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巧露聪颖 ...

  •   沈宜觉得自己听错了,可方才那句话,分明是个不过六岁的小娘子说出来的,她甚至还觉得小孩那软乎乎的手的触感,依旧停留在指尖。
      然而,屋子里,这个时候,除了她贴身的几个丫鬟,已经再看不到别的人了。
      她想问银朱刚才那一下是不是错觉,新郎已经进屋了。

      此刻,已近戌时,隔着喜帕,沈宜看见新郎慢慢走近,心中一紧,低下了头。
      喜帕被猛然挑开,沈宜抬头,这才看见了晏节的相貌,脸一下子烧得绯红,低声道:“郎君……”
      晏节面上平静,心底却也起了波澜。他是见过沈氏的,但没见过替嫁的沈宜。母亲说的没错,她的身上没有沈氏的嚣张跋扈,此刻面上带着几分娇羞,看得晏节心头蓦然柔软下来。

      喜帕已掀,接下来的便是行礼。礼罢后,夫妻二人这才回到新房,再行交拜礼。
      前头喝酒的人还没尽兴,后面的女客们笑着催促女婢婆子去听墙角。晏雉跟着要去,被殷氏一把抱住,连声道:“小娘子可听不得那些话!”
      晏雉一愣,蓦地想起,如今的自己还只是个孩子,哪里能去听兄长新婚的墙角。如此,只能等到明日,才能看看如今这位大嫂究竟会是怎样的人。
      她垂下眼,想起方才在房中新娘子的应答,心中一暖,搂紧了殷氏的脖子,低头不再说话。

      沈家虽才迁至东篱不过数年,可却是好大一家子人,人丁兴旺得很。如若东篱没有晏氏,只怕沈家便要后来居上,成为东篱第一大姓了。
      晏节娶的是沈家十三娘,小娘子不过十五岁,单名一个宜,宜家宜室的“宜”。
      成亲第二日清早,给长辈敬茶的时候,晏雉才趁机见着了她大哥这一回娶的妻子。

      沈宜个子不高不矮,曲线玲珑,标准的鹅蛋美人脸,柳眉带笑,唇红齿白,面孔洁白晶莹,看着好似一块上等的美玉,偏生整个人又看起来温柔敦厚,半垂着眼睑说话的时候,显露出几分娇媚来。
      她笑盈盈地敬茶,一圈长辈敬完茶下来,面上的笑意仍旧不减。等轮到小辈见礼的时候,听到熊氏轻轻唤了一声“四娘”,便见得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快走几步,站在了身前,开口便喊了声“嫂嫂”。
      沈宜目光微闪,想起前日新房中的那个娇嫩的声音,唇角弯了弯,笑道:“原来是你。”

      很多年后,晏节突然想起那日妻子同妹妹说的第一句话,终于回过神来问背后的深意。
      在听妻子将成亲当日新房中的那一握手,一句担忧说出口后,已今非昔比的晏节深深叹了一口气。

      忙完大郎成亲的事,晏府又重新归于平静。熊氏依旧在小佛堂中虔诚礼佛,管姨娘也依旧掌管着府里上下的庶务,晏暹仍旧忙碌于生意,晏二郎和三郎被先生押着准备来年的科举。
      而晏节如今的任务,是好好陪着新婚妻子。
      然而这个时候,晏雉病倒了。

      在东篱被蝉鸣声围拢的时候,晏府浓密的绿荫下,却几乎听不到蝉鸣,只有偶尔窜到枝头的鸟雀,叽叽喳喳地叫唤几声,又扑着翅膀被在树下捕蝉的仆从惊扰地飞走。
      晏雉病了,卧床休养,如今正是受不得吵闹的时候。
      兄长成亲,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了,她这一病,就病了半个月。请来的大夫都说只是操劳过度。可四娘不过是个孩子,又哪里来的操劳过度。
      只有晏雉自己知道,不过是心里绷着的那根弦,在确定沈氏已经被沈家人送到乡下,配了个当地的猎户为妻的时候,彻底的松了。
      弦一松,疲累感便铺天盖地而来,因此才有了操劳过度一说。

      听着内室外水精帘子传来的声音,晏雉睁开眼,撑着手臂坐了起来。乳娘殷氏端了药进屋,才进内室,那股子苦味就扑鼻而来。
      晏雉不由地皱了皱眉头,撒娇道:“乳娘,药好苦,我不吃。”
      晏雉如今身边只配了一个乳娘,就是殷氏,一个贴身大丫鬟名叫紫珠。院子里还有一个年级略小的二等丫鬟,名叫豆蔻。紫珠和豆蔻都是家生子,平日里主要负责跟着殷氏一起服侍照顾晏雉。
      殷氏端了药进屋,闻言,笑道:“小娘子还是赶紧将这药喝了,回头大郎来了,别叫他卷了袖子打屁股。听闻大娘还让大郎上街的时候,记得给小娘子带些樊楼的点心回来。”
      晏雉本来都打算继续耍赖的,可听了殷氏的话,不由地按捺下去,苦着脸伸手道:“好吧,我喝。”

