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不惜身与名,烈火天下倾之三 ...
-
然后是天皇黑幕说。
(以下材料取自《明智光秀》「本能寺之章」小和田哲男著 (PHP文庫) (文庫))
这一段由于原文过长,俺就只取其中一段给大家看看:
「信長には内裏に取って代わる意思がある」と考えた朝廷から命ぜられ、光秀が謀反を考えたのではないかとする説。この説の前提として、天正10年(1582年)頃に信長は正親町天皇譲位などの強引な朝廷工作を行い始めており、また近年発見された安土城本丸御殿の遺構から、安土城本丸は内裏清涼殿の構造をなぞって作られた、という意見を掲げる者もいる。
【有一种说法是,朝廷认为‘信长意图篡位’而授意光秀谋反。这个说法的前提是,1582年左右,信长强行逼迫正亲町天皇退位,近年来又发现了(信长所修建的)安土城本城内有仿造皇宫清凉殿构造的建筑。】
据说织田信长这个人,对皇室并没有所谓的崇敬心,对于他一手扶持上来的将军义昭,也是说流放就流放,完全一副‘我要你上你就能上,要你下台你就得下来’的样子,甚至拒绝了朝廷封他作太政大臣的提议,显示出想要代替天皇自己登基、让木瓜纹插上二条御所的野心,当时朝廷对于信长是很忌惮也很害怕的,因此派了公卿来挑拨光秀谋叛,并付有天皇密旨,声称‘光秀你乃源氏后裔,侍奉一个出身不如你的国人众,而且他如此藐视朝廷’云云。这一说法使得光秀的谋叛色彩减弱,在某一角度来看才是真正的为皇室尽忠消灭叛臣信长。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是因为光秀对皇室的尊敬、信长对皇室的藐视基本属实,再加上光秀是负责与朝廷交涉的外样,为人深得正亲町天皇的喜爱,并与朝中的公家们关系密切,但是这一说法只在侍奉宰相近卫前久的侍卫所作的日记里说过近卫卿曾去找过光秀并指使他谋反,但是这一日记被普遍认为史料价值不高。而公卿吉田兼见的日记里出现过‘近日来,信长行为乖张,吾皇与(诚仁亲王)殿下甚是担忧’,但也没有说明有人指派谁去煽动光秀,更没有所谓的圣旨流传下来,朝廷仅在光秀事成之后立即做出了褒奖的表示,虽然证明朝廷对于这一事变是非常支持且乐于见到的,但却没有证据表明本能寺是朝廷背后指使。虽然我也希望光秀的背叛罪名能因此说而减轻,但历史的研究应该是严谨的,故无证据的情况下,这种说法不足采信。同理亦可驳回秀吉煽动说及家康煽动说。(織田家を取り巻く諸将が黒幕という説。徳川家康や羽柴秀吉が主に挙がる。 )
继而是最近比较流行的四国说
(以下材料取自《明智光秀之旅》信元克哉著)
比較的新しい説。信長は光秀に四国の長宗我部氏を懐柔させるべく命じていた。そして光秀は斎藤利三の妹を長宗我部元親に嫁がせ婚姻関係を結ぶまでこぎつけたが、天正8年(1580年)に入ると織田信長は武力による四国平定に方針を変更し光秀の面目は丸つぶれになった。大坂に四国討伐軍が集結する直前を見計らって光秀(正確には利三)が本能寺を襲撃したとする説。
【比较新的见解。信长命令光秀去拉拢四国的长宗我部氏,然后光秀便让(家臣)齐藤利三将妹妹嫁给长宗我部元亲缔结了婚姻关系。不过,进入1580年以后,信长对平定四国的方针又改变成武力侵攻,置光秀(这个外交人的)脸面于不顾。于是利三向光秀进言进言(指南师范的注:正论乃是不确定此人是否利三),在大阪的四国讨伐军集结完毕之前,先行袭击本能寺。】
乍一看,这个说法和讨伐武田时信长侮辱光秀一样很有说服力,毕竟时间上很是接近,但是仔细一想就知道,这种见解纯属吸引人眼球搞出来的故作惊人之论,经不起考究。
战国时期的婚姻大多是政治婚姻,儿女亲家根本不算什么还不是说翻脸就翻脸,光秀自己的女儿也在信长的授意下嫁给过荒木村重的儿子,但后来荒木谋叛时,就是光秀作为主将去把他讨伐了的,当然荒木算是比较有良心的,之前将光秀的女儿活生生好端端的送了回来,但是如若他不送回来,光秀难道就不打他了么?显然不是的。
对于自己的女儿尚且如此,齐藤利三的女儿受了委屈,光秀就会听从利三的谏言发动谋叛?这不是胡说是什么?
同样的,我们熟知的‘兔死狐悲说’也是站不住脚的。这一说法声称信长流放了佐久间等元老重臣后,光秀深感自身堪危,因此抢先发动兵变以求保住自己的地位,这一说法比四国说更扯,当时信长流放这些人时曾写了一个状子数落他们干吃饭不做事,拿着比别人都高的俸禄却毫无作为,同时也在状子里表扬了光秀,用光秀的功劳去衬托这些人的无能(《信长公记》),所以,光秀因为这个反是绝对的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