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16章 建国 ...
-
嘿,各位看官!咱先把北元战争放一放,来瞧瞧朱元璋是咋建立他的国家的。
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头一件事就是给国家取个名儿。这可重要啦,就跟给自家孩子取名似的,这名字可得叫上几百年呢,可不能马虎。
好多人觉得啊,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文化不咋地。可人家建立的元朝,这 “元” 字可有来历,是从《易经》里 “大哉乾元” 来的,可见人家对中华文化也是满心景仰呢。
再看朱元璋,他把自己的朝代取名为 “明”,这里面说法可就多啦。有人说,朱元璋是明教出身,所以才取了这个名。还有人讲,元是北方政权,按风水来说是水,属阴,朱元璋定都南方,要用南方之火 “明” 来镇住北方的水阴。到底为啥呢?这就得去问朱元璋本人啦。
名儿取好了,朱元璋还琢磨着给自己找个光荣的祖宗呢。他老自称 “淮右布衣”,可大臣们都明白,这话也就他自己能说,谁敢当面这么讲,那脑袋可就没啦!他本来想认宋朝的大圣人朱熹当祖宗,可朱熹生活的年代离他太近啦,他那些祖先朱百六啥的还在那儿摆着呢,这可没法糊弄人,没办法,只好放弃这个念头啦。
打了二十多年仗,中国大地那是饿殍遍野、田地荒芜啊。开国皇帝最要紧的活儿就是恢复生产,朱元璋在这事儿上干得相当漂亮。他可关心三农问题啦,把热情都给了农民兄弟。洪武三年的时候,他下了规定,凡是开垦荒地的,就免除三年租税。这还不算,为了鼓励开荒,他还定了法令,只要你开了荒地,这地就是你的,哪怕原来的主人找来,你也不用怕,有朱元璋给你撑腰呢!这招儿可厉害,开荒的人一下子就多啦。
为了让大家好好种田,他还下令,犯了罪但罪不至死的人,都发配去种地,这也算是干了件好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犯罪的人里当官的可不少,就说凤阳那地儿,就有一万多官员在田里插秧呢,这里面的缘由啊,咱后面再说。同时呢,他把各地的租税都大幅削减,就一个地方例外。
这个例外的地方就是张士诚占过的江浙地区。因为当地百姓支持张士诚,朱元璋可就不高兴啦,他规定江浙地区的赋税比其他地方高好几倍呢!这规定一直到后来才废除。从这儿就能看出,朱元璋这人有仇必报,大家可得记住他这性格。
还有啊,朱元璋特别讨厌商人,为啥呢?估计是小时候被囤米的奸商坑过。在他这儿,几乎所有商人都受歧视。他对商人的限制,看着平常,可影响大着呢,把宋朝以来以商为主的发展方向都给改了,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深远,这事儿啊,咱以后再细聊。
在政治制度上,朱元璋一开始几乎照搬了元朝的机构,中央设中书省、左右相,管国家大事,下面再设六部。当时好多人都以为,明朝政府就会这么按元朝官制走下去呢,可后来发生的事儿,那是他们想都想不到的。
【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咱得好好讲讲明朝的科举制度,这可算是明朝的一大特色。
科举制度可不是明朝才有的,不过在明朝可算是发扬光大啦!唐宋时候虽然也有科举,可录取的人少得可怜,一科往往就取几十个人。明朝从洪武三年开始开科举,还扩招呢,这可把那些想当官的人乐坏了,纷纷开始埋头读书。这些人可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啊。
当时的考试分三级。第一级是院试,来考试的都叫童生,您可别以为都是小孩子,七八十岁的童生都有呢!考试范围是州县这一级,在这个考试里合格的,就是咱们熟悉的 “秀才” 啦。您可别小瞧秀才,这考试成绩分六等呢,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叫秀才,考到一、二等的才有资格去参加更高级的考试,叫 “录科”。
这下好了,您要是当上秀才,就脱离平民身份啦,好歹算个知识分子啦。秀才还有些特权呢,比如能免除一个人的徭役,见了县长大人也不用下跪。不过您可别得意,这还不是官呢,离当官还远着呢。
当秀才都这么难,可大家为了当官,还得接着努力啊!
