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四十四章 ...

  •   上官嫣脚步虚浮,她离开观景阁,在宫娥的指引来到御花园后,依旧有些恍惚。现在回想起方才上官岚在观景阁中同她说的那些话,还仿佛是做梦一般。

      更让她不敢相信的是上官岚真的答应了他的请求——允许自己去净月庵静修。

      “姑母既然答应了,便该不会再反悔吧?我这般冲动行事,会不会.......”上官嫣到底还年轻,并且同上官妤比较起来,她和这位太后姑母之前也算不得亲近受宠爱,因而此刻她依旧兀自惴惴不安。

      直到御花园里聚着的这群贵族小姐之中,卫云乔和端阳公主先注意到了她的到来,并且十分有理的颔首示意,她才勉强拽回自己的心神,加快脚步走去,向几位公主分别恭敬地行了礼,又问候了其他几家小姐。

      上官妤正在一边放纸鸢,见上官嫣来了也只冷冷地嗤了一声。三位公主之中,安宁公主和端阳公主对上官嫣的态度还算和善,立阳公主则一向同上官妤一个鼻孔出气,见了上官嫣不是摆起高傲的公主架子,就是配合着上官妤对上官嫣明里暗里冷嘲热讽,有意为难。

      上官嫣对这大部分闺秀都没什么好感,也不甚在意。行过礼后,她便主动退到一边,心中又开始思索起先前的事来:虽说姑母已经答应了,但伯父和渊于氏却还对此一无所知,等他们接到懿旨,即便不会抗旨,心中也定然不满,少不得要找我麻烦。况且还有那个女人,若是知道我要去尼姑庵,不知是否又会发疯.......

      上官嫣这样想着,心中一方面为自己能够逃离上官府而激动,另一方面却又着实轻松不起来。就在她站在一旁静静思索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迈着小碎步跑了过来。

      “公主!”他边喘着气儿边说。

      “怎么样了,你按着本公主的话催促他们了吗?”立阳公主一边扯着纸鸢的长线,一边问道,\"皇兄可是已经起驾过来了\"

      那小太监低着头恭敬回道:“回公主,小的一字一句按照公主的指示说了。东平郡王已经朝园子里来了,想必片刻之后便到。圣上还要再晚一会儿。”

      “什么嘛,皇兄真是的,当真就这样忙?让我们这么多姐妹在此等他。”立阳公主朝她身边的上官妤半真半假地抱怨道,既想得到玩伴的赞同,又兼作安抚对方。

      可是她并不知道上官妤并不在意皇帝几时几刻来,上官妤此刻心中牵挂的不过是元朔而已。而恰好此刻她听得小太监说,东平郡王已经朝园子里来,而皇帝则要多等一会儿。
      上官妤心念一动,觉得这可能是自己今日难得的机会了。她要直截了当地问一问元朔,想知道他觉得自己如何。上官妤下定决心,只要元朔对她有那么一丁点的意思,她就愿意为此退出皇后之争。

      不过,这样私密的问话是决计不能让别人听到的,也万万不能让自己的爹娘和族人知晓她的打算......想到这里,上官妤偷偷瞥了一眼不远处木头似杵着的上官嫣,心中暗暗筹划怎样把这个“眼线”支走,以防她回去后告密。

      而此刻上官嫣也是心不在焉,思绪飘忽。她已经开始为自己去净月庵后的安全担忧了:不知净月庵的尼姑日日除却诵经外,是否也习武?若有宵小恶徒存心冒犯,可否能防范得住。上官家会不会舍得抽调几个家丁护卫随我同去?不过,若是我奉太后的懿旨前去,兴许姑母也会派一些护卫?

