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9、二一八、侍中司马懿 ...

  •   我听到“司马懿”的名字,心里顿时有点慌乱。我回来之后并没有机会见到司马懿,突然间听到他的名字,难免有些不知所措。本能的第一反应是想避开他,可我试探性地看向曹丕,他却没有任何叫我退下的意思,一副理所当然叫我们两人见面的样子。眼见司马懿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殿外,我忍不住开口:“陛下,臣……”

      曹丕扭头,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怎么了?”

      “呃……司马大人求见,想必是有要事吧,臣是否应该告退……”我硬着头皮说。

      曹丕一摆手:“你且留下。刚才那件事,刚好跟仲达一道商议一下。”

      他这么说就是完全阻止了我要走的打算,我没办法,只好调整坐姿,往旁边挪了挪。内侍领着司马懿,已经进到御书房来了。

      司马懿比曹丕年长八岁,今年虚龄四十三,我看到的正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男子,身材高大,步履沉稳,穿着比我高出两个品级的朝服,缓步走到御前,内敛的目光不动声色间瞥了我一眼,举止庄重地跪在木制地板上行礼。

      “臣司马懿拜见陛下。”

      曹丕的脸上露出春风般爽朗的笑容:“起来吧,仲达。你来的刚好,叔权回来之后,你还没有见过他吧?”

      司马懿直起身来,不紧不慢地转向了我。我急忙向他行礼:“夏侯称见过司马大人。未曾有机会拜见司马大人,还请大人见谅。”

      “给事中多礼了。之前在邺城少有机会与夏侯给事中来往,今后一同在朝为官,侍奉陛下左右,想必能够时时相见,还请给事中多多指教。”

      我连说“不敢”,内心的对司马懿又多了几分敬畏。他一个四十多岁的元老、皇帝的亲信重臣,面对我这个二十出头的新人,丝毫没有流露出任何傲慢的姿态,也完全没有轻视我的意味,不管他是不是在曹丕面前装出来的,这种涵养确实一流。

      曹丕笑道:“仲达一向谦逊。他深谋远虑,博学多闻,是朕最好的帮手,叔权以后要多跟仲达学一学啊。”

      “陛下所言极是。夏侯称年轻、资历浅、没什么见识,又是个莽撞的,从小习武,实在配不上陛下如此信赖。日后还望司马大人不吝赐教,好让晚辈后生也能早日为陛下分忧。”

      司马懿的薄唇扯出一个很浅的弧度,清冷如冰的声音朗朗道:“给事中也不要如此菲薄自身。陛下用人自有章法,即便是年轻人,陛下既然下了旨意,自是认为给事中可以胜任。给事中过于谦逊,反倒叫陛下有些为难了,给事中说是不是啊?”

      我汗颜:“司马大人如此提点,臣才恍然大悟,还望陛下恕罪!”

      曹丕大笑:“仲达何必欺负叔权呢?朕并未在意。叔权原本以为朕定然会封你一个军中官职吧?”

      “这个……”我尴尬地支支吾吾。曹丕说的没错,我确实是那么想的。原本我以为肯定会被封一个都尉、校尉一类的武官啊!哪里想到一下子变成了什么给事中?

      “不急不急,等你养好了身体,有的是机会为国效力!”曹丕笑道,又问司马懿:“仲达见朕何事?”

      司马懿行了个礼,道:“确实有事向陛下禀报——方才有消息来,镇西将军曹真、左将军张郃已经成功压制泸水胡人的叛乱,大破之,斩首五万,俘获生口十万有余,牛羊不计其数。胡人经此一败,再无力反抗朝廷。剩下只是剿灭余孽、收拾局面的琐事,年内定然会全部肃清。”

      “好!”曹丕满意地点头,“曹、张二位将军不愧是国之栋梁!传朕的命令,令二位将军好好镇抚叛乱区域,拔擢有能官员治理地方,疏通西域道路,朕不希望再度发生此类事件!另外,将有功将士的名单奏报有司,待二将班师,派人去长安论功行赏!”

