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绪 ...
-
名词解释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将原料药制备成药物制剂的一门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的学科;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剂型(dosage forms):简称剂型,无论哪一种药物都不能直接应用于患者,它们在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制成合适于医疗预防应用,并具有一定的给药途径相对应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药物制剂(preparations):简称制剂,是指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药品(medicinal products):通常是指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
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是指将必要量的药物,在必要的时间内递送到必要的部位的技术。目的是将原料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副作用降低到最小。药用辅料(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是除活性药物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进行了合理评估,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简称,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特性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是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是药物的重要物理参数,与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具有一定的关系。
表观溶解度(apparent solubility):或衡溶解度(equilibrium solubility),药物的溶解度数值多为平衡溶解度或称表观溶解度。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药物在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
水合物:药物在结晶过程中,溶剂分子120% 生改变,形成药物的溶剂化物。若溶剂是水,则形成水合物。
增溶剂(solubilizer):起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
助溶(hydrotropy):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络合物、复盐、 缔合物等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潜溶(cosolvency):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一定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最大值。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是利用一定方法(如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分散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体分散体。
滴制法(dropping method):是将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容的冷凝液中,冷凝收缩可制成固体分散体滴丸。
包合物(inclusion compound, inclusion complex):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含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复合物。
纳米结晶(nanocrystal):也称纳米混悬液,是以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为稳定剂,将药物颗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粒径在1um 以下的纯药物亚微胶体分散体系。半透膜:是药物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可自由通过,而药物分子不能通过的膜。溶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如果半透膜的一侧为药物溶液、另一侧为溶剂,则溶剂侧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测,最后达到渗透平衡,此时两侧所产生的压力差为溶液的渗透压。
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为生物学概念。
溶速度(dissolution rate):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溶出度:系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从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速释型固体制剂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释放度:系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经皮贴剂等缓释、控释、 迟释制剂中的释放速度和程度。
介电常数(e):溶剂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它是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溶解度参数(8):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增溶(solubilization):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增溶量:每1g增溶剂能增加药物溶解的克数。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系指作用于液体表面上任何部分单位长度直线上的收缩力,力的方向与该直线垂直并与液面相切。
表面活性剂(surface-active agents, surfactants):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明显降低的物质称为该液体的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中含有极性的亲水基团和非极性的疏水基团。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1000,结构中同时存在亲水与疏水结构的材料也称为双亲性共聚物。
表面活性(surface activity):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
表面老化(surface aging):是指表面活性剂溶液从开始发生表面聚集到取得恒定的表面过剩浓度或稳定表面张力的时间和程度。
胶束(micelle):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当液体表面不能容纳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时,剩余的表面活性剂自发形成亲水基向水、疏水基在内的缔合体,这种缔合体称为胶束。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反胶束(reverse micelle):在含高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如加入少量有机溶剂,则可能形成亲水基向内、疏水基朝外的反胶束。
Krafft点(Krafft point):在低温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但当温度升至某一值后,溶解度迅速增加,该温度称为Krafft点,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为该温度的CMC。Krafft点的高低可用于判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越高亲油性越好,亲水性越差。
