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二回 ...

  •   第十二回

      吴质在后院找到曹丕的时候,他正蹲在花园里,双手环着膝盖,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吴质撇撇嘴,走到曹丕身后,见他还是没有反应,便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曹丕这才立刻回头,见到是吴质,原本暗沉沉的眼睛骤然就亮了。

      “你怎么来了,大朝歌长。”

      吴质抬了抬尖尖的下巴,还是一副很欠打的拽成二五八万的样子:“季重听说子桓有烦心事,当然得立刻快马加鞭,半点耽误不得,”他顿了顿,“本以为子桓兄会窝在内室里,愁容满面,借酒浇愁,但居然一身轻衣,蹲在院子里做农夫。”

      曹丕笑了,眼睛弯弯,露出洁白的牙齿:“季重,你的口舌还是这么锋利,难道被你老家的人挤兑得还不够?”

      吴质哼了一声,道:“就不喜欢那群土里土气的乡里人,不屑与他们为伍。”说着还作势掸掸衣襟,以示清高出尘。

      吴质出身不高,家里人也很少,好在他相貌清秀出众,文采斐然,幽默风趣,个人条件很好。但他为人太有个性,别人都拉党结派,对自己家乡的人尤其帮衬,以培植自己的势力。而他偏偏最看不起他家乡的那些七大姑二大爷们,别说拉拢,人家巴巴地来投奔,他连敷衍一下都不愿意,还要额外附送一番狠狠的讽刺,把自己生生地弄成了光杆司令一个,只和曹丕交好。最近更是发展成与其他人交往都是因为曹丕的原因,交际被动到无以复加。

      吴质看曹丕站起来,才看到他刚才盯着瞧的是几株极小的幼苗。“子桓兄是在植柳树?”他问。

      曹丕点点头,看着那几株幼苗:“当年与袁绍在官渡作战的时候,我也种过柳树,现在那些柳树也不知道长得有多大了……”他轻轻喟叹,刚刚因为吴质到来的兴奋,又渐渐地消散了……他的眼神黯淡下去。

      吴质没有说话,他感到曹丕身上涌动着一种迷惘——眼睛里弥漫着一层雾气,神色有些恍惚,这是罕见的。曹丕平时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但他一直是个很有主意的人。然而,吴质也知道他不能问,按照曹丕的性格,只能等他自己开口倾诉。于是,他陪着曹丕沉默,任他沉浸在沉思中。

      曹丕独自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过神来一般,将吴质迎入内室。两人吃着来自西域的新鲜葡萄,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闲话。一会儿,吴质不在意似地提到,他来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司马懿。一提到司马懿的名字,曹丕下意识地将身子向吴质那边倾了倾,问道:“司马懿只是来,”他顿了顿,“送书?”吴质点头道:“他是这么说的。不过如果不是我来了,我估计他是会当面呈送给你的。”他笑着,笑容里有着暧昧且夹杂着一丝妒意,但是曹丕并没有在意,他蹙起了眉。隔了一会儿,他唤来了小厮让他将司马懿带来的书拿过来。

      小厮将那本书奉上。他本来以为这本书并不要紧,便将它直接放在了曹丕的书房中,打算等晚些时候再回。曹丕接过来看,却是一本普通的《左氏公羊传》,他随手翻阅,忽然顿住,有一页做了标记,确切地说,是这一页上面的一句话做了很明显的朱砂标记。

      吴质见曹丕停下翻书,脸色变幻不定,不觉在心里暗自纳罕这个司马懿真是个人物时,就听曹丕问那个小厮:“司马大人把这本书给你的时候,还说了什么?”小厮想了想,回道:“司马大人说还有一本书在贾文和大人那儿。”这句话实在莫名其妙,辛亏小厮机灵记着了,子桓公子什么书没有,这种普通的史书陈列了一墙壁,难道还要巴巴儿地跑到贾大人那儿去借?

      可让小厮万万没想到的是,曹丕听了他的回话之后,立刻站起身,吩咐道:“立即备车,马上就去贾大人的府邸!”他的尾音带着不同寻常的微微颤抖,身边的吴质也是一脸的惊诧。曹丕草草和吴质解释说有点事情,让他先行休息,就匆忙地离开了房间。

      ------------------

      贾诩知道张绣活不了多久,但在听到张绣自杀消息的一刹那,他的内心还是震颤了。他抬手将向他密报的心腹打发下去,慢慢地在榻上跪坐下来。他知道张绣明里是被曹丕逼死,暗里却是曹操想让他死。曹操的博大胸怀与既往不咎只是一时的表演,其实他一直记恨着他们当年害死他长子与大将的事情……冷汗从贾诩的额角渗出,他紧紧地攥住了身下坐垫的锦缎。

      不行,当年其实是下注了的,只是……贾诩一直认为他们对曹操还有利用价值,所以一直没有去动用那个赌注,但是现在张绣死了,那个赌注就变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正在他独自思量的时候,响起了叩门的声音。他定了定神,沉声问:“谁?”

