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先生说的是 ...

  •   晏雉会被收徒,已经是众人意料之中的事了。
      出人意料的,是贺毓秀居然没看中二郎,反倒是看中了大郎。

      晏暹并非是不喜原配所生的两个嫡子,相反,他对这两个孩子也是十分疼惜的。只是他一直都希望,长子该继承家业,次子能入仕为官,幺子若有出息最好,实在不行也不妨自由一些。
      再者,另一方面,熊氏这个续弦,不过是对外说的好听的。晏暹反倒是习惯了和管姨娘这样如同寻常夫妻一般的生活,若非外人反复询问何时续弦,他也不会想到再将熊氏娶进门。
      是以,他以为该继承家业的适合科举入仕,认定能入仕为官的却最善经商,就连最不起眼的四娘,也入了贺毓秀的青眼。
      晏暹有些吃惊,可接过贺毓秀递来的四篇文章后,顿时明了了。
      管姨娘虽想再通融通融,却被晏暹拦了下来,命女婢先扶姨娘回屋。而后这个一贯话不多的男人,第一次和人推心置腹地说了一番话。
      两个年岁相当的男人,在屋内谈了很久,最终贺毓秀应下,除收徒外,他也会教授二郎和三郎,但仅限于科举上的东西。

      晏家在东篱当地是很有名望的。晏家子孙的拜师礼,自然也不会太简朴,毕竟松寿先生名声在外,若是太过简朴了,难免让人觉得看轻了先生。
      晏节和晏雉二人被沈宜勒令需得庄重衣饰,遂在拜师当日,兄妹二人皆穿着端正,显出一份敬重来。
      因为名声的关系,晏氏旁支自然也是不愿错过这么一件好事的。接连几日,都有人带着子女上门,企图也能入了松寿先生的青眼。
      贺毓秀颇有些头疼,最后,同晏暹商议,由晏家出面,在东篱城中买下一处宅子,专门用来开设私学,并聘请城中别的先生一同教学。
      这样晏氏子孙皆可入学,只需按着平日在别处上学那样,按时缴纳束脩便可。
      至于上课,松寿先生表示,他会酌情考虑多为学生上几堂课。

      拜过孔孟二贤后,行三叩首之礼,待喝过茶,这徒弟便算是正式收下了。
      围观拜师礼的晏氏旁支难免心里有些酸涩,但见本家二郎和三郎神色寻常,便也不好在脸上表露出什么来。
      而这时,贺毓秀清了清嗓子,训话道:“你兄妹二人可知,为何读书学问?”
      晏节答:“欲开心明目,以利于行。”
      贺毓秀颔首,又道:“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不失一艺,可自谋生计。”他这一句是对着兄妹二人说的,后头一句却分明是单独对晏雉所说,“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失所,无人庇荫,就该自己设法了。”
      晏雉身子一震,却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庇护,她今日所学的一切,为的是日后无所依时能有自保的能力。

      贺毓秀无愧于他的名声。
      不光是能文能武,即便是风花雪月的本事,也够兄妹俩学上一手。
      按着别人家小娘子的教育,这个年纪,理当是学《幼学》、《弟子规》一类的东西,至多不过是再加上些女四书。
      可贺毓秀偏偏不教晏雉这些,反倒是让兄妹俩平日里一同上课,即便是学的内容,也无出一二。
      不同的,大概就是晏雉还需要跟着沈宜学一些小娘子们理当会的技艺,比方说女红。至于游艺,有松寿先生这样的个中好手在,沈宜自问还没那个能耐去教四娘。

      上一世,晏雉没能遇到贺毓秀,只因为那时候的她,顽皮捣蛋,从不肯坐下来看些书。后来送到乡下庄园,更是错失了正经教养的机会。直至后来跟着兄长去别地赴任,才在沈氏的威逼下,学了一些东西,不多,却也够用了。
      可如今不同,晏雉心里明白。她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才能彻彻底底改变已知的宿命。

      晏雉要学的东西,其实并不比晏节来的少。
      除开和兄长一起上课时,同样学的东西外,第一课,贺毓秀还要晏雉学会辨认祭器。
      等到她认识了那些祭器后,又要学官阶。
      这一下,一起上课的晏节怔住了。

      “先生……这个……会否太早了一些?”晏氏自成信侯后,再无人入仕,虽然他们兄弟三人日后都是要参加科举的,可这突然就让四娘学官阶,委实令人吃惊。
      不想,贺毓秀不置可否道:“这本该是你们兄妹二人一道学的,如今让四娘先学一步,也好帮着你一点。”
      晏节微愣。他从未想过要晏雉帮自己什么。毕竟,他为人兄长,理该是帮助弟弟妹妹的那个,哪里想到让弟弟妹妹帮衬自己。
      贺毓秀道:“你既然要入仕为官,自然应当知道这朝中究竟都有哪些官职。你俩无事的时候,就让四娘多在你面前念念,念的多了,你也就记住了。”
      话罢,他一摆手,起身摸了把晏雉的脑袋:“你二人在这老实看书,先生去给他们上课。”

