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阴宅 ...


  •   芒珠巷那一带有许多荒废了的闽南旧宅子,艳丽的红砖厝,高展的燕尾脊,“三间张”还是“五间张”的都有,年代多为清末民初,一座座寂寞地隐没在人声渐寂的巷陌里。现在,这种房子一般很少本地人会住,子孙后代也不怎么修缮保护,有的还被政府定为危房,等着旧城改造时一起拆掉。因为租金极其便宜,房子又大,地处老街区,交通十分便利,所以还是会有许多外地人拖家带口地来这里租住。其中从事废品收购的特别多,偶尔从那边经过,都能闻到阵阵恶臭。可怜这些上百年的地方古宅,外表远远看去,甚是幽然古雅,走近了却堆满垃圾塑料瓶,废弃许久的葡萄架上晾起了大裤衩。

      某家祖屋就位于这一片,从蜿蜒曲折的仅容两人并肩而行的小巷子穿进去,到最百花缭乱的遮掩深处,一丛芭蕉苍翠而立,闪过身,推开一扇摇摇欲坠的贴满黄符的木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庭院里左右对放的两架青石花台,边上还有一口水井。再抬头,一眼就可以看清楚正厅的暗红色长案上林林立立、井然有序的牌位,三面墙壁都挂满了先人的遗像,白底黑字地用隶书写上生卒年月。

      这一家的后人已经很多年都不曾来祭祖了,在闽南这种重视根源观念的地方是很奇怪的。即便子孙零落在外,每年都应该选一个重大的节日回来烧金祭祀,正月初一抢头香图个吉利,但唯独这一家数十年来都不曾有人踏足过半步。年幼时,我还住在附近的老宅子里,和玩伴嬉戏曾误入这家祖屋内,仅仅只是探个头,奶奶已急急忙忙地追过来,拧起我便逃命似地离开那里,边跑还边喝令我不许回头看,仿佛身后就跟着追魂的厉鬼一般。到了家,当夜我便发高烧,开始胡言乱语,附近的小诊所都救不好我。奶奶一看不对,拒绝了诊所大夫送我去大医院就医的建议,而是请了算命巷一个熟识的道士给我画了个小人,用符水淋在上面,做了场法事才算了结。印象最深的便是最后还叫我去跨火盆,五六岁的孩童腿短,哪里跨得过?我爸伸手一提,就把我送过去了。

      长大以后搬离了古宅,就很少再回去那一带。年初的时候,听见奶奶和我妈在说芒珠巷老街坊的闲事。突然话题一转,拐到了那个荒废多年的某氏祖屋,奶奶压低了声音说:“可不得了,听说又有胆子大的住进去了?”

      又?是的,据我自己知道的,大约十几年前,那里发生过一起离奇的失踪案。当时有一家子人租住在里面,一开始好好的,按说我也和他们打过照面,那家的女主人还给过我一颗糖吃,是十分和善的人家。但是因为之前生病的缘故,我爸妈喝令我不许靠近那宅子,我心有余悸也不敢接受邀请进去玩耍。但他家有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小女孩,扎了两条冲天辫。我们经常会一起在附近的秋千架下玩。

      她神秘兮兮地跟我描述过那房子的怪事:“老爷爷从相框里走出来,站在窗户外边看我们,可是爸妈都叫我不要乱说话。”
      我才不相信呢:“吓?看错了吧,可能是邻居。”
      “也有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孩子,就坐在石凳子那里呢。”
      “那不是很热闹吗?可以一起玩哦。”
      “可他们都不说话,有个很漂亮的脸白白的阿姨跟在他们身后。”

      我回家之后就说给我妈妈听,她吓得捂住我的嘴。当时我很不解,还要继续追问,但妈妈把奶奶喊过来商量。很快地,奶奶又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张画满奇怪标记的黄符,念念有词地说了几句就烧掉了,放到装水的水杯里叫我一定要喝下去。我年纪小,也只能乖乖听话,奶奶叮嘱我不许再跟那家人玩了,我就没再靠近过了。实际上,那之后没多久就听见街坊们在议论,住在某氏祖屋的小女孩一家都不见了。警察还来问话过,但大家都说没见他们出入过,也没有任何搬家的痕迹,就是神秘地凭空人间蒸发了。他们的外地亲戚哭哭啼啼地来闹过几次,警察也搜查了好几年,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我觉得奶奶肯定是知道一点什么的,因为从有人搬进那房子起,她就微微摇头,眼神十分慌张。我问她,她又不肯说。问得多了,她才隐隐透露,那房子是死过人的,而且是一家子在一夜之间全死掉的,大概是发生在民国初年的案件,而我奶奶当时也还很小,不知道那些人都是怎么死的。她只跟我说,这种是大凶的宅子,千万不能沾染。

