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此女早慧 ...

  •   眼看着四娘如今都已经六岁了,晏节还是头一回,从身边人的嘴里,听到了“慧极必伤”这个词。
      他看着自己面带愁容的妻子,微微发愣,半晌,才伸手将人揽进怀里抱住,安慰道:“四娘是个好孩子,你好好教……”最后又咬了咬牙,“实在不行,就让她别学那些东西了,跟着我习武罢。”
      沈宜推了他一把,瞪眼道:“她今日才指了那句‘男儿宁当格斗死’,你便要教她习武,难不成还真想将四娘养成武将么?”
      她这一瞪眼,非但不觉得面容难看,晏节竟还喜欢的很,反倒是将人抱得更紧,还随即在她嘴角亲了一口,乐道:“无事。四娘聪明是件好事,至多我让她跟着习武,日后碰着讨人厌的家伙,直接打过去,也不必去想太多。”
      沈宜本有些不高兴,可脑海中不知怎的,一下子蹦出那小女娃抡着拳头去揍人的情景,不由地“噗嗤”笑出声来。
      晏节看她笑了,愈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自成亲后,晏节便发觉,他的妻子并不像熊氏,也不像他那些好友家的夫人除了温顺有礼便找不出其他优点。
      他反倒是觉得,沈宜聪慧,再一问,才知,沈家的庶女原都是按着皇城中嫡女的样板教导的。
      而沈宜此人,在东篱大户人家的女眷中,更是有着不错的口碑。据说,她虽不出闺门,却能读懂那些经史百家之言,不光擅长字画,也擅诗词歌赋,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
      所以,当发觉晏雉喜欢亲近沈宜后,晏节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妻子娶对了。
      不光长得好,聪明,能干,还讨弟弟妹妹们欢心。
      最重要的是,晏节觉得,自己也十分喜欢这个妻子。

      晏雉完全不知那一头兄长和她新进门没多久的嫂子之间的对话。
      她在床上又睡了几日,终于得到父兄的松口,许她下床走动了。
      殷氏怕她又病了,手里拿着件衣裳,一直紧紧跟着后头,哪怕风一吹,作势就要她披挂上。
      可晏雉哪里肯。这会儿正是夏天,她怕自己没受风寒,倒是因为穿太多热得中暑再倒下。
      她往好久没去的院子里溜达,想说这个时候,池塘里的莲花该是开了。
      等到了后院,自己最常玩的秋千旁站了一人,正背对着和小童说话。

      那人穿着一身宽衣大袖,鬓间已有白发,闻声转过身来,晏雉才瞧见他的眼角还有着细纹,年纪看起来约莫与阿爹一般。
      晏雉有些惊讶:“松寿先生!”
      若非此人转过身来让她瞧见了正脸,晏雉还记不起来当年管姨娘不知怎的说通了阿爹,竟命人为二哥找来一位先生。晏雉这时候记起来,这位先生可是大有名头。

      贺毓秀在大邯也算得上是数得上号的隐逸放达的名士。名头虽不如皇城中的那些名流,却到底出身世家,本身的才学,加上头上冠的这个姓,纵使他游手好闲地活着,也找不到能饿死他的地方。
      晏雉上一世的时候,之所以会认得他,就是因为这一位后来被请到晏府,教二哥读书,不想意外看中了大哥和三哥。
      其实即便到了这一世,晏雉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就凭管姨娘几句话,阿爹就愿意到处找人,请了这一位上门来当先生。

      贺毓秀眉头一皱,颇有些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还不到他腰侧高的小女娃。
      方才那一下,他分明是听见这女娃娃喊自己“松寿先生”,他这名号理当在女眷中并不出名才是。自问,他来晏府才不过半个时辰,被人领到后院转转,这女娃娃突然出现便罢,怎的竟似乎是一副吃惊的模样,且还认得自己?
      贺毓秀心思一转,后退一步,竟朝着晏雉掬手行了一礼:“小娘子认得在下?”
      晏雉心下一惊。像她这般年纪,哪里会知道什么松寿先生,更别提认得面孔。又见贺毓秀突然行礼,有些吃惊,忙不迭也作揖回礼:“四娘听人说过先生的名号!”
      她这话说得太快,却也不怕贺毓秀仔细去问。
      晏家这么大,管姨娘当初既然有本事说动阿爹,让阿爹求人找了松寿先生,就一定会有嘴碎的丫鬟仆从。她随口说一句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也不算是撒谎。

      贺毓秀看这女娃娃,颇为有趣,便静静看着她,瞧见她虽紧张得鼻尖都沁出汗来,却难得脸色不变,一副恭谨模样,忍不住含笑点头。
      他这辈子无儿无女,妻子又去的早,实在没那兴趣续弦纳妾,如今五十有余,倒觉得膝下空虚起来,眼前看着女娃娃,心底生出几分喜爱。弯个腰,将人轻轻松松抱起,转身安置在一旁的秋千上。

