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入宫觐见 ...

  •   翌日,鄜延路都监黄德和一行回到京中。
      包拯下朝回到开封府时,已是过午。公孙策见他面沉如水,一语不发,也不用午膳,甚至没有换下朝服,便直接进到书房,不由暗暗担心。
      跟进书房,只见包拯负手站在窗下,看不清表情。
      公孙策上前轻声开口:“大人今日忧心忡忡,可是朝中有事发生?”
      包拯转身,微微点头,却不回答,只是问:“展护卫呢?”
      公孫策道:“展护卫被罚闭门思过,正在学生房间整理宗卷。”
      包拯微微点头,轻声叹道:“还是不要让他知道的好。”
      公孙策闻言,心中一紧,问道:“大人,究竟发生何事?为何要瞒着展护卫?”
      包拯踱了几步,缓缓开口:“今日朝堂之上,那黄都监声泪俱下,控诉刘平罪状,并拿出赵元昊诱降信件作为证据。圣上大怒,下令正月一过,便将所有在押家眷斩首示众。”
      公孙策心惊道:“官家怎会信他一面之词?”
      包拯摇头:“他拿出的信件确有赵元昊之印,所密谋之事皆与三川口一战吻合;前线打扫战场时,也确实未见士衡等人的踪迹。朝中以庞太师为首的几位重臣力谏将相关将领定罪。”
      公孙策皱了皱眉道:“仅凭元昊的诱降书,岂能定人通敌之罪?”
      包拯道:“本府也有此疑问,可是黄都监还拿出了有刘正画押的证词与证物,供词上说士衡在战前与其子密谋投敌路线,正巧被刘正听见,证物正是那份烧掉一半的投敌路线图,上面还有士衡的手迹。”
      公孙策微微凝眉:“刘正已死,死无对证,展护卫可是有麻烦?”
      包拯道:“朝堂之上,黄都监指刘正被人灭口前一日,有人见到展昭在驿馆打听他们的行踪,庞太师等人再次提出展护卫难辞杀人灭口的嫌疑。”
      公孙策冷冷道:“若是真如他们所言,展昭要杀人灭口,那黄都监焉能有命留到京城?”
      包拯叹了口气道:“虽说圣上也不信展护卫杀人,只是朝堂之上,庞太师等重臣众口一致,要求严惩败军,追查凶手。本府竭力请命彻查此案,圣上却以本府与刘平素来交好,展护卫难脱逃人嫌疑为由,令开封府不得插手此事。”
      公孙策问道:“那岂不要眼睁睁的看着众位将士的家眷被无辜牵连至死?”
      包拯默默摇头:“本府下朝后,欲觐见圣上,无奈圣上谁也不见,只得返回再思对策。”

      垂云密布,寒风嗖嗖掠过大街小巷,给正月里的汴京城平添了几分萧索。
      庞吉回到太师府,管家跟随进屋,轻轻附耳几句。
      庞吉缓缓点头,口中道:“不愧多年宫中行走,算他识相。若他此刻前来,我还断不能见他。”
      管家低声道:“黄都监做事一向有分寸,太师信任他也是慧眼识英才。”
      庞吉一摆手,道:“此事不必再提,本太师此刻兴起,欲去书房写几个字,你把东西摆好便是。”
      管家连连答应,赶紧退了出去。
      庞吉换完衣衫,进到书房,就见管家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他踱上前,站至书桌后,眼光正落在书桌中间摆放的一方砚台之上。
      金瓜型的砚台,底色深紫,凸起绿色镂空雕刻环在半侧,其上又有紫色点缀细节之处,一看便知是高超的“俏彩”技艺。庞吉忍不住心动,拿起砚台仔细端看,只觉它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叩之有声,不由暗暗点头,心下默道:这黄德和果然有心,竟寻得如此漂亮高雅、制作精细的贺兰石砚,真是世间少有,比之大名鼎鼎的端砚也有过之无不及。
      庞吉面露得意之色,冷笑半声自语道:“包黑子,此番老夫倒要看看你能如何包庇那些败军之将!”

