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梦启琼华1 ...

  •   众人让出一条蜿蜒小道,看着他手执“难得糊涂”一步一步走向那白玉案。

      拔剑,嵌案,滴血,离魂,入剑,步步坚定,步步小心。韶远聆生魂入了剑,身体躺在白玉案旁由弟子们层层守护,剑身却好似并无反应。

      “……怎么回事?”

      周围众多观礼的仙家不明所以,以为出了什么岔子,一时间人心惶惶。

      宁远道一个箭步,上前查看。只见剑身仍然安安静静地嵌在槽子里,周围也并无灵光出现。要知道根据门派史书记载,历代掌门接任仪式之时,剑身都会或多或少发出些光亮来,是为灵光。灵光的明暗是由接任者资质决定,而颜色无外乎白色、蓝色或是绿色,颜色一般由其性格特质决定。一般来说,白色主调和,蓝色主冷静,绿色主随和,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黄色主中正,红色主强势,紫色主高贵,如此等等。

      韶远聆的灵光迟迟不出现,这可急坏了一干人等。只有宁远道离得最近,尚能仔细查看,又是琼华主管,因此可说是此时场上最为冷静也最为疑惑的人。他不敢贸然触碰剑身,只能尽可能抓住每一个细节,再下判定。

      他将双手放在剑身上方,微微放出一层极薄的橙红色灵力,那层灵力虽薄却稳,他自问自己的灵力控制能力是极好的,但放于剑身上方时却扰动极大。

      ——什么情况?

      他又闭上眼感触了一下自己的灵力扰动情况,睁开眼时猛然发现剑身上浮着一层雾气。

      宁远道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退出周围弟子们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网,向众人解释:“大家放心,我已查探过了,并无大碍。只是师兄的灵力比较特殊,灵光颜色是透明的,大家一时肉眼未能察觉,不必惊慌,只待这一个时辰过去,等师兄出来之后便礼成了。”

      众人闻言,也都放了心。

      楚愿在净灵瓶中,满头大汗。

      先前韶远聆打他的那一掌,别人都不知道,但他自己却是最清楚不过——那一掌当然不是要至自己于死地,但他没想到的是,韶远聆那一掌不仅不是要致他于死地,更将他自己的一部分魂魄生生注入了楚愿体内,以致他现在在净灵瓶中不会魂飞魄散。

      ——虽然没有魂飞魄散,但也被强制与韶远聆的那一缕魂魄共鸣了。也就是说,两人现在正在经历同一件事,那就是回顾自己此前的人生。

      他一阵晕眩,魂魄就此昏睡过去。

      一梦回潮。

      正是阳春三月。琼华宫里头的琼花一波接一波地盛开,胜似雪浪翻滚,闲云缥缈。世人皆说,“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殊不知,这“一株花”虽在琼华开得极盛,但却只胜在多,独一株的极品琼花,只在扬州城郊的琼花观内生长,别说挪到别的州府境内,只怕就挪动了一寸土地,那也是活不成了的。

      “真有这么神?那咱们琼华的花海都比不上的极品到底长什么样啊?”

      “这个么……到你修为够了下山历练时,顺道去看看不就成了?我与你一般大,你问我我怎么知道呢?”十岁的韶远聆回答九岁的宁远道,装模作样老气横秋。

      “那大师兄你想去看看吗?”宁远道期待地问道。

      他俩在同一年入得师门,年龄相仿,都正是爱玩的年纪,宁远道更加直白,对于自己的好奇心一向是不加掩饰的。

      “想……不过现在想也没用,等师父来了问问他罢。只要咱们早些出师,就能早些下山,到时岂不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了?”

      “嘿嘿……”宁远道傻笑两声,似乎已经在期盼那时的风光,等着能够下山撒泼玩耍的日子来临。

      韶远聆对自己师弟突如其来的笑声表示很尴尬,不知道他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理由笑得如此灿烂又如此瘆人。他犹豫地问:“你……你笑什么?”

      宁远道倒不加掩饰:“我在想啊,师兄你说的话好有道理!我刚刚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一定要比师兄你早出师,抢在你前头去看那株极品琼花,回来好向你炫耀呀!”说完又憋不住大笑三声,好像梦想已经实现似的。

      “你就这么点出息!”

