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 ...

  •   (三)

      “卫鞅,哪个卫鞅?”嬴韶扑通坐在床榻上,猛地抓住荧玉的手。她没听说过卫鞅这个名字,却因为荧玉说的一则故事,心中如划过一道惊雷:“公叔痤推荐这个中庶子的事,你再给我讲一遍!”

      “阿姐?”荧玉不明所以,她看嬴韶那震惊的神色,想想那个白衣青年在稷下学宫驳斥孟子时的风姿,眼中异彩闪动,再次说道:“公叔痤向魏王说,卫鞅有丞相之才,如果魏王不用他,就杀了他,不能让他去别的国家。”

      “荐贤杀贤,魏国丞相,名字中有一个鞅字,性恶论,法家法派……”嬴韶低声念叨着这些字眼:“难道——那么说,二哥便是——”

      若此卫鞅便是商鞅的话,不论史书上如何评价此人,但商鞅变法的确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如果此人果真刻薄寡恩、玩弄权术,便更是刺向氏族的一柄尖刀,待变法有成,更是牵制氏族的绝好棋子。

      嬴韶平复了脸色的惊诧之色,拉着荧玉做到床榻上,看着她变得又黑又瘦,有些心疼:“好了好了,听你说起此人,竟然能把孟子驳得哑口无言,似真有几分能耐,你说此人也因招贤令入秦了,到时候可要好好看看,是否真为大才。景坚一个大老爷们,你跟着他跑任务,吃苦了。”

      “我好得不能再好了,阿姐,你别担心,对了,我给你讲啊,那个卫鞅……”

      因为静下心,嬴韶再看荧玉的时候,有了新的发现。荧玉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讲着卫鞅的事迹,至少在嬴韶的记忆里,她从未见过荧玉在讲述一个外人的时候有这样的神采。嬴韶曾经的感情生活一塌糊涂,并不代表她看不懂。淑女之思啊,也许,自己该向母后提议,为荧玉找个夫婿了,子岸、车英甚至景坚这些青年才俊,都很好。

      其实嬴师隰和嬴渠梁的判断都不完全正确。嬴韶骨子里,的确有一股掌控欲,但是,并不代表她没有责任心。反之,嬴韶有一种责任心,她的性子已经养成,到底不似这个时代的世家贵女,以联姻为己任,她曾经忙惯了,闲不得,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事情做,何况,二十多年了,嬴韶对秦国,对这些父母兄弟姐妹的感情,已经难以割舍。

      不过,嬴韶骨子里,也的确缺乏这个时代的热血,还存留着两千年后人类所养成的自私与凉薄。至少嬴韶的心里,绝没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文死谏、武死战的血气。

      招贤馆的士子都被嬴渠梁请去考察秦国去了,若不知秦,谈何治秦强秦。这个时代的士子,被受人追捧,或者,是捧得太高了。嬴韶女流,虽不好明着去招贤馆,但到底她管着招贤馆的人事和物资调动。这些士子甫一入馆,各种要求不断,要就要肉就罢了,竟然还要求女闾歌女侍奉,尚不见其才学,但奢华浮夸之风已现。

      当然,多少还是有几个士子不错。嬴韶处有名册,赵国士子王轼,燕国士子常息,齐国士子田常等人,虽也不耐秦地苦寒,但听其辩合论战,颇有几分主意,也勤学,日暮黄昏仍苦读不辍。

      卫鞅当然是嬴韶关注的重点,此人不在招贤馆下榻,反寄住在一家名为渭风古寓的酒肆。这渭风古寓是白氏商社的产业,听景坚和荧玉说来,卫鞅和白氏商社关系不浅。此人乃是第一个响应嬴渠梁考察秦国要求的士子,嬴韶对此人的印象,更加具体了些,务实、能吃苦、有大毅力,不完全似太史公笔下寥寥数语。

