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8、二七六、月圆之宴 ...

  •   江陵城的城门在眼前大开,呈现出一副丝毫不设防备的架势。曹叡一马当先,他身边是吴国振威将军潘璋作陪,身后跟着毌丘俭和他统帅的十五名亲兵。潘璋身边也有他的副将和亲兵。在这一小撮人马之后,跟着张郃与蒋济,以及他们的贴身护卫,再后面就是我和我的三百骑兵,最后则是张灿统帅的一千五百多人的精锐步兵。一行人马举着繁复的旗帜和仪仗,浩浩荡荡地穿过东吴士兵严整的队列,从江陵城的北门入城。

      江陵两面临水,西门和南门都是水门,北门和东门位置在江北旱地。东南角另外有一个小门也是水门。整体的位置而言,是背靠长江的。根据事先搜集的情报,吴军在江陵城内的驻军大约有六七千人,另外还有百里洲的三千人。先前上游接战不利败退下来的吴军,有一部分在江陵,另一部分则分散在夷道、武陵、公安等地。江陵位置虽然重要,但城池本身不是很大,更兼被战事压缩,全军撤入城中,六七千人已经是城内能够容纳的驻军上限。因而我们的两千人一到,城内顿时显得拥挤。走在城中,随处可见的都是士兵和军户,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市集,也很少有普通百姓住在城内。不知是因为战事吃紧,百姓被疏散转移了,还是原本就这个样子。城内所有的建筑布局和设施安排,基本上都是为了战事服务的,与武昌、建康这种大城市截然不同,展现在眼前的江陵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军事堡垒。

      我一边跟着队伍走,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城中细节,在心里不断地盘算。城墙看起来颇为坚固,防御设施数量相当多,驻军也多,而且士兵的脸色看起来不错,显然城中并不缺粮,要想攻下这座城确实不容易。即便十万大军围困半年,也不见得能拿下来。今晚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可能性,真的是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制造机会也要上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盔甲掩盖下的陶土球,有心想说今晚的成败都赌在这超越时代的杀手锏上了,但要如何使用,我还没有想出很好的计划。眼看着潘璋带领我们径直穿过城中大道,来到衙署门前翻身下马。他手一抬,对着马背上的曹叡伸出了手。

      “平原王殿下今日真是容光焕发,光艳照人啊!不愧是打了胜仗,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不知潘某能否有这个福气,亲手服侍殿下?”

      曹叡对潘璋的忍耐,今天已经是超出极限了。一路上他都不得不跟潘璋走在一起,勉强应付,此时此刻他根本不想再搭理潘璋的殷勤。我本以为他会甩开潘璋,自顾自下马,却没想到他微微一笑,将自己的手搁在了潘璋伸出的手中。潘璋大笑几声,握住曹叡的手稍一用力,将他从马上接了下来,稳稳落在地上。

      “王爷真是身轻如燕,身形翩然啊……”

      潘璋的话中已经带上了轻薄之意。曹叡唇边笑意更深,忽然反手捏住了潘璋的腕骨。潘璋脸色一变,能看出曹叡是用了力的。

      “多谢潘将军称赞,本王……敬谢不敏。”

      说完他用力甩开潘璋的手,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俊俏的脸上满是傲然不屑。潘璋的神情一瞬间流露出不甘和愤恨,好容易掩饰了情绪,再难露出先前的笑容。

      曹叡昂然道:“既然请本王入了江陵城,吴国昭武将军何在?为何不速来拜见?”

      “昭武将军朱然在此!”

      一个清脆爽朗的声音从屋内飘出,战靴踩在青石板的地面上铿锵有声,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武将迈着轻快有力的脚步,带着几个和他差不多打扮的将官,大步走了出来。人未到声先至,带着爽朗的朝气蓬勃。

      “吴将朱然,拜见平原王殿下!”