      铅云沉坠,淅沥沥下起雨来。
      包拯独自站在开封府内的花厅外,看看雨露串成珠帘从廊沿坠落,默默沉思。
      公孙策从廊间疾步而来,见了包拯,口中道:“大人,展护卫果真是进宫去了,此刻正跪在垂拱殿之外。”
      包拯闻言,转身便往回走,边道:“他果然听到我们谈话,自去进宫面圣了,快吩咐王朝马汉,立即备轿,本府换了朝服,这就进宫。”
      公孙策跟在旁,忧心忡忡言道:“展护卫一向行事沉稳,此次怎会如此冒失行事?官家正在气头上,展护卫这一去,凶多吉少,大人进宫,只怕也难有缓转余地。”
      包拯眉头紧蹙:“展护卫一向嫉恶如仇,又与那郭將軍情如兄弟,岂能眼看着一干人等受屈赴死?圣上向来英明,本府进宫,即便不能扭转圣意,也要将此事疑点一一禀明。”
      公孙策道:“大人,此事万不可冲动——”
      包拯摇头:“之前本府一直无法决定要如何劝说圣上回心转意,倒是展护卫这一去叫本府铁了心,就算拼着这颗项上人头,也绝不能让好人蒙冤,英雄受屈。”
      公孙策闻言站定,默默点头,告辞转身去吩咐护卫准备入宫。

      天色已暗,凝晕殿中,赵祯见宫人掌灯上来,方放下手中朱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道:“什么时辰了?”
      身旁的太监赶紧回道:“禀皇上,已是酉时末了。”
      冷风透窗而入,赵祯望了望窗外,自语道:“原来下雨了。”
      他站起身,迈步到门口,目光穿过斜逸在风雨中的垂枝,沉默半晌,方开口道:“展昭可还跪在垂拱殿外?”
      贴身侍卫赶紧答道:“他一直没有动过。”
      赵祯不语,侍卫试探着开口:“皇上,展护卫也是一时情急,怕忠臣良将含冤,所以才会冒死进宫求见。”
      赵祯微微叹口气道:“朕罚他闭门思过,不许开封府插手三川口一案,就是想让开封府避嫌,以免落人口实。展护卫一向机灵,没想到今日他竟然违抗朕命,朕若不罚他,如何能堵住一班大臣之口?”
      侍卫问道:“皇上打算罚他跪到几时?”
      赵祯转身,背手走了几步,道:“待包拯和庞吉前来。”
      侍卫有些惊讶:“皇上怎知包大人与太师会来?”
      他话刚一落,就听门外有太监道:“启禀圣上,庞太师求见。”
      赵祯面色沉静,缓步坐上龙椅,方道:“宣他进来。”

      夜色来临,落了半日的冷雨,此刻已渐渐夹带着晶莹透骨的小白点,穿枝弄影,悄无声息的融入大地。
      包拯走进宫来,远远便望见垂拱殿外屈膝在地却依旧倔强挺立的孤寂背影,空荡荡的殿外平地上,他的背影如石如松,虽然单薄,但透着一股巍然和坚毅。
      包拯心中一震,紧步上前,唤了声:“展护卫——”
      跪在地上的展昭闻声回头,抿了抿唇,低下头道:“属下让大人担心了,大人——”
      包拯摆手:“别说了,待本府先去见过圣上。”

      凝晕殿距垂拱殿不远,宣旨的小太监过来时没有打伞,竟被漫天的雨雪湿了半身。
      他宣完圣上旨意,却见跪在地上的展昭并没有立即起身。
      灯笼里的烛火飘摇,映照着展昭清俊面容露出温和微笑:“有劳公公前面先走。”
      小太监见他仍不起身,有些不解,又不便多问,只对他点点头,转身向凝晕殿走去。身后的展昭,这才暗暗嘘一口气,咬了咬牙,撑着膝盖从地上缓缓站起。
      他只略略站了站,便大步离去。
      身后,地上两道刺眼的白印迅速被飘落的雨雪打湿浸润开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入宫觐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