      温和中不失威严的声音从教室门口传来。

      来人白玉冠束发,长发银白却不失光泽,相貌平平但面容红润,叫人看了如沐春风,心中舒畅。他身着便服,并未穿琼华校服,但如此易容气度,很难让人相信他不是琼华掌门玄素真人。

      玄素真人名韶玄臻,韶姓是琼华掌门才能传承之姓,韶远聆那是也还不姓韶,而是姓秦。他入门之前也不叫远聆,而是叫九龄,是宋朝一无名边将的小儿子,玄素真人某次下山处理俗务时,见他聪明伶俐,颇有慧根,便一眼相中要收他为徒。那将军本不想让小儿子同自己一块在边疆受苦,那时宋军早已节节败退,朝中又佞臣当道,他对大宋早已不抱希望,能送走小儿子有高人照管自然是再好不过,便一口答应玄素真人将秦九龄托付给他。玄素真人很是高兴,正好是在回山途中,便将他直接带回了琼华,并与秦将军承诺:将来若他家有难,自己定当全力相助。

      秦九龄远离了家人,也不哭,也不闹,倒像是高兴得很,一直待到了琼华山脚下,玄素真人问起:“你难过吗?”他面无表情地回答:“难过有什么用?而且我又真的不难过。大宋倒下是迟早的事,我难道还要眼睁睁看着我父亲为它流血流汗吗?它倒了是活该,但我心疼父亲和大哥二哥。”

      冷静如斯,绝情如斯。

      韶玄臻虽然很欣赏他这番说辞,心道这孩子如此早慧,实属难得。但他还是摇了摇头:“这番话,你同我说说就罢了,千万不要再同别人说起,知道吗?”

      “为什么?我是这么想的呀。”

      “你这么说,别人会不和你玩的。”

      “那我也不和他们玩!”

      “哎……”

      韶玄臻长叹一声,也没再说话,拉着他的小手上了署岗。

      秦九龄过了拜师仪式,便改名为秦远聆。玄素真人此时早已满头银发,其实已过壮年。他耽了大半生,一是国家动荡,出于大义不能看着不管;二是他到底眼光极高,有从未收过徒,万事开头难,这第一个徒弟必定是要最好的,因此也就寻了这大半生,才偶然间在边境军营中找到秦远聆。

      师徒两人相处得很是和睦,一个用心教,一个用心学,一年之中相安无事。

      说到这位琼华的大师兄入门之事,却从来都没有那位二师兄的经历来得有谈资。

      当年年底的时候,秦九龄随同玄素真人下山布道,回来时到得半山腰,忽闻小孩儿哭声,那哭声是震天响,吵得师徒二人同时皱了皱眉。但玄素真人一向心善,既被他撞上了,又在自己门派管辖界内,就不能不管,于是拉着秦远聆循声而去。

      两人寻到一个山坳处,确定哭声源于此。玄素真人道:“你站在这里别乱跑,我去去就来。”说罢向山坳深处走去。

      快到腊月的天,天还没全黑。那山坳极深,但署岗西峰上生长的几乎都是四季常青的树种,山坳周围的植被尤其茂密而高大,玄素真人往里走了不到百步便已是漆黑一片。他捏了个决,手中燃起白色的火光照明。

      山坳中的路不甚好走,他寻人更不敢走快,只得一路循声辩位,终于在半个时辰后找到那个孩子。

      那孩子先前不见人影只见火光,偏偏玄素真人燃起的灵火是白色的,黢黑深山之中显得尤为诡异,看的那孩子心惊肉跳,以为碰到了什么深山猛兽、妖魔鬼怪,立马不敢吱声。玄素真人听他断了哭声,方知人已在不远处,熄了火,将灵力集中在眼部,靠灵眼四处搜寻,发现一处灵力。那灵力虽未得开发,但波动极大,想来就是那哭闹的孩子了。

      玄素真人确定了他的方位,直接向那孩子所在之处走去。

      他下山布道时穿的是琼华校服,掌门衣衫,通体雪白,衣袖和腰带上绣满了月白色琼花。本来月白色与白色相差不大,若只绣一两朵琼花,那一定是不太看得出的;只有掌门衣衫,琼花成片,如云似雾,仙气渺渺。他又是一贯的玉冠银发,未带佩剑,宛若仙人,飘然而来。那小孩蓦地见他翩然出现,不哭不闹,连原先的恐惧感也一下子去掉八九分,只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发呆。

      玄素真人也不管对方反应如何,弯腰蔼声问道:“小朋友,你怎么在这?你爹妈呢?”

      那小孩哭劲未过,虽无哭意,但仍忍不住抽抽搭搭地道:“我、我爹妈不要我了……呜呜呜……”

      想到难过心事,接着劲儿,竟又有大哭的趋势。

      玄素真人哪里带过这般哭闹的孩子?当时他带秦远聆上山时,虽然知道他比一般小孩董事的多,但他从未想到过一般小孩竟是这般闹腾而难以应付。他揉了揉太阳穴,老人家表示很头疼。

      “别哭了,你这也算男子汉吗?”

      稚嫩的声音冷不丁响起,连玄素真人都吓了一跳。

      来的是本该乖乖待在山坳边上的秦远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