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牡丹亭 ...
-
国际文物峰会当晚,暴雨冲垮了徽杭高铁信号塔。临川被困在VR体验舱里,忽然被推进嘉靖四十三年的数字祠堂。他看见自己的虚拟化身穿着月白直裰,而对面戏子腕间银铃正发出5G频段的干扰波。
"欢迎体验‘徽州记忆’1.0版本。"青淮的AI形象从藻井降下,纳米投影在雨中泛起涟漪,"这段隐藏剧情,需要沈氏基因解锁。"当临川的触感手套碰到虚拟灵牌时,DNA验证程序突然启动——供桌上的翡翠翎子化作数据流,涌入他佩戴的脑机接口。
数字暴雨在神经突触间倾盆。临川在元宇宙祠堂看见所有先祖的虚拟影像:举着解剖图的沈兰隅正与穿AR防护服的工程师辩论榫卯力学;林素娥的全息形象在区块链上刻录族谱;而穿明制道袍的沈鹤卿,正用算筹计算祠堂三维坐标。
"这不是轮回,是文化拓扑学。"青淮的AI撕开数据表皮,露出底层代码里的沪杭铁路图,"你们总在相同情感结构里解同一道题。"虚拟雷峰塔轰然倒塌时,临川看见翡翠翎子化作无数像素鹤,沿着5G基站飞向云服务器。
次日的修复研讨会上,临川展示了翎管内的纳米地图。当激光笔指向皖南高铁线路时,在场学者惊觉明代水道与高铁高架桥存在71%的重合率。"祖先用翡翠翎子对抗时间,"他切换全息投影,"而我们用光纤延续记忆。"
腾讯文旅的虚拟祠堂项目上线当天,临川带女儿体验了AR祭祖。小女孩的智能汉服自动变形成箭袖,她对着空气划拉两下,调出沈鹤卿的虚拟戏台:"爸爸,这个NPC说我们欠他张民国戏票!"
梅雨季的故宫数字馆,游客正用手机扫描翡翠翎子展柜。当AR程序激活时,每个人都在自己虹膜上映出不同的祠堂倒影。临川望着数据洪流中的万千镜像,忽然明白祖母临终时说的"裂痕愈合"——那些曾楔入家族血脉的痛楚,终于被拆解成文化基因库的字节。
暮色浸染徽州VR体验馆时,临川收到AI生成的《牡丹亭》新编。算法根据历代族谱情绪分析,将"游园惊梦"改成了"数字还魂"。当他触击全息戏票的瞬间,北京、杭州、纽约的云端祠堂同时亮起灯光,照亮人类共同的文化DNA螺旋。
高铁穿过新安江大桥时,临川的脑机接口收到纳米探针报告:翡翠翎子内部发现量子纠缠态刻痕。他望着窗外忽明忽灭的星链卫星,给女儿发了条语音:"周末去天文馆,看祖先如何在玉器里编码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