      渐渐地,关于那座古厝,开始有了一些奇妙的传闻。据说,有个办案警察进去查找线索时坐在正厅里休息,抬头刚好看到阴凉的房梁后面露出一张小孩的脸。还有个收购废品的人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某天傍晚从那里经过,因为是挨家挨户敲门问有没有报纸卖,到了这家的时候,他不知情,也上前去敲门了,结果门就自己打开了,他见没人,就走到庭院里吆喝了几声,还是没有人应答,只好离开,但在他转身的一刻,他的衣角被人给拉住了。低头一看,是个穿着马褂的小孩,门边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个旗袍女人,一身的红,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到底是出来混,见识多的人,这种场景,一下子就怀疑自己可能遇见了什么。他当下也不显露什么,外衣就直接脱掉了,开始装疯嘿嘿地笑,一路跌跌撞撞,做尽各种丑态,才终于在那门关上的瞬间,成功地从里面逃出来。懂的人都明白这么个理,疯傻的人无心无智无神,游离在五道之外,运气好点,鬼一般不找这种人麻烦。但这个人侥幸逃离之后太过招摇了,四处吹嘘,最后还是没能躲过,有一天离奇地暴毙了,据说是得了失心疯死的。所以老人家常说,对鬼神是骗不得的。

      关于这房子的传说实在太多,也不知道那警察最后怎样了。反正那房子数十年来外墙上都贴满了黄符,请了师公用红色的黑狗血手书咒语,希望能镇得住那股阴狠的煞气。本地人是避之不及的,只有不知道内情的外地人会图房租便宜来住,就算知道了,大部分也不像闽南人一样迷信鬼神,贪图它的古雅幽静,照样会去住。谁也不清楚这几十年来,消失在这房子里的租客到底有多少,而他们最后都去了哪里。有一点,我至今都没想明白,到底是谁把房子租给他们的?

      八月底的一天,因为陪同一位外省来的朋友游览闽南古迹,不可避免地来到了芒珠巷一带。黄昏将过,暮色沉沉,她还沉浸在晚清的闽南风情之中,而我已经心怀忐忑地建议明日再来,毕竟多年不曾回来,印象早已淡薄,没有路灯指引,担心会迷路。她热情不减,只说走完这条巷子就拐回去。我无奈,蹲下来系鞋带时,她已经先走到巷子最深处了。我赶紧起身去追,快走了几步,下意识地停了下来。

      依旧是那姹紫嫣红,依旧是那芭蕉滴翠,贴满黄符的木门徐徐打开。就在我迟疑间,我那朋友抬脚一步踏了进去,还笑着回头跟我说:“走了一大圈,还是这屋子最有意境。”我急急地叫她离开,她却摆手对我说,只是拍张照片的话,主人应该不会介意,然后就径直走了进去。

      我有些胆怯,又不能丢下她,便伫立在门外等待她。原本昏暗的屋子亮起了灯,我心想这里好像还有人租住,应该不会有事,参观一下就赶紧走。可是过了好一阵子,都没见她再出来。我壮着胆子喊了两声,一片寂静,冷汗已经浸湿了我的后背。

      这时,主厅传来几声窸窸窣窣的响动。我就探头看了一眼,屋里陆陆续续走出来几个人,老老小小,个个面无表情,穿着年份各不相同的衣服。而我的朋友却仿佛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注意力都集中在檐边的浮雕上,越走越往正厅去。借着光,我瞥见挂在墙上的相框好像空白了几张。

      隐隐约约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我刚想再叫她一声,门边突然有只手向我伸来,定睛一看,是个扎着两条冲天辫的小女孩,一张惨白的小脸冲我笑。我不禁毛骨悚然地倒退两步,尖叫了一声就飞奔逃离那个阴森恐怖的是非之地,直接把我朋友扔在了那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阴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