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7、一一七、车轮转动 ...

  •   建安二十五年就这样在我迷迷糊糊之中开始了。随后一段日子,我便待在赵云府上专心养伤。我一直觉得关兴身体不好跟他在樊城受伤之后不久便长途跋涉、没有很好地休养存在直接关系,因而对自己这次受伤丝毫不敢大意。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毕竟很落后,唯一我觉得可以信赖的星寰又不在身边。我又伤在后背,大夫诊治得怎么样,我自己也看不到。好在赵云对我还是很关心的,伺候我的青儿也是个很机灵的小丫头。大夫三天上门来复诊一次,青儿每天照料我的饭食药饮,我的伤一天天好起来,恢复得非常顺利。

      这期间,关羽和关平的葬礼如期举行。葬礼非常隆重,刘备亲自来了,其他的文武官员也悉数到场。张飞镇守阆中不能亲自前来,便叫张苞特意赶回来。刘备满脸悲痛,痛心疾首溢于言表,脸上的皱纹似乎也深刻了几分。在这个举国悲痛的时刻,就连我这个旁观者,也不由地萌生出几分真心实意的悲伤。

      出现在葬礼上的关兴,整个人仍然带着大病未愈的疲态,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血色,脸颊也瘦得凹陷下去,气质看起来和从前大不相同。我对关兴倒是实打实的担心。毕竟相处时日不短,他对我一直都很好,又非常信任,我心里也有几分把他当朋友看待了。看他这个样子,我难免担心他的身体状况。然而丧父之痛,别人是劝慰不了的,我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好在张苞回来,给关兴带来了一些安慰。张苞形影不离关兴身边,让他多少打起一点精神。

      拜访诸葛亮之后过了几天,我单独去了一趟关府。刚好关兴的身体也好转一些,我便跟他还有薛礼,三个人一道谈了一次。我把诸葛亮的话转告给他们,告诉他们说等下葬之后,汉中王自然会追究此事,让他们先集中精力处理丧事,再来追究责任。关兴言辞之间,仍然流露出自责的意思,悔恨自己当时为何没有一力坚持返回荆州。我跟薛礼好容易劝说一番,才把他劝住了。临走时,他嘱咐我好好跟着赵云将军,多多历练,将来一道并肩沙场、为国效力。他似乎已经猜到我即将转调至赵云麾下,也不知他是怎么知道的。看他似乎不以为忤,还有几分支持,我一直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

      这一趟离开的时候,薛礼陪着我把自己的东西收拾了一下,一起打包带走。我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我入蜀到现在也就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期间还有一个月左右的上庸“出差”,在关府也就是临时居住,除了必要的衣物之外并没有置办太多东西。趁着收拾行李的机会,我单独跟薛礼说了有关刘权的事,他听后同样非常惊讶。我将诸葛亮的意思转告他,他没有表示什么异议。

      “刘权公子的事,我也是偶然遇上,本打算替关兴大人立一份功劳。当然我也并非十分确定刘权公子的身份,因而带他回成都,原本是要先去拜见诸葛军师,确认无误之后,再将他引荐给主上。”他对我说了实话。

      我点头道:“慎重一些,总是好的。”

      “嗯。若诸葛军师认为有假,自然不会惊动主上。若军师认为是真,此事的功劳便是关兴大人的。只是我万万没想到他的身份早有人认定,并且还在暗中打着主意。刘封不想让他回成都,我尚可理解。尚书令从中横插一手,我却不太明白用意何在。”

      “无非是想抢功劳吧?”

      “可是尚书令对于平定益州居功至伟,主上对他一直另眼相看、青睐有加,为何还要贪图这份功劳?”

      “不管怎么说,许岩和王云因为此事而死,我也差点丧命,这笔账,我是记下了!”我愤愤道。

      薛礼点点头:“事情既然已经如此,我也认为没有必要再让关兴大人知道。大人现在身体欠佳,当务之急是要好好休养,我也不想叨扰他。只是悦之,你务必要多加小心。尚书令法正,并非容易应付之人。你和他差距太大,切不可勉强。”

      我苦笑:“反正我先前得罪过他,这次他必然也会知道我参与事情当中。即便我想躲着他,恐怕也不一定躲得过去呢。”

      “嗯……不过既然是诸葛军师的意思将你调拨到赵云将军麾下,想必军师也是有所考虑。赵云将军心知肚明,必然会留心护着你的。”

      “抱歉,我将此事告知赵云将军,并不是为了……”

      他打断我道:“我明白,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再说本来也是我叫你去找赵云将军商量的。军师如此安排,既是不希望你出事,也是对你的赏识和栽培,对你是好事,对关兴大人也并非坏事。日后你出息了,我家大人对你总有伯乐之恩,你不要忘记就是。”

      “这个自然,薛大人尽管放心。关兴大人的栽培之恩,赵乐没齿难忘!”

