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李隆基悠悠转醒,就听到天音说【那么,马嵬驿之变背后到底有谁的影子呢?】

      谁能在兵变之后受益最大,谁就是幕后主使。而有资格指挥士兵哗变的人,当然只有太子。

      正如天音所说,自己老了,没有人不在乎未来,太子就代表了未来。如果太子能够平定叛乱,收复长安,变就变吧。总好过百年之后,自己以亡国之君的身份去见祖宗。

      他刚才确确实实看到了太宗文皇帝,这天幕应当就是祖先派来帮他的,让他从昏聩中清醒过来。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李隆基推开来搀扶的高力士,对着天幕行了一个大礼,正色道:“罪人李隆基,恳请列祖列宗教诲。”

      安史之乱还没有发生,一切都来得及。

      “去请太子进来,共听教诲。”

      贺知章悄无声息朝李隆基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道,这回太子的身份真正稳了。

      【马嵬驿之变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六月十五日清晨,李隆基带着队伍离开马嵬驿。离开长安之时,说要去蜀地,然而蜀地是杨国忠的地盘,那里的官吏都是杨国忠手底下的人,如果去了蜀地,会不会遭到反噬?这是禁军的疑问。可是,要去哪里呢?】

      【就在这时,发生了史上著名的‘遮道请留’。无数百姓哭着请求李隆基‘长安城里的宫殿是陛下的住所,渭水河畔的陵墓是陛下的祖坟,舍弃长安和祖坟,陛下您又能去哪里?’李隆基踌躇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只留下太子安抚哀怨的百姓。】

      【无数百姓无奈地看着皇帝离开的背影,他们拦住了太子,‘陛下要走,我们无可奈何,但我等愿意跟随殿下征讨逆贼,收复长安。如果陛下和殿下走去了蜀地,中原的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李亨留了下来,他带着李隆基分给他的两千禁军去了扶风,去集结西北边军,讨伐逆贼,克复两京。此时,李亨身边的人马已经超过了李隆基。最后,李亨在灵武自立门户,择日登基。这样看来,李亨是最后的赢家。】

      【而杨玉环,真的是个可怜人。杨国忠为什么权倾天下,后人都说是因为他靠裙带关系。事实上,杨国忠与杨玉环的关系非常单薄,与杨国忠交情匪浅的是虢国夫人!杨玉环去拦住李隆基亲征是杨国忠和杨氏姐妹劝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吓的。】

      【如果有机会见到年幼的杨玉环,我想告诉她,永远永远不要去长安!】

      杨玉环见天音竟然会为自己说话,一时之间不敢相信。她多想放声大哭,可皇帝眼睁睁看着,她强忍住泪水,就像平时一样笑。

      是啊,永远不来长安,自己就不会遇见寿王,也不会被皇帝看上,最后也不会被缢杀,更不会留下千载骂名!

      凭什么,皇帝的错要女人来承担?凭什么,自己一生贤淑要被冠上祸国妖妃的名头?

      在杨玉环没有注意的地方,李琩暗自抹泪,风光霁月的大唐皇子,成了如今这副窝囊模样!贫苦人家的父亲尚且为儿子操心,自己的父亲是大唐天子啊!

      可惜他们二人的痛苦只有他们二人知晓,殿内的朝臣虽然私心承认天音所言是真,可不过一个女子,怜惜过了也就罢了,何须多言!

      李隆基面不改色,不去理会天幕的内容,他要避免安史之乱,要除掉藩镇,朝中还有谁能用,北边的仗还打不打。

      【李隆基默认了,他选择顾全大局,传位太子。太子不敢受,父子二人推诿后,在传位诏书中明确:在克复长安之前,太上皇对军国大事有知情权,参与权,甚至是决策权。】

      【简而言之,太上皇并不放权,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除非皇帝收复了长安。】

      【就是这样的决定,导致了李亨收复长安心切,无视长远利益,不听从李泌的建议,失去了解决藩镇之祸的最好时机!】

      李亨没有想到自己真的顺利登基,可竟然错失了解决藩镇节度使的机会!他对那时候自己的心思很清楚。他要作为孝顺儿子登基,名正言顺从父亲手里接过权柄,所以不能有一点点差池,否则不得人心,若没有太宗文皇帝的能力,还会遗臭万年。

      至于马嵬驿之变,自己正是得利最多的人,趁机诛杀奸相,还脱离了父亲,另立门户,“阿耶,儿臣……”

      天知道李亨做梦都想诛杀杨国忠,这个小人,不断给自己找事情,之前的三大案都是他和李林甫搞的鬼!自己每日提心吊胆地活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步入兄长的后尘!

      李隆基亲自扶起请罪的太子,温言道:“为国为民,你做得很好。”他端详着两鬓斑白的太子,才三十多岁,就白发丛生。这里面,大概都是自己的功劳。在那种情况下,能引导哗变的人只有三个,太子,禁军首领陈玄礼还有高力士。但后两个人能得到什么呢?

