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六、魏王题字 ...

  •   回府之后下了牛车,我便径直去找夏侯霸,没想到的是夏侯霸也在找我。

      “叔权,你在这里!我听说你带着杜三出去了,正要派人去寻你呢!”

      我行了个礼,人模狗样地回答:“出门没有告知二哥一声,是我不对。二哥找我是有什么事?”在这里大半个月了,我对于这种见了人就要行礼、那怕对家人也一样的氛围已经逐渐习以为常。起初因为总是忘记,没少被夏侯霸责怪。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今晚要准备家宴,给季权出征践行。我想你也出席为好,正要跟你说这事。”

      “哦?家宴?”

      季权是四弟夏侯威的字,比我小一岁。他这次将以传令官的身份跟随魏王曹操出征,既是希望建立功勋,也是希望能够襄助远在前线的父兄。但实际上我隐约能感觉到,随军出征这件事,本来应该是身为夏侯称的我义不容辞的。

      “魏王殿下定于三日后正式出兵。过了今晚,季权便要离家前往军中了,因而须得提前为他饯行。”夏侯霸拉着我边走边说,“我想着叔权你这几日似乎有些精神了,也不能总是窝在房里。纵然前尘俱忘,季权总是你的兄弟。”

      “自然、自然,我自然应当为季权践行。这一去,恐怕有些日子见不到了。”

      “是啊。”夏侯霸叹道,“季权此前从未上过战场,此番主动请缨,态度坚决,也是担心身在汉中的父亲同兄弟们。季权与我的母亲早已不在,父亲和大哥都在军中,我这个二哥也只好做主同意了。”

      我沉默片刻,低声说:“抱歉、二哥,这一趟,本该是我去……”

      夏侯霸看了我一眼,安慰道:“叔权别这么说,你现在养好身子最要紧。来日方长,不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再说季权也已年满十七,随军历练历练也是应该的。”

      说是十七岁,实岁最多只有十六,还是个大孩子。想想我十六岁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呀?这个时代的人,竟然已经在战场上纵马驰骋了。而我自己这个身体也才十八九岁,同样早已投身军旅。

      不过夏侯霸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了我找他的本来目的,忙道:“对了,有件事差点忘了对二哥说。”

      “何事?”

      “二哥方才说,来日方长、不愁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是这样下去,我恐怕自己要成为夏侯家的笑柄了。”

      “嗯?此话怎讲?”

      我讪笑了一下:“实不相瞒,我现在别说纵马杀敌、驰骋沙场,就连骑马射箭的技巧,都忘得一干二净。能否请二哥指点我骑射之术?我须得从头学起了。”

      夏侯霸愣了一下,脸上一阵迟疑,还是忍不住问道:“当真么?骑射、武艺、搏击……你统统都忘得一干二净?”

      我低头行礼道:“惭愧至极。”

      夏侯霸很明显地叹了一声,道:“也对,我竟没有想到。你既然连礼节规矩都记不起来,又怎么还记得骑马射箭这些技艺?真是可惜了你原本的身手啊。”

      “不知能否请二哥教导传授?”

      “这个当然,为兄责无旁贷。再说这事,也不好假手他人。”夏侯霸拍拍我的肩膀,“只是你须得耐心多等几日。大军出征之前,军中上上下下事务繁杂。我虽不在出征行列之中,到底也有官职在身,咱们府上的季权又是初战,这几日实在抽不出空闲来。待大军出发,必定会空闲许多,再来从头筹划此事,你看可好?”

      我急忙点头:“有劳二哥了!”

      夏侯霸温和一笑:“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气?若无其它事情,你且先回房休息。晚宴时候,我来叫你同去。”

      “是。”

      夏侯霸说完便走了,杜三上前说要伺候我回房更衣。我觉得自己这些天过的日子像是大家闺秀千金小姐一样,动不动就被人说“回房休息”。因为无所事事而整天被嘱咐“好好休息”,一点都不像是将门之后、三国时代的热血青年,便对杜三说我不想马上回房。

      “带我去书房之类的地方走走吧,看能不能找本什么书看。”我要求道。到了这个家里之后,我还一次都没进过传说中的“书房”,我自己房间里更是连一本书都没有。这里又没有电视、没有视频网站、没有小说没有漫画,我没法打发时间,都快憋死了。

      没想到杜三顿时露出一脸见了鬼的表情,惊恐万状道:“公、公子!您是说……要去书房找书来看么!?”

      我被他吓到,也跟着结巴起来:“怎、怎么了?不、不行吗?”

      “不是……可公子您……从来不看书啊!”

      “啊?不看书?你是说我不识字吗?”

      “不、不,自然不是,老爷虽是武将,但一直很重视公子们的读书教习,公子您当然不可能不识字。但您素来不喜读书,在诸位公子当中,也是最为喜好舞刀弄剑、不愿读书的。老爷上回教您读读《项羽传》,您还当面拒绝了呢。”

      “呃……”我顿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我是个很喜欢看书的人,平时阅读面也很广泛,大学里学的也是文科。没想到穿越回来,却进了一具不喜读书的功夫少年身体里,我十分郁闷。这身体如果拥有自主意识,想必也同样郁闷十足。

      “你别管,带我去就是了!我现在也想不起来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只想到书房里看看而已嘛!”

      杜三立刻弯腰行礼:“是小人的错!小人不该说些有的没的,勾起公子的伤心事。小人这就为公子带路!”

      “嗯,这才对嘛!”

