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寂寞空庭春欲晚》 第22章
第1章:第 1 章
第2章:第 2 章
第3章:第 3 章
第4章:第 4 章
第5章:第 5 章
第6章:第 6 章
第7章:第 7 章
第8章:番外
第9章:番外(下)
第10章:第8章
第11章:第9章
第12章:第10章
第13章:第11章
第14章:第12章
第15章:第13章
第16章:第14章
第17章:第15章
第18章:第16章
第19章:第17章
第20章:第18章
第21章:第19章
第22章:第20章
第23章:第21章
第24章:第22章
第25章:第23章
第26章:第24章
第27章:第25章
第28章:第26章
第29章:第27章
第30章:说明
第31章:第28章
第32章:第29章
第33章:第30章
第34章:第31章
第35章:第32章
第36章:第33章
第37章:第34章
第38章:第35章
第39章:第36章
第40章:第37章
第41章:第38章
第42章:第39章
第43章:第40章
第44章:第41章
第45章:第42章
第46章:第43章
第47章:第44章
第48章:第45章
第49章:第46章
第50章:碎片
第51章:第 51 章
正序
写是写得很好的,只不过照你这种写法怕要写出一部红楼梦来才是。
……(全显)
 
[回复]
[投诉]
重点,重点。不会来的那么轻描淡写吧!
……(全显)
 
[回复]
[投诉]
罗嗦不怕,只要这段埋伏着什么是后面能用上的,哈哈。
……(全显)
 
[回复]
[投诉]
琳琅跟着皇帝一起来了吗,还是在席间会提到琳琅?唉,好一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全显)
 
[回复]
[投诉]
唉,好个没用的男人
……(全显)
 
[回复]
[投诉]
那首《金缕曲》有名啊。。。
大人慢慢写。。。看到这个份上,也不急啦。。。
……(全显)
 
[回复]
[投诉]
老八的娘就是姓卫的辛者库的贱奴,不会就是琳瑯吧
……(全显)
 
