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中后期的财务危机
本章中关于国库存银的那段描述,不是危言耸听,嘉靖中后期的国家财政,就是这么一个提不起来的烂摊子。看过二月河《雍正皇帝》的大人,大概都会对追讨库银的情节印象深刻。雍正这人,别的暂且不说,他能给乾隆留下六千万两的国库,理财上确实是一把好手。
明廷税赋收入一般包括夏税、秋粮、马草、屯田、地租、盐课、门摊等,每年各有定数。嘉靖即位前期,首辅杨廷和协助清理武宗弊政,嘉靖自己也勤于政务,因而嘉靖二十年之前的财务状况相当不错。十四年,嘉靖曾询问过太仓银库的积贮状况,当时的回答是“库颇充盈,可支数年”。嘉靖二十年之后,随着南倭北寇的困扰,嘉靖斋醮祷祀的挥霍浪费,内廷大兴土木以及宗藩岁禄的几何级数增长,财政开始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再加上严嵩辅政期间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中饱,使明王朝困窘的财政雪上加霜。
财务危机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缓解财政赤字,只能加重民间的赋税,百姓对此积怨入骨。如何解决,是明王朝面临的生死存亡问题,因此嘉靖后期对赋役制度和宗藩条例进行了变革,虽然不很彻底,只是缓解了一部分矛盾,但却为万历年间张居政的改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