      我跟着杜三来到位于偏院的书房。夏侯府的书房位于正堂东侧,是一间独立的院落。虽然是武将,家里的书房面积倒是不小,这座偏院也不作他用,十分清净。眼下书房没人,杜三为我推开门,陪着我走了进去。

      说是书房,其实也是会客室。正堂上挂着一副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下面放置案几、软榻作为待客之用。走进去才是书案、书架,架子上堆放着不少书卷,材质囊括了竹简、羊皮、绢帛、纸,简直像大杂烩。这个时代,竹简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我先看了一眼那幅位置醒目的书法作品,一眼就看出这幅字写得相当不错。字体是隶书,我记得东汉末年十分流行这种字体,时人称作“八分字”,跟我在现代学到的略有一点不同。字写的是“虎步关右,威震汉中”,看起来应该是赞扬的词句。作品并无落款,我感到不解,便问:“这字是谁写的?怎么没有署名?”

      杜三笑盈盈地答道:“哪里用得着署名?这可是魏王殿下亲笔呢!”

      “咦!?魏王亲笔!?真的么?”

      “是啊!这还是老爷在建安十九年平定陇右,魏王殿下亲笔写了赐给府上的,一直挂在书房之中。”

      “哦,这样啊……”

      我隐约记得,夏侯渊那一仗平定了当地的羌人部落,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不过更令我惊讶的还是这幅曹操的亲笔题字。曹操的书法作品没有流传下来多少,我只在陕西见过那副“衮雪”石刻。他的字苍劲有力,有点敦实,霸气隐含,不怒而威。要说漂亮并不算漂亮,独有一份雄浑的阳刚气息。能在此处见到曹操真迹,我着实激动了好一会。

      “公子好像很喜欢魏王殿下的字?”杜三又猜中了我的心思。

      我回头看了他一眼,他的圆脸上依然是一副憨厚正直的模样。相处这么多天,我已经发现,杜三这个人相当聪明。尽管只是个贴身侍奉的仆人,但他对我的心思拿捏十分准确。今天在回来的路上遇到曹家那帮宗室子弟的时候也一样,他问都没有问过,直接看出了我不愿与他们打照面的心态,挺身而出为我解了围。他大概从一开始就看出,我根本不是原来的那个夏侯称、他从小服侍的主人。多年朝夕相处,他可能比夏侯霸还要了解夏侯称。

      不过,他却从来没有试探我的意思,对我的事一直是毕恭毕敬、尽心尽力的,我也有点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想了想,我决定进一步试探一下,便对杜三笑了笑:“魏王的字真是名不虚传啊!想我从前时时面对这幅字,能够每日欣赏揣摩,不知如何幸运呢!”

      杜三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我轻笑了一声,迈步走近书架,边走边问:“这书房,平常都是父亲在用吗?”

      “并不是老爷在用。实则老爷常年领军在外、镇守一方,在邺城的时候并不多。曹夫人年纪轻,两位亲生的公子又还年幼,府上的事,一向是大公子或者二公子主持的。不过要说最常用这书房的人,还是四公子和五公子。他们二位在文采上,算是咱们府里拿得出手的。”

      “原来如此。”我边听边点头,随手拿了一卷竹简打算翻看,却没想到这竹简的分量超出我的预期,我手上用力不够,重心又拿偏了。手腕上既没有足够的力道,又完全忽略了技巧,那卷竹简入手沉重,手一歪,“哗啦”一声就散开了。

      杜三急忙上前帮忙。我十分尴尬。本来是想装个帅气,没想到出了丑。连份竹简都拿不动,恐怕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家闺秀都比不上,真要成夏侯家的笑柄了。

      我们俩正在手忙脚乱地卷那卷竹简,门外忽然响起脚步声,一个刚过变声期、还显生涩的嗓音随即响起:“谁在书房里?”

      进来的人是即将出征的夏侯威。我有些惊讶,没想到他马上就要离家出征,还会抽空到书房里来。再说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么尴尬的时候被他撞见。我脸上有些挂不住,讪笑了一下,心虚地招呼他:“原来是四弟。怎么出征前还过来书房?”

      夏侯威看看我,又看看杜三,再看看我们手上捧着的竹简,似乎明白了什么,脸上露出十分微妙的表情。我愈发尴尬了。

      “三哥今日怎么有兴致来书房?三哥平日素来喜欢锻炼武艺,这许多日,练武场上始终不见三哥身影,没想到却在书房遇上了,也是稀奇啊。”

      “啊、呵呵,我今日在房里觉得有些气闷,便让杜三带我出来走走。走到书房,顺便进来看看而已。”我半真半假地回答,又问:“四弟不是明日便要离家从军?为何……”

      “正是因为明日便要离家,说不准何时才能班师回来,便想着挑几册书随身带着,得空的时候也可读一读。”

      “哦、是这样啊!四弟实在好学、哈哈!”

      夏侯威又看我一眼:“三哥在忙些什么?是否需要季权帮忙?”

      “不用!不用了。我和杜三也在找书,看来看去也没什么,正打算离去呢。”

      “是么。”

      我立刻严肃地对杜三说:“杜三,赶紧把这书册放回去,咱们走吧。”

      杜三忙不迭应声,帮着我胡乱把那册竹简卷好,往书架上随便一塞,挂着笑脸跟夏侯威道别,离开了书房。直到走出房门,我还能感觉夏侯威落在我身上的视线。

      “怕是要被他笑话了……”

      我喃喃自语。杜三很机灵地劝慰我:“公子别在意。您跟四公子,从小就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府里上上下下也都习惯了。”

      原来是竞争意识在作祟啊?老三和老四,在孩子们当中同样属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夹心层,年龄又如此相近,互相竞争希望得到家族更多的关注,也是很正常的。这么一想,我稍微松了一口气。

      不过,夏侯威这次随军出征,确实是去救援身在汉中前线、正与刘备对峙的夏侯渊吧?

      那么,我该不该提醒他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