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故事背后的故事:韦大宝续集 ...

  •   写完《韦大宝的前半生》后,有数位朋友问我:“在新常态下,韦大宝式的神话是否还能持续?”
      “我不知道”,我很茫然地回答。
      我这样疑虑,并非出于谦逊。我历来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大势缺乏前瞻认知。历史长河意外转折、甚至突然出现逆流,在史实中并不少见。我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智慧去判断所谓大势。
      在这八卦为主、分析为辅的续集中,我也只能就“故事背后的故事”交代一二。撇开公共道德立场,韦大宝的两位原型(A先生与B先生)都是精彩绝伦的人物。在2014年的分水岭上,他们的人生走向,或许代表了某种程度上的“大势”。

      A君
      我在2005年初认识A先生。在商学院小圈子里,有关他的逸闻趣事,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佐餐。
      他曾是骨灰级摇滚青年。在图书馆档案室一份发黄的权威音乐刊物上,留有他22岁时的青涩照:长发及肩的他,身穿军装,怀抱架子鼓,坐在男生宿舍杂乱至极的下铺,似乎在吟唱什么歌曲,眼神迷离,表情沉醉,很像年轻时的郑钧或老狼。
      这样一个人,你很难想象,他日后的职业道路会是“韦大宝的前半生”。
      从商后,老A很少展露文艺才华。偶尔兴起,奏一段英雄交响曲或来几笔写意山水,每每技压群芳、惊艳全场。
      他有与生俱来的煽动性与感染力。每逢餐聚,举座皆是官学商三界的老油条,个个见多识广、巧舌如簧、好为人师;但只要A君一入座,少则五六人,多至二三十人,都会乖乖静坐,听他一个人谈笑风生、纵横全场。
      曾有前辈说:“如果江南春登上讲坛,99%的商学院教授都得失业。如果A同学登上艺坛,德云社明天就要关门。”说实话,我不觉得这是过誉。老A几乎是我认识的“最聪明、最有才情的人”。

      从旁观者的角度,我难以评判:如此优异的禀赋,对他的人生,究竟是福是祸?
      A君的前半生,始终致力于制度漏洞间的高智力游戏——“如何创造最丰厚的政策红利”、“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具升值空间的资源”或者“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赚快钱的最优捷径”。至于企业经营管理中那些常识性的工作(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研发、改善日常服务、提升品牌溢价),他从来不肯稍微用心琢磨一下。
      这些“琐事”,在他看来,全是事倍功半的“笨人笨功夫”,不值得他投入宝贵的时间精力。
      他在人际交往上也是“纯高端导向”。A公司年会历来名流荟萃、冠盖云集,明星阵容堪比央视春晚。老A信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向来不屑与默默耕耘的制造业人士来往,更不愿在庸庸碌碌的打工仔身上倾注感情。
      他追求的是高利润、高效益、高附加值。
      他太聪明了,聪明到误以为可以只手遮天,到头来的结果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愿的支配下,A公司最终成为《韦大宝的前半生》结尾描写的、那个常理尽失的怪胎。“三份履历”、“六套账本”、“国际精英俱乐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从无高管团队概念”、“最长情的员工服务时间不超过3.5年”、“价值逾千万、却从未上线的ERP”以及“韦氏地产、无官不贪” ……此类乱象,皆为A公司写实。
      将心比心,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人前显贵的A先生长年生活在数不清的陌生人、数不清的信息不对称与数不清的谎言中。他是否有真实情感的出口?有倾吐秘密的树洞?有回归本我的些许可能?
      天晓得,炫目的光环背后,是何等冷酷的事实。