下一级考试是乡试。您可别搞错了,这乡试可不是乡里的考试,是省一级的统考呢!注意啦,乡试可不是年年都能考的,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里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在这个考试里考中的人就叫举人,这举人可了不得了,是有资格当官的。不过说是有资格,也不是一定就能当官,就好比现在大学毕业不包分配一样。
那举人怎么才能当官呢?简单,要是有当官的死了,就有机会啦。所以您要是在明朝参加某个官员的追悼会,看见有人在门口探头探脑、满脸喜色,要不是和这家有仇,那多半就是举人啦。这下您明白为啥范进中举后会发疯了吧?换了您,说不定也得疯。在这个考试里考第一名的叫解元,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好啦,您考中举人了,终于走出省城啦,向着京城出发吧,当官就在前方啦!
您现在是举人了,那收拾好包袱,准备好笔墨纸砚,明年二月就去迎接人生的大考验 —— 会试吧。
这会试只有举人才能参加,也就是说,您的对手可都是其他省的精英啊!朝廷会从你们中间挑三百人(人数可能有变化),不过注意啦,这三百人可不是咱们常说的进士,他们是 “贡生”。要想当进士,还得再过一关。这会试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在说下一关之前,咱得讲讲科举考试的考场。那时候的考场可不像现在光线明亮的教室,还有家长在外面抱着西瓜等孩子。明代的考场叫贡院,这贡院啊,从结构和环境来看,简直就是牢房。
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您可以想象一下录取率有多低),都是单间。有人觉得单间好,别着急,我给您说说这是啥样的单间。这种单间叫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您就想想,这跟笼子差不多啊!考生进去之前得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每人发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上锁好,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睡。可这房间太小啦,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那滋味儿,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考生们在孤灯下,忍着孤寂,满怀着报国(或者升官)的理想,靠着坚强的毅力写出妙笔生花的文章,真是不容易啊!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最后一关就是殿试啦。在这场考试里,他们得面对帝国的统治者呢!考试方式就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可不敢抬头,只能战战兢兢地答完问题,然后退出去等着命运的宣判。
皇帝和大臣们会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一共分三甲:一甲就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就是咱们都知道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这状元就是三元里的第三元。
要是您能到这儿还榜上有名,那恭喜您,能当官啦!不过您也别期望太高,这时候分派的官职都不高,您辛辛苦苦这么久,可能也就是当个八品的县丞,离县太爷还远着呢,不过好歹是当官啦。
科举考试不光是当官的途径,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路。对他们来说,状元就是目标,虽说文无第一,可谁不想当第一呢?状元也是人,凭啥不是我?
其实啊,状元虽然难得,三年才出一个,可读书人心里最高的荣誉还不是状元,是另一个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得了这个称号,那可就是传奇人物,万人景仰啊!
这个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就是解元、会元、状元都让一个人给占了。这可太难啦,得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里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还得让皇帝觉得你是第一。这可不光要求学问好,还得反应快、长得帅呢,得有运气,那祖坟上冒的可不止是青烟,简直是要喷火啦!
这种人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里只出现过一个,就是正统年间的商辂,可厉害啦!他在历史上可有地位呢,后面咱们还会提到他。
从隋唐开始科举以来,连中三元的一共就十三个人,唐朝两个,宋朝六个,金一个,元一个,明两个,清两个。这些人可太值得咱们崇拜啦!
