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7、二四六、劝降 ...

  •   事情确实如星寰所说,三天后,传来了蜀军强攻百里洲,吴军被逼退弃守的消息。曹仁和辛毗、蒋济紧急商量,下令张郃立刻率领麾下部队,趁蜀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攻击,以攻占百里洲为目标。张郃以三万余人强攻,战斗持续了一天,傍晚传来捷报,击溃蜀军黄权、张南两部水陆军队,成功夺取百里洲。

      这一天所有人都很紧张。曹仁调动中军一部作为预备队,打算一旦战况不利便立即投入战场。我没有被编在预备队里,但军中的紧张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其实每个将官在这种时候都盼望立功,没人想着偷偷躲在后面。那种跃跃欲试的气氛,也许就叫做“士气”吧。

      张郃最终还是靠一己之力攻占了百里洲,消息传来,全军鼓舞。第二天上午,曹仁带领中军的部分将领,加上辛毗和曹叡,一同来到百里洲。夏侯尚和蒋济留下驻守大营。张郃率领麾下将官郑重迎接。

      百里洲就是一片淤积而成的沙洲,在宽阔的水面上犹如桥头堡。张郃部队在前一天击退蜀军之后,已经完成了战场打扫。我们到的时候,吴、蜀两方的旗帜都已拔除,看到的已经是处处飘扬着“魏”字大旗、军容整齐的营寨。营中一片热火朝天,士兵们在军官的监督下忙着加固营寨、修整防御工事。原本百里洲上有吴军的军营和水寨,在蜀军强攻时遭受损毁。蜀军刚刚攻下,尚未站稳脚跟,又被张郃赶了出去。营寨遭遇先后两次战斗影响,受损不小,重整需要一点时间。尽管吴蜀两国目前打回来重新争夺的可能性不大,张郃还是命令各级将官尽快敦促营地的修整。

      “张将军这一仗打得好!指挥得当,勇猛非常!本来我还担心仅仅依靠张将军麾下兵力难以攻克,没想到预备队都没用上,张将军自己也是并未出全力啊!此役战果如何,可有清点出来?”

      曹仁一见面便给了张郃高度赞扬。张郃心情也是极好,笑道:“多谢大将军。这次也是捡了便宜,贼人刚刚经历大战,立足未稳,被我军抓住了空隙。虽然尚未清点完毕,初步估算,斩获首级当在五千以上,辎重战船也有不少缴获。另外俘虏当中,还有一个人值得注意,便是蜀汉的镇北将军——黄权!”

      “哦?”曹仁眼前一亮,“镇北将军?名头倒是不小!这人是什么人?”

      辛毗在一旁道:“此人原本是巴西阆中人,初仕刘璋,后降刘备,拜为偏将军。听闻此人起初劝诫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川,为刘璋所不喜。刘备此次东征伐吴,他也屡次劝谏,却也不被刘备听从。”

      曹叡忽然道:“听起来,这人……思虑倒是难得清楚,却可惜……不被听从。”

      曹仁笑道:“刘备此番东征,反对者众,岂止这个什么镇北将军一个?稍后前去问话,若其愿意归降最好,若不愿意,杀以示威!”

      曹叡道:“大将军莫急,我、我看以此人思虑之清晰,并非冥顽不灵之辈,多半……肯降。”

      曹仁大笑:“好!我对王爷的眼光,拭目以待!”

      曹叡笑了笑,礼貌而谦和。张郃又道:“包括黄权在内的蜀军将官,全部关押在营内,其余俘虏安置在营外别处。营中留下的粮食存量不多,我已安排人手从我营中调集。”

      “好。另外,你麾下并无水军,百里洲三面环水,必须有水军驻扎。我打算让文聘将军率军前来进驻,最迟明天便会到达。你先将水寨整饬好,对俘获的战船加以收编,做好水军入寨的准备。”

      魏国这次南征,无论是从长安出发的张郃,还是从洛阳出发的曹仁,麾下都没有配备水军。所有的水军部队,都是从当地调集的,主要来自上庸、襄阳、江夏三个方向,统一归征南将军夏侯尚掌管。张郃常年在西北地区作战,几乎没有什么水战经历。让江夏太守文聘率领水军和他一同驻守百里洲,是比较合理的配置。