      大约是因为重生回到孩提时代的关系,晏雉丝毫不觉得自己如今像个孩子般的撒娇、耍赖是怎样一件丢脸的事。半个月前病倒后,身边照顾的人除了乳娘和几个丫鬟外,就属沈宜来的最频繁。
      甚至,在管姨娘提出,送她去乡下庄园里养病的时候,是沈宜不惧新媳妇的身份,当着长辈的面直言说不好。
      晏雉不难想象,如果不是沈宜和兄长,兴许等到阿娘在小佛堂中得知消息的时候,她已经被阿爹送到了乡下庄园。如果是那样的话,即便解决了一个沈氏,一切却又回到了原点。
      好在,兄长们都反对,甚至还惊动了阿娘,这才没让阿爹把自己送走。

      喝了药,殷氏又喂了晏雉一颗蜜饯,外头便传来紫珠的声音,说是大娘来了。
      晏家行的是男女通排的排行方法,沈宜随晏节在府中排行老大,称一声大娘。
      紫珠话音才落,沈宜便掀了水精帘子走了进来。
      晏雉听到动静,嘴里还含着蜜饯,含糊不清道:“嫂嫂!”

      听了这么一声,沈宜心安了不少。四娘年幼,也不知是怎么了,竟莫名落了个操劳过度的病,这在床上一躺就躺了半个多月,还差点被管姨娘以养病为借口送到乡下庄园去了。
      六岁的小娘子,正是开始教养学习的时候,这时候去了乡下,倘若教养没跟上,被庄园里的老奴教成了个野姑娘可怎么办。
      这会儿听见中气十足的声音,沈宜明白,她的身子终归是在慢慢转好。没被送去乡下真是太好了。
      “四娘,莫下床,坐着便是。”见她说着就要掀开被子下床,沈宜忙上前轻斥了一句,语调里却并无责怪之意。
      殷氏端了椅子,让沈宜坐在床头。

      晏雉床头的多宝格上还摆了两本书,沈宜瞄了一眼,正是几天前她央着自己找来的乐府诗集。
      对于这个妹妹,沈宜心底其实颇觉得有些神奇。
      沈家子嗣繁多,她也并非没见过六七岁的小娘子,哪一个不是娇滴滴的。晏四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那日新房中的问话。之后正式见面,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看着实在讨喜。
      更何况,从大郎那里,沈宜也听说了这孩子不少的事。

      大抵是周岁的时候便已能说话识字,却因为年纪尚小,被熊氏带在身边,与青灯古佛为伴。
      听说一岁多的时候,晏四就已经能背出几段佛经来,虽有些坑坑洼洼,但到底好过无。
      两岁的时候,因为没被照顾妥当,实在是太过瘦弱了,被大郎不忍心地从熊氏身边抱走照顾。那时候,已经能认不少字。
      所以,当晏四央着自己想要几本乐府诗集的时候,沈宜并不觉得有多意外。

      她顺手翻过乐府诗集,眉头一挑,笑道:“已经看到《孤儿行》了?”
      晏雉点头道:“刚看完,还未能背下。”
      沈宜惊讶道:“里头的字,可都认得?”她粗略看了眼《孤儿行》,其中多难字。沈宜仔细想了想自己,六岁的时候,她大概还在跟着家中的女先生学曲艺,至于诗词歌赋,却都是十岁以后才开始读的。
      “约莫有几个字不大熟,兄长们来时就问了下。”
      晏雉面上一片娇憨,沈宜看着她,眼底闪过惊叹。
      偏生是个小娘子,若是个小郎君该有多好。只是,慧极必伤,才这般年幼,若往后的路荆棘遍布,不知能否依旧如此。
      她又低头看了眼《孤儿行》,张口问道:“四娘可有看懂?”

      二哥晏畈,三哥晏筠来探望她的时候,只帮着解决了几个看似不懂,实则认得的难字。大哥则在得知她正在看《孤儿行》时,神色微变,而后紧紧将她搂在怀中,好生抚慰了一番。
      然而,沈宜这一问,显然有些出乎晏雉的意料。
      她垂下眼帘,半晌,才道:“四娘看懂过了。”
      沈宜想问,晏雉又快了一步,抢先道:“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孤儿的兄长嫂嫂不是好人,所以才让孤儿备受折磨,可是大哥和嫂嫂不会这样对四娘的!”
      沈宜微震。
      晏雉颦眉道:“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孤儿觉得这世上苦难太多,不如早死。可是四娘听兄长的先生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便是死,也该父母决定,否则就是不敬不孝不仁!”
      她顿了顿,软软又道:“比起这个,四娘更喜欢另一篇。”
      “哪一篇?”
      沈宜低头,看着女孩白嫩的手翻过诗集,翻开一张折了一小角的书页。
      “《饮马长城窟行》。”
      女孩指尖所指的那一句,也不知是凑巧还是什么,恰好是一句“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提到的两篇都是乐府诗。《孤儿行》和《饮马长城窟行》两篇各有不同的深意。有兴趣的可以百度看看。
    昨天终于拔草,做了下厨房大热的日式香浓炼乳面包_(:з」∠)_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