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一场大雪的意外收获 ...
-
野猪糟蹋粮食的事让我记忆犹新。
地窖里存了不少东西,我生怕再被野猪拱了。
趁着天气还有暖意,我开始在房屋和地窖周围搭建防护。
找来粗细适中的树枝,削尖一头插进地里,用藤条把它们横着编织在一起。
有些缝隙大的地方,我又插了几根细树枝加固。
栅栏不算太高,但架不住我在前面挖了浅沟,填了些尖利的木桩。
这样大型动物闯进来的可能就小多了。
这天早上,我正在熬一锅野菌汤,突然听见外面一阵骚动。
冲出门一看,栅栏那边倒了一大片,一只毛色深灰的雾角兽被卡在木桩之间,拼命挣扎。
这种动物体型比野猪小,但肉质细嫩,皮毛也很值钱。
它大概是被木桩戳伤了,后腿在流血,但仍然剧烈地扭动着身体。
我不敢贸然靠近——
雾角兽虽然小,但那对弯角能轻易撞断木头。
找来几块石头,站在安全距离开始投掷。
前几下都没打中要害,反而让它更加暴躁。
就在它快要挣脱时,我用尽全力扔出最后一块石头,正中它的后脑。
雾角兽抽搐了几下,终于不动了。
我用斧子砍断它卡住的木桩,把尸体拖到空地上。
先用清水把兽身上的血污冲洗干净,这样能更清楚地看到毛色的纹理。
雾角兽的皮毛呈现出漂亮的深灰色,还带着一些银白色的斑点,这样的皮子在集市上最受欢迎。
褪皮得趁着尸体还温热。
我找来最锋利的小刀,先在后腿根部割开一个小口。
刀尖要始终贴着皮肉相接处,慢慢往上分离。
每一刀都得格外小心,稍不注意就会划破皮子。
血不停地往外渗,溅得满身都是,这件衣服怕是得用草木灰反复搓洗了。
剥到前腿时最费劲,那里的皮子和肉连得特别紧。
我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分离。
终于,整张皮子完整地剥了下来。
皮子内侧还带着温热,我赶紧把它绷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架上,用盐和草木灰反复揉搓,去除油脂和肉屑。
这活又脏又累,但处理得好的皮子能换不少东西。
然后开始分割肉块。
雾角兽的肌肉分布很有讲究。
后腿肉最嫩,纹理细密,适合切片烤制;
背脊肉略老些,但胶质丰富,最适合炖汤;
前胸的肉带着筋,得用文火慢煮才能化开。
我小心地避开筋膜,一块块把肉卸下来。
内脏的处理更需要技巧。
肝脏最娇嫩,一定要趁新鲜食用。
我用清水反复冲洗,然后切成均匀的薄片。
心脏要沿着纹理切开,去掉血管。
肠子最费工夫,得翻过来反复冲洗,直到水不再浑浊。
洗净的肠子可以晾干保存,到时候灌些绞碎的肉和香料,做成香肠。
处理好的肉分成几份。
一小部分今晚就要烹饪,大部分要用盐腌制保存。
我把肉切成大小均匀的块,撒上盐揉搓均匀,放在空心蓝里腌制。
等明天再用山灵草和龙息草熏制,这样能存放更久。
趁着处理肉的功夫,我在周围布置了几个简单的陷阱。
最基础的是活套陷阱,用柔韧的藤条打成活结,挂在野兽可能经过的小径上。
还做了几个弹簧陷阱,把弯曲的树枝固定住,一旦触发就会收紧绳索。
最有把握的是坑陷阱,在落叶下挖个浅坑,上面盖些枯枝,一些剩余的内脏作为诱饵就放在中间。
收拾停当,已经黄昏,我去湖边洗衣服。
发现水浅的地方多了些螃蟹,个头虽小,但壳呈青灰色,深秋的螃蟹肉质最鲜美。
用木棍挑了几只回来,配着新鲜的雾角兽肝脏,晚上可以美美地吃一顿。
我先把雾角兽的肝脏片腌制十来分钟,用盐和野蒜揉搓,让香料充分渗入。
然后架起火堆,锅中放入一点羊乳脂烧热,等油冒出轻烟时,将肝片一片片放入,用大火快速煎至两面金黄。
撒上一些龙息草末,香气瞬间四溢。
趁热盛出来,肝片外焦里嫩,一口下去,满口馥郁。
螃蟹要多花些功夫。
先用草把螃蟹刷洗干净,去掉腮和内脏。
放入锅中用小火慢炖,加入切段的水芹菜和野蒜提味。
等汤汁变得浓郁,螃蟹壳透出红色时,最后加一小撮盐调味。
端出来时,蟹肉已经吸足了汤汁的鲜美,连壳缝里的汤汁都不舍得放过。
看着腾腾的热气,我开始盘算。
冬天山货少了,应该到林子里设些陷阱,说不定有些收获。
……
一早醒来,天色阴沉得厉害。
我正琢磨着去山上找些石头砌壁炉,突然看见窗外飘起了雪花,一片片轻盈地落下。
没过多久,雪势渐大,转眼间竟成了鹅毛大雪。
寒气从墙缝里往里钻,虽然已经用苔藓塞住了缝隙,但还是能感觉到阵阵寒意。
我心里更急了,壁炉还没垒好,要是雪封了门可怎么办?
