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6、一一六、幕后之人 ...

  •   我这次昏迷,没有之前那么严重,体力也比昨天初次醒来好得多。见我确实状态不错,午后,赵云就带我去了诸葛亮的府上。

      诸葛亮的府邸距离汉王宫不远,从外面看起来十分低调,看不出是国之栋梁诸葛亮的住处。里面也同样简朴,风格淡雅朴素,仆人也不多。赵云显然是提前和诸葛亮约好了,见到管家之后并未按照惯例递上拜帖,也没有等候通报,我们被直接带到后院书房。远远地就看到诸葛亮穿着一身天青色的长袍,悠然地坐在书案前翻阅文件。院子里的雪积了薄薄的一层,天空中碎琼乱玉随风飘舞,半开的房门后端坐着气质高洁的智者,眼前这幅画面一时间风雅得令我心醉,几乎忘记了对诸葛亮的畏惧之情。

      抬起头来看到我们,诸葛亮微微一笑,朗声道:“子龙好准时。”

      赵云拱手行礼道:“赵云拜见军师。百忙之中打搅军师,还望见谅。”

      诸葛亮笑呵呵地说了句“无妨”,赵云又敦促我道:“悦之,快来见过诸葛军师。”

      我不敢像赵云一样只行拱手礼,急忙跪下叩拜:“前护军司马赵乐,拜见诸葛军师!”

      “悦之快请起,不必行如此大礼,亮倒是受不起了,呵呵。”

      我小心翼翼地直起身来,赵云也在我身旁跪坐下来,问诸葛亮道:“军师见过悦之?”

      “嗯。安国刚从荆州回来时,便带悦之前去拜见过汉中王,当时吾与孝直亦同在。吾记得悦之同吾一样出身琅琊,也该算是同乡。”

      “原来如此。”

      “诸葛军师真是好记性,竟还记得此事。”我轻声道。

      “呵呵,难得遇到同乡之人,自然会少许留意。”诸葛亮微笑着对我说,“听闻悦之有伤在身,不知好些了么?”

      “多谢军师关心。承蒙赵云将军关照,已经好了许多,没有大碍了。”

      “如此最好。子龙,安国的情形如何?”

      “云昨日带悦之一道去关将军府上敬香,听闻安国高烧不退,卧床不起,因而不曾见到。病情如此反复,不免令人担心。”

      诸葛亮轻叹一声:“是啊。如今云长将军父子一同殒命,关氏一门全靠安国一个人来支撑,他可要早日康复才好。明日,我叫月英去看看安国,配几副药帮他调养一下。”

      赵云道:“多谢军师。只是安国的病,主因并非身体,而在内心。月英夫人虽然精于医道,怕是也难治好他的内心郁结。”

      “安国这孩子定是自责太深啊。父兄战死,自己却因为留在后方而保全性命,他如何忍受得了这份自责?只怕他心里,也要怨恨不许他回去的汉中王与亮……”

      赵云急忙道:“军师莫要这般说,安国断然不会这么想的!”

      诸葛亮无奈地叹道:“子龙莫慌,吾出此言,只因吾亦深深自责,为何当时不曾派遣援军,襄助云长将军。”

      这一声叹息,令两人都陷入沉默,良久无言。我在旁边更是大气不敢出一声,生怕破坏气氛。诸葛亮的书房里点着熏香,屋内香气袅袅,是某种木质的香调,有使人心旷神怡的功效。书房里堆着很多书,书案上更是摆满了各种文书信件。就在我们进来之前,诸葛亮还在提笔写着什么。他的事务繁忙可见一斑。

      “悦之。”

      诸葛亮忽然叫我的名字。我一个机灵,倏地抬头,对上他明亮的眼神,心里更是惊慌。

      “军、军师有何吩咐?”

      他没有马上说话,而是轻轻笑了起来,问我道:“悦之为何总是如此紧张?平常在子龙面前也是如此么?”

      赵云看了我一眼,淡淡答道:“虽不至于如此紧张,也总是显得拘谨了些。”

      我急忙陪笑道:“这、这个……只因两位都是名满天下的大人物,我、我自觉身份低微,不敢在两位面前放肆……”

      诸葛亮轻轻地“哦”了一声:“其实不必如此紧张,像平常一样就好。吾见悦之颇为在意礼数,谈吐得体,举止谦恭,竟是教养极好,完全不似游侠之人呵!”