      我嘴上表着忠心,心里却在叹息。总有一天我会背弃这份信任和栽培的。当那一天来临之时,我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心情。

      收拾好东西,我正式告别关府,离开住了三个月的小院。看到原本星寰居住的那间屋子房门紧锁,我心中惆怅无比。

      葬礼之后,张苞又在成都住了十多天才走。期间,他也有到赵云这里来拜见。赵云留他吃饭,也叫了我陪席。张苞见了我,颇有几分冷淡,不像之前那么热情了。我见他是这种态度,也就不主动和他套近乎,免得自讨没趣。席间,赵云问起张飞近况,张苞叹息父亲为了关羽的死十分悲伤,脾气愈发暴躁,颇有几分担心。赵云安抚了他一番,让他多多劝解张飞。张苞只管摇头,言辞间也流露出对父亲的无奈之意。他直到走时都没有正眼看过我几眼,几乎当我不存在。他走了以后,赵云安慰我说不要在意、误会总能澄清。我心中感激之余,也感叹赵云的心思细腻,连这种细枝末节的地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跟着赵云虽说让我对关兴心怀几分愧疚,但也确实让我感到高兴。面对关兴,不管怎么样我都谈不上崇敬,尽管他也是个历史人物。赵云就不一样了。我是把他当做前辈、偶像、男神来看待的,满怀憧憬和仰慕。而赵云也确实没有令我失望。他为人非常和善,即便是对待家里的仆人,也都是温和而客气的,很难让人把他跟长坂坡英雄、浑身是胆的赵子龙对号入座。但他也不是个一味温和的老好人。除了那份心细如发的敏锐洞察力,该严厉的时候同样也不含糊。跟着他,总能让人觉得心甘情愿如沐春风,同时又不敢犯上作乱地造次。

      赵云目前的职位中护军,职责是统领整个成都城、也就是汉中王朝廷中枢的全部军队,负责成都的城防和军务。这是个权力很大的职位,掌握着中央的军权。不过赵云实际上的权力并没有这么大。蜀汉的军权掌握在刘备本人手中,赵云最多算是个执行者。而且他为人很低调,行事毫不张扬,权限稍有模糊暧昧之处,他便自行退让。退得多了,权力自然大大缩水。我看他倒是很满意这种状况,从不争抢什么,只管低调做事。刘备和诸葛亮中意的,大概正是他这种踏实肯干又低调内敛的风格吧。

      关羽父子的葬礼之后,刘备果然开始追究责任了。襄樊之战失败的最明显后果就是丢了半个荆州,从此只能退保益州,这对整个蜀汉的士气都是很大的打击。关羽已死,刘备大概也不愿把责任全都推到自己的好兄弟一个人头上,便开始系统性地调查战败的前后经过。从荆州撤回来的人并不多,高级军官更少,调查进展不大,不过还是渐渐弄清了一些事实。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关兴带着薛礼去见了诸葛亮,又通过诸葛亮直接面见刘备、当面陈情。刘备顿时大怒,颁下官方文件斥责刘封,要求他做出解释。刘备终究还是没有直接追究刘封的责任,不免令关兴感到失望。就连我,也觉得十分不爽。刘封在上庸没少给我们下绊子,要不是银屏和薛礼他们赶来接应,我也不一定能活着出城。眼见刘备心中对他还是心存爱护,我即便愤愤不平,也觉得无可奈何。毕竟是多年的养父子情分,没有那么容易消弭。

      二月初一,刘备正式颁下诏令,宣布找回了失散多年的长子刘权,对相关人员论功行赏,但并未马上给刘权晋封。刘备之前在称王的时候,已经封刘禅为汉中王太子。因而刘权虽然被承认是长子,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仅仅是成了“刘大公子”。诏令颁布当天,刘备召集文武官员举行宴饮,将刘权正式介绍给大家。这场宴会,我以中护军行营司马的新官职,作为赵云的亲信跟着一道出席。

      多日不见,刘权似乎消瘦了些,但人却比以前要精神。不知是不是找到了亲生父亲的缘故,他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换上精心裁剪的长袍,再把外貌仔细打理一下,看起来也是个像模像样的公子了。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刘权早就被刘备承认,却时隔差不多一个月才正式出现在众官员面前,想必这段时间在集中接受礼仪教育。出现在宴会上的刘权,规规矩矩地跟在刘备身边,举止言谈都有几分拘谨,不再是从前那个憨厚腼腆的乡下青年了。我想他为此一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像我刚来到这个时代一样,为了练习礼仪举止下了不少功夫。冲着这一点,我不免对他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同类之感。