昙点(cloud point):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升温时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析出(溶解度下降),出现浑浊,甚至产生分层,这种现象称为“起浊”或“起昙”此时的温度称昙点或浊点。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乳液:是一相以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相中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可分为O/w型和W/o型两种类型。
最大增溶浓度(maximum additive concentration, MAC):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g时增溶药物达到饱和的浓度即为最大增溶浓度。
润湿剂(wetters):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称为润湿作用,能起到润湿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润湿剂。
<
分散体系(disperse systems):是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isperse phase),而连续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e medium)。沉降平衡(sedimentation equillbrium):当沉降和扩散两种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平衡时,体系中的粒子以一定的浓度梯度分布,这种平衡称作沉降平衡。
双电层结构:当固体粒子混悬于液体中时,固体粒子可以从溶液中选择性地吸附某种离子,也可以是其本身发生电离作用而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以致使固液两相分别带有不同符号的电荷,在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结构。
微粒分散体系(microparticulate disperse system):通常将粒径在1nm~100um范围内构成的分散系统称为微粒分散体系。
絮凝(flocculation):在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可能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表面带电量、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状聚集,但振摇后可重新分散均匀,这种现象叫做絮凝。
反絮凝(deflocculation):如果在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点位升高,静电排斥力增加,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现象称为反絮凝。
敏化:聚合物有效地覆盖微粒表面时,它们能够发挥空间结构的保护作用;当被吸附的聚合物只覆盖一小部分表面时,它们往往使微粒对电解质的敏感性大大增加,呈这种絮凝作用为敏化。聚沉:胶体分散体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中的溶胶粒子能自动合并变大而自发地下沉,这种过程称聚沉,所以说溶胶又具有聚结不稳定性。
聚沉值: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刚刚引起某溶胶明显开始聚沉时所需电解质的最小浓度。聚沉值又称临界凝聚浓度。
流变学:研究物体变形(固体的变形>和流动(流体的流动)的科学。
塑性流体: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剪切应力大于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流动,否则物体保持即时形状并停止流动,具有这种性质的物体称为塑性流体(plastic fluid)。
假塑性流体: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剪切应力大于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流动,表观黏度随着的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这种流体称为假塑性流体(pseudo-plastic fluid)。胀性流动:表观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增加,这种流动称胀性流动(dilatant flow)。
触变性: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黏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viscosity:黏性,是指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 plasticity:塑性,对软膏或硬膏等半固体施加较小外力时,观察不到变形,而施加较大的外力时才可以发生变形,但解除外力后不能复原的性质称为塑性。
应力松弛(stress relaxation):是指试样瞬时变形后,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试样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减少的过程。
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当纯水和盐水用半透膜隔开时,若在盐水一侧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盐水一侧的水可通过半透膜向纯水一侧做反向运动,此现象为反渗透。过滤(filtration):系指在推动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的气体)中的流体透过多孔性的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实现流体与颗粒分离的操作过程。助滤剂(filter aid):是为了降低过滤阻力,增加滤速或得到高度澄清的滤液而加入待滤液中的辅助性物料。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菌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细菌的芽孢全部杀灭。
无菌(sterility):是指在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无菌操作(aseptic processing):是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防腐(antisepsis):也称为抑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或除去。
物理灭菌法(physical sterilization):是利用蛋白质和核酸具有遇热、射线不稳定的特性,采用加热、射线和过滤的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
化学灭菌法(chemical sterilization):系指利用化学药品直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 D值(D value):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的微生物(即下降1个对数单位)所需要的时间(分钟),是反映微生物耐热性的参数。
Z值(Z value):也称灭菌温度参数,系指某种微生物的D值降低1个对数单位(IlgD)值时所需升高的温度数,即将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时所需升高的温度。 F值(F value):系指在给定的Z值下,一个灭菌程序赋予被灭菌物品在参比温度(TO0)下的等效灭菌时间(分钟).常用于干热灭菌。
F0值(FOvalue):也称为标准灭菌时间,系指Z为10℃时,一个湿热灭菌程序赋予被灭菌品在121℃下灭菌的等效灭菌时间(分钟)。Fo值目前仅限热压灭菌的验证。生物FO值:可以看作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的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无菌保证水平(SAL):系指一个灭菌程序赋予产品无菌保证的程度,用灭菌后非无菌单元(或产品)出现的概率表示。
液体制剂(liquid 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通常是将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法和不同的分散程度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
Г
防腐剂(preservatives):系指防止药物制剂由于细菌、酶、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而产生变质的添加剂。