      门外是他的心腹,他低低地回禀:“子桓公子拜见大人。”

      贾诩一怔,慌乱只在一瞬间,顷刻,他就平静下来。他站起身,走过去,亲自打开门。心腹有些惶恐地看着他,他知道曹丕才逼死了张绣,现在又找上了贾大人,这使他有不好的联想。但贾诩面色如常,唇边带着浅浅的微笑,吩咐他:“将公子迎进偏厅。”

      曹丕不安地在贾诩家的偏厅上等他。贾诩府邸的陈设十分朴素,庭院里种了许植物,这座小小的偏厅别致地嵌在庭院的东北角,十分隐蔽清幽。竹影映在窗纸上,轻轻摇晃。当曹丕进入这间偏厅的时候,他就知道贾诩今日一定会告诉他一些秘密。

      难道与大哥的死相关?曹丕觉得自己的太阳穴在微微地跳动。那惨烈的当年在他的记忆中一直是那么混乱与模糊,而现在他已经完全弄不清楚噩梦与那段记忆之间的边界。他也不知道当年贾诩是否就在现场。

      他一直都想报复张绣,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张绣的脸很清楚——当年,他是在现场的。但是他当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完全不记得了。而贾诩,他对他没有一点印象。按照张绣与他的关系,他当时应该也在现场,甚至张绣的那次突袭有可能就是他的一个毒计。但是,曹丕一直没有找贾诩的麻烦。当然,这与曹操对他的器重有一定的关系。曹操一见到贾诩,就执着他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是贾诩让天下见识到了曹操的博大胸怀、崇高品格。还有就是,曹丕有点害怕贾诩。

      贾大人为人温和,哪怕对下人说话都是轻声细语,再加上身体瘦弱,应该最是和蔼可亲才对。可是,就是这么个儒雅、秀气的大人能为了自己一家的安全而杀了一座城的人;就是这么一位温和、瘦弱的大人侍奉过许多主公,其中有许多更是以暴戾残忍著称的武夫……他虽然安静,却让人无法忽视,他的眼睛好像有一种魔力,浅淡温柔的眸色却折射出叵测暗黑的光芒,让人本能地敬畏。

      贾诩来了,穿着一身青布的家常衣服,更显得文弱。他看着面前紧张的曹丕,想他十一年前的他……那是他们的初遇,当时的他比现在的他坚强纯粹得多。

      “文和先生,”曹丕竭力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他尝试微笑,但是失败了,他拿出那本《左氏公羊传》,见贾诩略有些讶异,便翻到有朱砂标记的那页递给了他。

      “先生,对这句话作何解释?”曹丕问。

      贾诩看到那一句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他笑了,他果然是为了那件事而来。然而,他却故意装作惊讶地反问曹丕:“子桓公子为何会对这句话不解?”

      曹丕深深地呼吸着,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自己都惊讶声音为何一下子变得如此喑哑:“当年,关于大哥的死,先生一定知道些什么吧。”

      贾诩微微笑了,垂下眼看书,细长的手指摩挲着书页上夺目的朱砂,半晌,幽幽道:“嫡长子可谓最佳的继承人,当年的子桓公子既不是最长亦不为嫡子,而现在的子桓公子却已经是嫡长子。既然如此,子桓公子又何必再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呢?”

      曹丕觉得自己心头一跳,他强自镇定,道:“子桓当年与大哥格外亲厚,只要大哥在,对子桓来说,都是最大的幸事。”

      贾诩抬起眼来看着曹丕,曹丕避之不及,觉得他的眼睛好像漩涡,一下子就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席卷过去。

      在那浅棕色的漩涡中,曹丕听到贾诩仿佛在他耳边低喃的声音:“所以说,子桓公子,你现在是一点也记不得那一夜的事情了?”

      曹丕觉得刚刚隐隐的头痛渐渐变得浓烈鲜明,他忍耐着,呼吸逐渐变得粗重,克制着、近乎shen吟地回答:“当年曹丕尚年幼……”

      贾诩好像笑了,曹丕觉得自己已经和那浅色的漩涡一起旋转起来,贾诩依然在他耳边一字一句轻轻道:“不,子桓公子,您当年并不年幼,您当年靠是自己保住性命的。那时,张将军说,您和您的大哥只能活一个,于是,是您自己,亲手将剑刺进了您最敬爱的大哥的胸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二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