[回复]
[投诉]
* 先罗嗦两句~~
第一。这篇纯为茶馆里诸位同好纳兰的JM响应所写。荷包第一次写这么长的东东,不大会掌握,有欠周全的地方你们一定要告诉我,下次好改正。
第二。因为我喜欢纳兰,所以不会说他的坏话,不以为然的还请包涵一下。
第三。由于决定要写这篇文,之前馆里有关纳兰的文字荷包没有仔细看(主要是怕看了就不敢写了~~~),所以在措辞用句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那个,大家莫怪……
一曲清词酒一杯
中国五千年的文学殿堂里,诗词歌赋,我独爱长短句。
燕赵悲歌、唐宋风流,似乎距离我们太久远了。
也许不必回溯那么长的时间,只需走到清代,便已能寻着珍宝。
我也很想学一学古人,在这寒冷的冬夜里,烫一壶酒,和三五知己一起,把酒言欢。
又或者花间独酌,期盼着袅袅轻烟里,会走出那个轻袍缓带的身影,低吟一句:“浮生若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一抹悒色就这样淡淡的晕染开来……
时朗月清辉,银光泻地;又梅影疏斜,暗香流转。
“姿本神仙,虽无妨于富贵;而身游廊庙,恒自托于江湖……”
“水非可尽,得字成澜,花本无言,闻声若笑……”
字字珠玉,说的尽是这位三生慧业,不耐浮尘的才子词人——纳兰容若。
他的相貌如何,外形可好?我想早已无人会去留意。
只因他的旷世才名,足以倾国倾城——
(我的M,好酸~~ —_—)
皇室宗亲,圣眷尤隆
纳兰性德,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而改,字容若,小名儿唤作冬郎。
容若出身满族贵族,隶属正黄旗。(我们知道满族人其实就是女真的后裔)他的家族属于海西女真叶赫那拉氏,于明朝末叶为建州女真爱新觉罗氏吞并,容若的曾祖父金什台战死,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为安抚余众,娶了金什台的妹妹为妃,生下的儿子就是清太宗皇太极。因而容若的祖父与康熙皇帝的祖父是表兄弟。
康熙十五年,二十二岁的容若第一次参加殿试,廷对“劲直切靡,累累数千言,一时惊叹”。
皇帝很喜欢他的才学,一心留他在身边,便以二甲进士,授为御前侍卫。自此“日侍上所,所巡幸无近远必从,从久不懈,益谨。”
满州人是马上得的天下,尤重武功,康熙初年,八旗子弟尚未沦落到逛花遛鸟的纨绔地步,容若当然也不是文弱书生,“上马驰猎,拓弓作霹雳声,无不中。或据鞍占诗,应召立就。” 皇帝非常爱重,由三等侍卫晋为一等,值万寿节,还御笔亲书了唐贾至早朝诗赐给他。
康熙是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知人善用。容若天性淡泊,怕不是作官的材料,料想他也无心仕途。那时天下初定,清政权还在稳固阶段,朝中汉人文臣大多人定心不定,要网罗他们,不能一味靠武力。所以康熙不惜礼贤下士,尊经崇儒,开设博学鸿词科,而身为满州显贵的容若年纪轻轻,博学多才,马上能吟,开弓能射,正好堵住了汉臣们鄙夷满清是蛮夷之邦的悠悠口舌。
况且皇帝就是爱他的天性纯净,不染纤尘,放到狡诈黑暗的官场上去打滚,岂不是让美玉蒙尘,明月掉进了沟渠里?
由是从此无论狩猎、出巡、祭祖,康熙走到哪儿都带着他,从京畿、塞外、关东、山西,最远一次还去了江南。可以想象,有这么一个年岁相仿,文武双全的近亲子弟跟在身边,笑谈风物,指点江山,是何等的惬意!(这可是韦小宝也干不来的事情啊 ^ ^)
只不过,伴君如伴虎,昏君然,明君亦然,这御前一等侍卫的差事,恐怕也是如人饮水,其中冷暖只能跟朋友略提一二。
踏莎行(寄见阳)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谁知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容若侍君侧九年,唯一一次被放出去办事,是三藩叛乱期间,东北的梭龙(即索伦部)被俄国挑起边境纠纷,清廷平定三藩后,才有空来料理北疆的事物。于康熙二十一年秋,容若奉使赴梭龙侦察,一路艰险劳苦不可名状,终得其要领还报。
然待梭龙诸羌归降,则容若已殁。便要论功行赏,也没有了领赏之人,念及前尘往事,君臣相宜,皇帝不知有没有感伤天道不公,人生无常——“后梭龙输款,而君已殁,上时出关,遣宫使拊其几筵哭而告之,重悯其劳也。”
风流子(秋郊狩猎)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忆吹箫。
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划地无聊。
算功名何似,等闲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相国公子,芝兰玉树
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说起来大大的有名,他与四辅臣之首索尼之子索额图是奠定康熙朝的重要功臣,是康熙皇帝的左膀右臂。明珠非常聪明,城府又深,他的官儿由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一路作上去,结党弄权,营私舞弊,真可谓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虽然有这么一个爹,容若却半点不受其影响。这个太傅公长子钟灵隽秀、天资纯粹,只喜欢读书。他的老师徐乾学称他“自幼聪敏,读书一再过即不忘。善为诗,在童子已句出惊人”。长大后,也不同于一般贵族子弟,流连歌台舞榭、声色犬马。他爱的,是度曲填词、煮酒论交。
他是锦衣玉食、富贵无双的公子,却淡泊利禄,敝屣功名,一心效飞鸟潜鱼,去过五湖放舟,山林隐逸的自由生活——“仆亦本狂士,富贵轻鸿毛。”“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须不羡、承明班列。”
(荷包总觉得,只有真正的豪门才有资格说这种话,那些个布衣王侯、白衣卿相,再怎么撇清我闻着也有点儿酸葡萄的味道 ^ ^可真说出来,会不会又要被讥讽身在福中不知福??)
容若注重的是心灵上的沟通,以文会友,对于达官贵人反而相交平常(否则以他相国公子,皇帝近侍的身份,争着前来套交情的怕不挤破了当朝相府的大门)。他的几位平生挚友,都是当代的名士和前明的世家子弟,年纪比他大了二三十岁。这些人肯放下身段和文人的骄傲,与容若结成忘年之交,全因彼此倾慕对方的才学。时而聚在一起郊游放歌,诗词酬谢。
浣溪纱(郊游联句)