这里得特别说一下,很多资料记载明朝只有一个连中三元的,这不对。洪武年间,安徽人黄观连中三元,永乐靖难的时候,黄观被永乐忌讳,名字从登科录上划掉了,把第一名改成了韩克忠,所以好多历史记载里就没黄观的名字啦。咱在这儿得给这位忠臣和读书天才正名。
【当官的秩序】
参加科举考进士就是为了当官,随着老百姓当官的越来越多,那些世俗的名门望族势力就慢慢不行了,科举进士们形成了一股势力,就是科举势力,也就是后来的文官群体。这群体可不得了,给明朝政治带来了巨大影响,他们就像□□似的,上能威胁皇帝,下能统治百姓,可怕得很。咱先看看他们内部是怎么运行的。
咱前面说了,进士一录取就能候补当官,举人当官可就难多了。举人得参加三次会试,如果还是考不上,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册。过个几年(一到几十年不等),要是当官的死得多了,有了空缺,就会从这些举人里挑一些当官,这叫 “大挑”。那大挑的标准是啥呢?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是看长相。挑人的方式就像警察局认人似的,举人们就像嫌疑犯,几十个人站一队,在吏部大臣们面前等着被挑。
这时候,长得丑的可就倒霉啦,肯定没你的份儿,还是早点回家吧。
被选中的举人就能当官啦,这些举人虽然没考上进士,但也算是上过榜的,所以他们叫一榜出身,进士呢,就叫两榜出身。大家都是考试出来的,进士们也把举人当成同类,也就是所谓的清流。
这些清流内部的秩序区分可有意思啦,得详细说说,您了解了这些规则,就能更好地理解明代中期文官集团那些历史事件啦。
咱们假设五个官员,分别是甲、乙、丙、丁、戊。他们的职务是这样的,甲是兵部侍郎(三品),乙是礼部郎中(五品),丙是刑部员外郎(从五品),丁是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戊是布政司参议(从四品)。
这五个人里,甲、乙、丙、丁都是进士,戊是举人出身。他们在兵部大堂碰上了,分清官位后坐下聊天,要是聊的不是公事,肯定得从出身说起。这时候戊可聪明啦,他肯定先退出去。为啥呢?人家谈的是进士的事儿,你一个举人,连殿试都没参加过,凑啥热闹呢?这就好比现在大家聊学历,人家是北大、清华毕业的,你说个克莱登大学(假大学),这不是自讨没趣嘛。而且这些进士们可喜欢聊登科时候的事儿了,动不动就是 “想当年老子在殿试里如何如何”,就像《围城》里说的 “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其实说不定他当时答得一塌糊涂呢,谁知道呢。这是第一步,摆出身。
第二步呢,大家都是进士,那就接着聊,聊啥呢?聊啥时候中进士的。一聊,甲是洪武十六年的,乙是十九年的,丁是二十二年的,丙资格最老,是洪武三年的。这就好比现在问人:您哪一届毕业的啊?喔,是师兄啊,失敬失敬。这时候,那三位得给丙行礼,这是规矩,不管你官多大、年纪多大,只要对方比你早登科,就得行礼。这是第二步,摆资历。
第三步就是比名次啦,哪怕都是进士,也有个优等名次的问题呀。甲说:我是三甲同进士出身;乙笑一下:我是二甲进士出身;丙也笑:我是二甲第十五名。
这时候要是丁说:我是庶吉士。
那几位马上就不笑了,乖乖站起来行礼。为啥呢?这庶吉士可厉害啦!在所有进士里,只有一甲三人能直接进翰林院,二甲和三甲里挑精英考试才能当庶吉士。庶吉士是干啥的呢?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起草诏书的,那是皇帝的秘书,权力可大啦!到了明朝中期,还形成了不是庶吉士不能当大学士的惯例呢。
这三步走完,大家心里就有数了,以后互相多多关照,有空拉兄弟一把,科举势力的次序就这么排定了,力量可大啦。
考上进士对当时的人吸引力可太大啦,考个好名次也有额外的好处。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穿着官服回家给以前的穷哥们、邻居们看看,这时候排场越大,面子越大。
大家在电视上都看过古代官员出行,前面一堆人,有打锣的、举牌子的开道。您注意过那些举牌子的没?这里面学问可大啦!
要是您是状元,那就威风啦,牌子上可以写 “状元及第”“钦点翰林” 这种大字,在街上一走,老百姓都得感叹,抓着自家孩子脑袋晃:将来得学他!
二甲和三甲怎么写牌子呢?他们会写 “同进士出身”“两榜出身” 这些字,也让人羡慕呢。
进士的牌子好写,人家见过大世面。那举人怎么办呢?不能写中进士,也不能写两榜,别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举人出门的时候,可发挥创造力了。
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乡试中举的,就写个牌子 “丁寅举人”;再想想,我在县衙是主簿(正九品),官位低是低了点,可也是官啊,那就再写个牌子 “某县主簿”;要是还有啥时候被表彰过、有啥政绩,都可以写上,能骗骗老百姓就行啦。
就是这种诱惑,让无数人前赴后继地朝着官位奔去。可当官哪有那么容易呢?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们早就设了一道最难的关卡,这关卡不光改变了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让无数人痛苦不堪,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几百年的命运呢。
这道关卡就是八股。
【八股】
列位,咱今儿得好好唠唠这八股。这可真是个值得说道的事儿,八股可以说是明朝的一大 “发明创造” 啊!从朱元璋那时候开始,到明朝中期逐渐发展完善,这玩意儿可不得了,影响了后来近五百年的知识分子呢,必须得好好讲讲。
那时候学子们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考经义,就是四书五经里的内容;第二场考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考时务策论,就像给你个事儿让你分析分析,有点像现在的应用文。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经义,这可是取士的关键呐!
