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9、二二八、打?还是不打? ...

  •   因为昨晚的宴会,今天本来就没有安排打猎活动。看了夏侯威的信之后,我在房间里独自激动了好久,一会儿琢磨文聘在正式文件中会如何说服曹丕,一会儿又想着曹丕会不会叫我一起商量这件事,他如果叫我的话我该如何表态。想了半天又觉得自己太过自作多情,这么重大的事,曹丕不一定真的会听我的意见。我算什么呀?什么都不算,寸功未立,反倒欠了曹丕一屁股人情,还是别在这里瞎想吧。不过夏侯威的信还有文聘的那张短笺,已经勾起了我心中的骚动之情,怎么都静不下心来。

      没想到一个时辰后,曹丕却派人传令,叫我马上到行宫去见他。我忙不迭收拾一下,匆匆赶到行宫,在昨夜举行宴会的大殿受到了接见。当然,我不是一个人。

      曹丕昨天晚上喝了不少酒,加上兴致高昂,醉意明显,能看出他脸上还残留着昨夜纵情享乐的疲惫痕迹。我到的时候,尚书右仆射司马懿已经到了,中领军夏侯尚也在,他们两个是目前在猎苑中级别最高的文武官员,其他重臣基本上都留在洛阳。游猎本来就是出来玩的,时间计划不长,出城距离也不远,曹丕的本意应该不想在这个时候处理公务。真是典型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我到了之后,曹丕就叫内侍都退下了,显然他没再叫别人。殿上只剩下君臣四人之后,他用略显沙哑的嗓音开口道:“本来昨日围猎、宴饮都十分尽兴,今日无事,朕有意让爱卿们多休息一下。不想今日一早,朕收到一封南方送来的加急奏报,不得不叫你们过来。”

      我们三人之中,年龄、资历、乃至受到宠信的程度,都是司马懿排第一位,他理所当然作为代表回应道:“承蒙陛下看重,为陛下分忧本就是臣下的本分。”

      曹丕“嗯”了一声,道:“奏章是江夏太守文聘送来的。之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已经接连上了两封奏章,这是第三封了,还是加急奏报。朕仿佛能从奏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文将军的焦急。文将军久在江夏,对江南江北的军情了如指掌,他这个意见,朕觉得还是应该予以重视。”

      司马懿接道:“臣斗胆请问陛下,文聘将军因为何事连上急奏?”

      曹丕看他一眼,顺便也看了我一眼,道:“正是为了江陵之事。昨日的奏报当中,文将军说几乎已经能够确定,东吴极有可能守不住江陵城,刘备破城或许指日可待!”

      司马懿脸上流露出微微的动摇和惊讶,不过只有很短的一瞬间。夏侯尚的惊讶则是显而易见,立刻反应强烈,道:“什么!?刘备要攻下江陵城了!?这怎么可能!?江陵易守难攻,又是东吴门户命脉,江东定会全力以赴死守才是啊!”

      “不错,江东的确倾尽全力死守。可文聘将军打听到了秘密消息,江东这次抗击刘备的主帅、大都督陆逊在江陵城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已在几天前秘密出城,返回武昌休养治疗了。”

      “旧病复发?”司马懿轻声道,“似乎并未听说陆逊有什么宿疾缠身。倒是他的前任吕蒙,一直体弱多病……”

      曹丕转向我:“叔权,你了解此事么?”

      曹丕其实知道陆逊遇刺的事,我私下里曾经告诉过他。对于蜀汉和东吴的情况,我几乎是言无不尽,能说的都跟他说过了。他这样问我,很明显是想要我来告诉司马懿和夏侯尚,而不是他自己说。

      我当即行礼道:“据臣所知,东吴大都督陆逊虽然没有什么宿疾,但却有旧伤在身,前往江陵的时候都算不上是痊愈之身。刘备猛攻,江陵吃紧,前线战况必然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陆逊旧伤复发,并非没有可能。但以陆逊的身份地位以及为人,战局如此紧要的关头,他却秘密出城返回后方休养,想必情况一定十分严重,他实在是撑不住了。”

      夏侯尚“啊”了一声,司马懿不动声色,曹丕轻轻点头道:“叔权的判断和文聘将军的奏章不谋而合。文将军也认为陆逊其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抛下重镇江陵。他既然这么做了,说明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糟糕,甚至很有可能,他已经对自己的健康失去了控制。因而文将军认为,这是我朝夺取江陵的最佳时机!”

      司马懿静静地、不动声色地问:“那陛下的意思,是决意抓住这一良机,发兵前去攻打江陵?”

      “朕尚未完全下定决心,不过这对朕来说,的确是个值得好好考虑的提议。朕把你们三个找来,也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说着,曹丕还用期许的眼神环视了一下在场的人。

      我跟夏侯尚面面相觑,看他的表情,的确是对此一无所知。我事先知道,但司马懿知不知道,我就看不出来了。他的表情一点破绽都没有,从他脸上我完全看不出任何东西。

      “仲达有何想法?”见没有人主动发言,曹丕开始点名提问。

      司马懿沉吟道:“此事……虽然看似确实有机会,但关系重大,臣恳请陛下慎重考虑。”

      曹丕“嗯”了一声:“朕当然会慎重。西北战事刚刚平定,将士们的犒赏都还没送到军中,武威、金城更是狼烟未熄,此时再要发兵去荆州,对国家财力消耗太大。这些朕当然心中有数。不过若是让刘备老贼一路长驱重返荆州,对我朝也是大大不利……”

      “若是我军进攻汉中如何?”我忽然冒出一个灵感,提议道,“刘备大军目前被堵在江陵,其余各处必然兵力不足,不啻为我军从汉中突破的好时机。”

      曹丕轻轻一笑:“叔权的提议确实有道理。不过若是我军进攻汉中,岂不是真的给孙权解了围?再说,据朕所知,刘备东征虽然动员了举国兵力,但几乎没有调动汉中驻军。汉中为益州屏障,绝不可以有闪失。刘备即便对荆州有野心,在这一点上却不糊涂。”

      夏侯尚也道:“陛下之见十分高明。若是我军攻打汉中,汉中易守难攻,又有重兵把守,一时之间恐怕难有进展。刘备在江陵得到消息,极有可能收缩战线,反倒解了孙权的江陵之围,岂不是为孙权做了好人?”

