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四十三、临淄侯 ...

  •   星寰不是第一个在我重生之后质问我身份的人,夏侯威、夏侯霸、甚至李夫人和杜三,都不同程度地有过质疑,但我相信他们的初衷只是因为我的言行与他们以前熟知的夏侯称不同罢了。他们并不是真的质疑夏侯称的外表下已经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人。但是眼前的这个方士不一样。他并不认识以前的夏侯称,他也并非是用质疑的口吻在询问我。他非常确定,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不是夏侯称。

      我与他对视着,从他眼中我能看到自己惊愕的倒影。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付眼前的场面。打从一开始就不妙的预感,到现在终于应验了。这个方士难道真的是个世外高人?真的看穿了我的真相?

      我不能这么快就认输投降、亮出底牌。我暗中攥紧了猎装的衣摆,反问道:“星先生此言,确实大大出乎在下预料。敢问星先生又是什么人呢?”

      星寰盯着我半晌,脸上如冰的表情忽然裂开,轻轻一笑:“竟是予小看了公子。”

      我一愣。他又道:“秦公子虽然对予大加称赞,实则予只是山野之中的籍籍无名之辈。因着祖上传下来的家学,粗通一点先天八卦的皮毛。予既无经世之才,也无济世之心,不过是世间过客。”

      “世间众人,谁非过客?”只不过我不知为什么成了个穿越时空的过客。

      星寰看我一眼,眼神中竟不再有先前诸般审视窥探的意味,轻轻点一点头。

      “真是予小看了公子,予向公子致歉。”

      说着,他还向我行礼。我十分不解:“先生何出此言?”

      他却笑而不答。我看他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便问道:“先生既然自称源自家学,是否如曹公子所推断,先生的家系乃是上古星官?”

      “不错,正如曹公子所言。不仅予一人,这村中所居,皆是予之族人。历时千年之久,早已人口凋敝,在乱世之中姑且偏安于此。”

      “原来如此。”想不到这深山之中,竟然隐居着这样一支古老族姓的后裔。而照之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星寰很有可能就是星氏一族的族长。

      星寰又道:“今日与公子相见,着实有缘。公子究竟是谁,公子自身必然一清二楚,眼下却非公子同予坦诚相待之时。”

      我忍不住问道:“先生真的知道我是什么人么?”

      “不知为知,知为不知。”星寰浅笑。

      这算什么回答?打太极吗?我很无语,只好又问:“那么先生是否能指点,日后我又该如何?”

      “公子不也知道么?”他再次用反问代替回答。

      我的内心几乎要崩溃了。这种打哑谜一般的谈话方式,真心不是我擅长的,何况还要配合他的画风,咬文嚼字说得文绉绉的。我觉得这样说话真的很累。可是正如他所说,现在的确还不是我愿意和他坦白的时机。再怎么样也是个第一次见面的人,就算他的表现确实神乎其神,我也不敢这么痛快地就说自己是从一千八百年之后重生穿越回来的未来人。万一他没那么神奇,接受不了这种设定呢?

      “西方将星晦暗,并非吉兆。”他又说,“公子的历练,恐怕才刚开始。”

      我推测他说的八成是夏侯渊即将在西方汉中之地战死一事,心下黯然,低声答道:“在下深知。只是……”

      “公子亦无需忧虑。公子有王佐之相,只是才学能力,尚显欠缺。公子若能励精图治,天下之事,亦未可知。”

      我沉默不语。王佐之相是什么?是说我有辅佐帝王的面相?可他说的事过于遥远,我还没有考虑那么多。我很有冲动想问他,我还能不能回到现代了,还是必须要在三国时代过一辈子了。但犹豫再三,我终究还是忍住没问。

      我笑了一声,答道:“先生言过其实了。在下不过是一介武夫,才疏学浅,又无官职在身,何谈王佐之相?何况天下,还是汉家的天下。”

      星寰笑了,笑得高深莫测,我隐隐能够感受到他笑容中的嘲笑之意。看来我的小小花招,在这个似乎真的可以洞悉世事的化外之人面前,明显是不管用的。

      他只回了我一句:“公子的主君,不就在身边么?”

