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 ...

  •   (四)

      “公主,君上急召。”

      “知道了,下去吧。”

      “嗨。”

      嬴韶入了栎阳宫室,内侍在前方引路。

      “君上那里还有什么人吗?”

      “禀公主,景坚将军、上将军和那个士子卫鞅都在。”

      嬴韶听了不再作声,穿过粗粝笔直的走廊,跨进了大厅。

      “嬴韶参见君上。”毕竟是正式场合,君臣之礼有别,嬴韶行了大礼,这才起身。

      “阿韶入座吧,孤给你引见——”

      ……

      嬴韶看着在座的这些人,知道,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而自己——

      “氏族那边,阿韶,你和大哥,就要多花心思了。”

      “君上请放心。”嬴韶欠了欠身:“公室勿需担心,母后和大哥都在呢,至于氏族,待到朝会之后,我当亲自去拜见老师。”

      ——————————————————————————————————

      国耻石前,对天盟誓,变革雪耻,秦公嬴渠梁拜卫鞅为左庶长,开廷尉府总揽大政。

      “臣见过公主。”

      “左庶长请上座。”

      嬴渠梁到底将嬴韶此前的一些意见看进去了,既已决议变法,着令嬴韶从旁协助法律的制定。

      这是卫鞅第一次直面秦国公主嬴韶。这位公主已经不年轻了,二十来岁,脸上因见客而带了面具,身上是暗红色的棉布衣衫,整个人看起来,阴沉寡言。

      “臣拜读了公主篆写之变法条陈,方知公主大才,亦学法家。”

      “左庶长过誉了,今日廷尉府列位汇聚一堂,是讨论国内第一批法令的,这些客套之词,先面了吧。”

      ……

      “不可,此条不能通过。”嬴韶将竹简扔在桌上:“只是倒灰而已,竟然处以劓刑,刑罚太过!墨、劓、剕、宫之刑统统不可取!”立一国之法,乃是大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以嬴韶的观点,自然不能认同此等酷刑。虽然乱世用重典,连坐、族诛之刑不可避免,但诸如墨、劓、剕、宫一类的肉刑,除了羞辱外,却是根本没有必要。

      “另外,明法令可,燔诗书不可,重农可,抑商不可。”嬴韶一口气将建议提了出来:“左庶长既说了,秦国之变法,不图一时,而图长久,那么,启民智、兴商道,便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眼下秦国穷弱、百姓不读书、不识字,但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的强盛,那这个国家的国民,就不能永远愚昧下去,秦国,要有自己的文化、自己不可磨灭的精神。”

      “公主此言不可行,人性本恶,必须以律法疏导防范 。秦国当前需要的,是富国强兵,则以耕战为首要,诗书礼仪,只能磨灭血气、消磨血性。秦国物资匮乏,商品流通,虽能使秦国钱币增多,然物资流转,难以掌控。墨、劓、剕、宫四大刑法,各国皆有沿用,为何不可!”卫鞅倒也不怒,工作之上有争论,是很正常的事情,单看谁更有理,能说服对方。

      嬴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法的作用在于两点,一是规范作用,一是国家作用。规范作用乃是手段,国家作用是目的,以手段达到目的。我们即将颁布的法令,目的该有惩罚和教育。墨、劓、剕、宫四大刑,皆是对□□和精神的羞辱,此种手段,虽达到了惩罚的目的,然伤害已成,不能予触法之人以改正之机,反易增加怨望,有违法之本质。而商道中货物流转,也并非所有物品都可买卖。盐、铁、货币,收归国有,民间不得私自贩卖、开凿、铸造,粮食按收成调节支配,至于锦缎、珠玉之货,倒是不妨。”

      “倒也有些道理,只是废肉刑,该以何种刑罚替代?”