出郭寻春春已阑(陈维崧),东风吹面不成寒(秦松龄)。青村几曲到西山(严绳孙)。
立马未须愁路远(姜宸英),看花且莫放杯闲(朱彝尊)。人生别易会常难(纳兰成德)。
(要命罗~~~~好好一个年方弱冠的翩翩佳公子,成天跟这些暮气沉沉,满怀郁结的半老头子走在一起,还能想些什么好事?难怪命不长久……荷包哀怨~~~~)
容若对于这些文人朋友,也尽可能的给予帮助,最为人称道的便是“绝塞生还吴季子”。他不认识吴兆骞,不过与顾贞观交好,而顾贞观是吴兆骞的好朋友,写了两首金缕曲来请求他相救。容若看了很感动,加上怜惜吴兆骞才高运笃,遂“力赎以还而馆之”,这件事还多亏了他那位权势熏天的爹。
因而容若既去,朱彝尊在挽诗中说:“斯人不可作,知己更谁怜。”
陈维崧则在赠词中写到:“昨夜知音才握手,笛里飘零曾诉。长太息、钟期难遇。”
康熙二十六年,明珠被弹劾倒台,抄家罢相,皇帝看着这个自亲政夺权起便跟着自己,一路惊风密雨走过来的肱股之臣,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是怒其不争,还是慨叹官场误人?在下诏黜免明珠时,有没有想起早逝的容若?
如此一来,我不觉庆幸容若看不见这一切,难道要他随父亲一起待罪抄家么?皇帝再心软,也救不得了。不不不,这怎么可以!太残酷了!
后人钟情于纳兰,就是因为他的清华贵气,绝代才名,我们没有机会看到他年长世故,流于伧俗,或是江郎才尽,被人挪揄后世。他的幽思澹韵,隽骨丰姿在我们最爱他的时刻,凝结在了那个承平年代、盛世王朝里;留在我们想象空间的,永远是那个轻愁淡淡、情深几许的纳兰容若。
那个有着芝兰秀色、玉树华光的满州贵族公子……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都说这首词是容若的自身写照,我也不能免俗~~~~嘿嘿,找了半天,还是翻回这一首,劳烦大家再看一遍吧 )
(关于容若的父亲明珠的事迹,是荷包在《康熙大帝》里看来的,不知与史实有否出入,大家看看就好,不必太当真 ^ ^)
满清第一词人
(唠叨了这么久,终于夸到正点上了,汗~~~~~)
词,源于晚唐,盛于宋,元时微,到清初又兴旺起来。
清初词人,如吴伟业、龚鼎孽、王士祯、吴绮、厉鹗……还有容若的那些文人朋友们,都是很著名的。而容若被誉为国初第一词人,独享此殊荣,自是因为知音者的抬爱。还有一个原因,是写词不同于写诗,不需要精湛深通,功底深厚,而是发乎性情,合乎骚雅。情之所至,自能感人至深。
赵函为其《饮水》词作序中言到:“纳兰成容若以承平贵胄,与国初诸老角逐词场。……而词则卓然冠乎诸公之上,非其学胜也,其天趣胜也。”说的就是对于词人而言,天分最重要,十年的寒窗苦读,或许还及不上别人的一缕愁绪,一声太息。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他更为赞赏: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说得好!我喜欢!!)
吴梅词学通论:容若小令,凄婉不可卒读。顾梁汾(顾贞观)、陈其年(陈维菘)皆低首交称之。究其所诣,洵足追美南唐二主。清初小令之工,无有过于容若者矣。
几乎所有词评人都赞他的小令是天籁,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先找几首来大家欣赏一下 ,看看有没有让人憔悴哀顿不忍卒读的功力——
渔父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最后这一首,真有点凄清得读不下去了……
可我还有一点疑惑——抛开这先入为主的印象,如果我会觉得纳兰词长句动人,会不会是我的品位出了问题?抑或是我不懂词的韵调之说,才因此不受专业限制,只要读上去感觉情深意切,真挚动人,便直觉是一首好词?(哈,那我宁愿相信是后者 ^ ^)
望海潮(宝珠洞)
汉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
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
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
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
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五年十月,容若扈驾到昌平游猎,顺便祭祀十三陵。那时我们的纳兰公子刚考中进士,受封御前侍卫,不是正应该春风得意马蹄急的时候么?满族入主中原,蹄踏前朝帝王的陵园,根本就是示威来了。容若笔下却丝毫不见新朝王室的骄矜,而是感叹朝代更替,兴衰无常,一派遗民心情。果然是生而为情性中人,别有怀抱者也。
(遥想荷包当年也去参观十三陵,一路上只顾着看风景,进了地宫频呼:“好凉快好凉快!”回来后懊丧胶卷暴光,啥也没拍到。不得不低首,云泥之别啊……)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痛饮狂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与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一众朋友当中,容若与顾贞观交情最深,写了不少词送给他。这首词也是作于康熙十五年,与顾贞观初识,一见如故,将平生心意尽数倾倒了出来,畅快淋漓之至!我觉得这一首最能体现他的疏狂本质,那种“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的洒脱豪情!(可不是那种只会伤春悲秋的公子哥儿喔~~~~)
只是,才二十二岁的容若,已经在感叹“后身缘、恐结他生里”了,难怪后人评析纳兰:“……以承平贵公子,而憔悴忧伤,常若不可终日,虽性情有独至,亦年命不永之徵也。”
浣溪纱
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斩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
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月上海棠(中原塞外)
原头野火烧残碣,叹英魂才魄暗消歇。终古江山,问东风几番凉热。惊心事,又到中原时节。
凄凉况是愁中别,枉沈吟千里共明月。露冷鸳鸯,最难忘满池荷叶。青鸾杳,碧天云海音绝。
