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濞嗐垼绻嬬拋鍧楁6閺呭鐫�,鐠囩﹤閻ц鍙�/濞夈劌鍞�]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阿姐,让月儿早些嫁过来吧。我的身体你也知,自幼便有些不足。这些年也常为头疾所困扰。能活至如今寿数已是大幸。唯有一事放之不下。太子......咳咳咳......”
      说着话的景帝又是连声的咳嗽。
      馆陶长公主一面替景帝顺气,一面道:“何至于说此丧气之话,太医署难不成还缺医术高明的医师?便是宫中没有,去民间走访,总有能医治你的人。”
      景帝苦笑,“阿姐,医者救疾疗伤,可这命数却是掌握在司命手中,非是小小医者就能抵抗天命的。”
      “阿启......”馆陶长公主的眼中再次闪烁出了泪光。只是比起方才的欣慰,现下却是难以言说的悲伤。
      景帝拍了拍馆陶长公主扶着自己的手,权作安慰,“阿姐,若可以,我也不愿说这些令你难过,只是太子与月儿需要你看顾。咱们姐弟四十余载,除了你,这前廷后宫,我且又能......信任何人?”
      听得景帝如此说,馆陶长公主也只能强忍悲伤打起精神,用袖口胡乱抹了下眼泪,道:“你说,阿姐都记着......”
      景帝欣慰一笑,随即继续道:“古之圣者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无家齐何以治天下。太子再是资质出众,可尚不及束发,在宗室朝臣眼中也只是黄口小儿,如何能令天下信服。可他若成婚了,意义就不同了。成婚了,就代表了他有了男人的担当,有了担当在朝臣面前说话就有了分量,有了威仪。才不致宗室朝臣拿他当黄口小儿随意应付。主幼国疑,从来都是如此。再者,也是我的私心,能在我闭眼前,见到彻儿与月儿的成婚之喜。”
      馆陶长公主并非不懂景帝的忧心,也并非不愿成全,只是她有自己的忧虑,“月儿她还尚小......至今未来癸水,怕是不能行......夫妇之事......”
      “只是先成婚,待月儿及笄再行合卺之礼......”景帝解释道。
      既如此,馆陶长公主再无反对的理由,郑重道:“阿启,阿姐就将女儿交给你了......”
      景帝亦郑重回之一礼,“阿姐,多谢你......”
      跪坐在回廊外的青娘看着愈发暗下来的天色,想到回来时一脸心事重重,将侍女都赶到堂外,就连她也被吩咐在外面侯命,立时难以自抑地忧心起来。
      直到天色彻底暗下来,各处已掌了灯,只有馆陶长公主这处还是暗的见不到人影时,青娘才不得不对着屋内请示,“殿下,可要掌灯?”
      第一遍时,并未得到任何回应。
      青娘恭敬等了片刻,不得不提高声音再次开口,“殿下,可要掌灯?”
      不过几息,就听堂内传出,“进来吧......”
      青娘赶紧领着侍女进去。很快屋内的光亮就透到了外面。
      青娘趁此又说道:“殿下,可要摆晚膳?灶上已准备多时,您还是先用膳吧......”
      想到白日里,景帝透露出的身体状况,以及两人的谈话,馆陶长公主又哪里有胃口用膳,摆了摆手,“暂时先等一等。都出去吧,容我再理一理思绪。”
      既是如此吩咐,青娘再是忧心,也只能听命出去等候。
      而馆陶长公主的思绪再次回到了白日之时。
      “阿姐,我的身体状况莫要透露出去......”
      “阿姐焉能不知轻重,只是母后那里...也要瞒着吗?”
      “瞒着吧,阿武才走不到一年,朕的身体又出了问题,阿母如何能撑得住。朕好歹还能再撑些时候。待瞒不住了,我自会告知于她。”
      “可为彻儿与月儿提前婚事,总要给阿母一个合理的解释。”
      景帝看起来早已想好了理由,“假托高帝梦中预示如何?阿姐毋须忧心,朕自有办法应对。”
      馆陶长公主点了点头,“此事便按你说的办。不过彻儿与月儿那里,也当提前说一声,免得两人不知轻重,再辜负了你为他们的一番爱护之心。”
      景帝笑,“月儿如何朕不知,但彻儿必定欢喜不已,毕竟他自小就要爬阿姐家的院墙去偷小果子。这下不用去爬院墙就将小果子抱在怀中,可不要欢喜了吗?”
      想到两人幼时之事,馆陶长公主也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已然泪流满面......
      这一日,馆陶长公主枯坐房中许久,竟是忆起少时之事居多,那时先帝尚在,阿母尚有一头乌黑秀发,阿武尚在襁褓,她与阿启总爱逗弄悠车中呼呼大睡的幼弟,有时手重,不小心将人弄醒,阿母总要斥责他们......
      一晃竟是过去了这许多年......
      景帝这边同样有些难眠,便是浅浅睡下了,不过一个时辰又再次醒来,反复两三次。最后一次问值夜宫人,宫人回是“卯时刚过”。
      景帝干脆起来更衣。
      春佗忙上前道:“时辰尚早,陛下何不多歇息一会儿,奴见您昨夜多有辗转,可是有何烦心事?”