      接着他便结束了这场谈话,以“时辰不早、诸位公子还需返回邺城”为由,起身送客。我跟着站起来,再次行礼向他道谢。他送我出门,与等在院子里的秦朗和曹叡会合。相互道别之后,我们离开他的茅草屋,他也只送我们离开院子,便自行进屋去了。我们出来找到三个等在外围的扈从,骑上马一道离开。

      秦朗在回程的路上更是活跃。不得不承认,他推荐的这个方士确实让我和曹叡都大吃一惊,他兴致高昂也是难免的。他俩也少不了要问我后来单独和星寰谈了些什么,星寰有没有帮我做点法事驱邪。我只好编造一通,把他们应付过去。不过两人倒是恪守算命的规矩,并没有问我占卦的结果,这也让我在编造时省了不少力气。曹叡听了我编出来的故事之后无比羡慕地说下次也要找他帮忙算一卦,秦朗一口答应,说下次一定再带他过来。我看着曹叡单薄纤细的身影,想起星寰意味深长而又无比笃定的的那句话。我的主君,难道真的是这个将来的魏明帝?

      亦或者是他的父亲,魏文帝曹丕?

      反正不管怎么说,肯定不会是秦朗。

      我们回程的时候加快了步伐,担心赶不上城门关闭的时间。好在出门时带了干粮,陈庆他们三个中午也都没饿着,马匹也经过了休息,大家的体力都没有问题。紧赶慢赶,总算在天色临近昏暗时,远远望见了邺城的高大城墙。

      “到了这里就不必担心。距离城门关闭尚有半个时辰之久,必然是能够赶上的。”秦朗松了一口气地说。

      我和曹叡也都在心里暗松一口气。虽说以我们三个人的身份,就算城门真的关闭,应该也能设法进去,毕竟还是有风险的,搞不好会惊动到曹丕。谁也不愿意因为出城寻访方士这种理由,在这种战争时期惊动太子。能够顺利赶回来,大家心里都觉得高兴。

      “不过路途还真是遥远。前去寻访一次,也颇为不易。”我说道。

      秦朗笑道:“若是我单独前去,必会借住一夜。”

      “原来如此……”

      看来下次要是再去,我最好也能住上一晚,跟他好好谈谈。今天的初次见面,他给了我过大的震撼,我知道日后我们肯定会再次见面。

      曹叡倒是没吱声,大概是对于夜宿深山一事心怀顾虑。眼见临近邺城,我们松懈下来,放缓了马速,又开始闲聊。走着走着,曹叡忽然“咦”了一声,手指前方一人一马道:“那不是叔叔么?”

      “叔叔?大公子的叔叔?”

      曹叡点头:“那好像是……植叔叔。”

      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骑手,单人独马,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衣袍,从侧面一片林中出来,朝着邺城而去。秦朗道:“看这背影,还真像是临淄侯。怎么独自一个,身边连个从人也不带?”

      植叔叔?临淄侯?莫非这个被曹叡叫做叔叔的人,就是赫赫有名、名动千古的大文豪曹植?我心中一阵激动。除了上次魏王的出征大典上见了一面,我一直没有机会和曹植正面接触,想不到今天竟然在城外遇见,顿时产生了强烈的想要认识一下的冲动。不过我还没行动,曹叡忽然一夹马腹,纵马朝着曹植追了过去。我正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就追上去了,秦朗招呼我一声,我们俩也匆忙跟上去。

      “叔父!!”

      曹叡喊了一声,前面那人果然勒马停下来,回身看他。曹叡在马上行礼相见,对方也点了点头作为回应。看来曹叡确实没有认错人,那人的确就是他的叔叔、临淄侯曹植。

      我和秦朗赶上来,也行礼道:“见过临淄侯。”

      曹植摆了摆手,轻声笑道:“这么大阵仗啊。我本来只想单独出城散散心,没想到遇到了这许多人,倒散心不成了。”

      “搅扰了叔父雅兴,叡儿……深感歉疚。叔父即便散心,到底是……出了城,怎么也该……带个人在身边才好。”

      曹植道:“正是不喜有人在旁聒噪,才要独自散心嘛。叡儿你们这么浩浩荡荡一群人,又是从何处归来?”