容若的边塞词,也是我很喜欢的。汉唐时国力强盛,将军勇士们东征西讨,将数百里塞外明媚风光尽归中原版图。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边塞诗篇,更是雄浑悲壮、气势磅礴,那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年代——
(我最欣赏那一句:“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如此天威,不复见耳……)
到了南北宋,国势积弱,疆土愈缩愈小。两宋的词人也没什么机会看到边塞风光,所以宋词中找不出什么惊喜。万幸到了清初,国家又强大起来(又可以四处征讨了~~~~)。
容若常随皇帝出巡,从山东半岛到东三省跑了个遍,写下不少描写边塞景色的词。那种“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的异域风景终于又回到了我们眼前。^0^
赞了那么久,其实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
容若“满清第一词人”的美誉,当之无愧!
那时肠、早为而今断!
纳兰词中,最动人心弦,也是当初最吸引我的,就是他“柔情一缕,能令九转回肠”的悼亡词。
容若少年成名,是父母的荣耀,有朋友知心,恩师爱重,皇帝宠信,一生中实在找不出什么遗憾。唯一的挫折,恐怕就是爱情上的不如意。而以他词人的丰富情感、敏感心性,这一缕哀思,只怕是十年如一日,如影随形。
容若与原配卢氏,感情很好。少年夫妻,琴瑟合鸣,那一段日子,当真是如词中所言“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即使身在行役途中,仍不忘思念之情——“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栾月?”“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依容若的脾性,最好是能与妻子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没有什么比白头偕老更美好——“三生定许,可是梁鸿侣。”
惜好景不长,老天爷见不得人间恩爱,康熙十六年暮春,容若二十三岁那一年,卢氏病逝。从此旖旎风光不再,只余得词人年年回首,睹物神伤。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首纳兰词,年深代久,那时还不知作者是谁,纯粹为词意打动。我类小女子,最抵抗不了这种痴情男人,即使他为着别人深情,看在我眼里,也是人世间最凄美的风景。
(可怜!多情果然自古伤离别,还是早早的结缘来生去吧……)
沁园春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湿;几年恩爱,有梦何妨。
最苦啼鹃,频催别鹄,赢得更阑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飚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信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堪伤。
欲结绸缪,翻惊漂泊,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入愁乡。
这一首词作于他妻子去世的那年秋天,重阳节之前。容若梦见亡妻澹妆素服前来相见,两人执手相看泪眼,临别时妻子说:“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容若迷惑妻子并不懂写诗,不知如何得来的这句话,醒来后即感赋长调。
和许多JM一样,我初次邂逅纳兰公子,是在《七剑下天山》里。那个锦衣华服的少年,刚得了一首新词,兴冲冲地来找他的姑母赏鉴,却意外地救了张华昭。然后,便是装成园丁的冒浣莲在花园里听到纳兰和侍女们按曲调弦,唱这一阕“瞬息浮生”。词中的一往深情,打动了亭外的一颗芳心,看书的我更是感动得一塌糊涂……
看一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便可知作者对他的喜恶。梁羽生应该是欣赏纳兰的,他笔下的容若,形神兼备。不但气度高华,胸怀坦荡,整一幅霁月光风映画堂的景象,而且赤子之心,别有一番天真未凿的风致,让人想不动心都难!(譬如说我 ^0^ ……不过他把康熙写的太狠辣了,不满!!)
结果整套《七剑》看下来,谁和谁都没分清,惟独记住了这位惊才绝艳的纳兰公子。
书中还引了两首词,是容若送给为情舍命的三公主,其实也是他写给亡妻的。我再添多一阕——
摊破浣溪纱
林下荒苔道蕴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摇头ing,这么深情的男子还要悔薄情,那世上百分之九十八的男人都可以自杀谢世,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女人都要去撞墙。)
叹黄尘埋玉,惆怅东风
我站在时间的彼端,回头遥望着逐渐湮没于历史浪滔里的幽幽词魂。
或许在神佛的眼界中,我们距离并不远,不过区区三百年的光阴。
那我可不可以也去佛前求个五百年,求一段尘缘,换取纳兰公子的偶一回顾?
又或是去作那春日宴中的女子,一年一度的曼舞轻歌,为君添寿?
一曲河满倾城,半阕风流倾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词人难再得!
********************
太喜欢了,有时反而不知该怎样说,怕言不由衷、怕词不达意,枉费痴心。
纳兰词,心爱的也太多,只是再贴下去荷包要被扁了~~
一句话,千人看花千样好,若是同道中人,还望能博君一笑。
……(全显)
 
[回复]
[投诉]
等啊等啊,还没进入主题啊?
……(全显)
 
[回复]
[投诉]
是不太像纯粹的言情小说了,不过也很好!
且今日的名次又高了一点,嘿嘿,好高兴呀。匪匪加油!
……(全显)
 
[回复]
[投诉]
1
...
9
10
11
12
13
尾页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1-05 16:37:39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