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s):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也叫露剂。糖浆剂(syrups):系指含有原料药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用。醑剂(spirits):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酊剂(tincture):系指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甘油剂(glycerins):系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
溶胶剂(sols):系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混悬剂(suspensions):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干混悬剂:是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用适宜方法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剂。助悬剂(suspending agents):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润湿剂(wetting agents):系指能增加疏水性药物被水润湿的能力的附加剂。分散法:是将粗颗粒药物粉碎成符合粒径要求的微粒,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得混悬剂的方法。水飞法:即在药物中加适量的水研磨至细,再加入较多量的水,搅拌,稍加静置,倾出上层液体,研细的悬浮微粒随上清液被倾倒出去,余下的粗粒再进行研磨。如此反复直至完全研细,达到要求的分散度为止。
沉降容积比(sedimentation rate):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乳剂(emulsions):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助乳化剂(co-emulsifiers):是指与乳化剂合并使用能增加乳剂稳定性的乳化剂。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s/emulsifier):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表面张力并能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乳化膜的物质。相容积比:油、水两相的溶剂比。
搽剂(liniments):系指原料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液体制剂(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供无破损的皮肤揉搽用,有镇痛、收敛、消炎、杀菌作用等。
涂剂:系指含原料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消毒纱布或棉球等柔软的物料蘸取涂于皮肤或口腔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涂膜剂(paints):系指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成膜材料的溶剂中,涂布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
洗剂(lotions):系指含原料药物的溶液、乳状液中、混悬液,供清洗或涂布无破损的皮肤或腔道的外用液体制剂。
冲洗剂(washing lotions):系指用于冲洗开放性伤口或体腔的无菌溶液剂。
滴鼻剂(nasal drops):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是供滴入鼻腔内的鼻用液体制剂;也可将药物以粉末、颗粒、块状或片状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澄明溶液或混悬液。
洗鼻剂(nasal lotions):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符合生理pH范围的等渗水溶液,是用于清洁鼻腔的鼻用制剂,用于伤口或手术前使用者应无菌。
滴耳剂(ear drops):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水溶液,或由甘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和分散介质制成的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是供滴入外耳道用的液体制剂。洗耳剂(ear lotions):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水溶液,是用于清洁外耳道的液体制剂。
含漱剂(garles):系指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用于口腔的清洗、去臭、防腐、收敛和消炎。
滴牙剂(drop dentifrices):系指用于局部牙孔的液体制剂。
灌肠剂(enemas):系指灌注于直肠的水性、油性溶液或混悬液,以治疗、诊断或营养为目的的一种液体制剂。
合剂(mixtures):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注射剂(injections):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制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等。
注射液:系指原料药或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无菌液体制剂,包括溶液型、乳状液
型或混悬型等注射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临用前用无菌溶液配制成注射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亦称粉针剂。一般采用无菌分装或冷冻干燥法制得。热原(pyrogen):系指能够引起恒温动物和人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的总称,是细菌等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所产生热原的致热能力最强。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灭菌制剂是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以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无菌制剂是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粒度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的粒子群在全体粒子群中所占的百分数(微分型)。粒度累积分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粒子群在全体粒子群中所占的百分数(积分型)。真密度:粉体质量(w)与真体积(V)之比。真体积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颗粒密度:指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开口细孔与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Vg,所求得的密度。堆密度:为粉体颗粒性质量除以该粉体的堆体积(颗粒与颗粒内外空隙所占的体积)。亦称松密度。堆体积实际是装填粉体的容器容积。空隙率:空隙体积在粉休中所占有的比率。
休止角:(angle of repose)是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是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的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最大角。
Г
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作临界相对湿度。接触角:当液滴滴到固体表面时,液滴在固体接触边缘的切线与固体平面间的夹角。可压缩性:表示粉体在压力下减少体积的能力,表示压力对空隙率(或固体分率)的影响。可成形性:表示粉体在压力下结合成坚固压缩体的能力,表示压力对抗张强度(或硬度)的影响。可压片性:表示粉体在压力下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片剂的能力,表示空隙率对抗张强度(或硬度)的影响。
弹性变形:在受到压力时变形,解除压力后恢复原形,弹性变形在压片过程中不产生结合力。塑性变形:在受到压力时变化,解除压力后不能恢复原形,塑性变形在压片过程中产生较大结合力。
脆性变形:颗粒在压力下破碎变形,解除压力后不能恢复原形,亦称破碎变形。粉碎度(或粉碎比):系指粉碎前粒度D与粉碎后粒度d之比。
粉碎(crushing):是借助机械力或者其他方法,将大块固体物料破碎和碾磨成碎块、细粉甚至
是超细粉的过程。
筛分:利用网孔性工具使粗粉与细粉分离,这个操作过程叫做“筛分(sieving)”或“分级(sizeclassification)".
