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4、卷二03、半凡之身 ...

  •   03、半凡之身
      我摇摇头:“冰杨师傅,你说奈缘浅是丝蔓,我信,家父如何信得?他素来心里有苦楚郁积,儿孙绕膝却犹感孤独,奈缘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投他所好、令他眷顾不舍。”
      “怎么,阁主还有什么伤心事么?”冰杨师傅按下茶盏,正色相问。
      我起身在堂中踱步择辞,感慨道:“在旁人眼中,禁足阁主无需禁欲,能尽情享受天伦、快意人生,过着凡间帝王般的日子。可谁又知道,‘帝王’心中自相矛盾之深。”

      我向冰杨师傅阐明了仙界为禁足阁订立的规则,冰杨师傅用认真的眼神看着我不语,倾听中似思量甚深。
      薰炉烟雾飘腾,淡淡的苏合香流散满室,时光无影无形地迁移,片言只语道不尽往事之长。

      ……
      “四十年前,我的父亲不情不愿地被人推上阁主的宝座。后来他想通了,不修仙也罢。所以才有了我一大家子的姨母。可这世间,有谁不愿长生不老、身强体健呢?”
      “他是阁中子女最多的一任阁主。他曾对我言道,他年轻时以为,既然做了阁主,就该饱享齐人之福,不然就亏了。他风花雪月懒得顾忌,后来才知道,赏心乐事浮光掠影,没有什么是留得住的。”
      “他明知道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奈习性已难更改,一面对亲友们叹‘老冉冉之将至’,诉说悔意;一面拗起来时,却从不让人管。我叔伯们若有谏言,他便反问:‘当初是谁求着让我娶回三妻四妾?’”
      “如今他也已适逢花甲之年,虽服食丹药,血气未亏,身染有些痼疾,头脑亦有些固执了。有些事情,不是讲道理,能讲得通的。即便他一时认同了,未必记得照做。”
      “他说他遇到了奈缘浅,感到总算有人理解了他的困顿,他与她相处时常感到舒心、宽慰。”
      “我若在此时告诉他,奈缘浅是魔派派遣的,他必包藏不住密言,转问奈缘浅,奈缘浅再施以反计,我们就会主动变为被动。”

      冰杨师傅无意识地轻叩着茶盖:“你说的问题,是我想漏了,”她寻思中道,“我们仙派中年长者数众,就算修行有损、血气衰弱、才智不及青壮年,头脑是同样清醒的……”
      她又追忆说:“我想起从前青园师父给我讲凡间史传中的故事。我纳闷地问他,凡间的君王为何少有善始善终的?功绩泽被天下、英名盖世,临老了却非要犯一犯浑。师父回答说,凡人上了岁数,脑子就不灵活,有些道理、有些人事,拎不清也即难免。”
      她撇撇嘴角道:“罢了,既然不宜告知令尊,我们再另寻对策吧。”
      ……

      人,都会有老糊涂的一日吗?
      教授我史书的课业先生雷竣,也说过和青园道长类似之言。
      倘使我到衰老之年仍在任上,还是及时传接给后人吧。
      我排行十二,前头七个哥哥、四个姐姐,后边还有一弟一妹。其中五哥和七姐早夭,其余兄姊都安泰。
      我若是没有子女,还有我弟兄们的子嗣呢。

      我默思着漫步穿过戏苑,听到龚若瑾先生在拉二胡,如泣如诉,倾情投入。
      我驻步在他近处,他没发觉有人,孤自坐在廊下,半开眼半闭眼,边哼调子边控弦。
      待他一曲奏至尾,余兴未了,偏转过身来犹在重复哼唱。
      “哎呀!少阁主!”他看见我惊喜道,把二胡靠廊柱放了,笑问,“你接到总苑的报书了么?说是蜀国太子三日后来访。我们都私下先获知了。”
      “我今日尚未及查阅……这么说来,我该收拾行囊了!”我亦醒起、喜上眉梢,“我自当回总苑拜会他。”
      龚先生点点头,眉开眼笑地重抄起二胡,我离开原地,就听着欢快的乐声伴我一路出了庭院。

      龚先生是海眼分苑的乐师,除了乐技一流,也喜好读书、关心天下事。
      他与我某些见解不谋而合,十分支持我带领书阁改善与凡间王贵之族的关系。

      说起和凡间的恩怨,我们阁中人也须得脸红。
      有几番被仙界问责、限制书物销路,我们日用紧缺、入不敷出,为了维持扩建中的书阁花销,阁老门只好定计伸手向凡间。
      虽然是经过调查,对为富不仁之家才下手,我们以武力相逼借债,其实就是掠夺财资,价值多少、何时还清,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哪家不配合,我们就指使神龙前去“问安”,把人摔残了以威吓别家。
      我们在仙界只能干受欺负,对凡间却是优势满满,于是我们便去欺压凡人。
      这本来就是有违道义的。

