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7、三八三、援军(上) ...

  •   吴军的登陆人数很快超过一千人,我渐渐开始感到压力,士兵们的动摇也真切地传递给我。我知道他们害怕,我自己也害怕。现在的情况超过了我的预期,我们原本出战的目的并非与吴军大部队交战。

      我奋力维持士气,同时派出一队五十名士兵,再次度过陆桥前去接应蔡平。心里打定主意,这一次要是还等不到这些人回来,我就带着剩下的士兵撤回城里,总好过全军覆没。

      时间是如此难熬,等待是如此焦虑。面对似乎源源不断没有尽头的吴军,我手下区区一千人的阵型显得如此单薄。伤亡不断增加,我心里也忍不住动摇了。明知道时间还没到我内心预设的底线,明知道派出去的士兵还有可能回来,我却越来越觉得眼前的阵地随时可能守不住。连我自己都在盘算,是不是该提早撤退,避免更大的损失。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从江陵城的方向传来喊杀奔跑冲锋陷阵的声音,由远及近,径直朝着我们这个方向冲过来。所有人都听到了这个声音,许多士兵在小声惊呼“援军来了!是咱们的援军!”有了后援的惊喜让他们瞬间振奋起来,我的心却提到了嗓子眼。

      怎么会有援军!?哪里来的援军呢!?

      我交代给陈庆的任务,是叫他在城下逡巡,确保我们回城时的退路,并且命令他不许擅自前来接应,不管我们这边战况怎么样。我担心的是吴军趁着大雾在城下设置埋伏,在我们回城时抄我们的后路,将这支城内最后的生力军一网打尽。这道命令是我自己亲口下的,所以我很清楚,来的不可能是我们的援军。因而在士兵们欢欣鼓舞的同时,我却脸色煞白。难道我最担心的情况,真的被我自己给猜中了吗?

      我最担心的就是吴军除了进攻百里洲之外,同时也对江陵城下手,而且是趁着大雾设下埋伏,给我们来个措手不及。那样的话就全完了!特别是在眼下的情况下,城中兵力不足,如果吴军趁虚而入,我们很可能被截断退路关在城外!我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身死城破的悲惨画面。开什么玩笑!?即便对手是那个陆逊,我也没打算死在这里啊!

      “全军听令!”我大声道,“前军守住阵地,后军退上陆桥,退守百里洲!”

      这道命令绝对是兵行险着,我心知肚明。如果全军退上了百里洲,很容易被吴军彻底截断退路,变成困守孤岛。但靠我们这点兵力,要冲破来自江陵城和江岸两个方向包抄而来的吴军,撤退回城,也已经是不太可能了。冲上百里洲,好歹还有一线生机。至于后面的事,我实在不敢多想,走一步算一步吧。

      好在士兵心里怀着对援军来自己方的误解,士气振奋,很利落地执行了我的命令。前军继续坚守阵型,后军开始有条不紊地退向陆桥。我站在阵中督战,耳听着来自江陵方向的大部队越来越近的声音,内心如坠冰窟。来者声势浩大,少说在几千甚至上万人,绝对不可能是陈庆那五百人的机动队。看来我今天有死无生,江陵城断送了不说,自己恐怕也不能活着回到洛阳城了。

      真要死在这里,人生就太遗憾了!至少让我看一眼曹叡登基的场面,勉强才能瞑目吧?

      须臾之间,后军还没有完全退上陆桥,一队人马徒然间冲破浓雾,出现在视线当中。像是从大雾之中一头撞出来一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熟悉的旗帜,被骑兵高高举起,随着战马的奔驰舒展开来,一个无比熟悉而又令我惊讶不已的篆体大字——“魏”。

      魏国的旗帜,魏国的军服,魏国的士兵。

      来的竟然是魏军!?

      怎么可能?是谁的军队?分明不可能是陈庆的五百人啊!

      我惊讶地张开嘴,目瞪口呆,紧接着看到的是另一面旗,写的是“曹”字。这应该是主帅的旗帜了,难道是襄阳的曹泰?是他率领的援军到了吗?要真是这样,可算是救了命了!回头我得好好谢谢他才行!

