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军 ...

  •   朝会之后第二天清晨,便听闻董卓的后军终于赶到洛阳城外,正在城西二十里外等候董卓军令。正巧,之前何进派往河北募兵的张辽鲍信二人也各自带着千余兵马归来,如今正在城西北。听闻此事,诸葛亮立刻招董卓进宫觐见,尽管他心下也拿不准董卓是否愿意在这紧要关头前来见他。、派人去请董卓之后,他又是着人去寻崔烈,袁隗和袁绍等人,再亲自往明光殿中请来了卢植和周毖。不足半个时辰,众人便已在云台殿中齐聚;董卓是最后一个到的,但他终究是来了。

      待众人坐定了,诸葛亮也不多行迂回,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朕听闻董将军的五千后军已至,吴将军尚驻扎城外,又有鲍、张两位校尉各自募得千余人归来,共有一万两千余军在洛阳城外候着。如今洛阳城中宫中已有一万两千余人,马匹数千,不知再进万余兵马,却当如何安置?恐是城中没有这诸多去处可驻军。诸位皆是朝中大员,亦或是领兵之人,方才请得诸位来此商议。”

      众人面面相觑,半晌无人言语。静了许久,董卓终于开口,“陛下,城北及城东太仓武库及永安宫一带可驻七八千人;执金吾所掌大军驻扎城南,袁校尉部曲自是在袁府,倒也无碍。其余诸君皆可驻扎城北一带。鲍、张两位所募新兵也正需操练;臣可与吴将军持此事。”言下之意,显然已将吴匡还有鲍信、张辽全部并入自己麾下。看来何进的所有部曲董卓都没打算放过,定要全部纳入自己囊中。

      诸葛亮不由心下冷笑,却仍是和颜悦色地说道,“城北已是大军云集,三十里外更有黎阳营,倒是显得城南防护不足。倒不如将新募兵马置于城南?袁太傅,崔太尉,你们两位觉得如何?”

      袁隗没说话,崔烈倒是点头道,“陛下此言也有些道理。”

      听崔烈这般言语,诸葛亮一拍不差地又是接道,“更何况鲍校尉与袁校尉曾经共事,如今可驻扎一处;操练新兵等事,袁校尉亦可相助。”

      董卓突然长叹一声,叹息中多有不悦,但竟还有两份感伤。他打量着面前的少年天子,面色平静叫人猜不透。但最后他终是一笑,说,“西园八校尉所掌多是精锐,操练新兵之事,请袁校尉相助恐是多有不妥。何不将新兵交予河南尹朱公伟大人?朱大人身负压镇河南之重责,却一直兵马不足;或许吴将军所统兵马可归朱尹。”

      诸葛亮一惊,随即再次压下了想拧起眉头的冲动。显然,董卓不愿给袁绍一个人一匹马。只是这河南尹朱伯伟却是何人,是否可信,他能否接受?思索片刻他便想了起来:如今的河南尹当是会稽朱儁;此人曾随皇甫嵩讨黄巾贼,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日后也是屡屡与董卓周旋,竭力扶保汉祚。只是董卓为何忌惮袁绍,却更信任朱儁?当初他也曾听荀攸析朝中事,分明说了董卓对朱儁是“外亲纳而心实忌”。

      可如今却也顾不上仔细考究原由了。只要董卓愿意分兵,能让洛阳城周兵马分散几处,其余事情尚可日后慢慢考虑;更何况朱儁当是可信之人。于是他迅速应道,“董将军此议朕觉得甚好;几位大人以为如何?”

      周围人皆是点头附和,只是诸葛亮注意到,崔烈袁绍显得神色僵硬,而卢植却仿佛松了一口气。既然议定了大军去向,董卓便自出城迎接兵马;诸葛亮特地嘱咐荀攸陪同董卓一同前往,协助兵马交接之事。几近黄昏荀攸方才归来,告诉他一切安好:诸军皆已安顿下了;鲍信随朱儁去了,董卓也将新募集的兵士和吴匡部曲全部交予朱儁,只独独留下了张辽。

      独独留下了张辽?这个董卓当真目光如炬,先是推荐年幼的司马朗,无人知晓的诸葛珪,如今竟又是一眼便挑中了张辽。就好像,就好像董卓当真能预见未来之事一般,亦或是,已然经历了一遍所有。

      只是如今他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琢磨这些虚妄的揣测;于是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稍纵即逝,根本停不住。他只是又问荀攸道,“朱大人可曾说了些什么?”

      荀攸摇头,“一切寻常罢了。”

      “董将军和朱尹,”诸葛亮又问,“先生,照你看来,他们二人是否相熟?”

      “朱大人并未多言语,对董将军执礼甚恭,仿佛第一次见面,然…”说到这里,荀攸却突然停顿。他抬头默默看着面前的少年天子,眉头微蹙,似乎在迟疑。

      “先生?”

      荀攸这才说道,“陛下,臣观董将军与朱尹,便觉他二人虽交谈不多,但甚有默契,常以神色示意。想来,当是旧识。”

      诸葛亮一愣,半晌无言。第二人;继卢植之后,这已是第二人了。又一位本该是一心向汉的忠义之士竟成了董卓的好友同盟。或者,他所面对的董卓竟当真是可与卢植等人并列的忠诚义士?这个想法在他胸中晃了一晃,但是还未等希望烧亮,他便掐灭了这个莫名的念头。

      那人终究是董卓。

      “先生,”诸葛亮突然转了话题,说,“先生,明日我想偷闲去北宫一趟,探望太后;倒要麻烦先生告知尚书台,我约摸晚些才能到明光殿中了。”荀攸一怔,应了一声“是”。见荀攸神色中有两分疑虑,诸葛亮加道,“不瞒先生,我确实有意观望北宫布署,也好奇守宫城的并州将帅是何人。当然,我不过观望而已,还请先生放心。”

      荀攸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却又微微摇头,委婉地说道,“陛下事必躬亲,臣心下甚是欣慰,但亦有一丝担忧。”

      诸葛亮一怔,已听明白荀攸话中的话。为君者确实不应将所有繁杂琐事都挑在肩上;折损君王威严倒也罢了,更不是用人之道。可是说到底他到底只是大汉的臣而已。眼前的纷争,他如何能放心交予他人手中?

      “多谢先生指教,”他对荀攸说道。

      但北宫却仍是要去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