      如今我们有了经验,财务先生、管干先生们皆学聪明了,随时预备突发状况用以缓冲的粮食、布匹、文房纸笔、杂用货品,逐年更新,保证仓储库存量,以应不时之需,已有些年月不必侵扰凡家。所以是时候同凡间和解了。
      我们过去为难的,多是氏族官员。他们是凡间王朝的臣僚、外戚,在君王耳边牢骚几句,凡间的皇贵一脉,对我们的印象自也好不到哪去。
      若能和解,才有可能得邦国为友,邦国地大物博,比诸小家物资丰富,我们真遇难处时,他们出借应也不会不乐意。我们何必恃强凌弱,做那强盗行径?

      难得大蜀国年轻有为的太子轩辕立有心与我们书阁论交。
      他虽非嫡长子,他的兄长天生痴傻,他是他父皇膝下唯一适龄的继任人,他在朝中权势稳固,十有八九会成为下一代蜀君。
      他自接到我的邀请函,参与了一回蜀锦分苑的建苑庆典,就对我们书阁起了兴趣。先后到访了两次,一次是龙祖分院,一次仍是蜀锦分苑。
      中原王朝与大蜀国历来是此消彼长的对峙局面,有时一方吞并另一方,但分立是长久格局。龙祖分苑在西北,蜀锦分苑在西南,只有这两处分苑的仙镇入口在大蜀国管辖境内,所以此番轩辕立能横跨中原山川,来至我们云签仙镇的江南总苑一坐,可谓不易。
      三年前他见我第一面,我问他我们派神龙护送他下江南可好。
      他笑说他要自己率领礼宾队前往,他欲与中原王朝和平共处、诚心结好,到时即能借水路通行了。
      他果是言出必行之人。

      说起来我们禁足阁皆是凡脉子孙,亲靠仙界、疏远凡界多年,也没见被仙界接纳,倒还不如与凡间王朝增进往来。
      大蜀国自高祖轩辕广以降,世代常有皇族血裔进入仙派访学观光。隆景帝轩辕朗还是长留弟子、仙法了得,他与文贞皇后轻水亦是同门结缘。传闻中,轩辕朗钟情于花千骨在先,南海终战之后,回国励精图治,携手轻水皇后终老。然其后,大蜀国上下崇慕仙道,曾风行过一段时间的方术、占卜、仙法、炼丹术,杂流和不入流之徒皆来装神弄鬼,官民自愿出资兴建道观庙宇,寺庙香火旺盛,求仙者想入非非、不务正业,农田丢荒、民生堪忧,自然是国运下滑,邦国萎靡不振了上百年。
      中原王朝早有反例,“南朝四百八十寺”,香火不能当饭吃,凡人热衷学仙,并不是舍得清心寡欲,而是不切实际地幻想长生、拥有仙力、摆脱凡尘的苦恼……大蜀国却没能吸取教训。直至轩辕立的皇爷爷拆除寺庙、斥责伪仙道学,涤荡风气、力尊国学,大蜀国方朝纲重振、恢复了兴盛。
      轩辕立的父皇处世中庸,国运算得稳健,却没有他皇爷爷的气魄。但大蜀国禁传仙术的风波已过去,皇太子结识仙界中人也不至于遭人诟病了。

      禁足阁若能有大蜀国这等实力雄厚的友邻,纵使哪朝又不慎与仙界闹翻,也还有人帮扶着渡过难关。
      尽管栗叔持保留意见,说:“凡界哪里靠得住,凡人争权夺利,盟约难久持。王朝更替之际,便是政令更迭之时。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时人都换尽了,谁还念你那点旧交情。”我仍觉仙界比当今的大蜀国更容易变脸。轩辕立建朝如不出意外,起码也保得个几十年。几十年之长,我们留有一手防范,总不会是多余的。
      再退一步说,与凡界和好是知前非而改过,纵无利处也有裨益。

