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变故 ...

  •   解决了最紧要的事,王瑗心头一松,随口问道,“二哥,你那画里画的什么?”

      王二哥的动作再次僵住,此刻他脸上的表情称作心虚再恰当不过,“啊,那个……我还没看……”

      “那打开看看?”王瑗好奇地伸手扯二哥袖子。

      王珩往后退了一大步,连连摇头,“还是不看了。这个,是朋友送的,我,有点,那个……”他简直找不到自己的思路,舌头跟打了结似的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好。

      可居然王瑗了然地点了点头,“二哥的意思我懂了,朋友送的嘛,当然是自己一个人看才好。”

      自己一个人看?王珩想想的确是这样,但又觉得妹妹话里的意思和自己的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他不敢再留王瑗在此地久留了,再待下去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发疯。

      ……明天出门头一件事,除了把廖晓那小子宰了外不作他想。

      正当王瑗反身走到门外,王珩忽然想起一件事,喊住了王瑗,“妹妹,你三哥明天要回来了。”

      “三哥?”王瑗下意识反问,旋即明白自己不应该是这样茫然的表现。

      王珩只当王瑗有些意外,遂颔首道,“嗯,你三哥。去年你回来时他还不在,说起来这一年多时间里你们都没有见过面。他一直在嵩阳书院求学,三年一归,如今恰是三年之期。”

      既然到了王家,早晚王家的人她都要见一见的。于是她示意兄长放心,“我知道了。”这几天她也对王家的人事做了一番了解,知道这个三哥是长房的儿子,也就是王瑶的亲兄长。性情究竟如何却不得而知,府里的下人了解并不全面,但似乎总体上有些桀骜。

      明天的事只能交给明天去烦恼,至少今天还很安然。王瑗去了廉清园陪母亲用了晚膳,母女俩说了好些话。王瑗也愈发发觉原先的王瑗有多可惜,错过了这样好的母爱——虽然王瑗不曾在顾氏身边长大,但对于王瑗的喜好顾氏却记得很清楚。

      有一回顾氏特意令人冰镇了杨梅还撒了糖端来给她,她对上顾氏亮晶晶的期待的眼睛,就觉得鼻头发酸。其实她并不是很喜欢吃这样零食,但顾氏却很有兴致,还告诉她这都是她外祖母给她的信里提到的,说她最喜欢吃冰镇的杨梅,每年夏天都能吃好一些,接着又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她从信中读到的关于王瑗的趣事。王瑗耐心地听着,看着顾氏,仿佛透过那张慈爱的面容看到了自己千里之外的亲母。

      ……

      等到万籁俱寂,王瑗安寝。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听到了一些动静,不知是府里的还是府外的,有一些高高低低的人声,听不太真切。菁华苑里众人并没有被惊动,王瑗也是因着睡眠浅才隐约听到些动静。

      若不是之后知道发生了什么,这轻微的动静根本不会被她放在心上。

      第二天王瑗去荣禧堂给祖母请安,发现不但大伯母、自己的母亲,还有三婶娘都到了,就连非祖母亲生的四叔、五叔家里的女主人也都来了。她进门时正有人退出去,扫了一眼,发现穿着并不是王家下人的打扮,心中微讶。

      她请了安便坐到母亲身边,这时听到祖母深深叹了口气。

      “哎,造孽啊!一百四十条人命,那阉人——”四夫人后边的话在老夫人一个凌厉的眼刀下,胆怯地吞了回去。

      一百四十条人命?太监?王瑗心里一咯噔,昨晚听到的动静难不成就是这事么?再看看大伯母,包括自己母亲,几个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这件事都给我烂到肚子里,要是让我听到谁院子里的下人拿这件事嚼舌根,我王家可不敢留。”老夫人目光冰冷地落在不远处门槛外的一分地上,屋宇挡下一片阴影,就像众人此刻的心情。

      具体发生了什么,老夫人没有说,王瑗也无从得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瑗对事情严重性的估计也在逐渐提高,原因是,王家嫡支的男丁竟然直到太阳落山也不见一个。原本定在今天回家的三公子,更是听说直接被人接走了,去向也是个秘密。

      王瑗很是担心这件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二门落栓的时间被老夫人下令往后推了一个时辰,夜深才见王家的几个男人归来的身影。

      王瑗见二哥气色尚好,稍松一口气,但又看到大伯父沉着一张脸,而自己那个至今未有太多接触的父亲脸色也有些冷硬。另外几个叔叔都不发一言,气氛十分凝重。

      “皇上怎么说?”