      礼节并不十分到位。朱然对曹叡行的礼,严格说来该算是平级相见,并非臣下对封王的礼节。他应该是刻意这么做的,但我们也没法跟他计较。曹叡略略回礼道:“久仰……朱将军大名,今日一见,雷厉风行之作风,名不虚传。”

      “王爷过誉。朱某亦久闻王爷大名。据说王爷文武兼修,才貌卓绝。真是闻名不如见面!难怪潘将军对王爷倾慕得很,时时在我面前提及呢!”

      这番称赞听起来总有点怪,而且潘璋对曹叡垂涎三尺的样子,谁都看得出来,朱然的话很难叫人理解为称赞。曹叡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眉头也微微拧了起来。这时蒋济开口道:“谁说不是呢?平原王乃今上最为宠爱之长子,承袭了陛下的才干容貌、文韬武略,小小年纪便人物风流。莫说是区区江东,放眼天下,只怕也难觅能与殿下相提并论之少年才俊啊!潘将军为王爷的风采折服,又能算是什么稀罕事呢?”

      这番话一说,不爽的就换成江东那边了。曹叡感激地看了蒋济一眼,因为是夸自己,他也不好跟着说什么。潘璋脸色十分难看,犹如便秘。朱然倒是大方一笑,依旧朗声道:“八百里江东,风流人物数不胜数,不过皆是国之栋梁、中流砥柱。像平原王这般年轻后生,确实不多,比不得!比不得!不知这位大人是……”

      “本人散骑常侍蒋济,久仰朱将军大名。”

      朱然“哦”了一声,道:“蒋大人年轻时,在江淮之间颇负才名,朱某也曾有耳闻啊!可惜不曾将大人招揽至吴王宫中。”

      蒋济捋髯而笑:“若陛下一道圣旨下来,蒋某必定欣然前往。”

      朱然朗声大笑,跳过了蒋济,转而跟张郃寒暄起来。两人虽然同是武将,但此前并未在战场上有过交锋,也是初次相见,彼此都比较客气。其余诸将随后也逐一介绍相见。跟在朱然身边的几个吴将除了潘璋,只有徐盛的名字我稍微有些印象,其余什么李异、刘阿、谢旌之类的,半点印象都没有,应该不是出名的将领。双方各自行礼寒暄,着实热闹了好一阵。过场走完,朱然便让潘璋带我们去安顿,说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城里没有足够的宿营地可以完全安顿,必须分散驻扎,希望我们能够谅解,并听从他们的安排。

      我们表示没有异议,张郃便叫我和张灿先去配合吴军安置我们带来的士兵。留在他们身边的人,除了曹叡的十五名亲兵,再就是张郃的三十名亲兵,一行五十人,跟着潘璋去了别院。我则与张灿一道,跟着吴将徐盛,配合他的要求,将我们的三百骑兵和一千五百名步兵,分作三处,安顿在城内三处地点。三个地方只有一处在衙门附近,另外两处则比较远,一处在城西草料场附近,另外一处在城东南,看似是个小型的校军场。安置地点如此分散,我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妥。本来我们就不指望能够被安排住在一起,但如此分散,无疑给我们相互之间的联络增添了很多不便。要想把两千人协调起来统一行动,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就容易了。东吴这样安排必然不是心怀鬼胎。

      我的三百骑兵被安排在城东南,距离水门比较近。骑兵在水上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让我们靠近江水,摆明了是戳骑兵的短板。对此我倒觉得没什么,反正我们又不会用骑兵从水门冲出去。按照我们入城之前商定的计策,今晚的宴会之后,不管东吴方面打着什么主意,我们必然会设法留在城中过夜。曹仁和辛毗希望我们能够设法控制南门和东门,让夏侯尚的水军从南门入城,曹仁自己则会率领大军从东门亲自攻城。行动的时间定在丑时正,以纵火为号。只要能打开城门,将大军放入城中,不愁攻不下江陵。但实地一看,我觉得攻占东南小门不啻为一个更好的方案。东南门规模很小,不是正式出入的门,因而比南门的大水门戒备要松懈一些。对南门我没什么把握,东南门倒是可以想想办法。