      我们阁中人修仙难及仙阶,被称为“半凡之身”,我早有过疑惑,问栗叔:“我们习得术法、通过道劫的也大有人在,为何不称为‘半仙’,只叫做‘半凡’?”
      栗叔慎重地回答说:“‘半仙’,另一半只能是凡人,‘半凡’,另一半就不知道是个啥,能是仙,也能是妖魔异类。在仙界的眼中,我们尚配不上称‘半仙’,唯有‘半凡’妥帖,我们也用词谦逊些为妙。”
      栗叔名叫栗扬,年轻时是总苑的管干先生,让出职位后,便做内府的执事,帮我爹爹安排助手操持家务。他也常跟在我身边,提醒我些礼仪进退、言行宜否。

      “半凡”称谓是自古沿用下来的。仙界即便对我们有过重视的年月,我们的地位也未实质改变。但我们的遗憾是半仙半凡,半仙半凡却也有优势在。
      凡人虽无仙、妖、魔的术法强力,凡间阳气是六界生气的根本,仙界对凡尘亦不敢过多加以干扰。我们禁足阁赖仙界提供衣食用住,但用凡间的五谷棉帛亦不妨。
      天庭虽会严禁我们向凡界透露仙界的典籍秘文,我们只需与一国王臣中有限的数人交好,何必逾越分寸?
      如总苑的典谒先生羲和兆所言,仙界的美景和奇观便是对凡间皇族吸引力十足的财富,我们无须给他们任何法宝、书籍字画,他们照样会乐意与我们保持联络。
      我在总阁提出建议时,元老们纷纷言及顾虑,唯独他拍案叫好,说:“这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几乎不用成本就能做成的交易,少阁主你太精明了!”
      其实我本没想到此一面,有他的一番巧思巧解,决策才得以顺利通过。
      我回到江南总苑,负责接待贵宾事宜的便是羲和先生。

      五月中旬总苑不复浸在烟雨之中,碧色的天空晴开日明,夏花与长草缤纷相杂,树木叶形各有其态,叶群如珍宝千万,被盘曲的枝干撑起,琳琅满目妙趣横生。
      庭院正是被妆点得宜于观赏的时节。从春帘湖引入的水流未经暴雨冲刷,不见半点浑浊,流过渠道,注入荷叶迎风点头的汇约潭。汇约潭绿色的波纹水透,花色的游鱼嬉戏荷叶间,宛然可爱。
      羲和先生微微发福的身形守立在荷潭前,眉毛是两丛生动灵活的芳草,天然未经修剪,青乌的原色却整齐划一;一见贵客到达便主动迎去,面部表情充分运用,表情达意绝无吝啬。

      蜀国太子随行的只有一位皇妹、一名臣子、两名侍从。他们的主队留在了凡界的仙穴外,因为太多凡人将凡俗之气带入仙界,会被仙镇官员盘问,故而由我们的人驾车将他们接至总苑。
      我们在汇约潭中心的水榭清福楼为他们接风。
      轩辕立气色如旭日蒸腾,笑容满含热情,如见乾坤朗朗,大踏步而行。他精神畅爽,言笑都像闪着光,赤色的漆冠上有虬龙戏珠纹饰,一身倜傥的锦袍纹样繁多,样式却大方合体,毫无花哨之感,看得出剪裁刺绣工价不菲,恰衬托出他一国太子的身份显贵。
      轩辕立的皇妹妆粉清淡、灵目流转,眼神蓄有些淘气意味,步履幅度微小,褶裙却飘摆不定,带动花结珠穗摇曳。然她不怎么开口说话,朱唇抿得秀气,笑起来又有点文气。
      太子一见我们便积极地介绍说:“诸位,这是舍妹,小名乐【注,乐读音勒】儿。她早就嚷嚷着要我带她来见见世面。仙界气象万千龙凤呈祥,贵阁又是群英荟萃之地,放眼望去皆是高人雅士,瞧她这会儿都应接不暇了。”
      轩辕乐的确在不停地拧着脖颈张望,全未听她皇兄之言,尽寻着她感兴趣的往看,连一只花灯、一件仪礼师佩戴的珠饰、一根雕花的玉柱都能吸引她凑前。她脸型端方,与她兄长相像,但从她转面中各个角度看,眼、鼻、唇的轮廓线条都很柔和。她向仪礼师问话时,声音也低柔纤细。
      “哪里哪里。太子赞誉,鄙阁实不敢当。”羲和先生笑容胜似弥勒大佛,“来、来,快请上座!”
      轩辕乐被侍从指引回来,尚未落座,先看见了我,盯着发呆。我回以一笑,她在原地不走动,头随我行迹转。
      “乐儿?”她的皇兄拿手在她眼前一晃,“又看什么发痴。”转回来见是我,大笑道,“哈哈,乐儿看少阁主如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4章 卷二03、半凡之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