      “是,臣定会用心办理。”

      我在旁边听了,似懂非懂。叛乱这件事本身我没什么印象,不过曹真、张郃两个人的名字是如雷贯耳的。这两人常年镇守曹魏西部边境,既然是他们两人率军平定的叛乱,想必是发生在西边,夏侯霸一直想去的前线。

      “叔权知道此事么?”曹丕忽然问我。

      我只好摇头:“臣并未听说。”

      “这帮叛乱之徒是胡人和羌人的联合,从夏末起便在河西、安定一带作乱,不听朝廷号令,抗拒官军,阻塞西域道路,着实可恶,因而朕命令镇西将军曹真并左将军张郃率军平定。如今不过三月有余,战局已定,实在可喜可贺!”

      “都是陛下圣明、两位将军勇武,因而上天也站在大魏一边!”我不失时机地恭维道。

      曹丕很高兴,又问司马懿:“我军损耗如何?”

      “启禀陛下,对手虽是胡人羌人等善战之民,但他们指挥缺乏统一,兵器不足,更兼无人通晓兵法,虽有地利,难成气候。据两位将军的快报,我军损失约在七千上下,粮食战马,亦有不少消耗。所幸此战之后,获得胡人羌人不少牲畜,应能补充消耗。”

      “嗯。对阵亡将士多加抚恤,粮草马匹也应尽快补充。一应善后的事项,交由镇西将军全权负责。”

      “是。”

      “南方情势如何了?”

      “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曹丕点了下头,看我一眼,对司马懿道:“方才叔权提出了一个建议,朕感到十分大胆,也想听听仲达你的意见。”

      司马懿脸上表情微动,道:“臣愿闻其详。”

      “叔权建议朕伺机出兵江陵,或许可得渔人之利。仲达你认为是否可取?”

      司马懿闻言,动作幅度明显地看了看我,转而对曹丕道:“不无道理,但也不无风险。眼下刘备与陆逊在江陵对峙一月有余,胜负形势尚不明朗。若刘备胜了,我朝出兵襄助吴王,还有几分道理可言。但若陆逊守住江陵、击退了刘备,从道义上讲,我朝并无明确理由插手。再者,大军动员并非一朝一夕,千军万马征战在外,日耗千金。江陵的形势是否值得冒这个风险,还请陛下斟酌。”

      司马懿这番话说下来,很明显是不赞成的。他说的确实句句在理,不过我还是插言道:“即便陆逊守住江陵城,我军亦可以协防之名出兵城下。若是吴军不肯让我军进城,他们击退刘备之后必然元气大伤,我军拿下江陵的把握也大了几分!”

      这下子两个人都齐刷刷地朝我看了过来。我心里有点退缩,尽力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一些,实际上表情已经开始僵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大胆。但我就是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一个夺取江陵的机会。

      “江陵乃东吴门户,荆州的心脏,位置确实重要……”曹丕沉吟道。

      司马懿道:“正因为是东吴门户,孙权和陆逊必然会不惜一切死守。当年周瑜从大司马手中攻取江陵,也花了足足一年的时间。眼下若是为了投机之利,仓促用兵……”

      他说到这里瞟了我一眼,不再说了。他是觉得我在投机吧?我年纪轻轻,又患了众人皆知的“失忆症”,变成了什么战场经验都没有的白纸一张,仅仅凭借隐瞒身份去南边走了一遭,就提出这种牵动国家大计的提议,他一定觉得我是个怀着投机心理、一心想要立功、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我的确是。但我并不认为这个提议一定是投机。

      “陛下、司马大人,下官认为江陵目前的局势,是再好不过的机会。若是坐等战局明朗,恐怕已来不及调遣军队,即便机会出现也会转瞬即逝。陛下是否可以考虑,动员淮南、襄樊、甚至上庸的军队,有保留地向江陵靠拢,至少在机会出现时能够占得先机?”

