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一章 ...

  •   这样的声音和语调对于上官嫣来说都再熟悉不过,只消一句她便知道是谁,而此刻她因这尖酸而至毫无道理的责骂所产生的反感也比往常更甚。

      然而上官嫣还是努力遏制住自己心头的怒火,她厌恶杨氏,也厌恶为了杨氏这样的人而失去冷静的自己。

      上官嫣转身便要离去,可是那人却不想就此消停,而是不依不挠地叫住了她。

      ‘’站住!”杨氏尖声喝道。

      上官嫣心里自然是不想理会她的,可不知为何,她的脚步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你有什么事?”上官嫣尽力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一些,然而也仅仅如此,她并不像是一个女儿在对母亲说话,既没有尊重敬爱,也没有撒娇亲昵。

      杨氏冷哼一声,接着骂道:“小贱蹄子,你现在是翅膀硬了,敢对老娘甩脸色了?我当初就该把你扔在妓院里,让你再装什么清高傲气.......”

      上官嫣一听,只觉心头一把火直接窜到自己头上,烧得她眼睛都要喷出火来。她转身便要走,害怕这怒火烧得太过猛烈,让她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没想到的是,杨氏根本不懂各退一步的道理,她变本加厉地骂道:“瞧你那要死不活的样子,真以为自己是什么高门大户的小姐了?还以为自己美若天仙,不食人间烟火呢!我告诉你,你老娘是什么货色,你就是什么货色!甩脸子给谁看!”

      此时二人的争吵已经引来许多丫鬟小厮,当然,他们并不敢在明面上看笑话,上官嫣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主子先不说,光杨氏这样泼悍的性格他们就不敢招惹了。但这母女二人在府上身份尴尬,不受府内大多数主子待见也是真的,所以这些下人们一个个壮着胆子,偷偷竖起耳朵听着呢,否则茶余饭后又要少了许多谈资消遣了。

      上官嫣气得浑身发抖,她猛地转过身来,愤怒地看着杨氏。她真不明白,这个女人为什么一定要没事找事,让自己难堪。她此刻真想不管不顾地和对方大吵一顿,母亲又怎样,她生了她,就能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冤枉折辱自己了么?

      然而,上官嫣再牙尖嘴厉,也不能说出杨氏嘴里那样粗俗的话来。这个女人的粗鄙与低俗放佛是刻在骨子里的,在脱离风尘住进上官府的十几年后依然如此。然而即使这样,仍然有数不清的男人对她趋之若鹜,为她寻死觅活。因为和她的粗俗泼悍一样,这个女人的妩媚妖娆也是渗到骨子里的。

      上官嫣时常想:老天爷一定是弄错了,为什么会让她成为这样一个人的女儿?她们没有任何相像的地方,无论是外貌还是心性。

      可是老天爷并不能回答上官嫣的疑问,而她也只能默默忍受。母女、骨血、亲情这般神圣而温暖的字眼用在她和杨氏身上的时候,变得像枷锁一样沉重,像戏说一样荒诞,像酷刑一样痛苦。

      上官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快步走回自己屋里。她斥退房内所有的丫鬟,从里面重重地关上门,任由杨氏在外面叫骂。

      过了好一会儿,咒骂之声才渐渐消停,一切又归于平静,连灵珊的抽噎哀求之声也消失了。上官嫣终于松了一口气,可胸中的烦闷与委屈却不见少得多少。她知道,杨氏出身风尘、生性放荡,而且性格泼悍,言语举止十分粗俗。可这并不代表杨氏是个傻子蠢货。事实上,杨氏不仅不蠢,而且在对着别人时,心思还十分活络、有分寸。就凭这些年她干了这么多出格的事儿,还能在上官府呆得好好的,甚至让上官甫杰对她欲罢不能,还让出身高贵的渊于氏一直防备着她,便可知道这个女人并不是个空长了一副妖娆皮囊的草包。

      可是上官嫣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杨氏对她这个唯一的女儿,不仅丝毫不放在心上,而且还视若仇敌,每每用尖酸过分的言语来刺激她,自小就放大她的每一个过失和错误。上官嫣如今事事小心谨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性格,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渊于氏和上官妤这些人的为难,另一方面,也是出自杨氏这个另类娘亲的手笔。

