出了盛修颜和盛修悯,两种截然不同性子的人。”景昭义唏嘘着:“当年颜家落败时,盛修悯是没少闹出幺蛾子,如今身体不好了,颜于织又开始粉墨登场了。”
      “倒是家学渊源,一脉传承。”周生平故作神秘地笑着,落下最后一枚棋子,带着必胜的得意:“毕竟是个女子而已,还不值得你我分神操心。”
      景昭义心绪复杂,总觉得他是在故作沉稳。
      “你常说我自视甚高,谁也不能入眼。但你瞧瞧,而今莫说是军中,就算是朝堂上,又有谁值得被高看一眼。”周生平叹了口气,正色道:“林谷峪家离经叛道的女子,未尝不是个祸害。”
      “我倒是也听说了。”景昭义叹口气道:“前段时日,在绘墨馆大庭广众下与男子辩驳,惹了众怒,试子们气急了,吵着闹着要林谷峪给个说法呢。连带着林未屿脸上也不好看,偏偏林谷峪纹丝不动。”
      “一味纵容,不知规劝,祸害满门名声,连累阖族家眷。”周生平忿忿不平:“也不知道林谷峪到底怎么想的,已经是家门之耻,难道搅出什么翻天覆地的祸事,才算了结罢休?”
      “院子里不知安稳的妇人们,自然有无数办法去收拾的。”景昭义斟酌着:“哪怕没有身临其中,也多多少少听说过。”
      周生平会心一笑。
      “只是不知,为何林谷峪放任至此,难道为了家门荣耀,也不肯约束管辖吗。”景昭义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难掩惋惜着:“林未屿已是同龄人当中少有的佼佼者了。”
      周生平厌烦道:“林谷峪这个蠢人,自小就装作一副遗世独立的样子,好像什么都懂,实则分不清斤两,而今让人看笑话都是活该。”
      景昭义嗟叹着:“一群世家女子中,实在无有什么出挑的,若是当今陛下是男子,到了选妃时,才是真的让人笑掉大牙。”
      “乔家女儿貌美,名动京都,未尝不可配个良婿。倒是林家的女儿,如此教养,只怕是再添一倍的嫁妆也得不到什么好人家。”周生平幸灾乐祸的感慨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5章 第 14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