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6、三八二、大雾百里洲 ...

  •   然而这批粮草最终却没能运到百里洲。

      蔡平和沈钟准备粮草装船花了一天时间,打算在四月二十四早上送出城去。没想到早上一起床就发现满眼都是大雾,能见度不足十米。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等到晚一点太阳出来之后,看雾气能不能消散一点。这么大的雾实在太危险了。别说外面有几万吴军虎视眈眈地围城,就算在和平日子,也会尽量避开在这样的大雾天气展开军事行动。

      等了几个时辰,本该日上中天,雾气也确实消散了一些,但并没有完全散开,能见度大约有一百米左右。是否如期展开运粮行动再次进入讨论。我有些犹豫不决,蔡平坚持认为没问题,觉得趁着雾天东吴战船也不敢行动,运粮去百里洲反而安全。我想了想,同意了他的意见,只是让他增加人手,多加小心,速去速回。蔡平信心满满地答应了。

      半个时辰后,江陵城水门打开,运粮船队鱼贯而出,通过水门进入人工挖掘的水道,朝着位于长江江心的百里洲而去。我站在城墙上看着船队出发,不知为何心中颇有几分不安。初夏时节的大雾天气湿度极大,腿上的伤还没好利索,隐隐作疼,让我心里更添烦躁,只能期望蔡平小心谨慎,尽快完成任务回城。

      不过心里也知道,要他那个人小心谨慎,基本等于白说。要不是江陵城内确实没有比他更优秀的水军将领,我不见得会容忍他到现在。

      一个时辰后,我正在筚红棘的营帐里,陈庆心急火燎地来找我,说蔡平回来了,请我马上过去。我十分惊讶:“这么快?才刚一个时辰,他就百里洲打了个来回?”

      陈庆脸色铁青,凑近我耳边轻声说:“蔡将军没到百里洲!刚出江口,就遇上了东吴的战船,被打回来了!”

      我倏地起身,扯动了腿上的伤处,差点没站稳。陈庆一把扶住我,筚红棘忙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我回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你安心养伤。蔡平遇上点麻烦,我先去看看。”

      说完我转身出了营帐,陈庆连忙跟在我身边护卫,扶着我上了马,赶到水门一看,一个时辰前才整整齐齐出发的水军战船,如今情形凄惨,船帆残破,船体伤损。士兵个个垂头丧气,带伤颇多。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原本三艘运粮船、六艘护卫战船,如今只回来了四艘护卫,三艘运粮船一艘也没回来,全都不见了踪影!

      蔡平独自一人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到我面前,看了我一眼,垂首不语。我能听出自己的语气中压抑不住的怒气,质问他:“蔡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中埋伏了!”蔡平沮丧地说,“东吴那些混蛋,趁着大雾天气,竟然在江外布下埋伏!我军出了江口没多远就被他们发现,立刻陷入重重围困。三艘粮船,两艘被打沉了,还有一艘……”

      “还有一艘怎么了?”

      “被东吴俘获了!”

      我气得咬牙切齿:“这么说,不仅一粒粮食都没送到百里洲,反倒白白给东吴送上一船粮草?蔡将军,你可真行!!”

      蔡平猛然抬头道:“今日战事不利,蔡某与中郎将一样愤慨!只是中郎将为何迟迟不肯将船厂新造的船只投入战场,令蔡某始终百思不解!中郎将是否也能给蔡某一个解释,也好让蔡某去安抚士兵的悠悠之口?”

      我没想到蔡平避重就轻,不谈自己战败的责任,反而来指责我。的确如他所言,船厂新造的十几艘车船,我一直捂在手里不肯放出来,他为此问过我好几次了,我每次都搪塞他船还没有调试好、时机不到。之前他一直战绩不错,慢慢也就不再追问。今天战况不利,他立刻就拿出这件事来倒打一耙,以此减轻自己的责任。

      我沉声道:“新船刚刚造好,马元先生也认为尚未调试完毕,不宜早早下水。”

      蔡平呸了一口道:“马元知道什么?他不过是个造玩具的木匠!”

