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1、四〇七、谁不少年 ...

  •   陈群走后的氛围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司马懿高大的身影站在并不宽敞的偏殿之中,散发出无形的压迫感,让我和曹叡都感到不自在。我不知道司马懿会不会也有这种不自在的感觉。彼此都心怀鬼胎,比拼的完全是谁脸皮更厚、演技更好。

      沉默了一阵,司马懿主动询问道:“太子殿下和南中郎将一路舟车劳顿赶回来,想必也没有时间好好安顿。还有什么没有办理好的事,司马懿能够帮上忙的,太子殿下尽管直言。”

      “多谢司马将军。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将军不必费心了。将军常伴父皇身边侍疾,不辞辛劳,忠心可嘉,曹叡自愧弗如。”

      “殿下言重了。方才司马懿僭越身份,多嘴了几句,还请殿下恕罪。”

      “将军言之有理,曹叡虚心受教。”

      两人无关痛痒地客套一番,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生疏的味道。我冷眼旁观,想起两年多前任城王曹彰逼宫谋反的时候,我和曹叡曾经与司马父子站在同一条战线并肩作战。我们躲在司马府上寻求庇护,他的次子司马昭也跟我们一同经历了冒险。在那件事中积攒下的交情,仿佛从不存在一般,横亘在曹叡与司马懿之间的是格格不入的疏离。

      这种尴尬的局面没有持续多久,有内侍前来传唤曹叡,说曹丕叫他过去。曹叡走后,只剩下我单独面对司马懿。他将鹰一样的目光投向我,依旧冷冷淡淡地说:“两年不见,听闻夏侯中郎将在荆州屡建战功。司马懿常常以中郎将为榜样,训导家中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真希望他们也能像中郎将这样,建功立业,不辱家门啊。”

      “司马将军缪赞,夏侯称不敢当。但愿两位公子不要学末将这样,惹得陛下大发雷霆,还险些丢掉性命、祸累家人。不知两位公子近况如何?一别两年不见,末将也十分挂念,有心登门拜访,却觉得眼下并非合适时机。”

      “让中郎将挂念了,犬子们安好。特别是昭儿,与令弟夏侯和十分投缘,来往密切,对中郎将也是念念不忘。看到犬子能与武将名门夏侯氏如此交好,做父亲的心中安慰。不过中郎将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是该好好管束昭儿这个不成器的,不要学着中郎将大胆的作风。昭儿可没有中郎将这般好的贵人运啊!”

      我干笑几声,觉得司马懿话里有话,听起来像是有弦外之音,就没接他的茬。沉默片刻,他忽然问我:“那个突然来到宫中为陛下医治的方士,倘若司马懿没有记错,就是两年前在任城王之乱时来到我府中的那一个吧?”

      “司马将军好记性。”

      “那方士的衣着气质如此与众不同,司马懿还不至于转瞬即忘。何况任城王之乱那时候,印象未免过于深刻。”他略作停顿,话锋一转:“夏侯中郎将与此人交情匪浅,可知此人究竟什么来历?陛下如今病势沉重,由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医治,还前所未有地封为‘国师’,我心中深感不妥!”

      “这个……末将只知道他早年在邺城郊外的山中村落隐居,据他说那个村落就是他家的祖居之地。别的,末将就一概不知了。即便末将与他相识多年,他也很少提及自己的事。”

      “邺城郊外山中……”司马懿沉吟,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其实我也觉得有点奇怪。司马懿早在邺城的时候就与曹丕交往深厚,名列“太子四友”,更是曹丕与曹植嗣子之争的积极参与者。他怎么会对星寰与曹丕的过去一无所知呢?

      “司马将军……以前在邺城的时候,没见过星先生吗?”我试探着询问。

      他不由自主地摇头:“印象中在邺城时,从未见此人出现在陛下身边。”

      “可是不管星先生也好,陛下自己也好,都说他们从前在邺城就相识了……”

      司马懿的脸色十分明显地阴沉下来。这是相当难得的。以我对他并不熟悉的了解,很少看到他如此明显地表露情绪。他那张略显阴沉的脸上永远挂着平稳沉静的表情,几乎很难表现出喜怒哀乐。只有在非常少的场合下,旁观者才能捕捉到极为细微的变化。在我的印象中,这种变化多半都与曹丕有关。

      “夏侯中郎将,你还记得在邺城的往事吗?”他忽然把话题转到了我身上。

      我实话实说:“完全不记得了。这么多年过去,末将的失忆之症,始终未能有进一步好转。对于十八岁落入漳水之前的事,毫无记忆。”

      “原来如此。那位方士不是号称化外名医?即便是他,也治不好中郎将的失忆症吗?”

      我苦笑,原来他的关注点还是在星寰身上。

      “星先生说,失忆之症并非普通疾病,他也无能为力。”

      “是么……”

      “司马将军,末将斗胆想问问,星先生是如何进宫、又是如何被封为国师的?末将与他分别已经两年多,万万没想到会在宫中相见。”

      他用尖锐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怎么,他没告诉你?”