      他们说的很有道理,我恍然大悟,行礼道:“是臣见识短浅,陛下英明。”

      不过这样一来,曹丕的态度倒是非常明显了。即便孙权是自己力排众议封的吴王,他要的也只是“孙权上表称臣”这种心理上的征服感和满足感,并不是真把他当自己人,更不会提供实质上的帮助。既然如此,江陵对他来说,不就是一个最好的行动理由吗?

      司马懿道:“倘若果真能够趁此机会拿下江陵,对我朝来说,不啻为全取荆州的机会。当年武皇帝在赤壁饮恨而归,陛下若能重取江陵,进而夺回荆州全境,必能告慰先祖、威镇寰宇!只是这消息,当真可靠么,陛下?”

      曹丕的脸色,随着司马懿这几句话下来,发生着微妙的动态变化。我也跟他一样,几乎以为司马懿是同意了,结果到最后,还是来了一句“这事靠谱吗”的疑问。司马懿的意见明显更倾向于不去凑这个热闹,虽然有些保守,却不失安全。要夺江陵确实不是十拿九稳的事。这个时候委婉地表示反对,总比表态支持,回头战事不利被迁怒的好。这么一想,连我都有点打退堂鼓,不想出这个头了。

      “叔权你觉得呢?”曹丕忽然问我,“朕还记得。你甫一上任,便给朕献上了这个提议,朕对此印象深刻。如今情势进一步明朗,地方镇将也极力主战,叔权你怎么看?”

      我凝视曹丕,迟疑许久。这件事追究起来,还真是我起的头。随着情势的进一步明朗,我在这个时候如果转变立场,曹丕会怎么看我?他会怎么想?我看他自己的意思,倒是挺想打这一仗的,但偏偏司马懿不赞成,朝中的元老大臣们恐怕也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我这个第一提案人如果在这个时候转变立场表示反对,他会不会直接就迁怒我了?既然两边都有被迁怒的可能,那我是不是也能赌一把?

      我还真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脑中忽然灵光一现,我想起了昨天晚上那个梦。

      “陛下,臣昨夜有一梦,想要说与陛下。”

      曹丕愣了一下,司马懿和夏侯尚也向我投来莫名其妙的目光。曹丕反应也快,很快便应允了:“是何梦境,说来听听。”

      我垂首道:“昨夜,臣在梦中见到了那头祥瑞白鹿。”

      “哦?当真!?”曹丕顿时来了兴趣。

      “臣不敢欺骗陛下,所言千真万确。那头祥瑞来到臣的梦中,先是盯着臣看了一阵,忽然转身离去。梦中的臣也身不由己,仿佛被它牵引拖拽着,一同往南方而去。”

      “南方?给事中身在梦中,如何知道是南方?”司马懿冷冷问道。

      我朝向他行了一礼,答道:“因为下官亲眼见过江陵城,更在江东亲身游历,自然知道。”

      司马懿下颌微抬,似有不信之意。曹丕阻止他道:“仲达,且让叔权把话说完。”

      我继续说道:“那祥瑞引着臣来到一处城外,隔着宽阔的河面,臣能见到城内城外火光冲天,箭矢横飞,刀光剑影,喊杀震天,显然正在激烈交战之中。即便身在梦中,臣依然能够闻到血腥和烟尘的呛人气息。臣在一旁看了许久,那头白鹿忽然直冲臣的胸前而来,穿胸而过,没入远处的城池之中。臣自此醒来。不多时,陛下便派人来传唤臣。臣到了行宫,才知陛下传唤所为何事,因而从方才起,便觉得定要将这梦境说给陛下知道。”

      我一字不差地把自己的梦讲述完毕,心头还有那么点惊心动魄的感觉。那头白鹿从我身体穿过的感觉太过真实,甚至让我有种真假难辨的感觉,而且总觉得那个梦有什么寓意。说出来,倒是如释重负。再看他们三个,曹丕一脸的恍然大悟,夏侯尚惊诧无比,司马懿仍是那副深沉到看不出心思的模样。要是这个梦是我编出来的,在司马懿这种态度面前,说不定真会露出马脚。

      曹丕忽然“哈”地一声笑了出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祥瑞现世,看来果真是上天要给朕一些指引啊!很好,叔权!很好!”

      我心中一阵激动。曹丕这意思应该是定了吧!?司马懿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么说,陛下已经决定要出兵南征么?”

      曹丕却摇了摇头:“先回洛阳再说。夏侯尚!”

      “臣在!”

      “传朕的命令,即刻开始准备。明日一早,起驾回宫!”

      “是!”

      我有一点失望,也有一点惊讶。结果商量到最后,曹丕还是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到底打不打江陵。或许是参与讨论的人太少,他还有点不放心吧?在游猎期间,大批智囊、重臣都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他很难做出这个决定,也不难理解。这终究是件大事。只是我的立场,这下子可就定死了。若曹丕最终决定不打,我很尴尬。若他决定打,却没打下来,我更尴尬。挖坑给自己跳,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