      上官嫣揉了揉酸胀发热的眼睛,叹息一声走向书案前坐下,拿起前些日子抄到一半的佛经,继续誊写起来。她的字迹灵秀之中另有一番别致的风姿傲骨。上官嫣写着写着,心情倒也平复不少。此时她想到自己再过几个月便年满十四周岁,按照民间的算法,便是十五岁,也是不小的年龄了。而她对于成婚嫁娶之事,一丝期盼也没有,相反她还因此忧心忡忡,烦闷不已。对于她这样寄人篱下、母亲又不能指望的少女来说,婚嫁之事完全由不得自己的,简直像是被别人掐着脖子一般。不过这还是次要的,更要命的是,与其它女子不同,因着一些陈年旧事,上官嫣对男人不说是深痛恶绝,也是没有任何好感的。这些日子,她闲来无事,抄了不少佛经。本是用来练练字,打发打发时间,没想到时日久了,倒真生出“绞了头发去寺庙当个姑子,挣得一生清静”这样的念头。然而上官嫣明白,这也不过是个空想而已,不说别的,她生了这样的容貌,若是无人庇护,真去了哪个尼姑庵,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腌臜事儿呢。

      第二日清晨,上官嫣和上官妤各自坐了一顶绣花软轿,一前一后,在家丁、丫鬟和侍卫的护送下从上官府往宫中去了。

      花神节的时候,上官家耗费重金打造了一顶名动京城的琉璃七宝彩轿。此番进宫,他们倒是不用了。据说是上官家太过招摇骄奢,上官家的小姐在路上又演出了一场飞扬跋扈,欺凌百姓的好戏,惹得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还激得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言官上书弹劾上官甫杰,说他奢侈成性,以权谋私,取不义之财。

      若是换做往常,这样的小事儿对上官家来说不过是几只不听话的小蚂蚁在作妖,若他们心情好了,便高抬贵手,对这群蝼蚁视而不见。什么琉璃轿、黄金屋,只要是他们上官家喜欢的,那便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赶上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干脆一脚碾死这几只扫兴的爬虫。

      可现下情况却有些特殊,正是定下皇后人选的紧要时刻,这事关乎上官家大小姐上官妤以至整个上官家的荣华富贵。而且上官太后近来的态度令人难以捉摸,气焰凌人如上官家也不得不小心收敛一些,生怕坏了大事。等上官妤当了皇后,再整治这些个不知死活的玩意不是易如反掌?

      上官嫣倒是觉得坐小布轿子挺好,至少不用听上官妤的蠢言蠢语了。不过就她们二人上轿前的情形来看,上官妤活像被霜打的茄子,蔫吧得不行。怕是就算两人再和花神节一样,一起坐在琉璃彩轿中,上官妤也是作不起妖来了。

      车轿在城内走了好一会儿才进入宫门,又通过了层层的关卡与盘问。宫娥将上官姐妹二人引路至寿康宫时,时辰已经不早了。

      她们被安排在一个四面繁花环绕的观景楼阁里等候上官太后,出乎她们意料的是,原来今日上官太后并不只宣了她们姐妹二人进宫。二人上了阁子才发现卫云乔已经先在那里等候了。三人打了个照面,彼此都有些惊讶,显然都不知道上官太后还唤了对方过来,也不知道今日进宫觐见所为何事。

      卫云乔家教甚严,本人也是一位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她容貌并不算得多么惊艳。不说上官嫣,便是和上官妤相比都逊色不少。可她眉眼弯弯,樱唇小小,让人见了很容易产生一种温柔可亲的感觉。她见上官姐妹二人走近,便依着礼数,规矩地行了一个挑不出任何差错的礼来。上官嫣见了,也不卑不亢地回了一个。

      只有上官妤,见四下只站着几个不起眼的小宫娥,便冷哼一声,径直往一旁坐下了。卫云乔似乎有些尴尬,然而到底没有说什么,上官嫣也是只知道自己不能出差错,别人如何与我无关的性子,她行过礼后便不声不响地坐在上官妤旁边的位子上。

      卫云乔见了,也安静坐下,三人没有任何交谈。都静静坐着,等候上官岚的到来。

      约莫过了半炷香的时间,才听到阁子下的一个太监尖着嗓子通传道:“太后驾到~!”。三人赶忙起身,下去迎驾。上官妤以一副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势走在了最前面,卫云乔和上官嫣意外地很有默契,不分先后,并排走在上官妤身后。

