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戞娑欐償閵娿儱鐎梺鍏肩ゴ閺呮粌鐣烽弻銉﹀€甸柨婵嗛婢ь垰鈹戦姘ュ仮闁哄本绋栭ˇ铏亜閵娿儲顥㈤柡浣哥Ч閺佹捇鏁撻敓锟�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绠犻幖鎼厛閺佸嫰鏌涢埄鍐姇闁稿孩鎹囬弻銊╂偆閸屾稑顏�,闂傚倷娴囧畷鍨叏閺夋嚚娲Ω閳哄倹娅囬梺璺ㄥ櫐閹凤拷闂傚倸鍊峰ù鍥儍椤愶箑骞㈤柍杞扮劍椤斿嫰姊绘担鍛婂暈闁荤喖浜堕獮蹇涙晸閿燂拷/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濞戔懞鍥敇閵忕姷顦悗鍏夊亾闁告洦鍋夐崺鐐烘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月考 ...

  •   卷生卷死的高中生活还在继续。

      开学时校长老师们天花乱坠地吹着学校课外活动有多少多少,事实是考试试卷多得数不过来了。

      第二次月考接踵而至。

      这次的月考延续了海中以往的风格——变态难。

      每一科都那么难的情况下,差距才会拉得更开。

      姜璐从数学考场回来,崩溃地吐槽这次卷子有多变态。

      转头看到常青正和越屿对着答案。

      “填空题第十到十四分别是根号七,负二分之一……”

      边上还有个人喊得超大声:“什么!第11题不是二分之一吗!”

      她立马捂着耳朵逃离现场。

      什么人啊,这不有病吗,等等,她好像做对了?

      那人转头问越屿:“越哥,是二分之一吧?”

      越屿看常青没说话,等了几秒慢吞吞说:“这道题......我记得选A.......吧。”

      这欠揍的语气......果然,下一秒。

      “我真服了,别骚了越屿!”

      “你穿越了?穿到隔壁省考全国卷去了?”

      “别闹了!十九二十题全选C,选ABD的都零分!”

      “我靠!你怎么知道我真的写了C!”

      “家人啊!我也是!最后两道题我连题目都看不懂!”

      “别说最后两题,我第一道立体几何都做了半个小时!”

      “我直接没做出来,画了个辅助线写了个定理就不会了!”

      “别对答案了!再对答案就滚出去!”

      顾伟的课本在讲台上敲得噼里啪啦响:“这张卷子,你们还能对出统一的答案,我管你们叫老师。”

      他高亢洪亮的嗓音在教室里做着三百六十度立体旋转:“这张试卷竞赛组老师亲自出的,我都不一定及格,你们不搞竞赛的就当做着玩玩,反正没多大意义。”

      常青和越屿对视了一眼。

      常青:挺简单的。
      越屿:不太礼貌吧……

      她抽走越屿手里她的试卷,回了座位。

      姜璐小心翼翼地拉了拉常青。

      “同桌,第十一题真的是二分之一吗?”

      常青看了姜璐一眼,淡道:“负二分之一。”

      “真假的我做对了!”

      常青把语文书翻到底,也觉得没什么好复习的。

      语文这一门科目,难度100和50几乎差不多。

      谁知道待会会出哪些偏到门缝里的成语诗词,说不定作文题目也云里雾里,故意出个诱导跑题的作文题。

      看到姜璐一副中了彩票的样子,常青挑了挑眉:“这么相信我?”

      “当然!你难道不相信常青吗?”

      常青本人一本正经点头:“当然。常青是不会错的,相信她就对了。”

      哪怕是说这种听起来不要脸的话,常青也是一脸平静,眼睛像一潭没有波动的湖水,毫无喧嚣地带起一潭白鸥。

      那么自信张扬的话原来也可以如此绝对。

      绝对的自信,绝对的正确,绝对的客观。

      姜璐心底对常青的信任度甚至高于学神。如果常青和越屿的答案背道而驰,她绝对不带一丁点犹豫地相信前者。

      就算是常青不擅长的英语,这次考完后,常青和姜璐对答案时出现差错,常青也只是面无表情地吐出一个字。

      “哦。”

      姜璐:“哦是什么意思?”