      上官嫣只顾筹谋思虑此事,完全没有注意到放着纸鸢的上官妤一步一步,有意无意地靠近她。

      “啊!”上官嫣突然一声惊呼,惹得众女纷纷望来。原来她全神贯注之时,忽然被人重重撞了一下,踉跄着往后退了好几步,差一些摔到。而就在她还没弄清楚状况之时,上官妤已经跌坐在她面前,率先发难了。

      “你长没长眼睛!?”上官妤捂住自己撑地的那只手,一边喊疼,一边怒气冲冲地质问上官嫣道。

      上官嫣皱了皱眉,虽然她还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她对上官妤人品和脑子的了解,自己该是遇上碰瓷的了。

      “我一直站在这里,并未走动。”她冷冰冰说道,言下之意是上官妤自己撞上来的。

      上官妤本是做戏,但她见上官嫣丝毫不见慌张、悔过的模样,瞬间就上了真火气。她拒绝了几位公主想伸手拉她起来的好意,就着跌坐的姿势,厉声问道:“你是没动,可你知道我在放风筝,还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后,故意让我撞到你,你安得什么心!?”

      周围人见上官妤气势汹汹的模样,便知她是没有大碍,只是想找上官嫣的碴而已,也便任由她坐着。看这姐妹二人针锋相对,互相撕扯,也是挺有意思的。

      上官嫣内心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什么叫无妄之灾啊,这就是。上官妤盛气凌人、倒打一耙的模样也着实够令人讨厌了,让这样的人当上皇后,才是大周的不幸。
      本来上官嫣对于后位谁主这个问题是并不怎么关心的,而此刻她真心祝愿卫云乔凤袍加身,否则以的上官妤的德性,现在不过是个宰相小姐就已经如此肆意妄为,真当了皇后那还得了?恐怕头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不过,上官妤毕竟还不是皇后,不能用权势直接压灭上官嫣。

      就当在场的各位公主小姐向上官嫣投去幸灾乐祸抑或有些同情的眼神时,上官嫣开口了,她语气十分淡然,细细听来,也许还能品出其中的嫌弃来:“你说我故意躲在你身后,趁你没有防备,撞倒了你。那么,你面对着我向后倒下又是何故?”

      此言一出,上官妤瞬间被问住了,本来便是她自己趁上官嫣不注意猛地撞了上去,刚刚厉声的诘问也不过是自己编的用来怪罪上官嫣的谎话而已。

      她胸膛剧烈的起伏着,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显然是气急。偏偏这时,站在上官嫣旁边的卫云乔一时没忍住,轻笑起来,虽然她并未发出声音,而且立刻用帕子掩住了,但这个举动还是落在了上官妤的眼里,“恼羞成怒”已不足以形容此刻她的状态。

      “一时不慎,有了冲撞,自然是双方都要注意。”立阳公主见形势不利,上官妤明显理亏,立刻出来打圆场,“都是姐妹,打小儿一块玩的,该互相谅解才是。妤妹摔倒,受了惊,嫣妹妹立刻就这样质问,便是你的不对了。”

      上官嫣将目光转向立阳公主,看不出什么情绪的平淡眼神,却让立阳公主有些发虚。

      “公主说得极是,”上官嫣勾着嘴角笑了笑,“其实我也是因为被妤姐撞了一下,受了惊,才以为妤姐说我故意撞到她,是要诬陷我为难我。倒是没想到她也和我一样受了惊,兴许不是有意栽赃,而是脑子不清楚呢。”

      这番话听得立阳公主十分不舒服,可她一时也找不出可以用她的公主权威来指责上官嫣的地方,毕竟对方可称赞她说得“极是”了,而且还还句句按着她的说法来。
      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像是喉咙里噎了口饭一样,不吐不快。可没等她发话,一向和她不对付的三妹端阳公主先开口了,她笑吟吟地说:“这也不怪嫣妹妹,二姐姐一向机敏和善,就不知怎得今天应对得慢了。要是刚刚妤妹妹责问你的时候,二姐姐就发话,大家便少伤许多和气了。”

      这下子,立阳公主可不仅是觉得不舒服了,她一记眼刀直飞自己三妹。不过和上官姐妹大不相同,端阳公主可不怕自己这位姐姐,她直接回敬了一个白眼回去。论起来,她的母妃品秩更高呢!

