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苏易今日要进宫。

      作为承安候长子,苏易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当今大梁皇帝的伴读。

      大梁皇帝年纪与苏易同龄,但因为先帝梁文帝早逝,一年前就登上了帝位。

      但和所有年少登基的皇帝一样,大梁朝堂的权利并不在他手中,而是由梁帝的生母赵太后和其兄赵司徒把持。

      苏易与梁帝从小一起长大,三个皇子伴读中,梁帝与苏易关系最好。

      另外两个伴读因为年龄较大,已经被推举做官,只剩下身体不太好又无心仕途的苏易还时常进宫。

      自从梁帝登基后,苏易已经不用日日进宫陪着皇帝读书,只用每旬去几天,多是和梁帝一起对弈或者听经。

      梁帝爱清谈,政务之余会请一些辩才高妙的名士前来谈玄论道。

      不仅梁帝如此,大梁清谈成风,士族名流苦苦研习老庄、周易之流,还经常举办宴饮,在宴会上各显奇思,侃侃而谈,引以为风雅之事。

      苏易到的时候,梁帝正坐在蒲团上,仔细听着几位名士论道。

      他定睛一看,都是熟人,光禄大夫谢文公,上次流觞宴上见过的魏侍中,还有时下以清谈名噪一时的斐名士。

      见到苏易,梁帝没出声打扰正辩论到兴头的三位大人,而是指了指身旁早已准备好的蒲团。

      苏易跪坐其上,和梁帝一起听辩。

      听了一会,苏易大致明白了今天论道的辩题,是《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一句。

      三位都是饱读经书的博学之士,辩论起来引经据典,舌灿莲花,从天地大道,衍生到命理生死,好一番唇枪舌剑。

      苏易听的百无聊赖,忍不住用袖子遮住悄悄打了个哈欠。

      这不就是地球上哲学里的那些东西吗?

      再怎么绕圈子,也最终躲不开经典的人生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往何处去?

      苏易这人是个实用主义者,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经辩的好,能管吃管喝吗?。

      这些所谓的名士,每天向往神仙,向往超脱、出世,在这个没有神仙的世界,都是空谈,不过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就是吃饱了闲的。

      与其有这空想的时间,还不如做点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当着各位大佬,苏易面上是一点也没有透露出来的,反而看起来听的极为认真。

      这场清谈足足又持续了一个时辰,三位大人才意犹未尽的停止,互相恭维了对方一通,还约好下次继续。

      梁帝好好的夸了一番今天诸位大人的表现,并赐下宴席,请三位大人和苏易共同用膳。

      酒足饭饱,梁帝才拉着苏易去后花园的湖心亭中对弈。

      湖心亭只用一座横桥连接岸边,湖中荷花初绽,荷叶下锦鲤游弋,亭中石桌石椅雕成古朴的兽型,非常清净。

      微风习习,吹散了微醺的酒意,苏易玉白的指尖持着黑子,落在棋盘上。

      阵阵荷香萦绕在鼻尖,湖心亭远离人群,不用再被各种情绪刺激,苏易感觉舒服了很多。

      这里算是梁帝和苏易两人从小的秘密基地,因为安全,不用担心隔墙有耳。

      苏易每次来到这里,都觉得很放松,相信梁帝也是一样。

      “易之,朕好像很少见你参加清谈。”

      梁帝在棋盘上落下一颗白子,悠悠道。

      “不过是志不在此罢了。”

      苏易漫不经心的回道。

      其实这一点确实很奇怪,大梁的清谈,可谓是名门社交必备,不管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贵族子弟多多少少都会钻研一些。

      只有苏易,虽然袒露过诗赋文采方面的天赋,却从没有在清谈上扬过名。

      甚至于,他会特意避开一些有清谈的宴席。

      梁帝又问道:“不知易之如何看待清谈?”

      苏易想了想,他有些摸不清梁帝为什么这么问,便道:“陛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梁帝失笑,“你与朕十余年的交情,说真话朕还能怪罪你不成?当然是真话。”

      苏易挑眉,道:“依臣所见,这清谈,八个字足以形容。”

      “镜花水月,梦幻泡影。”

      梁帝听完,久久不语,手指无意识的摩挲着指尖的白玉棋子,“易之这话,若是流传出去,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苏易只是淡淡一笑,“不敢欺君。”

      他早就发现,梁帝似乎并不是真的像传闻一样喜欢清谈,虽然他总是请名士进宫,但私下却并不见有多热衷。

      就在方才,苏易以天魔秘法观之,刚才那场清谈中,梁帝真实的情绪可不是面上的喜爱,而是可以说得上厌恶。

      梁帝叹道:“当下,士大夫人人钻研老庄、易理,整日谈玄论道,无不向往方外之人,做神仙隐士隐匿山林。

      朕把持朝政,时常觉得力有不逮,举目四望,朝堂之上,竟无人可用。”

      苏易默然,时局如此,非人力一时所能改变。

      不过,梁帝为什么突然给自己说起这些。

      梁帝看着苏易,认真道:“易之觉得,这可是朕之过?”