      常青:“我错了吧。”

      “说不定是我错了呢?”

      “确实。”常青点头。

      姜璐默默不说话背历史了。

      看看,就算是同桌不擅长的科目,也能做到如此自信,多么值得学习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

      怪不得人家是学霸呢。

      常青倒不是多自信,英语阅读理解对她来说,存在赌的成分。

      很多时候,明明一句话所有单词她全认识,甚至一大段话她都能翻译出来,偏偏那题目出的就模棱两可。

      第二次月考过程潦草,结果也潦草。

      本来就是一次难度超标的考试,也只是普通月考,没有期中考或期末考那么权威。

      大部分们同学怨声载道地抱怨考试题目,一出考场看到所有人都在吐槽就放心了。

      看嘛,所有人都难,所有人都做不出,总分肯定比之前要低。排名高值得可喜,成绩低也不必放在心上。

      这应该是百分之九十同学心中的想法。

      也不过就是次不重要的月考,难度再大,学生水平在这里,上次年级前五十的也不可能排三百名外去,而上次考两百名之外的也绝不可能翻身成为年级前三十。

      老师眼里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眼里只看得到几个名字。

      然而,变数却发生了。

      起因是数学组老师在办公室批卷子。

      “第三个!”

      一男老师爆发出尖叫。

      “什么第三个,”旁边一女老师皱眉,“声音小一点。”

      “我说,这是我批到现在,第三个做出来第23题的学生!”

      “附加题第三问?等差数列那道?”

      “除了越屿成絮圆还有谁做得出来?”

      “这帮小兔崽子怎么做出来的,我都不会做!”

      “估计又是十五十六班哪个搞竞赛的,灵机一动做出来又不奇怪。”

      最开始说话的男老师激动道:“什么不奇怪啊,这道题是吴国春组长从去年数竞卷上找出来,从一道变态难的填空题改编出来的,是整份卷子最难的一道,越屿做出来就算了,成絮圆能解出来已经很出乎意料了,这又是从哪个缝里冒出来的!”

      “这届学生是挺厉害的,无论是竞赛还是高考水平都比这届高三强,我本来觉得越屿能留下来冲个高考状元,但人家能提前进肯定不愿意高考,唉。”

      “那竞赛是不是能多冲几个清北的。”

      “不能。”吴国春的手从一开始说话那老师的电脑鼠标上离开,他有些遗憾,“这个学生不搞竞赛的。”

      办公室沉寂了一瞬,又热闹起来。

      “谁啊,哪个班的!”

      “别想啦,”一个老师看了一眼电脑屏幕,“是十六班的。”

      顾伟还在批卷子,闻言停下了点击鼠标的动作,还有点茫然:“我们班的?谁?”

      吴国春一边把电脑上写着常青名字班级学号的页面关掉,一边在心里惆怅地想着:是一个很有天分、很有天分但拒绝了他的竞赛苗子。

      …………

      考试最后一门化学在周三下午结束,当天晚上成绩就出来了。

      常青和姜璐晚上为了庆祝考试结束,去后门吃了一家新开的麻辣烫。

      因为是新开的店,店面也漂亮,所以人很多,比旁边一些老店还要拥挤。饥肠辘辘的两人等了很久才吃到了第一口。

      ——不好吃。

      常青是个对吃要求不高的人。虽然从小富养,但她几乎不挑食。

      因此,如果是吃到了不爱吃的东西,常青哪怕饿着肚子,也不愿多动一口。

      这家新开的麻辣烫很不好吃。

      常青吃了第一口就不太想吃了,番茄汤底太酸,配上工业的糖味儿,整个汤都萦绕着一种黏腻的恶心感。

      常青默默把这家店在心里画了个叉。

      因为这家店等了二十分钟不说,还晚自习迟到了。

      两个人回去时,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顾伟坐在讲台上,表情严肃地俯瞰全班。

      这个教室里萦绕着陌生又肃穆的氛围。

      两个人是从后门口回座位的,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听到动静回头看了她俩。

      “什么鬼?”姜璐回座位后吐槽,“还不如像上次那样直接逃课,迟个到至于这么吗?”