      偌大的宅子里,被分了三块区域。前院厅堂连带着左右室,皆作为那些学生的课堂,平素上课便在其中。中间是贺毓秀自己和丫鬟仆从的住处。再往后就是后院跟书房,也是兄妹俩的课堂,环境不需多说,就是比前面的好上许多。

      如此的日子又过了三日。
      贺毓秀突然提出要抽查,查的是晏雉还记不记得那些祭器,有没有记下了全部官阶。
      晏雉咬着牙低声说记下了。
      等到当真抽查起来的时候,她坑坑洼洼的将那些祭器及上头的铭文含义,背诵出来,背到官阶时,却实在是记得不清楚。每每对上贺毓秀的视线,她都忍不住低头,很快额头上就布满紧张的汗水。
      就连晏节,不由地也为妹妹捏了把汗。
      一时间,后院里除了蝉鸣和呼吸声,就再不第三种声音。

      良久,晏雉才听见一声轻叹,而后,头顶有人伸手轻轻摸了摸:“你还小,也聪明,可先生也从未想过要你三日之内当真将这些都记下。”
      晏雉低头。
      贺毓秀又道:“诚于此者形于彼。你若是在我问你的时候,就老实承认还没记住那些官阶,也不至于现在紧张得满头大汗。”
      “学生……学生不才,怕先生失望……”
      其实,论起用功,晏雉并未让贺毓秀失望。跟前面的那些晏氏旁支比起来,晏雉小小年纪就能记下那些祭器及其上铭文已经不容易,官阶记不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是,作为先生,他并不喜欢自己的徒弟逞强,撒谎。

      “今日,我需罚你,你可服气?”
      自然是服气的。
      晏雉并没有说话,而是点了点头,乖乖地伸出手,掌心向上,等着贺毓秀的戒尺落下。
      一旁的小童早已双手奉上戒尺,贺毓秀拿过,在自己手心里轻轻拍打几下,然后伸手抓住晏雉摊开的手掌,一尺落下,问道:“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四娘,可懂这句话的意思?”
      晏雉吃痛,忍着没握拳:“学生不知。”
      又是一尺落下。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你如今尚且年幼,却聪明伶俐,有些事理当要明白,日后才能脚踏实地行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此话你可懂?”
      晏雉咬牙:“学生懂。”
      贺毓秀满意地点了点头:“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我不期盼你成为上士,却也不希望作为我唯一的女徒弟,成为那窃取名声的下士。”
      晏雉点头,表示受教。贺毓秀手不停,继续落戒尺。
      “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你兄妹二人回去之后,将此话牢记,并作一篇文章给我。”
      晏雉含泪应声,晏节收敛面上的心疼,也赶紧应下。
      戒尺虽然只打了几下,可当真是疼的。

      等回到晏府,殷氏从院中迎了出来。看见大郎抱着四娘回来,四娘眼眶红红的,似有哭过,殷氏猛地就紧张起来,忙上前道:“小娘子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摔着了?”
      可她左右看了看并未瞧见哪里受伤,忍不住担心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晏雉握着拳头,缓缓摇了摇头:“乳娘,我没事。”
      殷氏仍有些放不下心,但见他们兄妹二人都说没事,无奈只好叹了口气,低声问:“可饿了,要吃些点心么?”
      晏雉点头。
      兄妹二人进了屋,蓦地就松了口气。
      晏节抬手,揉了揉晏雉的发顶:“先生所言也是为了你好。你年纪尚小,又素来聪慧,若是没把握好度……那就太可惜了。”
      以六岁的年纪来说,背祭器和官阶,确实早了一些。可听说那些公卿世家的小娘子也是这般,晏节知道,松寿先生是真心喜欢四娘,这才一心盼着这个孩子能走得顺顺当当的,不入任何歧途。
      “大哥,四娘知道的。”晏雉点头,摊开手,掌心还有些发烫,“先生是为了四娘好。”
      她没能记下那些官阶,先生问话的时候,却又隐瞒不说,先生会不高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晏雉暗暗发誓,先生所教的一切,她一定竭尽所能学会,必不再出现今日的情形。
      多年后,当她的名声大盛的时候,那年落在掌心的戒尺,却依旧深深刻印在心里。
      而这些,都是后话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先生说的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