      从职业精神而言,嬴韶对这位不知多少代的前辈先哲尊敬好奇,但从对秦国的情感而言,哪怕知道了卫鞅即商鞅,嬴韶也不敢盲目迷信于历史。

      嬴韶转回自己府邸内室,她细细看着自己亲手刻下的两块木板。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秦国的奋起,将要起步,而大秦帝国最终的国祚,却只有十五年,不亦悲乎,不亦叹乎。嬴韶原本,或许可以自称汉人,可是,大汉之前尚有大秦,铁骨铮铮的大秦,嬴韶为自己是汉人,是华夏人而自豪,而现在,嬴韶希望,自己也能为自己是秦人,而自豪。

      ————————————————————————————————

      青石铺成的地板发出金铁交击之声,秦公嬴渠梁率众臣工拾级而上,走到了政事堂外。太后作为宗室府令,嬴韶作为继任者,也能随在一旁参加朝会。然而诸人被甲兵拦住了,俄而,一阵嘹亮的喊声响起——

      “诸位可曾忘记河西被夺之耻!”

      “未敢忘却!”

      “诸位可曾忘记先君遗志!”

      “未敢忘却”

      “诸位可欲复我大秦穆公霸业!”

      “虽九死而不悔!”

      声震云霄,这一刻,不论是保守派的孟西白等老氏族,亦或景坚车英等后期之秀,同口同心,从肺腑中做出回答,其中,以嬴虔那粗嗓门最为响亮。嬴韶的声音混在其中,无法辨别,但在回答之时,嬴韶竟也觉得一直以来内敛弯弯绕绕的心性中,陡然生出一腔热血和豪情,这是这个既文明又蛮荒的时代独有的魅力。

      这是嬴韶第一次见到卫鞅,这位法家先贤。一身白袍,很年轻,准确来说,太年轻了些,身形瘦削,但稳若磐石。在卫鞅身上,嬴韶再次感受到了前世今生的差别,那些陈年隔代的时光,清晰的展现在自己眼前。

      政事堂正中设了一张桌案,与甘龙的位置齐平。卫鞅从秦国各郡县考察归来,景坚便当即将其推荐给了秦公。嬴渠梁求贤若渴,又早闻卫鞅大名,自是激动万分,满口应诺,以上宾之礼接见。愿听卫鞅的强秦之策。

      国后侧头看了看右手方的嬴韶,而后隔着老远,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卫鞅。阿韶前几日对她说过,该给荧玉选夫婿了。自己已经亏欠了一个女儿,不能让荧玉的大事也一拖再拖。荧玉喜欢这个卫鞅,自己也看出了些端倪,可阿韶说的也对,主持变法之人,乃是众矢之的,这样的人,不适合荧玉。渠梁想要变法,自己、阿韶、老大,都可以义无反顾的支持,但没有必要搭上荧玉。

      嬴渠梁带着满腔期待而来,召集了众位臣工,以最高的礼仪待卫鞅,本拟能听到强秦良策,不料,卫鞅竟在政事堂中,大谈圣王复古、王道治国。嬴韶看得清楚,二哥嬴渠梁面上的满腔期待化作惊愕,而后隐有怒气和不耐,却碍于礼数,发作不得,只能神游天外,不知所思。

      嬴韶虽知道这段轶闻,却也不会点破。嬴渠梁虽有变革强秦之心,但是,能有几分坚定,还不好说,因为他并不能确定变法的好处,他是希望卫鞅能言之有用,增强自己的信心,结果,一场朝会不欢而散。

      卫鞅二见秦公,实在内苑亭台之中,景坚作陪。具体情况嬴韶不得而知,彼时,她正处理着来自齐国临淄女闾香云坊的情报,情报上说,齐国大将田忌秘密遣使从大梁护送一个叫孙伯灵的跛子入齐,庞涓大怒,于大梁大索三日。

      这个孙伯灵,大概就是孙膑了。大梁香云坊早就发现了他的痕迹,只是嬴韶知道,天下卑秦,连孙膑这等人物也不能幸免,而秦国,在十几年内,也无仗可打,故而对此人便放任自流,偶尔给些不显眼的援手。孙膑去齐国也好,魏国才是秦国目前最大的敌人,齐魏相争,于秦有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