      张郃向曹仁道了谢,随即带着曹仁巡视了营寨。托曹叡的福,我因为要跟在他身边,也得以跻身这种高级军官才能参加的场合。能看得出,张郃这一仗打得还是很漂亮的,己方伤亡不是很严重,士兵们虽然疲惫,精神上却饱满振奋,这是“苦胜”之后的士兵不会有的神情。想来还是占了“出其不意”和“趁虚而入”这两个便宜。大家对此都感到十分坦然。兵者,诡道也。谁也不会觉得在打仗的时候偷袭了疲惫的敌人有什么过意不去的。

      来到关押蜀汉俘虏的地方,我们看到十几个下级军官被关在一个栅栏里,周围有士兵站岗守卫。栅栏附近有一个单独的小帐篷,外面也有看守。张郃指着那个小帐篷道:“那个帐中关押的就是黄权。”

      “好,我就来会会这个镇北将军!”

      “大将军……且慢。”曹叡开口阻止了曹仁,“不如让我去……说服他投降,大将军以、以为如何?”

      曹仁眉头一拧:“平原王这是何意?”

      曹叡微笑:“我见大将军……似乎非常介意‘镇北’这个名号。大将军性情刚猛,军中皆知。若因此存了偏见,一言不合,便不好了。不如我去一试,如、如若此人执迷不悟,便也免得大将军……烦心。”

      曹仁沉吟不语,看起来倒是不想答应的样子。我忽然注意到曹叡的手借着衣袖的掩护,紧紧捏着拳头,微微地颤抖着。他在紧张。他并没有把握曹仁会不会同意他的提议。

      辛毗忽然“呵呵”笑了,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道:“既然平原王主动提议,大将军不妨让王爷放手一试。王爷性情平和沉稳,又是翩翩少年,比起威武严厉的大将军,更能让人放下戒心。老臣愿陪王爷同去,大将军便让年轻人试一试又何妨?”

      辛毗开口,曹仁倒是立刻就同意了,点头道:“那好吧,王爷小心些就是了。叔权,你陪王爷和辛大人一道去吧。”

      我当然巴不得有这个好机会,急忙行礼领命,护着曹叡和辛毗来到那座独立小帐篷外。士兵掀开帐篷,一个除掉了头盔、满身征尘、脸上带伤的中年武将正坐在帐中闭目养神。我们的到来让他倏地睁开眼睛,眼神却显得十分平静。

      “你是什么人?”他笔直地问年纪最小、看起来身份最高的曹叡。

      曹叡微微一笑:“镇北将军……黄权,是么?我是大魏平原王、皇长子曹叡。”

      黄权的神情明显一凛:“平原王?据说魏国这次有皇族亲征……却没想到是曹丕之子。”

      “大胆!”辛毗喝止道,“陛下名讳,怎可直呼!”

      “一时不察。尽管是敌国君主,确实不该直呼。是我无礼。”

      黄权直率的道歉让我们三个人都有些不习惯。曹叡和辛毗交换了一下眼神,我心里也暗暗吐糟这家伙台词不对呀,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跳起来大骂曹丕是篡汉之贼吗?然而这位大汉的镇北将军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

      曹叡轻咳一声,问道:“蜀军如、如何得知,我军中有皇族随军?”

      黄权犹豫了一下。这样的问题已经等同于是审讯,他如果回答就表示合作,如果不想合作就不该回答。他没有犹豫很久,答道:“情报的探查不归我管辖,我也是听说而已。这个情报,似乎是在你们到达襄阳之后,便探听到的。只是原本说亲征领军者是曹……魏国皇帝的弟弟、鄢陵公曹彰。”

      辛毗“咦”了一声:“这消息是从何而来?自我主陛下登基以来,鄢陵公一直在封国,并未领兵,怎么会有传言说领兵者是鄢陵公?”

      黄权一脸“你问我我问谁”的表情,没有回答辛毗。曹叡道:“这等传言,许是……情报有误,不提也罢。鄢陵公勇武,若、若能以他之名……震慑敌军,也不是坏事。”

      辛毗拉了曹叡一把,贴着耳朵对他低声道:“只恐大将军不悦,陛下定然也不高兴。殿下就当没有听过这件事,出去便不要再提。”

      曹叡点点头。辛毗又看了我一眼,我急忙低头道:“下官明白,大人放心。”

      “蜀汉对我军,还有什么消息么?”辛毗转向黄权问道。

      黄权很痛快地回答:“魏军志在江陵,想趁吴蜀相争之际,渔翁得利,我军早已看穿。我主刘备对此深感不齿,认为并非丈夫所为。贵军既不是真心助吴,又对我军趁火打劫,就不怕吴蜀联手,将贵军逐回襄阳么?”