      趁着队伍安顿休整的工夫,我瞅准了东吴派来名为接待实为监视的眼线不注意,拽着陈庆躲进没人的角落,偷偷将我藏在身上的土制炸|弹中两个小号的交给他,嘱咐他贴身藏好,千万不能掉了,也不能近明火。陈庆问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我贴着耳朵对他稍作讲解,他半信半疑。其实我自己也没试过这东西的威力到底能有多大,不过星寰郑重其事交给我的东西,有他担保,我相信不会出差错。

      休息了大约半个时辰,东吴士兵来通知我们,说军侯以上的军官可以到衙门参加宴会,其余士兵就在屯驻地设宴招待。我有点不放心,就让陈庆留下来作为负责人,换文钦跟在我身边去参加宴会。叮嘱陈庆提高警惕,我带着文钦还有另外一个军侯,跟着前来通知的东吴传令兵回到衙署。正堂里气氛已经不同之前,整个布置成了宴会现场。因为堂内不够宽敞,一大半坐席干脆直接摆在院子里,显然是打算让地位比较低的下级军官们坐的。院内分开宾主,人已经到了不少,曹叡他们也都到了。

      我走到曹叡、张郃、蒋济他们身边,行礼打招呼。蒋济回礼的时候轻声问我:“都尉的骑兵何在?”

      我同样轻声回答:“距离城南水门大约二里,一处校军场。”

      “南门可图否?”

      “南门恐不易,改为东南如何?”

      “亦可。”

      言尽于此,我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蒋济这个人,即便这次一同出征四个月,我跟他打交道的次数却不太多,也没有什么私交。他比较低调,营中议事的时候通常都是辛毗在主导,他仅仅发表个人意见。所以我没想到这次他会出面跟来。难得近距离接触,却觉得这个人的学识谋略,应该在辛毗之上。

      很快人到齐了,东吴的几个将官也都穿戴整齐来到宴会场上。两边心照不宣,众人都是戎装打扮,只是除去了头盔,一切跟在军中一样,就连曹叡都是一身铠甲。唯一没有穿甲胄的人是蒋济,高冠长袍的儒生装扮让他在宴席上十分抢眼。宴会上,蒋济一直是话题的主导者,东吴的武将们根本不是他这个名士的对手。而张郃,他就如同一匹优雅的狼一般坐在宴席一隅,静默不语也能不怒自威。即便是名震江东的朱然,在他面前也不由自主地被压制了气势。我现在才明白他们两个的存在对于这场宴会来说是多么重要。因为有了他们,一文一武镇住场面,曹叡这个平原王才显得那么货真价实。

      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样的气场,为曹叡守住他的威严和场面?

      我喝着酒,坐在宴席上,调动全副精力去观察每一个细节,甚至包括朱然安排的歌舞表演。大如银盘的圆月高悬在夜空中,十六夜的月色洒满了江陵城的每一个角落。多么美好的月夜。在这样的月色之下举办庆功酒宴,真是要多风雅有多风雅。倘若宴会上的人们不要那么心怀鬼胎,这月色、这歌舞、这美酒,无疑会更加令人畅快。

      宴会一直持续到戌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我知道自己酒量不好,一直虚应着没有多喝,这个晚上熬得相当艰难。好不容易结束了,朱然果然邀请我们住下,并说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多住几天,在城里好好休息一下。曹叡欣然接受。朱然又说衙署条件简陋,希望曹叡住到他家里去,一来条件好些,二来方便照顾。这个条件曹叡就没法答应了,推辞了许久,才勉强说好明天白天搬过去,今天这么晚就不过去了。朱然勉强同意,让潘璋和徐盛安排我们休息,约定明日再叙。送走了他,我们几人彼此交换了势在必得的眼神。不管是不是在逢场作戏,魏将吴将欢聚一堂这么珍贵的画面,有且仅有这么一回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