      “好了好了!”一直没说话的安宁公主开口了,她已年过十八,比在场的众女都年长一些,再加上性子比较淡然,不好争抢,所以还有几分威严,“一件小事罢了,妤妹妹若是没事,还是快些起来吧。一会儿东平郡王来了,他最爱揶揄人,这个场面,不是让他看我们姐妹们笑话么。”

      众女听了,也都附和,却没想到上官妤冷笑一声,推开欲扶她起来的众人,恶狠狠地说:“本小姐被撞到了,撞我的人不认错还敢斥责我,这事儿放在你们身上,能咽下这口气?我今天就不起了,别说是郡王,就是皇帝哥哥来了我也不起,我一定要让他评评理!不仅皇帝哥哥,我还要叫姑母过来,让她瞧瞧自己最宠爱的亲侄女儿受了什么气......”

      上官妤越说越起劲,放佛皇帝和太后已经在赶过来为她主持公道一般。

      她这话一出,轮到众女慌张了。这样的“戏”她们自己看看、心里取笑取笑便好。闹到圣上太后面前,万一惹得二位动气,迁怒到她们身上可就糟了。
      首先,几位公主都不是上官岚所生,如今都还未出嫁,在宫里可不是事事都要看上官岚脸色,对她怕得很么?
      此外,在场的除却上官姐妹和卫云乔外的闺秀们,都是大臣之女。她们虽知皇后之位没指望,可心里都想着择选之日能入了圣上的眼,留下当个妃子呢。今日宴会,她们可都是准备了好久要在圣上面前留个好印象的。要是事情闹大,让皇帝太后觉得她们也缺礼教,没有闺秀风范可怎么办?毕竟她们可不是太后的亲侄女。

      “妤妹妹,大家都是姐妹......”

      “上官小姐何必如此动气........”

      一时间,众人都围着上官妤,好言相劝起来。

      上官嫣看着毫无道理、坐在地上撒泼却还被众星捧月一样环绕着的上官妤,只觉得权势、地位确实是好东西,难怪古往今来多少人为它疯狂。

      “让我饶了她,也不难。我也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免得连累各位姐姐。”众人没有原则的退让与巴结更让上官妤得意,她扬着头说,双目直视上官嫣,“让她去把我的风筝找回来,这事儿便就这样算了。”

      众人一听,这才发现上官妤之前手中放着的纸鸢,丝线已经被扯断了,那风筝也不见踪影。

      有几位闺秀直接就朝上官嫣瞧去,像是一种无形的逼迫。上官嫣冷冷地扫了她们一眼,却没答话。

      端阳公主有些迟疑地开口了:“一个风筝而已,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什,何必费这个心神。现在更是不知道被吹到哪里去了,嫣妹妹便是想找,也难啊。”

      卫云乔一向和端阳交好,今日见她几次为上官嫣说话,心里暗暗留意。

      公主的名号对于在场的其她闺秀们来说,却倒是十分威严和震慑,不过对于上官妤来说,可就不那么好使了。
      此时她听到端阳公主如此说道,竟直接反驳过去:“怎么就不稀罕了?千金难买我喜欢,就是张破纸,只要是我看上了,那就是稀罕。若不是她撞倒了我,我的风筝怎么会断?既是这样,我让她去把我的风筝找回来,又有什么不对?公主不必担心不知道风筝落到了哪里,我看得清楚,就在那儿。”

      上官妤说完,伸手往自己身后一指,正是寿康宫的方向。

      立阳公主见上官妤如此强硬,她这个公主自然也要助势,同时也能落落刚刚为上官嫣说话的端阳公主的面子,于是她立刻开口接道:“妤妹说得没错。嫣儿,说到底你姐姐是被你撞倒的,这才弄断风筝。既然知道风筝就落在寿康宫那边,你便去找找吧。”
      她话一说完,其她闺秀们立刻找到了一个领队的头儿,也纷纷附和起来。