      看着梁帝认真的眼神,苏易心中了然,原来是来求安慰了。

      便摇摇头,道:“大梁崇玄之风,先皇时期就有,怎会是陛下之过。”

      看着梁帝‘请继续’的眼神,他想了想,又道:“若究其原因,不过是时局动荡罢了。

      大梁如今虽表面安稳,但北有鲜卑,东有羌胡,极西之地还有匈奴虎视眈眈……蛮夷无不视大梁如膏腴,垂涎欲滴。

      前朝战乱多年,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大梁建国方才百年,元气未复,百姓心中还存着对蛮夷掠劫的恐惧。

      内忧外患之下,无怪乎一些人把希望寄托于‘神鬼’之上。”

      其实苏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没说,就是世家。

      在大梁,真正有话语权的,不是皇室,而是八大世家,王谢陈萧,苏白魏赵。

      这八大世家经营数百年,底蕴深厚,势力盘根错节,互为姻亲,结合成一股庞大的力量。

      大梁的朝堂,半数上都是八大世家的子弟或是门下。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大梁的官制——九品中正制。

      想在大梁做官,只有一条道路,就是由官员中选出德高望重的中正,从文采、德行、才貌三个方面对各郡县适龄青年进行推举和品评,拟定名单,最后交给吏部选拔。

      而这些选拔出的才德兼备者,自然多是世家子弟,从根本上垄断了从仕的道路。

      世家们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实力雄厚,其所在的地方,就好比土皇帝,不但有大量的田地和产业,还拥有自己的私军和营垒。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世家对于皇权其实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底气。

      以至于在这个四方蛮夷虎视眈眈的战乱时代,竟然出现了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这种局面。

      而世家的势大,梁帝可以说是有切肤之痛,特别是其母族赵家。

      他如今,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罢了。

      梁帝长叹道:“易之大才,清谈误国久矣,若朕能得到更多易之这样的俊才辅佐,大梁必是另一番气象。”

      他仔细看了看苏易的脸色,轻咦一声:“朕感觉易之最近的气色似乎好了一些,可是找到了良医?”

      苏易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换了一个方子,最近吃着有些效果。”

      见梁帝面露喜色,苏易又嘱咐道:“不过,这件事陛下先不要透露出去。”

      梁帝见苏易面色有异,看惯了宫廷阴私的他马上联想到了什么,追问道:“这其中,可是有什么蹊跷?”

      苏易垂眸,黯然道:“最近刚有些眉目,还在调查中,所以请陛下千万替臣保密。”

      梁帝想了想,又道:“若有需要之处,易之不妨开口。”

      这就是给自己撑腰的意思了,苏易笑了笑,心中承了梁帝的情,行了个礼,“多谢陛下。”

      正当梁帝与苏易相谈正欢时,守在湖心亭桥边的贴身内侍匆匆走了过来,梁帝面上的笑容一敛,沉声道:“何事?”

      内侍低着头,恭敬道;“陛下,太后召见。”

      苏易感受到梁帝心中升起一股烦躁的情绪,低头装作仔细看着棋局的样子,心中却想着。

      看来,梁帝与赵太后关系并不如传闻中的和睦。

      内侍又低声补充道:“司徒家的小姐今日来给太后请安了。”

      苏易了然,看来太后召见梁帝应该就是为这位赵司徒家的嫡女了。

      难道,太后有意立自家的侄女为后?

      这也不是不可能,亲上加亲,是巩固地位的最好方法,赵家若是能再出一位皇后,八大世家互相牵制的局面,必然会发生改变。

      不过,这肯定不是梁帝想要见到的。

      果不其然,苏易从梁帝身上感受到一股怒意。

      梁帝起身,心中压制住火气,面色却不显丝毫,对苏易温声道:“易之,今日就到这里吧。”

      苏易点点头,起身行礼道:“陛下,臣告退。”

      梁帝点点头,大步向前走去。

      苏易起身,抬头看了看渐阴的天色,拍了拍坐的有些皱的衣服,背起手,脸上露出一个兴味的笑容,轻声道:“要变天了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