      晏雉眼巴巴地看着贺毓秀好一会儿,这会突然被他抱起来放在秋千上,忍不住吓了一跳,慌忙抓稳两旁,被推着轻轻晃荡起来。
      “小娘子行四?”
      “是……府里上下都喊我四娘。”
      “可识字?”
      “识字。”
      “平日可有读书,读的什么?”
      “读过一些乐府诗集,平日嫂嫂也会教我识字。”
      晏雉坐在秋千上,被身后的贺毓秀一下一下推出去。秋千荡得有些高,晏雉觉得自己都被荡在了半空中,后院中的花草树木尽收眼底,她还看见乳娘殷氏略有担心的表情,和旁边小童一脸的艳羡。
      只是,她错过了背后贺毓秀此刻笑靥如花的模样。
      反正是都是教人读书,不如再多教一个。

      贺毓秀的确是被晏暹请来的,也的确是因为管姨娘吹的枕头风,才令晏暹决定给晏畈独自聘请先生教授学问。
      只是人请来了,管姨娘才发现,名士的思维和自己是不一样的——收徒是要看天赋、学问、能力的,没比试过,又怎知晏二郎才学过人,应当收徒。
      是以,贺毓秀大手一挥命晏家三位郎君,皆写一篇文章给自己。末了,又摸着光秃秃的下巴,意味深长地添了句说,他挺喜欢四娘的,倒是愿意破例收一位女徒弟。

      贺毓秀会晏雉的关注,显然出乎晏暹和管姨娘的意料。便是熊氏,在小佛堂内听云母回禀说起此事,也微微有些出神。
      这孩子才六岁,就得了名士松寿先生的青眼,也不知,是福是祸。

      和兄长们一样,晏雉要拜师,首先得写一篇文章让贺毓秀过目。
      在和她攀谈的过程中,贺毓秀显然发现她的天赋极高,这才生出了惜才之心,再加上模样可爱,便想着亲自教导,盼望着能教出一个才女来,虽不是亲生闺女,却更甚亲生。

      有才情的小娘子并不少见,那些公卿世家的娘子们,自小便要求会吟诗赋词,且又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在贺毓秀眼中,这样的小娘子,同坊间的妓/子们并无差别。
      现下妓馆中,多的是精通音律,擅长琴棋书画,还懂得吟诗赋词,色艺双全的妓/子。如若公卿世家的娘子们会的也不过就是这些东西,还真是没什么区别。
      是以,难得瞧见这么个好苗子,贺毓秀实在不愿放手。

      晏暹原还想着劝说两句,毕竟这先生请过来是教二郎读书的,这莫名其妙再收一个四娘,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谁知,贺毓秀挥了挥手,毫不在意,只说他就瞧上晏雉了。
      要不是算年纪,四娘都能喊贺毓秀一声阿爷,只怕晏家三兄弟就要卷袖子,抡拳头扑上去了。

      靠着这份喜欢,晏雉知道自己得了一个大便宜。
      贺毓秀的名声,在上一世的时候,在大邯声望相当高,虽终身不曾入仕,却因学问卓越,文名已然超过了东宫三少。就连皇帝都希望他能进宫给太/子教书。
      可不管怎样,文章总归是要写的。
      贺毓秀没说文章要写什么,然后在他们兄妹四人闭门三日后,四篇文章就都交了过去。

      晏节写的是行军,晏畈写的是经商,晏筠写的是时政。
      不得不说,晏氏本家这一代的三位郎君倒是各有所长。三篇文章,皆以小见大,行文如流水,不可多得。仔细比较起来,大郎最优,三郎次之,二郎则最下。
      贺毓秀摸了摸下巴,到底还是叹了口气。
      一旁的小童递上茶,他接过轻啜一口,随手将三篇文章放置一旁,又拿过另一篇。

      和她三位兄长写的不同的是,晏雉这一篇文章写的是勉学。
      她完全不知道,自己那不由自主表露出来的再世为人的聪慧,令一向冷静自制的松寿先生,翻了茶盏。
      小童眨着眼表示好奇,只听贺毓秀摇头叹道:“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理,六岁幼女都知,贵游子弟,却多无学术!”
      小童似懂非懂,贺毓秀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提笔在晏雉的文章上,写下批注“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写罢,将笔一抛,对着门外丫鬟道:“去与阿郎道一声,贺某已决定收大郎与四娘为徒。”
      门外丫鬟虽有些吃惊,仍忙不迭往主屋去了。
      小童凑过去瞧案上文章,好奇道:“先生,晏家四娘当真这么聪明?”
      贺毓秀低头,看着薄纸上略带稚气,却隐隐已显露娟秀的字迹,长叹一声:“此女早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此女早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