      众人之中,卫云乔静静观察,并不言语。

      上官嫣冷眼瞧着这些人,听她们在自己耳边聒噪,看着她们向自己施压,只觉得这些出生高贵的妙龄少女们也同上官府上上下下一样面目可憎,令人心生厌恶。

      就在这些名门闺秀们有些被上官嫣冷漠的表情、不为所动的倨傲态度激怒之时,一直少语的安宁公主开口了:“是谁撞得谁先且不论,这眼看着皇弟和郡王即刻就要过来了,开宴在即,让嫣儿一个人离开去找风筝,总归不妥吧。不如这样,我派几个宫女太监去帮妤妹四处寻找。”

      这群贵族小姐中,以安宁公主最为年长,可按一十九岁算,而上官姐妹最小,都是十四周岁未满。其实,秀女择选规定的参与年龄也很有门道:上限十八岁,乃是卫家一派势力活动的结果,而下限十三周岁,则是上官家一派的意思。否则以常理来说,皇帝十七岁的年纪,当娶个十五六岁的皇后最为合适。卫云乔略年长,上官妤则太小。不过这些都是闲话了。只是说,这群少女都较安宁公主年幼,加之她的公主身份和稳重性格,因而对她都十分尊敬,即使是上官妤,也要给安宁几分面子。

      而此刻安宁的话说得心平气和,句句在理,众女听了都觉得是个可以接受的好法子,只有上官妤急得大喊一声:“不行!”

      众人一愣,安宁公主更是不悦。上官妤也自知失礼,但喊都喊了,她也不那么后悔,她更着急的是该想出个什么理由来证明安宁公主的提议“不行”,她总不能告诉别人,她是故意支开上官嫣的吧。

      就在众人等着上官妤解释时,上官嫣先说话了。出乎意料的,刚刚面对众人催促施压时,她丝毫不为所动,此刻有安宁公主为她解围,她倒退让了。

      “既然诸位姐姐都觉得是嫣儿撞到了妤姐,那嫣儿只好按照妤姐的意思替她把风筝找回来了。呆会儿筵席开始,诸位姐姐也不必等嫣儿。”上官嫣这样说道,她向安宁和端阳两位公主款款行了个礼以示感谢后,便转身离开人群,往寿康宫方向去了。
      她甚至都没有细问上官妤,那风筝具体是掉在哪个位置,因为正如上官妤让她去寻找风筝不过是个借口一样,她此刻答应去找风筝,也只是想为自己寻个清静,懒得同这群小姐们计较。

      御花园中同上官妤发生的冲突不过是一个插曲,上官嫣心中虽有些憋气,但很快她的思绪心神又转到了今日同太后的密谈上。不知太后有意让她入宫一事,她的皇帝表哥是否知晓,若是知晓了,又是怎样的态度想法。上官嫣想到这里,心中暗道:此刻离去不与皇上打照面也是好事,免得互相尴尬。

      她心中装着事情,左右又没有宫女太监跟着,因而脚步飞快,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寿康宫外围。等上官嫣回过神来,才觉得四周景象有些陌生——她每次入寿康宫请安都是在宫人的引导下走得南面的正门,而此刻就她翘首仰望寿康宫中那座高阁的角度来看,她是走到寿康宫的东北偏角处了。

      这一带道路颇宽阔,四围树木密植,繁茂的枝叶遮住了接近日中时分的强烈日光,在地上投下大片的阴翳。偶尔有枝叶稀疏之处,让细碎的日光倾泻进来,在平整坚硬的石砖上投下随风晃动的光影。
      独立此处,凉风满袖,上官嫣烦躁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罢了,何必如此忧心,祸福难测,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深吸一口气,只觉草木清新,神清气爽,环视四周,不由叹道:“这倒是个清静的好地方。”

      上官嫣既无意替官妤寻找那个不知所踪的风筝,又不想立刻就回去,同那群人装模作样,虚与委蛇,于是干脆在此踱着步子慢慢转悠起来。
      只是沿着这条路走了好一会儿后,她不禁有些纳罕:此处紧挨着寿康宫,离御花园也算不得远,虽是在寿康宫的高墙之外,但绝不算偏僻,不知为何我走了这么久连个太监宫女都没见到?也没遇上绕着寿康宫巡逻的侍卫们.......