      A公司倒闭的原因,不是政治靠山垮台,不是太子党PE抽资,更不是戏剧性的豪赌与宫斗。他被自己一手缔造的治理机制与组织文化反噬。假账太多,内幕重重,机关算尽太聪明。到最后,连他本人都无从推究:下一步,该怎么做?公司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2014年6月,A公司关门歇业。淡出江湖的老A只身去了北京,据说,在宋庄与一群艺术家舞文弄墨。
      半年后,也就是2015年元旦,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告知最新消息:两手空空的A君在北方某省会城市郊区拿到了近600亩毛地,转身进军文化地产业。
      “在如今这种严打的局面下,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老A在业内的口碑众所周知,为何总有冤大头愿意往他身上砸钱呢?”爆料者这样感叹。
      我不知如何应答。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这是A君得意时的名言。二十多年来,他高超的杠杆运作能力总是可以吸引到闻风而来的各类资源——资金、土地、人才、政府关系。
      如是“吸引力”的背后,是法治的薄弱、人性的贪婪,还是二者的互为加强?
      我们无法简单归因。
      撂下电话,我在网上检索老A近况。一份投资基金计划这样写道:
      “本基金收购项目公司80%的股权……项目公司在未来一年半内实现的10亿元现金净流量优先用于偿还本基金投入资金的投资额及预期收益。
      项目公司法人A先生夫妇对本基金的资金及利息收益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A君重出江湖,看来是确凿无疑了。
      10亿元,一笔不小的钱,够他搭台唱戏,再续数年风光。但深知老A根底的我们都明了,他独擅的商业模式、侥幸重生的轨迹、沉重的历史包袱、愈加高昂的内外部交易成本、潜在风险进一步放大的利益链,注定他只能在A公司遗迹上,再造一个缩小版的韦氏。
      这“缩小”——从公共福利的口径来衡量,就算是时代的某种进步了吧?
      韦大宝式的神话,仍在继续。
      舞台或有缩减,剧情基本不变。
      希望若干年后,A君还能有全身而退的余地。愿他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B君
      B先生的故事与A先生结构相似,却又有细节上的不同。
      B是地产业的后起之秀。2006年入行,短短数年,成为某省叱咤风云的大亨。我和他本人并无交情,却因机缘巧合,与他的几位旧部有过深入接触。当时,B公司资金链已然断裂,坊间众说纷纭,我从各种或近或远的评语中拼凑出这位主人公的大致面貌。
      有人说,他曾任某中央首长的警卫员或司机;有人说,他是某知名企业家的私生子;也有人说,他不过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市井少年,那些似是而非的“背景资料”都是他本人有意释放的烟雾弹。
      B君不像老A,至少有重点大学文凭与上市公司执董的优良背景。他所有的书面履历都从2006年写起,他36岁以前的人生俨然是茫茫人海中一缕飘散的轻烟。
      B惯以儒商自居。无论是接受记者采访,还是对内部员工讲话,均引用大段文言文。公司官网上有他的手泽,写的是“大方无隅”、“上善若水”之类的哲语。从表象上看,他的出身似乎比A更为扑朔迷离。

      B的发迹之路与A倒是完全一致:久居异乡的他们,某一天“忽然”身携巨资,荣归故里,成为地方政要们的座上宾。
      我强调“忽然”二字,是因为他们此前并无商海沉浮的资历,更没有证据显示,他们有身携巨资的实力。韦大宝式的发家没有任何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正是韦氏神话的痛脚所在,也为A、B公司日后的盛极而衰埋下了深远伏笔。
      冯仑在《野蛮生长》第一章中说:“原罪”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在处理公司与外部环境、财务资源以及内部组织的关系时,“从根上就错了”。白手或负债起家,决定了企业对短期利益的过分追逐,导致其陷入“高负债、高暴利、高风险”的怪圈。如果企业家不善反省、或者没有及时把握改正的机会,公司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内在隐含的危机就会滚雪球般暴露出来。到最后,企业运作的基本原理统统被扭曲。冯仑用四句话形象概括了这些扭曲的现象——以老板为市场,以银行为客户,以笼络为管理,以调帐为经营。
      商业模式决定治理机制,治理机制决定组织文化。
      我花了近两年时间,才读懂这四句话背后的逻辑。
      而韦大宝式的原罪,对民企来说,除了上述财务危机外,更多了一重先天的信任危机。我的盈利模式中有太多难以启齿的秘密,怎能让未经考验的你知情太深?于是,管理团队中先天就有亲疏远近之分,主观信任取代客观绩效或专业技能成为关键人事任命的标尺。在这样的治理准则下,党争与山头主义是不可消弭的产物,职业化建设与创新文化的培育从何谈起?
      即便在经营业绩高歌猛进的2010至2011年,B公司的内斗也是闻名遐迩,一批批空降兵满怀激情而来,又遍体鳞伤离去。公司管理政策长期在人事更替中震荡,各类职场荒诞剧轮番上演,令人啼笑皆非又不胜唏嘘。不出意料,在楼市如火如荼的2012年,B公司出现巨亏,资金周转不灵。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初,B君的恩庇者调离本省。受高层权力更迭影响,数家背景深厚的投资机构从其地产项目中撤资(所谓“背景深厚”,指的是这些投资机构在项目成立时未必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但撤资时,B公司必须付出足额现金),B公司回天乏力,以致资金链断裂。

      不得不说,B先生既是幸运儿,也是危机处理高手。面对接二连三的灾祸,他依然为这摊来路不太经得起推敲的家业找到了实力雄厚的接盘者。
      2014年初,某国资开发商以80多亿元现金整体收购B公司资产。B君的公关技巧相当了得,公司彻底易主后,当地市民才从售楼广告上看到开发商信息已悄然更换。在之前长达半年多的谈判与交易过程中,虽然偶有传言,但B公司表面看来风平浪静、似无大碍。
      当媒体开始大幅报道此次收购案时,B先生早已飘然南下,远赴重洋。有人说,他早有海外布局;有人说,他只是避祸疗伤;也有人说,出国无非障眼法,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在昔日靠山赴任的省份华丽转身,再造一番韦氏传奇。
      其中内里,唯B君自知。
      我们这些热心观众,只有拭目以待了。
      衷心盼望他下次出场时,可以换方舞台、换个剧本,不枉素昧平生的我为他费尽笔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