我披上厚实的皮衣,挎着篮子出了门。
山上已经白茫茫一片,厚厚的积雪已经没过脚踝。
我沿着溪边找石头,那里的石头经过水流冲刷,更适合砌壁炉。
在一处积雪较薄的地方,我发现了一簇雪茸。
这种菌类只在初雪后才会生长,茎如白玉,顶部是淡蓝色的伞盖,在雪地里显得格外漂亮。
雪茸不只是好看,也是难得的美味。
采摘时要格外小心,得用小刀在泥土处横切,把整株完整取出。
我仔细挑选那些伞盖微微闭合的,最鲜嫩。
每一株都连带着周围的雪一起装进篮子,这样能保持水分。
一共采了七八株。
继续找石头时,在一棵老松树下的雪堆中,发现了一窝雾鸟的蛋。
这种鸟很聪明,知道积雪能保温,总是把蛋藏在雪里。
我蹲下仔细观察,雪堆下露出一小片草窝,里面整整齐齐躺着七枚蛋。
犹豫再三,我最终只取走了三枚,留下了四枚。
临走时还帮它们重新用雪盖好,希望雾鸟回来时不会发现异样。
找石头的事只好暂时搁置,我还在雪地里找到几段冰嫩的笋芽,这是“雪笋”,只在初雪时才会冒出的嫩笋,鲜嫩异常。
用围巾包好这些食材,我踩着积雪回到木屋。
生火时格外费工夫,好在之前存的柴都是干燥的。
我先把雾角兽的油脂化开。
这油脂是上次处理猎物时专门留下的,用火炼制过,清亮微黄,带着肉香。
雪茸要趁新鲜烹饪,我用毛刷轻轻扫去表面的雪粒,再用温水快速冲洗。
这菌类极其娇嫩,稍微用力就会破损。
把它切成薄片,每片都像一片蓝玉。
锅里放入一块雾角兽油脂,用小火慢炒。
这时候火候最关键,稍大就会失去鲜味,太小又不够入味。
炒至薄片边缘微微发蓝时加入一小撮盐,最后撒上几片碎山灵草提味。
出锅时,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清雅的香气。
雾鸟蛋个头不小,每个都有鸭蛋大小。
蛋壳呈淡青色,布满细密的棕色斑点,像是天然的彩绘。
我先用温水煮了一个,想试试它的味道。
煮的时候注意控制火候,等水开后立刻改小火,这样蛋白才会嫩滑。
几分钟后捞出,剥开蛋壳,蛋清竟是淡淡的蓝色,蛋黄金黄饱满。
咬一口,比普通鸡蛋要鲜美许多,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果香,想必是雾鸟平时爱吃野果的缘故。
雪笋也是个宝贝,剥去外皮,露出莹白的笋肉,切成薄片,用开水焯烫后沥干,只需几秒钟,保持它的脆嫩。
剩下的两个蛋,我打算做个“雪中奇珍”——
先把蛋清蛋黄分开,蛋黄用温水调散,加入一点盐调味。
把焯好的雪笋垫在锅底,铺上切好的雪茸片,倒入蛋黄液,用最小的火慢慢收汁。
这时候得不停地用筷子画圈,让蛋黄均匀地裹住雪茸和雪笋。
等蛋黄快要凝固时,把打发的蛋清轻轻铺在上面,就像给这道菜盖上了一层白雪。
最后撒上一点龙息草末,盖上锅盖焖至蛋清完全凝固。
这道菜最上层的蛋清如凝脂般滑嫩,中间的蛋黄浓郁似金,雪茸的淡蓝色若隐若现,底层的雪笋晶莹剔透。
每一口都是不同的层次,先是蛋清的绵软,接着是蛋黄的醇厚,然后是雪茸的清香,最后是雪笋的爽脆。
就连汤汁都是宝贝,带着菌菇的鲜美和蛋的香浓。
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我边吃想着,也许老天爷就是不想让我今天去找石头,才让我发现了这些冬日的珍馐。
不过,这壁炉的事可不能再拖了,得趁着下一个晴天赶紧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