      曹丕轻轻地“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司马懿又道:“陛下,还是先探清孙、刘两方战局如何,再做定夺才好。”

      曹丕沉默地点了点头,片刻,忽道:“实则朕原本打算下个月出发东巡。”

      这话一出,司马懿和我都愣了一下。司马懿大概也不知道曹丕这个打算,回应道:“陛下在此时东巡……”

      “朕原打算这几天就跟你商量的。朕若东巡,必然要你留镇洛阳。”

      司马懿行礼道:“臣惶恐。”

      “不过叔权的提议,倒让朕犹豫起来了。”

      我心中一喜。他犹豫了,也就是说他心动了?我的提议还是让他多少有点感兴趣?

      “东巡与南征,二者恐怕难以兼顾,朕再好好想想吧。”

      “是。”司马懿应道,“那东巡一事,暂且也不需准备?”

      “不必。”曹丕道,随即对我一笑:“想不到叔权一上任,就给了朕这么有趣的提议。看来这个给事中,朕没有看错人啊!”

      我急忙行礼:“陛下夸奖了,臣十分惶恐。”

      “此事暂且再议。下月初二就是大司马之女与左将军之子的婚事了,左将军的捷报在此时传来,真是锦上添花、喜上加喜的好事。朕到时也会前去。仲达、叔权,你二人想必也收到了喜帖吧?”

      司马懿答道:“是,臣亦倍感欣喜,定会到场祝贺。”

      我倒是有点吃惊。没想到曹丕会亲自去参加曹洇和张郃之子的婚礼。不过想想以曹仁大司马的身份,再加上皇室远亲的血脉,曹丕愿意到场也不算是特别说不过去。

      “叔权呢?回来之后,你见过洇儿了么?”

      “这个……”我有点忌讳司马懿在场,含糊道:“并未相见。回来之后便听家兄提起曹洇姑娘已经与张将军之子订婚,臣以为再与她相见便不妥当,因此并未特意前去。”

      曹丕“哦”了一声,道:“朕听说,昭伯一直对此难以释怀,还在你家对你动了手?”

      我十分尴尬:“倒也没有动手那么严重……这等事,怎么也传到了陛下耳中?”

      曹丕笑道:“是元明对朕说的。元明是想要朕为你和昭伯调停一下,都是同宗同源的兄弟,闹大了总是不好。朕虽然答应来做这个和事佬,却也想先听听你这当事人的说法。”

      “原来如此。实则是当日臣家中举行宴会,邀请一些同辈聚在一起。散席之后,昭伯在府外与臣说起此事,一时激动,拉扯了臣的衣领,并未动起手来。”

      “呵!以昭伯的脾性,若非你刻意退让,必然是要动起手来的。朕晓得了。且看这次婚礼昭伯如何,日后再寻个机会,与你二人调停就是。”

      “让陛下费心这等琐碎的小事,臣深感惭愧。”

      我又转向司马懿行礼道:“也让司马大人见笑了。”

      在这个话题中一直保持沉默冷眼旁观的司马懿脸上表情微动,答道:“给事中和散骑侍郎都是年轻气盛、精力旺盛的年纪,有些摩擦不足为奇,各让一步就是了。或许两位都到了该考虑终身大事的年纪。”

      “哈哈哈!”曹丕大笑,“仲达说得好!说得好!朕也觉得你们两个都该娶妻,就各自安生了!曹洇已嫁为人妇,你俩再各自婚配,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我骤然听见这种话,简直生生要吓死,忙道:“多谢陛下和司马大人关怀!臣年纪尚轻,暂时没有这个考虑!”

      “叔权不小了!朕在你这个年纪,叡儿都已经出生了!”

      他这句话脱口而出,本来是满面笑容的,却几乎是立刻变了脸色,快到我完全反应不过来。前一刻的心思还在他以过来人的身份说笑、我不知该如何回应,五秒钟后他就变得脸色阴郁,让人完全不知道他心里到底起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唯一抓住的重点就是他说出了曹叡的名字。难道他是因为想起了甄夫人,导致心情不佳?

      变了脸色的曹丕很快就叫我出去了,留下了司马懿。我行礼告退之后走出御书房、离开皇宫,感觉自己后背出了一层汗,心里紧张死了。第一次以“给事中”的身份履行职责终于完成了,我整个人都觉得好累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