      “不如,”嬴韶顿了一下:“笞、杖、役、流四种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再来讨论刑数多少。另外,关于启民智,秦国穷,建不起稷下学宫,养不起六国士子,即使养不出大才,培养几个小才也是好的。”

      ……

      “阿姐,你觉得卫鞅如何。”荧玉拉着嬴韶问道。

      “此人,”嬴韶口中字眼打着转,迟迟不出口,看着荧玉急不可耐的再三催促,才轻叹了一口气:“左庶长和我想象中,有些不一样。”

      “不一样?”荧玉问道,“那阿姐你原本觉得卫鞅是个什么样的人。”

      什么样的人?嬴韶扯回荧玉手中的袖子,野心勃勃、刻薄寡恩,反正,是和他的后辈李斯差不多的人物。但实际接触来看,这个卫鞅年轻、秉性纯真、做事认真,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将变法当做毕生的理想,这样的人,更像是一个理想家,一个殉道者,而不是历史上因为谋反而被车裂的野心家。

      嬴韶不想去追究是历史的错误还是别的:“左庶长,待人做事极有原则,也有才干,变法之心恐怕比二哥还坚定,当可大用。好了,不说这个了,咱们去见见母后吧。”

      ……

      第一批法令颁布,禁止私斗,然而,孟西白三族暗中煽动,郿县卷入私斗的人数多达上千,一时之间,举国哗然,所谓法不责众,这是老秦氏族公然扇在秦公嬴渠梁和左庶长卫鞅脸色的一记耳光,他们明确的表示,反对变法!

      砰——

      “娘的,卷入上千人,还真是会给我们出难题!”嬴虔拍案而起:“孟西白三族是吃腻了吧,老子现在就率军将他们给抓回来!”

      “大哥,法不诛心。”嬴韶道:“虽然我们都知道是孟西白三族在背后捣鬼,但是,证据呢?没有证据,便不能审判。”

      “证据,还要什么证据!”嬴虔怒道:“秦国本就内忧外患,这帮子老氏族还要从中添乱,不行,我憋不下这口气。白常、白驼几个,都曾经是秦国的好兵,我认得,不行,这次卷入私斗,我得去看看,不能让他们也被罚了。”

      “大哥!”嬴韶站起来,拉住嬴虔,对他摇摇头:“不用去了,我敢肯定,你见不到他们。”

      嬴虔不解:“什么意思?”

      但是片刻,他便有所领悟,脸色浮现出不可置信的神情:“你是说,那个卫鞅——要杀人!要将收押的七百多人都杀了!”

      嬴韶缓缓点头,“恐怕如此。”

      嬴虔倒吸了一口冷气,即使在战场上杀人如麻,可那是打仗,哪有不杀人,不死人的,如今,却要在秦国国内大开杀戒,一口气杀死七百多名老秦人,好大的口气,好大的魄力,换做他自己,怕也是难以下手:“鸟!这家伙疯了!”

      这个卫鞅,当真是为了维护法度的尊严,亦或生性凉薄,当为酷吏,嬴韶心思有些复杂。她自然知道,所谓法治,便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禁绝私斗的法令发布在先,郿县私斗在后,法令规定,凡私斗杀人者,皆死罪,那么依照法令,这七百余人,的确是该杀的。可是,作为一个两千多年后的人,对法律了解越多,越能知道许多时候,法律的无可奈何。而嬴韶自己的工作,也是运用法律、曲解法律甚至,钻法律空子,人情也好、伪证也罢,也是常见的。

      “既要变法,有法必依。”嬴韶道:“秦国若想要变法成功,富国强兵,那么,这次渭水之刑,就是第一道难关。像你所说白常、白驼等人,难道就没有杀人,他们杀死的,六国敌人,而是自己的同胞,秦人。故而,按照新秦律,他们,也是死罪。”

      献公嬴师隰就曾经说过,嬴虔是内明之人。嬴虔沉默良久,终于顺着嬴韶的力道回转了脚步,手上的长剑蹭一下扎进桌案中:“我大秦的好男儿,私斗可耻,日后当力战六国,收复河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