      这两面旗帜对于士兵们的鼓舞,根本用不着我再强调。阵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所有人都因为看到自家援军的到来而士气大振,勇气倍增,包括我自己。我不失时机地下令:“后军前往百里洲接应蔡将军,前军全体出击!汇合援军一道,把东吴贼军赶回江东!!”

      士兵们爆发出振奋的喊杀声,举起兵刃,跟着我冲了上去。我一马当先冲在队伍的最前列,与前来接应的援军越来越近,我也看清了冲在队伍前列的先锋,果然是驻守襄阳的曹泰。

      我大喊一声:“元范!今日承蒙解围,多谢了!!”

      曹泰回道:“叔权客气了!这句谢,曹泰受之有愧。若非主帅督促得紧急,本是赶不上的。回头你自去道谢吧!”

      “主帅是谁?”

      他咧嘴一笑:“待打退了吴军,你自会晓得!”

      他还卖关子?好吧,看来不是夏侯尚,否则他没必要跟我卖这种关子。难道主帅竟然会是从京城调来的吗?那可真是有点意外了,说明朝廷相当重视这次吴军的北伐。只是有资历的武将大多镇守在外,留在朝中的宿将极少,曹丕会派谁来当主帅呢?淮南的曹休是不可能的,也不太可能是司马懿提前登上历史舞台,难道调了雍州的曹真过来?

      我放弃了猜测,反正如曹泰所说,打完这场仗自然会见到主帅。我收敛心神,抖擞精神,挥刀与他一同杀向吴军。登陆之后集结起来的吴军本以为胜券在握,万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冒出一支大规模的生力军。曹泰犹如一股从北方呼啸南下的狂风,吹动了战场上胜负的天平,仿佛也吹开了这场规模空前的大雾。吴军难以招架,很快就守不住阵型,纷纷向船上溃退。

      隔着变得稀薄的雾气,我看到了停在江面上的战船,当中最大最显眼的一艘,无疑就是潘璋的旗舰。我有意寻找潘璋的身影,果然看到他不改张扬的衣着风格,正在忙着指挥士兵登船撤离。

      我把环首刀挂在马鞍一侧,问跟在身边的亲兵要来弓箭,对准潘璋一箭射了过去。距离太远了,没能射中他,却歪打正着射死了一个他的近身士兵。潘璋显然吓了一跳,倏地回头瞪着我的方向。隔着大约三百步的距离,我看到他怒极而笑,当即弯弓搭箭,一箭回了过来。箭同样没有射中,我和亲兵双双躲过,落空了。

      我没再纠缠,潘璋也没有。我转身投入战斗,他继续指挥撤退。只是彼此心知肚明,都把对方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早晚有一天,我与潘璋之间必有一人要死于对方之手。

      援军的到来终于让这场战斗再无悬念,也挽救了几乎走投无路的我。事实证明东吴水军的登陆作战应该是次要目标,他们并没有恋战,也没有硬拼,眼见形势不妙便很快退回船上,脱离了江岸战场。而我们也拿他们没办法,曹泰并未带水军前来,即便带了也不太敢追击,把吴军击退便足够了。

      与此同时,百里洲那边也终于有了动静。蔡平和唐复带着大约一千多名士兵,从百里洲艰难地撤了出来。根据他们的报告,我总算弄清了百里洲之战的经过。

      唐复也知道今天原本是预定要运输粮草的日子,一早起来便做好接应粮草的准备。然而从清晨开始,江面上便大雾弥漫,能见度比岸上更差。他们本以为这么大的雾气,运粮船应该不会来了,或者会等到稍晚一些,等雾散了再来,没想到不多时便见雾中有船靠近。他们还觉得有些感动,赶忙前去迎接,准备卸船。哪想到迎面而来的却是东吴水军的奇袭。百里洲本来驻防兵力就很有限,又因为大雾没有察觉到东吴战船接近,没有丝毫防备。骤然遭到攻击,毫无还手之力,短时间内便死伤惨重。

      但正如之前我们遇到的情形一样,大雾天气利弊参半。东吴虽然借助天气抢占先机,占据了百里洲,但也因为雾气太浓,很难彻底歼灭守军。唐复组织收拢了幸存的士兵,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与吴军周旋,想要设法突围。陆逊有心消灭百里洲所有的有生力量,唐复心里清楚百里洲已经守不住,能全身而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双方在大雾中的百里洲上像捉迷藏一样僵持不下,直到蔡平带人赶到。