      三人行了礼后,上官云和卫云乔都静静站在原地,垂首待命。唯有上官妤在上官岚一声“免礼”之后,立刻起身,跑到上官岚身旁,亲热地拉住上官岚的胳膊撒娇道:“姑妈让我好等啊,妤儿在阁子里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好生无聊。”

      上官岚听了,淡淡一笑,说道:“今日事忙,虽然先前已经宣了你们几个觐见,但是先国后家、先公后私的规矩确是不可乱的。”

      一旁的上官嫣听得心头一动,她总觉得上官太后是话里有话,对上官妤的态度与往日有所不同。只可惜上官妤毫无察觉,还是往常一般,随随便便、不知礼数。

      上官岚挥挥手,不再回应上官妤的撒娇。威严而不失亲切地对三人说道:“都随哀家上去坐坐吧。”

      于是,上官妤挽着上官太后的胳膊走在前面,卫云乔和上官嫣跟在后面,一同登上了小高阁子。

      上官岚走到阁子中间,在一张青白色玉石雕琢而成的圆桌前坐下后,招呼三位未出阁的闺秀在她左右两边分别坐下。

      四人都坐定后,上官岚拍了拍手掌,命宫娥将早早准备好的瓜果糕点依次端上来。她见上官嫣和卫云乔两人都十分拘谨,笑着说道:“都是自家人,不必见外。哀家也是在宫里呆得太久,着实闷得慌,这才想找你们几个进宫说说话。”

      上官妤听了,面有不悦。她嫌弃地看了看卫云乔,又看了看上官嫣,显然觉得只有自己才配称得上是上官太后的“自家人”,卫云乔只是一个非亲非故的大臣的孙女,而上官嫣不过是一个妓.女所生,根本不配姓上官。

      然而,无论是上官嫣还是卫云乔,都没有理会她。只笑着齐声对太后回道:“是。”

      这座建在花园之中的观景楼阁,四面都是巨大的窗户,此时大大地开着,薄纱帘子也都整齐地卷起。人在阁格,居高临下,四围的美景都一览无遗。清风入户,拂在面上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上官岚时不时问出几个问题,除却上官妤有时没有眼色地抢着说话,上官嫣和卫云乔都斟酌着小心回答,气氛倒也算和悦。

      此时的时令正值夏末秋初,虽然阁子四周依旧是繁花似锦、草木茂盛的景象,但胜极而衰,已经隐隐有残落之势。上官岚见此情景,回想起自己三十多年来经历的种种,一眨眼,如今儿子都要成婚了,不禁有年华易逝的感慨。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哀家看着你们,便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种种。转眼间哀家已经年过三旬,当真是“朱颜辞镜花辞树”。而你们几个,就像是初春的花儿,还在待着良人采撷呢!哀家真是羡慕得紧。”

      上官岚说完,目光分别在三人脸上扫过,一边留意她们的神情,一边期待她们会分别给出怎样的应对。

      和刚才相谈时的情景一样,上官妤依旧抢着第一个说话。她此番进宫,心里本就揣着不敢和家里人言说的小心思,而此时上官岚一句“待良人采撷”真是不偏不倚正中了她的心事。若不是因为卫云乔和上官嫣还在一旁,她简直想要直接向太后陈情,告诉她的姑姑,东平郡王元朔才是她的良人,求姑姑成全她的终身大事。

      不过,上官妤到底还有几分头脑,虽然也只有几分。卫云乔还在一旁,这样天大的事情在没有准信之前,她是不敢泄露的,她不想当皇后,可也不想便宜了卫云乔。还有上官嫣,今日入宫前,自己的母亲对这丫头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不用渊于氏告诫,上官妤也能猜到,自己娘亲是十有八.九已经对这个贱丫头下了命令,让她监视自己。一旦自己有什么异动,好回府上报告给她。

      因而上官妤还是努力忍住了直接倾诉的冲动,但她还是用十分热切的语气恳求上官岚道:“姑姑,您说的对极了!侄女现在正是这样的年纪,你可一定要成全侄女和侄女心中的良人啊!”