您可能觉得,那时候考生多轻松啊,不像现在学生考试得复习老多内容。对他们来说,背好四书五经就行了,题目都从这里面出,没别的地儿。范围这么小,背起来应该不难,而且写文章还有字数限制,一般不超过五百字,不像现在有些命题作文,动不动就得写千字以上。但您要是这么想,可就错啦!
关键问题在格式和个人发挥上。八股文可麻烦了,它分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些部分。这里面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是精华部分,这四个部分可不能随便写,得用排比对偶句,一共八股,所以才叫八股文。这种写法可古板啦,多一个字都不行,可把人坑苦了。好多人写的时候都是边写边瞎编,就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您瞧那文章,表面上看整整齐齐,仔细一瞅,内容全是废话。
不光考生痛苦,出题的老师也不好受。四书五经就那么多字,各级考试都从里面出题,出过的题一般不能再用。这可咋办呢?老师们就想出各种奇葩招数,把四书五经里的句子上下割裂开,单独拿出来出题。比如说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就用中间几个字考人,那语句不通顺,简直是张冠李戴,连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啥意思,更别说学生啦!结果就是,出题的糊涂,考试的也糊涂,您说这样考出来的能是啥人才?
您可能觉得,八股也就是个古板的形式,应该不会有太大负面影响吧?嘿,别急,明朝统治者还有更厉害的招儿呢!明朝规定,写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得按照圣人的思想写。这圣人是谁呢?就是朱熹。朱熹给四书写过注解,就是他自己的理解,结果这些理解被统治者看上了,要求所有学子都得按照朱圣人当年的思维答题。
老天爷啊!朱圣人当年可能上茅厕的时候想出一句,吃饭的时候又想出一句,本来就不一定靠谱,过了上百年,还得让所有人按他的思维方式思考,这不是折磨人嘛!这可把明朝学子们害苦了,真是叫天天不应啊!谁知道他当年到底咋想的,只能自己慢慢猜、慢慢琢磨。所谓搞不懂就问人,搞得懂就教人,实在没人懂就去问神,这对学子们来说可真不是开玩笑。好多考生晚上做梦,脑子里都是朱熹那模样,时间长了,有些明白过来的人就开始骂朱熹,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解气。可骂完了还得考试啊,不考就当不了官,这是现实问题。
不过呢,在这种固定的思维和模式下,明朝学子们还是写出了不少好文章。我就看过两篇八股状元文,那文辞优美、立意深刻,一想到是在这么多限制下写出来的,我这晚辈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八股考试的弊端确实不少,选出来的好多都是书呆子。就像明朝学者宋濂形容的,跟这些人交谈,他们两眼直愣愣地看着你,舌头像僵了似的,话都说不利索,活脱脱一副白痴样儿。
但八股文也有一定用处。就像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写的:“八股文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可见八股文是很多文体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限制下,很多优秀人才更能脱颖而出,像后来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哪个不是八股文高手?那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总的来说,这八股制度还是弊大于利,禁锢人的思维,害人不浅,影响可深远了。一直到近代,还有人以考过八股为荣呢。就说□□和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他俩都是前清秀才,□□问蒋梦麟考的啥秀才,蒋梦麟说是策论秀才,□□可得意了,哈哈大笑说自己考的是八股秀才,比策论秀才值钱,蒋梦麟还连忙作揖呢。您瞧,这八股的影响力多大!