      吴军理所当然在登上百里洲的第一时间封锁了那条联通江岸的陆桥,蔡平要攻上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我们在岸边硬扛吴军登陆部队的时候,他率领一千士兵也在以敢死队的架势猛攻吴军包围圈。最终,他成功突破了吴军的防线,接应出唐复和手下三百名左右的士兵,付出了大约两百人左右的牺牲。我看着蔡平血迹斑斑的脸和盔甲,内心对他的感觉实在相当复杂。万般思绪,最后化为一句话:“辛苦了,蔡将军。”

      他轻声一笑:“末将此战,是否足以抵消水战不利之罪了?”

      我笑笑,不置可否。他也没有执着于我的回答,行了个礼之后自行归队了。我们迅速收拢了队伍,此时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的大雾终于在午后趋于消散,露出了灰蒙蒙的天空。

      实在不是一个好天气。回想起来,我万般后怕。倘若不是曹泰及时赶到,此时此刻我很可能已经孤注一掷退守百里洲了。即便凭借手头的士兵,我们能够赶跑攻上百里洲的吴军,站稳脚跟,但接下来呢?接下来如果被切断了退路,困守孤岛,粮食匮乏,又能支撑多久?江陵城的守军绝对没有余力来救援,除非奇迹发生,否则我不可能带着士兵从遭遇吴军猛攻的百里洲全身而退。

      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援军到了,而且直接投入战场,解救了我和两千江陵守军。这不能不说实在太走运了!按照唐复和蔡平的说法,退守百里洲毫无疑问是死路一条。我险些自寻死路,却又起死回生,怎么能不加倍感到幸运?

      因而我愈发迫不及待想要见到援军的主帅了。应该会是曹真吧?除了他,好像也没有其他的合适人选了。对我来说,曹真却是一个想见却又不想见的人物。他的确是魏国名将,我至今为止还没有机会与他正式打交道。但同时,他也是曹爽的父亲。我跟曹爽这些年来乱七八糟的过节,曹真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他对我会是什么样的看法,我心里也不是一点顾忌都没有。

      雾散之后能见度大增,走得也快了。很快,江陵城便出现在视线中,城下矗立的盛大军容也同时映入眼帘。旌旗招展,人马嘶鸣,场面令人振奋。一个多月来我每天只能看到吴军这样的阵势,今天终于等来了自己人,胸中不免豪情顿生。有了援军,江陵城,我无论如何都能守得住!

      远远地,我望见随风招展的旗帜,帅旗依然写着“曹”字。我对曹泰道:“援军主帅,果然是征西大将军吧?”

      曹泰笑道高深莫测:“非也!”

      “不是曹真将军?”我颇感意外,随即笑道:“不是征西大将军,总不会是昭伯吧?”

      曹泰大笑:“陛下还不至于如此轻敌大意!”

      我也笑了:“那会是谁?征东大将军也有江夏战事要顾及,鞭长莫及啊。再说江陵有事,不该是镇南将军挂帅前来吗?”

      “镇南将军当然也来了,随后就会到。”

      “这样啊。”

      旌旗之下,我看到几名将领簇拥着一名银甲白马的人。以那个人站的位置来看,他应该就是主帅了。那人站在最为核心的位置,披着一身耀眼的明光铠,骑一匹通体雪白的高头骏马,头上的银盔以红缨为饰,光彩夺目。我皱了皱眉,仔细分辨半晌,依然难以确定那名主帅到底是我认识的哪个曹姓武将。

      “到底是谁,元范就不要卖关子了吧?”

      曹泰笑了一声,正要开口,忽然那人催动坐骑,单骑朝我们跑了过来。我想了想,索性一勒缰绳,催动墨云迎了上去。我们就在两支军队的中间接住彼此,几乎同时勒停马匹。

      此时此刻我已看清了来人那张包裹在头盔之中的面孔。英武的眉,俊美的脸,如玉的肌肤,点漆的黑眸,浅樱色的唇,对着我轻轻一笑,仿若三千世界一同湮灭的心动。

      “我来了,叔权。”

      “……你……怎么来了?为什么是你来?”

      为什么是曹叡来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