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 ...
-
贞观十年,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可朝中却有不少人从中作乱,在边疆,西云国开始蠢蠢欲动。
于宁静的夜间,打更人一边敲锣一边道:“夜半三更,小心火烛”
长安城内将军府中传来阵阵哀嚎声,大将军寒谦牵着大儿子寒苏玉在院内踌躇。不多时,屋中不再哀嚎,只有婴儿啼哭的声音,声如洪钟,又绵延婉转。
接生婆一手抱着一个婴儿推门出来,“恭喜将军,夫人生了龙凤胎,”
寒谦道:“那我夫人如何了”寒谦似乎对孩子并不关心,而是更在意夫人。
接生婆说:“夫人没什么大碍,只是有些虚脱,休息几日即可”寒谦闻此也便放下心来。
寒谦接过孩子,不住的挑逗,“这孩子长的真水灵啊!这眼睛像夫人,男孩长的像我,哈哈……”
寒苏玉扯了扯其衣角道:“爹爹,弟弟妹妹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寒谦道:"我曾答应你娘,生男孩和我姓,生女孩和她姓,现在正好都可以了,那男孩便姓寒,名立凌,女孩姓徐,名念君"
将军府大门被大风吹开,奇怪的是,大门明明被栓住又岂会被风吹开呢?
此时,一位老和尚右手持禅杖,左手合十于胸前而来。寒谦见此,将孩子交给接生婆,又蹲下嘱咐寒苏玉随她离开。
他们走之后,寒谦毕恭毕敬的说:“大师,这边请。”
二人穿过一个个别院,踏过一支桃木桥,到了府内藏书阁,二人铺毡对坐。“不知大师前来要带走谁?”
老和尚面不改色的说:“寒立凌!”
寒谦不经担心,立凌还小,又岂能放心他独自和他离去。“那大师,为何偏要带走立凌,毕竟他才出生!”
老和尚儒雅随和的说:“苏玉出生时我便与你说过,他命中有一劫,这个劫难便是立凌。他们其一生,则宁一亡。”
寒谦紧握成拳:“那……那,何解”
老和尚道:“立凌年满十岁时我便来接他离去,你且带苏玉去边疆生活此后,他们二人见面次数不得超过三次,直到苏玉年满三十,这场劫难才算解开。若超过三次则一方生,一方死。”
寒谦心想,只要能让两个孩子安安稳稳的活下去便没有什么顾虑了。“好,一切听大师的。”
二人谈完话便离开藏书阁,送至大门处。寒谦调整好心态便向自己夫人房间走去。
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年满十四的寒苏玉携同立凌,念君,既白将军之子白辰和镇北候沈天雷之女沈念熙来到几人平时玩耍的百年大树下。“此次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重逢。”,寒苏玉道。
“是啊!我与你将要去边疆,念君留在府中,立凌小弟弟要去襄樊城,唉!那念熙姐,你要去往何处?”
几人目光向沈念熙看去,“我爹要送我去襄樊亲府中学习礼教,或许平时还能去看望立凌小弟弟!”
“念熙……我……”,寒苏玉欲言又止不知怎样开口。除沈念熙之外,几人面面相觑的蹑手蹑脚的离开了。
沈念熙疑惑,皱着眉头问:“你吃错药了,说话怎么磕磕巴巴的。”
“念熙,等……我回……来,我再……”话还未尽,沈念熙便抱住他,小声的说“我等你。”
说完,转头一蹦一跳的离开了,殊不知二人的脸上都爬满了红晕。
寒苏玉与白辰坐上战马随军离开了长安城,苏玉时不时回头看望。老和尚牵着立凌一步步的向襄樊城走,徐念君号啕大哭在徐锦怀中,徐锦也担心自己丈夫此次能否安全的回来,我也不想看见他那满身伤痕。沈念熙坐着马车从东门离开长安城。
……
襄樊城内,老和尚为寒立凌剃去头发,叫他穿好僧袍,却不留下戒疤。沈念熙说是来到亲府中学习礼教,不如说是炼狱,这里的一起礼数比宫中还要严苛。军队紧赶慢赶的来到边疆扎棚定居。
满天繁星闪耀,流星划过天空。无数人在此停下脚步许下心中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