      “烦心事?你这察言观色的火候还是欠缺啊......”景帝摇头叹道:“朕非是烦心,而是得高祖提点,激动到无法安睡。”
      随即吩咐,“度着太子宫开门的时辰,去唤太子过来,朕要领着他去向太后问安。”
      “诺,太子自来勤勉,总要早起读书,习射,再过个两刻,奴便着人去请。”
      景帝点点头。
      待刘彻被引致宣室殿后殿时,天色尚且将亮未亮。等父子两人来到长乐宫,日头才正冒出头。
      “他们父子倒是来的早,你去迎一迎他们......”听完小黄门的禀告,窦太后对一旁的凌月道。
      凌月刚起身,就见景帝领着刘彻已踏进殿中,忙走下来行礼,“舅舅,表兄......”
      景帝含笑令她起身,“月儿倒也起的早。”
      随即自己向窦太后问安,刘彻紧随其后。
      窦太后让两人靠近了坐,“你们怎也如此早,可用了早膳?”
      景帝回,“未有,还要叨扰母后了。”
      窦太后一副不出所料的样子,“想也是。”立时吩咐宫人让灶上再备上皇帝与太子的早膳。
      宫人领命退下之后,窦太后对着景帝说笑,“我人老觉少,起的早倒是让你们迁就了。尤其是月儿,她人小,说了几次,让她多睡个把时辰,她偏不肯,难道我这个做外祖母的还能挑她的理不成?现下可是与我一道数着时辰等天明了。”
      景帝哈哈一笑之后,问道:“阿母可愿,月儿此后一直在宫中陪着您?”
      “我愿意,但阿母可做不得你阿姐的主。你就瞧吧,但凡月儿半个月不归家,你阿姐必定急吼吼地来我这里接人。我可扭不过她。”
      “儿倒是有个法子,让月儿早些嫁进来如何?”
      窦太后倒没想到他说的是这个法子,因看不清景帝脸上的表情,一时间也分不清他是在玩笑还是真的有此想法。
      不止窦太后,就是刘彻与凌月也一时间分不清景帝的意思,只因两人能见到景帝的神色,并不像玩笑......
      在三人还未反应过来时,景帝继续道:“儿说的并未是玩笑,前几日儿梦见高帝,说太子宜早日与贵女成婚,日月交辉,照临下土,利我汉室万年基业。这几日儿辗转反侧,觉得既是高帝之意,当遵循才是。阿母意下如何?”
      “倒也不是一件坏事,且是高帝之意,万没有违背的道理。只是......月儿年纪尚小,怕是一时半刻行不了......”度着凌月还在,恐她小女娘害羞,便略去了夫妇人伦几字。但她的迟疑之处与馆陶长公主是一样的。
      景帝自然懂,把对馆陶长公主的解释再一次解释给了窦太后,“先成婚姻大礼,告祭宗庙,至于后面,可等月儿及笄之后再行合卺不迟。”
      窦太后明显被说动了,只是还有最后一丝迟疑,“也要提前与你阿姐商议一下才是。”
      景帝笑道:“昨日趁着阿姐进宫来探望阿母,儿已与阿姐提了此事,阿姐说只要能令您同意,她便也同意。”
      窦太后立时就欢喜起来,“这可真是大喜啊。要尽快昭告天下,令太史令卜吉日,算吉凶,还有两人的婚服让织室那里优先准备......”
      窦太后将能想的都想了一遍,恐漏掉什么,甚至催促景帝唤皇后来一起商议。
      见窦太后急过了自己,景帝反而静下了心,安抚道:“已令太史令卜了吉日,今年六月上有一个大吉之日......”
      窦太后一听日子,就蹙起了眉,“是否有些赶了?太子大婚,至少也得一年的时间准备。”
      “赶是赶了些,只是今年就六月上一个吉日,再晚,便要拖到明年,儿觉得遵从高帝之意,自是越快越好。”
      窦太后略略一想,也便同意了,只是道:“令下面用心准备,莫要因时日太紧,就委屈了两个孩子......”
      提到两个孩子,窦太后这才想到在场的凌月与刘彻,笑道:“光听你我在絮叨,倒是将小郎君与小娘子抛在了脑后。”
      说着唤两人上前来,一手摸着一个,“都长高了,尤其是彻儿,怕是比祖母还要高了吧。日后成婚了,就是顶门立户的成丁了。古人常讲封妻荫子,彻儿你是一国的太子,与普通男丁所负的担子又不一样,不仅要封妻荫子,更要治国理事,背负着天下千千万万的黎庶。你要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如高帝般勇武,如先帝般仁爱,如你父皇般知人善用,朴素用俭,庇护你的子民。与月儿夫妇一体,育后嗣,承宗庙,延我汉家江山千年万年......”
      “是,彻儿谨奉祖母教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鐠囬攱鍋嶉崗鍫㈡閸忋儱鎮楅崘宥呭絺鐟封偓閿涗箷閻ц鍙�/濞夈劌鍞�]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