      我装傻道:“末将昨天刚刚回来,就惹出一场大风波,根本没有机会与星先生叙旧,因而不曾得知其中详情。”

      他不置可否地沉默片刻,说道:“十一天前,那日也是我在嘉福殿中侍疾。那几日陛下病势沉重,远超今日,皇后、嫔妃、诸位皇子、还有朝中重臣,都不敢离开皇宫。眼见陛下昏迷已经一日一夜,不见醒来,众人内心都很焦灼。正当此时,内侍前来通报说有人在皇宫司马门外求见,自报名叫星寰,是个云游的方士,特意前来为陛下医治。我虽然觉得这名字好生耳熟,一时也未能想起,何况这事情不是我能做主的。

      夏侯中郎将知道,皇后娘娘与陛下一直伉俪情深,眼见陛下病重至此,娘娘早已魂断神伤,听到‘方士’二字便以为是行骗之徒,心生反感,下令将其赶走。没想到的是,原本昏迷不醒的陛下,不知何时醒了过来,挣扎着说了句‘赶紧叫他进来为朕诊治’。我在御驾身边听到了,连忙将陛下的旨意传达出来,这才让他进了宫。

      入宫之后,众人眼睁睁看着他为陛下诊脉验看,不知用了什么药,陛下的精神竟然好了许多,能够维持一两个时辰神志清醒、正常言语。我等稍稍放心下来,然而他随后竟然废除之前太医开下的所有药方,让陛下专吃他开的药。其中又有颇多古怪刁钻的药材,有的甚至连太医都闻所未闻。皇后不放心,提醒陛下不可轻信云游方士,竟惹得陛下大发雷霆,说谁也不许质疑他,他说什么都必须照办。——竟是谁劝也不肯听,一味只信他。没过两日,竟然颁下圣旨,尊他为‘国师’,开了我朝先例。

      我后来才想起,此人在两年之前任城王之乱时,曾于事前来到我府上,确实料事如神,也难怪陛下如此信他。从那日开始,陛下只服用他开的药方,精神确实比以前好了,再未出现昏迷不醒的状况。只是身体却日渐消瘦,到如今,已枯瘦如柴……”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却也觉得有点惊讶。星寰确实说过,他十天前进宫是为了曹丕而来,现在结合司马懿告诉我的信息来看,他是来为曹丕续命的。如果十天前他没有出手,也许曹丕那时就已经死了,根本撑不到曹叡赶回来。

      “我不知道,陛下到底为什么如此相信他,对他言听计从。他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之前我从未在陛下身边见过此人?”司马懿眉头紧锁,陷入了自言自语似的深思之中。

      我大气不敢出,也不敢打搅他,更不敢胡乱解释。其实我也觉得很奇怪。曹丕和星寰到底有什么渊源?他们是怎么认识的?曹丕为什么对星寰如此信任,信任到把自己的命都愿意交到他手里呢?甚至他们两人的这种交情,连一直跟曹丕形影不离的司马懿都不知道。

      过了许久,司马懿如梦方醒,似乎意识到自己在我面前流露了过多的情感,迅速收敛心绪,重新恢复了冷静,道:“既然你也不知道,就当我没有问过吧。”

      “星先生今日也在陛下寝宫服侍吗?”

      “眼下不在。他每日早上服侍陛下用过药之后,整个上午都会忙于备药。据说他从不许人插手帮忙,也不知有什么机密,不许人看。仅仅这一点,便实在叫人放心不下。”

      我默默无语。不用星寰提醒,我脑子里也记得要提防司马懿,不敢跟他多说。

      谈话告一段落,气氛却比之前更为尴尬。好在过不多久,曹叡和陈群一起出来了。陈群跟曹叡和司马懿道了个别,独自离去。曹叡回到偏殿,司马懿仍回嘉福殿去侍疾。他走后,曹叡问我:“抚军大将军没有为难你吧?”

      我摇头:“何出此言?”

      他看看四周,低声道:“这两年来,司马将军表面上对我客客气气,实际上每每遇到议事,总不动声色与我唱反调。我不知道是否父皇暗中授意他这么做。但司马将军早年便是父皇的密友,这交情延续了多年,时至今日,他仍是父皇最信任的人之一。”

      稍作思索,他又道:“或许该说,他仍是父皇最信任的人。”

      “倘若如此,那么这次圣旨的事……”

      “嗯,他一定知道。”

      “那个卢鉴,我与他交谈时也注意到,他对司马将军推崇备至。”

      转念想起刚才司马懿与陈群之间的对话,我问曹叡:“尚书令与抚军大将军之间有什么嫌隙么?”

      “要说有什么嫌隙也谈不上,只是两人都是父皇从前在魏王世子时期的挚友,同为朝廷栋梁,难免……”

      难免有些权力上的争斗和摩擦。不过显然,在私人感情上,陈群是比不过司马懿的。

      “你父皇从前在邺城的时候,与抚军大将军是如何来往的,你还有印象吗?”

      他皱着眉头想了想,不无遗憾道:“那时我年纪太小,整日与母后在内宅,无法参与父皇与友人来往之中。不过我好像有点印象……”

      “哦?是有关抚军大将军吗?”

      他拉着我走到宫殿的角落,声音低得只有我们两人能够听到。

      “我记得……在我还小的时候,有一次父皇请司马将军来家中饮酒,两人十分尽兴,喝了许久。我无意中经过房间外,朝里看了一眼,看到父皇似乎是喝醉了,躺在司马将军腿上,而司马将军一手拿着扇子,轻轻为父皇扇风……那时是夏天,两人都只穿着单衣,父皇衣襟半开,司马将军看他的眼神……”

      他说着,目光凝视着我。

      “那个眼神我一直不懂,直到后来,我和你在一起。”

      我忍不住轻轻“啊”了一声。

      “所以你懂了吗,父皇为何一直信任司马将军,胜过任何人。”

      他凝视着我,用一种深沉到令人心疼的目光。我不由自主地轻轻点头。

      “我懂了……”

      他对着我微微地笑了笑,春风般和美。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角落,他暗中捏紧了我的手,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你。”

      我回握他的手指,用力捏了捏作为回应。脑中却在回想刚才司马懿跟我说话时的神情,默默地有点心酸。如果若干年后,我和曹叡也面临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况,如果他如同历史中记载的一样,年纪轻轻就躺在病床上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我只能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那我该怎么办?

      我忍不住更紧地捏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1章 四〇七、谁不少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