      席间,一个头发斑白、身材发福的中年男子显得十分激动,还当众洒泪,叙述刘权小时候与刘备失散的往事,说得刘备也跟着唏嘘。我对于这个人不太熟悉,偷偷问赵云,他告诉我说此人就是简雍,从年轻时代便跟随刘备的元老,也是少数几个见过孩童时期刘权的人之一。我一听,心中不免涌起几分反感和敌意。再看简雍的举动,总觉得多了几分做戏的味道。

      法正自然也在席上,就不像简雍这么激动了,冷静得像是一个旁观者。要是不知内情,肯定会觉得这件事跟他这个益州士人没有关系。我倒是有点好奇,元老派的简雍和益州派的法正,怎么会在这件事上联合起来。

      法正看到我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变化,只是跟赵云打了招呼,并没有理会我。不过在宴席上,他的目光还是有意无意地扫了我几次。我也尽量克制自己,礼仪一如往常,假装若无其事。即便心里恨得牙根发痒,表面上也不能流露出来——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修炼已经颇有几分小成,这都是拜法正所赐啊!

      这场宴席是白天的正餐,并非夜宴,再加上最近接连遭遇不幸,不许饮酒,因而大家都很克制,以礼节性的吃饭为主。接近尾声时,宫殿外忽然起了骚动,天色也黯淡下来。殿上众人都觉奇怪,便有宫人匆匆进来通报,说天空出现蚀相。众人大惊。刘备当即起身要出去查看,被诸葛亮拦了下来。

      “蚀相不吉,主上不宜亲往观看,还是稍安勿躁。”

      刘备眉头紧蹙,颇有几分不悦,语带责备道:“今日如此大喜之日,怎会出现蚀相?”

      诸葛亮躬身行礼道:“主上息怒。蚀相骤降,也许并非对应益州。待亮前去查看,再向主公禀报。”

      法正插言道:“诸葛军师真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知啊!实在佩服!正愿与军师共同分担!”

      说完,法正也站起身来,要跟着诸葛亮一起去看日蚀。刘备急忙阻止道:“孝直、不可!”

      法正傲然道:“事关重大,怎可让军师独自承担?正愿为军师和主上分忧!”

      诸葛亮不置可否,他们两人一前一后出去了。我颇有些莫名其妙,看看赵云,见他脸上的神色颇为严峻,我也不敢开口了。宴席上的人都显得神色惊慌,不少人在窃窃私语,场面十分紧张。刘备本人也是脸色铁青,紧盯着殿外越来越暗淡的天空,沉默不语。

      片刻之后,诸葛亮和法正终于从外头回来了。诸葛亮一进门,就冲着刘备拱手作揖,大声道:“恭喜主上!贺喜主上!这蚀相对应的,乃是司州分野,当是曹贼家中有事!”

      刘备眉头一松,追问道:“当真?”

      诸葛亮微笑道:“主上可静候佳音!”

      刘备又问法正:“孝直也与军师同样看法么?”

      法正行礼道:“正对天象一道,造诣远远不及军师,不过也能看出,此番天象异变,并非益州有事。”

      殿上顿时一片唏嘘之声,此起彼伏,众官员都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纷纷向刘备道贺。我这才反应过来他们刚才在紧张什么——原来是害怕日食。我倒是万分遗憾,刚才找不到理由跟出去观看。现在倒好,他们八成要在室内等到蚀相结束,才敢走到户外去了。

      宴席很自然地被延长了。众人已经吃得差不多,又不能歌舞欢庆,也不能喝酒助兴,颇有几分无聊。过了一阵,忽然有宫人来通报说有紧急情报。刘备马上召见,通报上来的果然是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的消息,顿时满座哗然。

      使者的通报绘声绘色,说曹操已于七天之前在洛阳宫殿中去世,临终前大叫“云长饶我”,似乎是看了东吴呈献的关羽首级之后惊惧交加,发病而死。次日,曹丕就在邺城宣布即位,邺城和洛阳两个地方都纷纷扰扰了一阵。这则消息来得恰到好处,刚好抵消了日食带给众人的恐慌之感。刘备听闻宿敌曹操去世,豪气顿生,拍案而起。

      “好!好!好!曹贼逆天而行,终于遭到上天惩罚!我大汉复兴,指日可待!”

      当真如此吗?刘备说的这话,他自己相信么?我的心情异常平静,冷眼旁观,在众人的一片恭维声中,仿佛听见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的声音。一代枭雄曹操的去世,标志着三国时代即将正式来临。不知在座的这些人,对此又有什么感想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