      “战船还不都是木匠一凿一斧做出来的?蔡将军这说的什么话!!现在本将军在问你的是今日运粮战况,并非与你讨论新船何时下水!”

      他把头扭到一边,粗声粗气道:“今日战况,末将已对将军如实禀报!将军还有什么不明之处?”

      我没有马上接他的话。战况具体细节没有什么太多值得询问的,然而东吴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大雾天气截住我们派往百里洲的运粮船,这件事却不能轻易当做“巧合”。难道是情报泄露,东吴事先得知我们的水军要出城运粮,在江口设下埋伏守株待兔?

      我在脑中过了一遍这个推测,觉得可能性比较小。自从江陵围城开始之后,北侧和东侧的城门就完全关闭了,南侧和西侧也基本上整日关着,只有少数斥候和探马能够出入,都有严格的登记措施。再加上薛礼事件之后我发动了一轮清查,揪出几个细作,之后没有再发生情报泄露事件。当然,细作无孔不入,也不能说能够完全清理干净。只是我觉得在这件事上,并不是单纯的情报泄露……

      “江面上能见度怎么样?”我冷不丁问蔡平。

      他迟疑片刻,答道:“能见度比城里稍差,雾气还要更浓一些。”

      “雾气更浓……所以你也没看清东吴总共出动了多少战船吧?”

      “虽然不曾完全看清,但末将推测,至少在二十艘以上。”

      “二十艘……或许还要更多也说不定。”我咬牙道:“马上派人去查探百里洲的情况!我怀疑东吴趁着大雾的这番动作,可能不是针对我们的水军,而是针对百里洲的!”

      蔡平一愣,将信将疑:“不会吧?这么大的雾……”

      “你还不明白吗?就因为这么大的雾,吴军大批战船才能静悄悄地逼近百里洲!等到唐将军察觉的时候,就什么都晚了!”

      我愤恨地推了蔡平一把:“算了!不用派人去探了,直接整军,出城接应百里洲!”

      军令被迅速贯彻下去。短短半个时辰之后,我和蔡平带着两千人出城直奔百里洲,另外让陈庆带领五百人留在城下接应。经过连番战斗,城内兵员不断减少,两千五百人几乎是眼下能够调动的全部机动兵力。我冒了个险。

      在路上蔡平依然半信半疑,觉得我是不是想多了。我没理他。我没有确切情报可以证明自己的推测,但我对这一推测的信心达到了九成以上。东吴已经十多天没有动静了,既然城池暂时攻不下来,以陆逊的智谋一定会另寻突破口。而百里洲,正是眼下最合适的目标!

      不得不说,雾确实很浓。即便已经是中午了,照理说应该是一天当中阳光最强的时候,可整个江陵的天空像是被罩在一床烟雾做的棉被之下,雾气使得能见度只有一百米左右,越是靠近江边,雾气越浓,能见度也越是下降。我在江陵也待了一年多,雾天不稀奇,但在这个季节里这么大的雾,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雾气影响了我们的行军速度,我不敢在大雾中跑得太快,既担心军队前后脱节,也担心迷失方向。充当向导的是熟悉本地环境的荆楚兵,就连他们的速度也比平时慢了不少。好在我们没有迷失方向。即便速度比平常慢了不少,我们还是在半个时辰后赶到了江边。

      江畔大雾弥漫,能见度大概只有七八十米。然而就在这样的能见度下,我们所有的人还是听到了从遥远江心传来的战场厮杀之声。刀剑相击、惨叫嘶喊、箭矢破空、兵刃入肉,这些声音我们每一个人都太熟悉了!我的猜测得到了验证,百里洲上果然正在交战。

      当然这种验证一点都让人高兴不起来。

      我下令从陆桥强攻。百里洲并非孤悬在江心中央,而是靠近北岸一侧,并且与江岸之间有一条陆桥连接。这条陆桥比较窄,每年夏天涨水的季节会被完全淹没,从而使得百里洲彻底变成江心洲。但在现在这个季节,丰水期尚未完全到来,陆桥还能勉强使用,只是仅能容两个士兵并排走过,并不宽敞。