      陈玄礼有从龙之功,高力士一个宦官,权利来自于皇帝。可没有老皇帝的心腹去服侍新君的。所以,极有可能就是太子说动了陈玄礼,最后导致了马嵬驿之变。至于贵妃,或许是无妄之灾。不过太子心眼确实不大,之前监国没有监成,很难不怀疑他没有怀恨在心,顺势缢杀一个妃子,太容易了。

      【李泌建议李亨,先攻克叛军的老巢范阳,彻底清缴叛军,随后克复两京易如反掌。但李亨急切地想先收复长安。当时的兵力克复长安正好足够,但收取了长安后就无力再去攻打范阳了。而叛军老巢没有得到清缴,很快恢复元气后卷土重来!最后,河北藩镇尾大不掉,他们表面上投降,李亨不得己只能将这些掌握安禄山残余势力的人继续封为节度使,占据河北。】

      【从此,一个安禄山死了,取而代之的是河北出现了三个‘安禄山’,最后大唐境内数不清的‘安禄山’】

      【李亨的想法没有错,他登基理由来自于平定叛乱,收复两京。他必须快速收取长安和洛阳,让天下人和李隆基看到自己的决心实力,从而李隆基迫于压力必须承认李亨的合法性,天下人也会支持拥护这位中兴之君。】

      【说到底,李亨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君主,与他的父亲差距太远。李隆基老年虽然昏招频出,但他的政治手段绝对是高明的,通过三方制衡,牢牢巩固了自己的权势,高高在上看着宰相、太子、边将斗来斗去。虽然李隆基好大喜功,冷漠无情,但从本质上来说,他的政治手腕相当高明,政治眼界比李亨不知道高多少。他对太子的打压和磨炼直接造就了一辈子生活在父亲阴影之下的小心过度的平庸君王。】

      【李亨回鹘联盟,凭借回鹘强大的骑兵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在两京光复之日,也是两京百姓遭难之时。】

      【李亨答应了回鹘军队,一旦攻克长安,长安城里的金银珠宝任由回鹘军队劫掠,‘克城之日,土地、土庶归唐,金帛、奴婢皆归回鹘。’可一旦履行承诺,长安百姓将遭到不亚于安禄山叛军入城是的浩劫!还是广平王李俶哭着拦住回鹘太子,他说‘如果劫掠,那就会助长百姓反叛的心思,到时候洛阳就不好攻克了。’】

      【难道让回鹘人白白给大唐打工吗?】

      【李俶没有办法,兵不强,马不壮,他无力阻拦,‘那就请攻克了洛阳后履行承诺吧’】

      李世民看着软弱的子孙,恨不得自己亲自去平定叛乱,回鹘,西北小国,也敢在大唐面前耀武扬威,还敢抢劫大唐子民!后世子孙是没有骨头吗!

      还有李亨,解决藩镇的大好机会给到他手里他不要!他在怕什么!

      尉迟敬德对天音说的玄宗朝大唐兵强马壮不以为然,若是兵强马壮,还能被回鹘欺负成哪个鬼样子?堂堂皇子哭着求异族,像什么话!至少这个齐王也只是逃跑,没有跟孙子似的求异族!

      长孙无忌明白,李亨的考量完全有道理,政治考量压倒了军事逻辑,他太着急了,太想得到李隆基的承认,虽然李隆基后期昏聩,但天音也说了,这是将大唐推向巅峰的君主。父强子弱的悲剧不外乎如此。而他们这位,父弱子强,也不少好事。

      ——

      李隆基没法去责怪李亨。

      他一直防着宫廷政变,应该说大唐的皇帝都会担心宫廷政变,而李亨有这个想法很正常。谁也不愿意当名不正言不顺,有名无实的君王。可惜眼界太小!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有几年活头!为什么不先解决藩镇问题!

      更可恶的是,竟然与回鹘人勾结!

      李亨越听越害怕,后背的冷汗渗出来打湿的锦袍,他明白自己那样做的根源,可被广而告之,在父亲、朝臣甚至是在先祖面前丢尽了脸面!倒是自己的儿子,大出风头。

      如果李亨来到后世,就知道他和李隆基现在是公开处刑的状态。

      【当广平王带着大军浩浩荡荡进入长安时,朱雀大街两边占满了长安的百姓,他们热内盈眶,伏地痛哭。皇帝回来了,是不是能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是不是能造就下一个‘开元盛世’?】

      【很遗憾,盛唐至此终结了。】

      【最可怜的莫过于燕云之地的百姓。一百五十年后,唐朝灭亡,燕云被割给异族。下一次燕云百姓归入华夏,要等五百年。】

      【对于天宝十五年之后的唐朝百姓而言,对于大唐盛世的记忆已经渐行渐远,他们不断怀念贞观八年颉利可汗的舞姿,怀念‘天下无贵物’的开元十三年,怀念曲江芙蓉池的袱禊,上元节的灯会……】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