      常青:“我现在上去找顾伟请假,说要出去玩。”

      姜璐睁大眼睛:“你有病啊?”

      常青左手握着笔,右手捂在嘴上,声音压的很低:“你不敢吗?”

      姜璐老老实实认怂:“我不敢,上次都被我妈骂死了。”

      常青左手放下笔,打开刚刚买的泡芙,捏起一个往嘴里送。

      顾伟严肃高亢的声音在这时响起了。

      “这次考试,我们班考得很好。”

      最后“考得很好”四个字被拉长,顾伟还加重了语气,被念出了一副铿锵有力的气势。

      ——非常适合跑操时叫口号的声音。

      常青觉得顾伟这人挺有意思的。上次期中考试宣成绩时,也是这样,一开始严肃的不得了。

      明明心里乐开花了,面上却要崩着。

      “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年级第一这次换人了。”

      班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靠!”

      “这不是好消息吗?算哪门子坏消息啊!”

      “人越神不在教室,你就嚣张起来了?”

      “对越屿确实是坏消息。”

      “我就说吧,第十一题不选A吧!”

      “是普通班来个转校生?”

      “什么转校生这么猛,能把那位打下来啊!”

      喧闹间十几道目光移向越屿所在的位置,看到他人不在还有些失望。

      没有人会觉得年级第一会换人。

      从高一第一次考试以来,越屿这个名字就永远在成绩单的第一排,从来没下来过。

      年级第二轮流坐,年级第一稳如泰山。

      这不是普高,这可是海宁中学的年级第一。

      全省排名前列的重点高中,本科率百分之百,本一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每年高三都能送出三位数的名牌大学大一新生。

      这么光荣的成绩是由几万个中考生中挑出的考得最好的学生组成,一届又一届都是如此。

      有多少外地的学生慕名前来,参加本地的中考考海中不算稀奇,甚至不少人不惜花大钱也要给孩子买个入校的名额。

      在这个不算大的城市里,所有上了年纪的市民都默认一件事——考上海宁中学,比考上大学还风光。

      就是在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有人这一次考年级第一,下一次考年级七十名;有人这次考两百名,下一次考年级前五十。

      可是有这样一个人,每一次都是第一,他甚至没有一次,哪怕只有一次,考过第二。

      海中这么多年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过去每届都是考完年级第一分享经验,这一届倒好,由于年级第一分享的太多了,那稿子都要念烂了,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每次都是年级第二作为代表分享经验。

      所有考上海宁中学的都是曾经的天之骄子,高一还有人想过把他打下来,到了高二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了这个念头。

      当一个人领先自己十米,很多人会选择努力赶上;可当他领先自己一千米时,似乎努力也成了无用功。

      教室里的哄闹声逐渐变小,不少人唏嘘,不少人还觉得不可思议。

      就像是一座横亘在面前的大山,毫无任何坍塌的迹象,却在某个时刻,忽然倒了。

      更不用说姜璐这些和越屿上同一个初中部的人,她大张着眼睛,还是不可思议:“谁啊,十五班还是普通班啊?”

      常青还在吃着泡芙:“说的是换人,不是换班。”

      “我们班还有谁能把他从年级第一踢下来啊!”

      “不是有吗。”

      姜璐转过头,歪了歪脑袋:“谁?”

      只见她一向淡定的大佬同桌将最后一口泡芙吞吃入腹,然后抽出纸巾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擦完手捏着纸巾的左手忽然伸出大拇指。

      然后指向了她自己。

      常青脸上还是平时那副没什么表情的表情,眼睛里也平淡得看不出一丝外泄的情绪。

      她说:“我啊。”

      自然得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