      我之所以敢让士兵冒险通过陆桥强攻,正是吃准了大雾天气,吴军即便敢于进攻百里洲,但同样无法克服视野不佳的问题。我们趁机攻打陆桥,两军在狭窄地段交战,会降低吴军的兵力优势,同时又不用过于担心两旁的战船射箭助阵。这么大的雾,从几十米开外的船上射箭的准头可想而知。除非他们连自己人也一起射死,否则对我们威胁有限。

      这次我难得耍了个心眼,没有先往上冲,而是让蔡平带领一千士兵强攻,我自己率领剩下的一千士兵在岸上列好阵型。我给蔡平的任务是冲上去接应百里洲驻军撤退。吴军进攻百里洲势在必得,以我们目前的兵力很难再守住了。何况吴军蓄谋已久,而我们猝不及防,这种大雾天气不利于我们进行反击,我不得不考虑全面撤退。更重要的是,我有心想把百里洲的偏将唐复救回城中,不想让他折在这场战役当中。

      蔡平很痛快地领命而去,大概也憋了一口气想要挽回水战失败的面子,一马当先就冲上了陆桥。我勒马停在岸边,内心紧张地捏了一把汗。在这大雾当中,我的战术安排是否过于冒险?百里洲目前情况不明,陆桥上是什么状况也很难说,会不会唐复没有救出来,蔡平和他的一千士兵再赔进去?以江陵城目前的兵员情况,再承受不起更多的战损了啊!

      我让麾下的士兵结成两个攻守一体的方阵,守在陆桥边严阵以待,又四下派出斥候探听战况。大雾让所有人都变成了半瞎子,我们搞不清楚吴军的兵力部署、兵种配置,吴军同样对于我们这支生力军抵达战场一无所知。陆逊选在这样一个天气发动进攻,可以说是利弊参半,我不得不佩服他确实胆识、计谋超出常人。

      等了许久也不见蔡平或者唐复回来,倒是我们这边被吴军发现了。一艘吴军战船偶然间发现了我们,立刻从船上向我们射箭展开进攻。我指挥士兵就地反击,隔着浓密的大雾与船上的吴军展开对攻。很快,更多的吴军战船加入战局,并开始靠岸登陆。我心知不妙。吴军兵力远在我们之上,我这一千人还不够给他们塞牙缝。要是真的和他们的登陆部队展开交战,被他们拖住了,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吴军加入战斗,到时候就难以脱身了。可是现在撤退也不可能。不管怎么样都要坚持到蔡平和另外一千士兵回来才能撤退。否则我的名声和城内的士气就会全部毁于一旦。

      “守住阵脚!决不许任何人后撤半步!”

      我大声鼓舞士气,抽出环首刀紧紧攥在手里。同时,我命令一个勇猛的亲兵度过陆桥去找蔡平,传令让他赶紧撤军。亲兵得令而去,眼前第一波上岸的吴军已经在集结阵型了。

      “放箭!”

      我一声令下,阵中飞箭如蝗,密集的一拨箭雨让无数东吴士兵倒在刚刚下船之后的浅滩上。这个时候什么都不顾不上了。什么趁人之危的不愿、什么心怀慈悲的不忍,那些情绪都是在自己的生命安全无虞的时候才能考虑的。此时此刻,放走任何机会都会导致自身的崩溃乃至死亡。

      但我终究无法阻止吴军登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吴军从靠岸的战船上跳下来,组成阵型,展开防御甚至反击。我身边的士兵当中也有人中箭伤亡。在吴军当中我甚至看到了潘璋耀眼的旗舰。这让我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难道吴军今天的战术目标不仅仅是百里洲,甚至还进一步包括江陵城?那么被我派去支援唐复的蔡平和一千士兵,是不是已经在百里洲上被绝对优势的吴军斩杀殆尽了?

      今日看来注定要血战到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86章 三八二、大雾百里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