      我心里“咯噔”一声,暗叫糟糕。这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说说也就算了,但诸葛亮这么说,就不能不当一回事!我一门心思想着低调低调,却忘了自己的身份设定是个“游侠”。像我这么有礼貌的表现,确实不符合游侠的风格,我竟然忽视了!

      我想解释,但又不知该怎么解释,一时间僵在那里无法回答。我本以为诸葛亮一定是在等着我回应,不想片刻之后,他忽然自动跳过了这个话题,问我道:“听子龙说,你跟丞辅这一趟秘密前往上庸,遇到不少波折?”

      我怔愣一下,急忙接道:“是,正要向军师禀报!只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嗯,那就从你们为何前往上庸说起吧。”

      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上庸之行的前后经过。这一次我尽量讲得简洁明了,省略了许多主观感受方面的东西,也尽量对刘封其人不做评价。面对诸葛亮,和面对赵云的时候又不一样,顾虑更多,距离更远。从直觉上来说,我对赵云还有几分亲近感,对诸葛亮就完全是顾虑大于信赖。我怕自己跟他过于接近会导致穿帮露陷。再说星寰也提醒过我要小心应付他,我更是不敢大意。

      诸葛亮听我说了潜入刘封书房找到关羽书信的过程,倒不像赵云那样流露出几分不悦,关注点在于信件是否带来。我如实回答说信在薛礼手上,待关羽葬礼结束后,关兴会以此为证据亲自向汉中王刘备提出对刘封的弹劾。诸葛亮微微点头。

      “如此行事亦未为不可。副军将军之事关系重大,必须主上亲自过问。若当真坐实了他隐瞒情报、延误战机,便是不赦之罪。主上与云长将军情同手足,副军将军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这件事上做手脚,贻害国家,亦伤主上之心。”

      “可惜本来还可以有更为确凿的证据……”我想起死于非命的许岩,想起他到死都未曾明了的真实身份,忍不住问道:“不知军师是否知道,许岩是谁安插在刘封将军身边的?他拿走的那些证据,是否已经暗中送到这个人的手上呢?毕竟我看到那些文件,也只是在我们刚离开上庸的时候。若是许岩早已将文件另行秘密送回成都,也许还能设法找回?”

      “上庸守将、副军将军刘封麾下巡营司马许岩,是么?吾对此人并无印象。”诸葛亮微微蹙眉,“子龙,你是否知晓此人?”

      赵云摇头道:“云亦不得而知。许岩此人,云倒是略有印象。早年他曾在关羽将军麾下,因战功受到提拔,升任军司马。只是未曾想过此人竟有二重身份。”

      “会不会是汉中王安排的人?”我一直认为“许岩暗中听命于刘备”这个猜想颇有几分道理,试探着提了出来。赵云稍显迟疑,便沉默不语。诸葛亮道:“这也很难说。主上虽然欣赏副军将军之勇猛,却也忧心其刚猛过人之处。若是为了暗中观察,也并非说不过去。只是若果真如此,吾等不便求证,还是不要轻易谈论为妙。”

      我急忙道:“军师所言极是!是赵乐自作聪明了!”

      “呵呵、悦之果然聪明。许岩之事便到此为止吧。接下来说说刘权如何?”

      刘权的事是这次拜访的重中之重,赵云事先已经向诸葛亮提及,因而他直截了当就问了。我详细地把有关刘权的所有细节都讲了一遍,诸葛亮听后,沉默片刻,忽然道:“你们大约还不知道。刘权公子,已在数日之前回到主公身边了!”

      “啊?你说什么!?”

      “竟有此事?”

      我惊讶至极,赵云也流露出明显的不解。诸葛亮神情严肃地轻轻点头。

      “不错。新年刚过,汉中王有一日忽然召吾连夜入宫,对吾言说,昔年他在小沛曾经失散、以为早已死于乱军之中的长子,竟尚在人世,而且已被寻回,那便是刘权公子。吾也深感事出突然,便提醒主公要仔细甄别。主公却说,他早已确认,那孩子所说当年旧事,桩桩件件都对的上,并且脖子上那块青斑,也无论如何做不了假。见主公心里已经认定此子,吾便不再多言。刘权刘升之,他已经是主公承认的亲生子了。只待过些日子,料理完云长将军的后事,主公便会择日公布此事,给他一个正式的名分。”

      我跟赵云面面相觑,为这突如其来的发展感到手足无措。我不清楚赵云的想法,反正我自己就只是想尽快找到人来干预此事,早点把刘权从黑衣人手中解救出来。没想到这才几天,他就已经被汉中王刘备承认了!那……那我还在这瞎着什么急?