      就在上官嫣狐疑之际,她一抬头,忽然看见路旁所植的高大树木上,几只灵巧的鸟儿正在树杈之间的鸟巢中欢快地高歌。

      “呀,”上官嫣皱着眉头叫了一声,“我怎么又走回来了?”

      原来她方才经过此处时,听得鸟鸣,便抬头看了看。结果她往前走了这么长时间,中间不过拐了几个弯,竟又绕回来了。

      上官嫣停下脚步,若有所思,回忆起自己刚刚走的路线,她发现这些包围着道路的草木,就像是为了阻止人继续往前走而特意按着某种章法栽植的。

      所以这北面到底有什么呢?上官嫣不禁好奇。若说是真的十分需要隐秘的地点,为何不派人把手,也未曾听太后或者其它宫人警告过?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又何必费心将道路隐没交叉在树木之中,迷惑行人?

      上官嫣见此刻天色还早,若此时回去,想必筵席还未结束,心想不如将这道路重新走一遍,兴许多多留心,便不会又绕一个圈回到原点。然而这个念头一出来,心中另一个声音立刻又冒了出来:闲事莫问,闲言莫听。无论后面有什么,都与你无关,若是冒冒失失过去,糟了祸患才要有的后悔。

      上官嫣犹豫之时,四处远望,隐隐约约看到今日太后接见她们时所在的高阁。上官嫣沉思一下,努力回忆起今日她在观景阁之中眺望四周的所见之景。

      对了,那时候姑母看向的地方正是寿康宫的东北方向,记得那里是......一座小院。上官嫣此刻想起来了,是了,若是按照这条路直直往前走,就该是通向寿康宫后面的那个小院子。

      “就外面看来,没什么新奇的。”上官嫣心想,“莫非里面住着什么人不成?”

      也要怪她每日在上官府上压抑天性,日子过得如沉沉死水,此刻她难得来了兴致,决心过去看看。

      这一次,上官嫣留了心,她一直以不远处寿康宫内那座高耸的楼阁为准,确保自个儿是往东北方向走。终于,在发现并穿过一条被藤萝遮掩住入口的小径后,一座朱漆大门紧闭的院落出现在视野之中,但还有些距离。

      上官嫣难得一口气走这么远的路,此刻已经微微有些娇喘了,她掏出手绢轻轻拂拭自己额角微微渗出的汗水,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得意、成就之感,这真是她难得的欢快时刻。
      她准备去院子那边看看,并没有抱着一定要进去或有所发现的想法,她这番较劲也是为了走出那条迷惑了她一次的道路而已。

      然而她抬起脚没走几步,就被一个苍老的声音唤住了:“小姐留步。”

      上官嫣吓了一跳,立刻停下脚步。转身一看,身后不知何时冒出一位体态略嫌沉重的老嬷嬷来,她鬓已花白,然而脸上皱纹算不得多,精神矍铄。

      上官嫣的惊吓也不过是一瞬而已,她立刻就恢复了贵族小姐的仪态,纤身玉立,并且故作矜傲地看着这位老嬷嬷走上前来向她行礼,以此来掩饰她的心虚。

      嬷嬷屈身行完礼,上官嫣念她年老,也微微颔首示意,以表尊重。然后她以攻为守,装作不明所以的样子先开口问道:“嬷嬷何事?”

      只是这位胖嬷嬷不似一般宫人,她并没有回答上官嫣的发问,而是不卑不亢地反问道:“不知道上官小姐因何事来此处,是否要进小院?”

      上官嫣不动声色,平静问道:“小院?你是说这个院子么?”她说完,用手指了指,然后回道:“我姐姐的风筝落在此处了,她让我过来帮她找找。”

      在那老嬷嬷开口前,上官嫣补了一句:“是这个院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可以随意进出么?若是如此,还请嬷嬷原谅,嫣儿不知就里,一心只想着找风筝,有所冲撞。”

      “上官小姐言重了,”那嬷嬷低着头说道,口气十分温和,“这里并没什么要紧,只是按照太后下的手令,但凡进出之人,老奴都要按照身份、缘由上报于她。既然是要寻东西,小姐敲门进去便可。”

      “这样啊,”上官嫣轻声说道。思索一下,她还是觉得不进为妙,免得多生枝节,惹出麻烦。

      “既然太后有这样的命令,想必是希望这里不要受人叨扰。风筝并不是要紧东西,也不确定就掉进院子里了,我便不打扰了。” 上官嫣心中想好了这套说辞,正欲开口,忽然听得她寻路而来的方向传来一个男人低沉的嗓音:“嫣小姐!”