      老太爷前些年去世了,嫡支里顶梁柱就是大老爷,上头的事情,族里的消息也没有这边灵通,恐怕明儿个一早那边还要派人来打听。老夫人这么大年纪,最希望的就是家宅安宁,老太爷临走前将王家交到她手里,她自然不希望王家的百年声望在自己手上遭了折损。

      大老爷眉梢一挑,面露讥讽,“魏浚奕一句话,比旁人一百句都顶用。”

      这话王瑗听不懂,但旁边的大伯母还有其他女眷皆露出了古怪的神色,她心下感觉奇怪,便继续竖着耳朵听,根据自己的判断猜测一二。

      王瑗的父亲王二老爷安抚性地看了眼大老爷,叹了口气对母亲道,“宋家的事已经过去了。府里还劳母亲多操心,别传出闲话来。那位的心眼小,得罪了虽然不会伤及根本,但到底麻烦。”就像好好的肉惹了苍蝇,虽未变质,却也不好。

      老夫人摆手道,“府里的事你们不必操心,你们几个的媳妇也都是能干的,那些心思活泛的,我还没死,谅他们也不敢如何。”

      “那儿子便放心了。”

      京城里姓宋的权贵或世家王瑗并不清楚为何,但她想来想去觉着方才大伯父提到的那个名字耳熟,魏浚奕,又是太监……她忽然睁大眼睛,想起来了,不就是那个——那个说书人曾经提到过的,阻拦北军粮草以致姜樾不得不靠打败敌军来补给?

      那还真是个奸人了!

      “此人一日不除,我大楚便一日不得安宁。”

      “三郎!”二老爷呵斥道,“这话也是你能说的?”

      王瑗这才注意到,与二哥毗邻而坐的陌生少年正是听闻已久的三哥,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关于这位王三公子桀骜的评价,总不及真正见到时领悟得真。

      这位王三哥与二哥气质迥然,双眉斜飞入鬓,狭长的一双凤目遗传自母亲林氏,只有嘴唇是王家最常见的薄唇,此时正紧紧抿着,对自家二叔的斥责不以为然。

      “我王家什么时候这样畏首畏尾的了?宋家便是前车之鉴,难道我们还要忍气吞声下去,要到那个魏浚奕领着寒门踩到我们头上为止?!”

      王三哥继续冷嘲道,“还是说,王家已经不在乎百年声名,就算被寒门骑在头上也无所谓?!”

      “放肆!”这回勃然大怒的是他的亲爹,王大老爷一张老脸涨得猪肝红,双目圆瞪,“你你你……这个不肖子!”

      “爹,你是敢怒不敢言,儿子和你不一样。”王三哥冷冷地睨着王大老爷,目光又转向身边一直没有开口的二哥,“二哥是王家的好儿孙,这样的好儿孙有一个就够了。不沾王家的光,我王琢照样能闯出一片天地!”

      说完拂袖而去。

      王瑗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个三哥是个这么宁折不弯的性子,二哥好像见怪不怪,就算自己的弟弟把他的亲爹以及伯父气得差点嗝屁,也依然能很淡定地递上两杯茶,补充道,“菊花的,降火。”

      生气归生气,但王琢要做的事,无论是王家大老爷还是二老爷都不会阻拦他。王家没有把全部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打算,过去不会将来也不会。如此一来,一旦巢覆尚有完卵——这也是许多世家为保生存的共同策略。

      接下来的三四天里,王瑗都没有在母亲的廉清园里见到过来请安的二哥,更不用说他主动到菁华苑寻她了。她也问过母亲,只道二哥这段时间里忙。她隐约知道二哥是在户部任职的,但以前不见繁忙,可见事情并不完全是户部分内的工作。王瑗大胆猜测,还是与宋家灭门一事相关。

      但她只是一介女流,能够了解到的信息实在太少。旁敲侧击问起母亲,得到的回答也都囫囵,有用的信息十分有限,王瑗努力了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

      只祈祷一切平安吧。

      如果佛祖可以保佑平平安安的,那她一定会去寺庙里多添些香火钱的。

      可是还没来得及等佛祖听到她的心声,这个平安的愿望就化为了泡影。

      出事的却与宋家一事无关,至少说,眼下还是看不出关联的。

      二哥送给王瑗的小鹿,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变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