      “呃……这、这也挺好的吧。刘权来成都,就是想投奔亲生父亲,如今汉中王殿下既然承认了他,那……那不是皆大欢喜吗?”

      听我这样说,赵云不动声色,没有出声。诸葛亮则是看了我一眼,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我有点茫然地看着他们俩。诸葛亮问我:“悦之当真是这么想的?”

      我点点头:“対刘权来说,我觉得这样挺好。可是对我自己来说,却也想知道黑衣人是什么人。他们杀死了许岩和王云,这两位曾与我出生入死的兄弟,我不会忘记。”

      诸葛亮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颔首道:“兄弟之仇不可不报,的确是军中血性男儿。只是这仇,却不一定好报啊。”

      我对着诸葛亮行了一礼,郑重道:“军师一定知道是谁向主公引荐了刘权公子,还望军师明言告知!”

      “悦之。”赵云开口道,“不得无礼。刘权公子之事关系重大,不是你该问的。”

      “无妨,子龙。悦之本就是亲历者之一,不能算是外人啊。若非遇到了子龙你,悦之只怕也要命丧在那些黑衣人手下,你让他如何能不在意?”

      诸葛亮的话勾起了我背上的痛。我咬牙道:“军师所言极是。若非赵云将军救护,在下亦与许岩、王云两位兄弟一道相见九泉了!无冤无仇的,为何要下如此杀手?当真令人痛恨!”

      赵云不再多说,诸葛亮脸上的微笑更深,淡淡道:“其实即便吾不说,主公日后也必然论功行赏,你们早晚都会知道,找回刘权公子的,正是昭德将军简雍和尚书令法正。”

      简雍的名字说出来,我没什么感觉,我对这个人不太熟悉。但一听到“法正”两个字,我差点跳起来。法正!竟然是他!?那些黑衣人是他指使的?是他劫走了刘权?也是他手下的人杀死许岩和王云、射伤了我?这件事的幕后黑手原来是法正吗?这梁子可真是结下了!!

      “法正怎么会知道刘权的事?”我一时激动脱口而出。

      诸葛亮淡淡答道:“新城守将孟达孟公度,与法孝直乃是同乡好友,早年一道从扶风郡投奔益州牧刘璋。”

      原来如此!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心里涌出一股怒气,双手用力攥着拳头,脸上的表情也不受自己控制变得狰狞。理智提醒我仍然在诸葛亮和赵云两位大人物面前,不能做出失格的举动。我低着头调整了好一阵,才敢抬头去看诸葛亮。而他也正在看着我。

      “悦之的心情,吾即便并非武人,也能明白一二。然而此事目前已成定局,主公寻回公子最为重要,至于是谁人用了什么手段,再去追究也难有结论。关家新丧,悦之又有伤在身,不是该纠缠此事的时候。悦之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意思无非就是叫我跟薛礼不要去找刘备对质这件事了。简雍和法正是这件事的功臣,刘备找回失而复得的儿子本来心里高兴,若是我们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效果也不一定会好。我点了点头。

      “军师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也会转达给相关人士。今日之事,便到此为止。”

      诸葛亮满意地点了点头,话锋一转:“不过日后总有机会的。悦之,我看以安国目前的状况,也很难再照顾到你。你聪明灵活,机敏能干,今后就跟着子龙好好历练历练吧。”

      我一愣。他又对赵云道:“子龙,悦之就交给你了。由你亲自调教,日后他能有何种成就,也很令人期待啊!”

      赵云淡淡地答道:“云对悦之也满怀期待,自会尽心教导。”

      这算是把我正式划拨到赵云手下了吗?我才刚想着如何能够找个更好的保护伞,就得到了如此正中下怀的提携,一时间颇有几分高兴,可又担心这样的安排会让关兴有想法。诸葛亮说这件事他会安排,让我先在赵云府上安心养伤,等关羽葬礼结束再说。我郑重而诚心地向他道了谢。

      离开诸葛亮府上的时候,我心里感觉十分轻松,跟着赵云走得更有劲了。赵云却忽然对我说了一句:“悦之,你要记得,即便无冤无仇,毕竟还是各为其主。”

      其它的,他再没有跟我多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