【朝廷的斗争】
朱元璋把北元解决了之后,制定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效果还不错。可这斗争啊,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外敌没了,内部就开始闹起来了,具体就是派别斗争。
这派别是啥呢?其实就是老乡会,大家说着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按理说应该是朱元璋,可他还当着皇帝呢,所以当时是李善长代理。这集团人可多了,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已经去世的常遇春这些人,基本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那时候要是能说淮西话,可老有面子了。
有人问我,李善长是谁啊?为啥他是第一功臣呢?他好像不咋出面干大事啊。这是因为他的工作特点决定的。这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办理,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后勤这活儿可不好干,劳心劳力还不讨好。朱元璋心里明白,所以建国后就把李善长当作第一功臣,还让他当了丞相。
李善长这人啊,外表看着宽厚,其实心胸狭窄,谁敢跟他过不去,他肯定要收拾对方。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有敢专权的,就有敢分权的,淮西集团很快就遇到对手了,就是浙东集团,这集团的首领是刘基。
这俩集团就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开始斗起来了,朱元璋还挺有兴趣,就像准备看一场好戏似的。
这场戏的主角是李善长和刘基,不过光有主角可不行,下面得介绍介绍配角和龙套,这些人可多了,也是这场戏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找茬为职业的官员】
这些人就是言官。咱得好好讲讲他们。
言官是啥官呢?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就是专门说话的官。到了明朝后期,也有人把他们叫骂官,其实他们是明朝监察制度的产物。
朱元璋建国的时候,仿照元朝制度建立了御史台,到了洪武十五年(1382 年),又把它改名叫都察院。都察院的长官是左右都御史,这官名您在电视上估计经常能听到。都察院的主要骨干是都察御史,一共分十三道,按照当时的十三个省来区分,总共一百一十人。这些人权力可大了,啥都管。他们平时也没啥具体事儿,就整天到处溜达,不是去兵部查查有没有吃空额,就是到刑部看看有没有冤假错案,那些办事的官员一看到他们就害怕。
您可能会问,他们权力这么大,要是徇私枉法咋办呢?这就得佩服朱元璋了,他有不少妙招来规范御史的行为。
首先,挑御史的时候,专门找那些书呆子、道学先生,那种认死理的人来干这活儿。为啥呢?这工作容易得罪人,还捞不着钱,道学先生最合适。其次,他用了以小制大的办法,这些御史都是七品官,芝麻大的小官,却赋予他们监管长官的权力,这样他们就不敢太张狂。有个官名儿叫八府巡按(周星驰电影里出现过),乍一听,八府的巡按,感觉官很大吧?其实就是个芝麻官,一般是朝廷临时委派监察御史担任的,就相当于以前的特派员,官小权力大。但就算这样,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又搞了一套班子来监督都察院,这就是六科给事中。
对应中央六部,朱元璋设立了六科,每科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从七品。这些人的权力大得吓人。要是他们觉得以皇帝名义发的敕令有问题,居然能把敕令给退回去!皇帝交给各衙门办的事儿,他们每五天检查督办一次,要是有拖延或者动作慢的,他们就向皇帝打小报告。各部办完事儿,还得去六科销账。官员年终考核,他们也要审核。
这些人的行为特点就是:你要打我,我就骂你。这可不是开玩笑,他们不动粗,全靠嘴和奏章。要是得罪了他们,可就惨了。这些人骂人可厉害啦,都是饱读诗书的,骂人都有典籍依据,出自某典某条。要是您书读得少,人家骂您了您还以为是夸您呢,等回家查了书,才发现连祖宗十八代都被骂了,这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夫,真是绝了。这种本事代代相传,到东林党那儿达到了高峰,那真是口水乱飞,引经据典,用意恶毒但言辞优美。就像葛优说的:“人家骂你都听不懂!”