      “秦公子带我同……夏侯公子,前去拜见了一位……隐居的方士。因为路途……遥远,好容易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来,不想……遇见了叔父。”

      “哦?方士么?不知是哪一位?”

      秦朗答道:“这位方士隐居山中,在邺城名气不显,名叫星寰,临淄侯或许未曾听过。”

      “唔、确实不曾听过。不过既然是元明引荐的,应当可以信赖。”

      秦朗笑道:“多谢临淄侯夸赞。”

      曹植也笑了笑,转向了我:“这一位,我记得是夏侯渊将军府上的叔权公子吧?怎么有些日子不见,眉宇之间的神态风采,似乎与从前不同了。我听说你患了失忆之症,人也跟着性情大变,看来倒是真有其事?”

      我行礼道:“夏侯称十分惭愧。众人皆道我与从前判若两人,却唯独我自己,不晓得从前的自己是何模样。”

      “呵!”曹植轻笑一声,低声自语:“若能如同叔权公子这般,忘却前尘、重新来过,不知该有多好。”

      我微微楞了一下。曹植很快又笑着对曹叡说:“既然在此遇上了,便一道进城把。时辰不早,城门马上便会关闭,不要再耽搁了。”

      曹叡点头称是,拉过缰绳跟在曹植身边,叔侄两人一边交谈一边走在前面。我和秦朗并排跟在后面,陈庆等三个随从又跟在我们后面。因为有曹植在,秦朗收敛起活跃的情绪,我们也不便交谈,我便留心观察起走在前面的曹家叔侄。

      我只见过曹植一次,还是在七月的出兵仪式前。当时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曹植真的是个男神级别的帅哥,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风流倜傥”这个词活生生的解释。更何况这个帅哥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独占天下才华的百分之八十,实在让人不崇拜都不行。然而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则是他跟曹丕之间那种难以掩饰的隔阂。所以我本来以为他不会跟侄子曹叡很亲密,但是看他们两人之间的互动,却好像不是这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曹植对曹叡似乎颇有关怀之情,反倒是曹叡的表现,不自觉地透露出冷淡。

      我感到有几分不解。曹叡确实对他父亲曹丕十分冷淡和冷静,那是因为他父亲不喜欢他,他自知分寸,在父亲面前一贯保持着小心谨慎。可是既然不喜欢父亲,而父亲又跟叔叔不和睦,那么不是应该比较喜欢叔叔么?何况看起来他这个叔叔对他还是很亲切的,他就算不喜欢他,也不至于会表现出冷淡的感觉来。既不喜欢父亲,也不喜欢叔叔,又是为什么呢?而他既然不喜欢曹植,刚才又为什么会一马当先追上去,甚至甩开了我和秦朗呢?

      我想不通,也猜不透。就在这样的气氛当中,我们一行人进了城。城门几乎就在我们进入之后,关闭落锁,宣告了一天的结束。

      我们从西门入城。一行人在城门前站定,曹植朗声道:“城门关闭之后,很快就到宵禁时间了,各位抓紧回府吧。”

      秦朗带着他的仆从先跟我们分开,从另外一边走了。曹植很快也跟我们分开。只有曹叡跟我顺路的距离最长。我们站在路口与曹植道别之后,他踌躇片刻,对曹叡叮嘱道:“叡儿,今日与我相遇之事,回去之后,就不要对你父亲讲了。”

      曹叡面色沉静,行礼答道:“叔父放心,叡儿不会多嘴。”

      曹植点点头,勒马走了。我看到曹叡凝视他叔父远去的背影,紧紧地攥着手里的缰绳,似乎在刻意压制着某种情绪。

      看来我猜错了。曹叡,大概是真的不喜欢他这个叔父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