      辛毗微微一笑:“言之有理。只是目前这局面,吴蜀两国,尚未到联手的地步。”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便开口询问:“你们知道陆逊已经不在江陵之事吗?”

      黄权一愣,摇头道:“这倒不曾听说。江陵城头,不还插着陆逊的旗帜?”

      辛毗看了我一眼,我也看看他。曹叡扫了我俩一眼,对黄权微微一笑:“看来黄将军……并不排斥与、与我们合作。”

      黄权也微微一笑:“谈不上合作,听凭处置而已。平原王殿下还有什么想问的,黄某人知无不言。只求殿下善待被俘士卒。士卒贫苦,出征不易。即便不能为贵军所用,也盼望放他们一条生路。”

      曹叡淡淡道:“本王听闻,你原本……是益州牧刘璋属下。当初刘、刘璋要迎刘备入川,你曾……谏言反对?”

      黄权苦笑:“可惜不能为州牧所信。”

      “此次刘备东征,你也……极力劝谏,却依然不能被听从。”

      黄权摇了摇头,表情更为苦闷。曹叡道:“黄将军见识过人,本王……极为欣赏!本王的来意,将军不难猜测吧?”

      “略能猜出一二。贵军是觉得黄某尚有可用之处?”

      “将军若能弃暗投明,我父皇……定会礼遇将军。”

      黄权笑道:“孰暗孰明,谁说的准?我黄权,也并非不识时务之人。技不如人,战败被俘,但也经过一番拼死力战,不算对不起故主。如果贵军不弃,黄权愿意效力。只是有一件事,还望殿下能够体恤。”

      “黄将军请说。”

      “黄某愿意留在军中作为贵军参事,但不能与故主旧部直接兵戎相见。一来于心不忍,二来黄某家眷还在蜀中。如果公然对旧主刀兵相向,恐怕家眷性命不保。躲在幕后,陛下或许还能念黄某曾经一点好处,放过妻子儿女的性命。唯有这一心愿,望殿下成全。”

      曹叡并未犹豫,点头道:“此事乃……人之常情,本王不、不能为将军接出留在蜀中的家眷,已是对不起将军。将军这一请求,本王定会恪守!”

      “多谢王爷成全。”

      “呵呵,黄将军果然是明事理的人,殿下并未看错。”辛毗轻笑道,“但愿黄将军不要辜负殿下的慧眼,今后效忠大魏,建功立业。我主陛下英明睿智,文韬武略,他日一统山河,将军与妻子家眷,或许还有相见之日。”

      黄权眼中微微一亮,随即克制住了,轻笑道:“我亦如此盼望。”

      大家都知道辛毗是在画大饼,辛毗自己也知道。心照不宣,没人再接这个话茬了。曹叡便叫黄权跟他一起出去,劝降他部下的军官们。黄权同意了,跟着我们走出帐篷。曹仁和张郃正在轻声商量,其他人则在一旁等着。见我们四人出来,曹仁和张郃停止交谈。辛毗走到曹仁面前,轻声说了几句。曹仁眯起眼睛看着黄权。黄权行礼道:“降将黄权,拜见大将军、左将军!”

      “嗯,好。干得不错!”曹仁看了一眼曹叡,又扭头对黄权道:“平原王答应你的事,辛大人已经告诉我了。你安心留在我军中,待这次立了功回去,我奏请陛下,封你一个镇南将军!”

      众人都轻笑,黄权自己也露出一丝尴尬的微笑。曹仁终究还是对“镇北将军”这个名号感到不爽。

      笑容还未收起,一个传令兵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大声道:“报!大将军,从江陵城来了一队吴军战船,要求在水寨停靠!”

      曹仁眉头一紧:“吴军战船?来了多少?领军的是什么人?”

      “共有战船五艘,蒙冲十五艘。战船前头挂着的旗号是‘潘’!”

      张郃也皱眉:“莫非是潘璋?”

      曹仁冷哼一声:“走,去看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