朱元璋搞了这群人,自己很快就尝到苦头了。
就说洪武年间,御史周观政在南京奉天门巡视。这里得说一下,周观政是巡城御史,是最底层的监察御史。他巡查的时候,看到一群太监领着一伙女乐要往奉天门里走。按照大明的内宫制度,女乐是不能进宫的。周观政马上上前制止,领头的太监根本不理他,还说:“我有圣旨在身!”(您听听,这话可重啊!)一般人可能就放他们过去了,可周观政坚持说,就算有圣旨也不能违背内宫制度,坚决不让女乐进去。太监没办法,只好回宫禀报朱元璋。朱元璋苦笑一下,传了个口谕,说不让女乐入宫了,还特意夸周观政干得好,让他回去休息。不管怎么说,朱元璋已经很给面子了。可谁能想到,周观政这书呆子不依不饶,非要朱元璋出来跟他说。朱元璋知道自己挑的这些人都死脑筋,娱乐也搞不成了,只好亲自穿上朝服出宫安抚他,对周观政说:“你做得对,我已经改变主意了,不用女乐了。” 周观政这才回家睡觉。
皇帝的命令不行,口谕也不行,道歉还不行,只有原则才行。就因为这原则,大明才能两百年不衰。
不过得注意,要是您不是十三道御史,也不是六科给事中,不属于言官,就别多嘴。别看着言官在皇帝面前威风,您也跟着学,那可就等着掉脑袋吧。言官敢这么做,那是有传统的。自古以来就有言官,他们不管具体事儿,就负责提意见。历来的封建王朝都有个传统 —— 不杀言官。不管皇帝多昏庸,也很少有胆量杀言官的。所以在朝堂上经常能看到这种情况,言官在下面说皇帝的不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还挺得意,就像在说 “你能把我怎么样”;皇帝在上面听着,气得咬牙切齿,想着明天就把这人调走再收拾,可还得忍着。这言官,可真是执著、较真,还很强大。
演员都齐了,咱看看这场戏咋演吧。
【刘基与李善长】
咱先来说说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他被朱元璋视作第一功臣,洪武三年被封为韩国公,这可不得了啊!要知道,当时朱元璋总共就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人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这几位都是在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名将,可没想到李善长作为文臣,排名还在他们之上,位列第一呢!
再看刘基,他为朱元璋打天下也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而且他这伯爵的俸禄是最低的,年俸只有二百四十石,李善长可是四千石,比刘基多出十几倍呢!
后人常常纳闷,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很多重要决策里都起了关键作用,为啥待遇这么差呢?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朱元璋这人乡土观念重,李善长是他老乡,而且多年来一直在幕后默默干活,从不抢风头,就知道埋头苦干,朱元璋对他自然放心。可刘基是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比朱元璋还准呢!
就拿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这些事来说,朱元璋想到的,刘基想到了;朱元璋没想到的,刘基也想到了。您要是皇帝,能容得下身边有这么个人吗?而且这些决策大多是权谋之策,用来搞阴谋政变都够用,再加上刘基对厚黑学也挺有一套,朱元璋时不时就想起刘基劝他别救韩林儿这事儿,心里就琢磨:“这家伙以后会不会也这么对我呢?” 不杀他就不错了,还想多好的封赏?刘基聪明一世,却在这事儿上疏忽了,这就注定他在这场斗争里很难赢。
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担任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咱前面说过言官的力量,这时候优势在刘基这边。
引发矛盾的导火索是一个叫李彬的人,他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彬犯了法,被刘基抓起来了,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杀他。正巧朱元璋外出,李善长急忙去找刘基求情,可刘基软硬不吃,不仅不答应,还把这事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下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的是,这回复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虽不敢隐瞒,但也气得够呛。他知道直接找刘基求情不行了,就想了个借口,他觉得只要说出这个借口,刘基肯定不会拒绝他的求情。
他找到刘基说:“京城好久没下雨了,先生您精通天文,这时候不应该随便杀人吧。” 李善长可真是老奸巨猾,他明知刘基懂天文,拿这个当借口,要是刘基坚持杀李彬,就可以把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身上。那时候又没天气预报,谁知道啥时候下雨啊?