      虽然上官妤自认为已经说得十分含蓄了,一旁的卫云乔和上官嫣都觉得她露骨到有些失仪,这样的话哪是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家应该说的。只不过为卫云乔一边腹诽,一边还在担心,上官妤之所以这样说,是不是因为皇后之位十拿九稳了?而上官嫣知道,上官妤这是还没有死心,心里惦念着元朔呢,在上官甫杰和渊于氏面前的松口不过是权宜之计。

      上官岚瞧了上官妤一眼,虽然多年以来,她对这个侄女从来不做多高的要求,甚至不断地降低标准和期许,可上官妤每次都能让她失望。“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沈伽罗确实说得没错。

      然而她表面上还是露出慈爱而宽容的笑意,目光转而投向卫云乔。卫云乔知道在这次的后位之争中,上官太后一直不看好她。尽管她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垂青,然而太后就像鸿沟险滩一样横亘阻拦在她和元闳二人中间。因此卫云乔每次见到上官太后,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仔细应对,生怕出了什么差错,惹得太后更加反感。

      不知是否是她的错觉,还是她的努力有了成效,上官太后近几次召见她时,态度越来越亲切,比以往待见她许多。

      卫云乔见上官岚正用期许的目光看着自己,似乎十分期待她的回答,而自己刚刚却一直在猜测,上官妤的回答是否是因为得到了自己不知道的什么消息,并没有认真思索该如何回应上官岚。

      此刻,她不由地心中发慌,更加影响自己思考,但是好在她性格沉稳,还不至于当众失态,只中规中矩地说道:小女惶恐,太后青春永驻。”

      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出彩的回答,更像是臣子例行的恭维与祝语。但不管怎么说,卫云乔到底还是领悟了自己话语中的流年已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上官岚觉得只这一点,卫云乔就比上官妤聪慧得多,也算差强人意了。

      上官岚听完二人的回答,更是坚定了自己今日的安排。这时候她有些犹豫,是否还要听听上官嫣是怎样说的,毕竟不管上官嫣回答得怎样,是好是坏,这皇后之位都是与她无缘的。

      上官岚将头转向另一边,看向上官嫣,她们二人之间还隔着上官妤。卫云乔则挨着上官岚坐在另一边。

      上官岚的目光对上上官嫣之时,上官嫣抿了抿嘴,露出一个乖巧而又有点羞涩的笑容。这张脸庞太过美丽,以至于上官岚开口询问时,语气不由自主地比对上官妤和卫云乔都要温柔和煦得多:“嫣儿为何发笑,可是有什么要说的?”

      上官嫣用亲昵但不失恭敬的语气回道:“嫣儿是觉得姑姑在和我们几个说笑呢。”

      “哦?”上官岚绕有兴趣地问道。

      上官嫣想了一下,继续说道:“姑姑说我们几个像初春的花朵,让您艳羡不已。可是姑姑您也说了,我们还要待良人采撷,一朝离了枝头,花期能到几时,又有谁可知呢?而姑姑您呢,既有停机之德、咏絮之才,还有沉鱼落雁的容貌,治国平天下的韬略。早早地就被先帝立为皇后,伉俪情深,琴瑟和鸣。统御六宫,无人不心悦诚服。及至先皇染疾,您侍候于病榻之侧,决断国事于前朝后宫之间。现在您又贵为太后,尽心辅佐圣上,赢得万民敬仰称道。柔而不弱,坚而不厉,敏而不疑,谋而有断,是我们这些同为女儿家的丫头该艳羡佩服您才是啊!”

      上官岚听了她这一大段话,虽知道上官嫣也有恭维之意,但如此上心贴切的恭维,说是事实也不为过,确实让人心生得意,忍不住就露出笑容。她笑着摇头道:“你这个丫头啊,嘴巴真是甜。哀家要被你的甜言蜜语冲昏头脑了!”

      上官嫣赶紧趁热打铁,继续说道:“侄女说的可都是真心话。太后您刚刚才年过三旬,正当花期呢!春花夏荷不敌您风姿,秋菊冬梅不如您傲骨,我们这些人啊,连春天的花骨朵都算不上,怎么及得上您一路芳菲,经年美丽?”

      上官岚听了不禁开怀大笑,笑得直摇头挥手,一旁侍候的成宝都不禁朝这边看过来,太后好久没有笑得如此开怀了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