      上官嫣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面容英武的男子从小径中走出,他身着武将细甲,腰间佩刀,正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负责宫廷禁卫的侍卫步军司指挥使李召司。

      上官嫣眉头一皱,她对这位李大人可没什么好感,甚至有些讨厌。

      在李召司恭敬地行完礼后,上官嫣感受到了对方殷切而热切的目光,心里更是不舒服,因而只十分冷淡地回了一句:“李大人”。

      “此处人迹罕至,巡逻之时也少有顾及,因而卑职听说嫣儿小姐独自在此处徘徊后,心中焦急,立刻赶了过来。”李召司注视着上官嫣,用充满磁性的嗓音说道,阳刚英武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每每他这样故意展现自己的不凡魅力,总能博得一众女性的好感与优待。当然,这一众女性是不包括上官嫣的。

      上官嫣听了,略微点了下头,以示感谢:“有劳李大人了,嫣儿为寻风筝走到此处,但并未寻得,现在正要离去。”

      李召司笑笑,指着不远处的小院子问道:“不知嫣儿小姐可去那院子里寻找过了?”

      “未曾。既然姑母有意维持小院的清净,又何必进去打搅。”上官嫣这样回道。

      没想到李召司却说:“既然嫣儿小姐已经寻到此处,不进去探问一下岂不是白白走了这么多路。适才卑职问了几个在这周围巡逻的手下,确有人见风筝落在院子里了。”

      上官嫣有些纳罕,为何这个李召司一个劲儿地怂恿自己进去?然而对方越是这样,她偏不想遂他的意,谁知道这人虽不是别有居心,利用自己呢?

      李召司本以为上官嫣会轻轻松松被自己说服,没想到此刻上官嫣还是没有要过去敲门的意思,不禁觉得自己的计划有些被打乱。但他可不会就这么轻易放弃,他转过头对那老嬷嬷说道:“在下侍卫步军司指挥使李召司,先前也与嬷嬷见过一次。嫣儿小姐想必是嫌麻烦,不想多事,不若就让在下替她去院子内询问一番吧。嬷嬷届时禀告太后时,便说在下为上官小姐们寻纸鸢,进去院中。”

      上官嫣听了,心中冷笑一声:这个李召司,句句都在拿我替他开脱,算盘倒是打得响。

      于是,就在那老嬷嬷面无表情地点头同意,李召司脸上露出笑容之时,上官嫣说道:“这点小事儿,何必李大人费心?李大人在此等候便好,嫣儿自去询问。”

      说完她嫣然一笑,裙裾飘扬,自往那小院走去。

      李召司可以说是花丛中的老手了,女人再美,若是没有利用的价值,在他眼里就不过是泻火的玩物。可此时此刻,继初见上官嫣时惊为天人的巨大震撼后,他再一次被这个带着几分讥诮之意的笑容勾去了魂魄,竟然愣在原地呆站了许久,半响才回过神来。
      他也顾不得在那个老嬷嬷面前做戏以免太后怀疑了,立刻飞身追至上官嫣身边,急切道:“院中不知有什么人,嫣儿一人过去,在下怎么能放心?”

      见对方死缠烂打地跟上来,还直呼自己“嫣儿”,上官嫣直接变了脸色,冷哼一声:“李大人,还请自重。”

      这时两人与院门不过几步之遥,上官嫣还未来得及叩门,那院门“吱呀”一声,竟有人先从里面打开了。

      “你们是何人,在这里喧闹?”一个虽声正气足,但嗓音却略显稚嫩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带上官嫣与那人四目相对,双方均愣怔了一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