可刘基回答:“杀李彬,天必雨!” 就这样,李彬被处死了。
李善长被激怒了,开始准备反击。刘基敢这么说,是因为他懂天文气象,可就算现在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呢。这次刘基运气不好,过了很久都没下雨。等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就煽动好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没为难刘基,可刘基自己知道,在这儿待不下去了,于是当年八月,他请假回老家了。
临走前,朱元璋正头脑发热,想把首都建在凤阳,还准备远征北元。刘基给了朱元璋最后的建议,说首都建在凤阳绝对不行,北元还有很强的实力,轻易出兵不妥。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基又对了。
应该说,当时朱元璋还是理解刘基的,他对刘基的儿子说过,现在满朝文武都结党,只有刘基不跟他们掺和,我是明白人,不会亏待他。
朱元璋可真是被刘基忽悠了,刘基可不是啥善茬儿。他临走前已经布好棋子了,这棋子就是杨宪。杨宪是刘基的死党,他按刘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准备对淮西集团反攻。
这杨宪也不简单,他韬光养晦,扶植高见贤等人,利用言官的力量,不停地收集李善长的把柄,还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说李善长无才无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可不是傻子,他知道杨宪的目的,但时间一长,也对李善长有看法了,还经常指责他。十一月,朱元璋召回刘基,委以重任,淮西集团被全面打压。
浙东集团眼看要赢了,李善长很发愁,他知道自己成靶子了,得学刘基找个代言人。这个人不能太有威望,得容易控制,他就看中了胡惟庸。可他没想到,这个选择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胡惟庸是李善长老乡,很早就跟着朱元璋,却一直不得志,总干些知县之类的小官。不过他是个有能力的人,得到李善长认可后,成了淮西集团新领袖,这场斗争最后要在他手里结束。
就在浙东集团最得意的时候,情况又变了。刘基这人说话太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沟通技巧,好多人在朱元璋面前说他坏话,朱元璋对这个足智多谋的人也起疑心了,于是就有了那次决定刘基命运的谈话。
【谈话中的考验】
这天,朱元璋单独找刘基谈话。一开始气氛还挺和谐,两人拉家常,可聊着聊着,朱元璋突然变脸,严肃地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能当丞相。刘基一下警觉起来,马上说,这得陛下决定。朱元璋脸色这才好了点,接着问:“你觉得杨宪怎么样?” 这是个陷阱啊,朱元璋明知杨宪是刘基的人,故意先提他来试探刘基。
刘基这才明白,这谈话凶险万分,稍有不慎就掉脑袋。他赶忙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丞相的气量,不行。”
考验还没完呢,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么样?” 这是第二个陷阱,朱元璋怀疑汪广洋和刘基勾结,所以提他。刘基见招拆招,回答:“这人很浅薄,不行。” 朱元璋暗暗佩服刘基精明。
接着,朱元璋说出第三个人选:“胡惟庸怎么样?” 刘基松了口气,说出了他一生中最准确的判断:“胡惟庸现在是头小牛,但将来肯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 说完这话,刘基又松了口气,以为考验过去了,可他错了,下一个问题才是要命的。
朱元璋终于亮出杀招,意味深长地说:“看来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 人在极度紧张后,思想容易放松,刘基也不例外,他犯了个致命错误。他没细想就回答朱元璋:“我不是不知道自己能当,但我嫉恶如仇,皇上还是慢慢挑吧。” 这话可太不合适了,先说自己有丞相之才,又说嫉恶如仇,那谁是恶呢?刘基还没清醒,又加了一句:“现在这些人,我看没一个合适的。”(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就因为这,朱元璋和刘基决裂了。从这以后,刘基不再受朱元璋信任,可他还坚持在朝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场面。但朱元璋可不好糊弄。
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给刘基下书,说:“你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儿陪着我呢。” 这意思就是要赶他走,刘基只好回乡下了。
这时候,浙东集团的杨宪没了刘基支持,很快被淮西派挤兑,最后连命都没了,被胡惟庸找个借口杀了。
这场斗争,淮西集团大获全胜。刘基知道自己输了,他现在就想好好在家养老。可在这场斗争里,输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胡惟庸当了丞相,他可没放过刘基,指使手下告刘基。刘基都没官位了,还能告啥呢?俗话说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刘基的罪名是占了一块有王气的地。这王气本来就说不清楚,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就看你啥目的了。
于是朱元璋又下诏处罚刘基,官都没了,怎么罚呢?朱元璋有办法,扣他退休金。刘基绝望了,可他的智慧再次发挥作用,他出人意料地回到京城。这招可真绝,他明白,胡惟庸对付他是因为朱元璋,只要自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让他放心,性命就有保障。
但这次,他又错了。
洪武八年(1375 年)正月,刘基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个)去探视。胡惟庸的随行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病情越来越重,没多久就死了。后来胡惟庸案发,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
可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且刘基这么有影响力,胡惟庸哪敢随便动手,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安稳五年,很可能他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不管这事是不是朱元璋指使的,刘基之死,朱元璋肯定有责任。
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建立立下大功,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发展方向。虽说他没民间传说中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说他料事如神一点不为过。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成为智慧的象征被人们铭记。在我看来,他确实配得上这荣誉。
胡惟庸胜利了,在朱元璋帮助下打败浙东集团,除掉刘基,现在他大权在握,李善长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可他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