捏合(kneading)过程:即“制软材”系指在固体粉末中加入黏合剂(或液体)制成具有一定塑性的物料的操作。
制粒(granualation):是将粉状、块状、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经过加工,制成一定形状与大小的颗粒状物的操作。
干法制粒法: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压缩成大片状或板状后,粉碎成颗粒的方法。
湿法制粒:是指物料加入润湿剂或液态黏合剂,靠黏合剂的桥架或黏结作用使粉聚结在一起而制备颗粒的方法。
流化制粒:利用容器中自下而上的气流使粉末悬浮,呈流态化,再喷洒黏合剂溶液,使粉末凝结成颗粒,这种制粒方法叫做流化喷雾制粒法,简称流化制粒或沸腾制粒。干燥(drying):是利用热能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去除湿物料中的溶剂从而获得干燥固体产品的操作过程。
平衡水分(equilibriumwater):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物料表面产生的水蒸气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相等时,物料中所含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是通过干燥除不去的水分。自由水分(freewater):是指物料中所含的大于平衡水分的那一部分,也称游离水,是在干燥过程中能除去的水分。
结合水分(boundwater):是指主要以物理化学方式与物料结合的水分,它与物料的结合力较强,干燥速度缓慢。
非结合水分(nonboundwater):是指主要以机械方式结合的水分,与物料的结合力弱,干燥速度较快。
冷冻干燥:系指在低温、高真空度条件下,利用谁的升化性进而进行干燥的一种方法。散剂(powder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等量递加混合法:即先称取小剂量的药粉,然后加入等体积的其他成分混匀,依次倍量增加,直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可,常用于各组分的混合比例较大时。倍散:小剂量的剧毒药与数倍量的稀释剂混合制成的散剂。
水飞法: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的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粉末的方法。
颗粒剂(granule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片剂(tablet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俗称素片。包衣片(coatedtablets):普通片的表面包被衣膜的片剂。
泡腾片(effervescenttablets):系指遇水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导致片剂崩解的片。
咀嚼片(chewabletables):指在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分散片(dispersibletablets):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后服用的片剂。缓释片(sustained-releasetablets):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法药物的片剂。控释片(controlled-releasetablets):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且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多层片(multilayertablets):由两层或多层构成的片剂。
口腔崩解片(orallydisintegratingtablets):在口腔中能迅速崩解的片剂,一般吞咽后发挥全身作用。
舌下片(sublingualtablets):系指置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舌下黏膜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
含片(troches, lozenges):系指含于口腔中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口腔贴片(buccaltablets):系指粘贴于口腔内,经黏膜吸收后起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可溶片(solubletablets):系指临用前能溶解于水的非包衣片。□□片(vaginaltablets)与□□泡腾片:系指置于□□内发挥作用的片剂。稀释剂(diluents):亦称填充剂(fillers),不仅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更重要的是改善药物的压缩成型性,提高含量均匀度。
润湿剂(liquidbinders):系指本身没有黏性而通过润湿物料诱发物料黏性的液体。黏合剂(binders):系指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黏性赋予无黏性或黏性不足的物料以适宜黏性的辅料。
崩解剂(disintegrant):是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粒的辅料。润滑剂(Iubricant):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以下三种辅料的总称:助流剂(glidant):降低颗粒之间的摩擦,从而改善粉体流动性;抗粘剂(anti-adherent):一般在压片时,防止物料黏附于冲头与冲模表面,以保证压片操作的顺利进行,并使片剂表面光洁;润滑剂(Ilubricant): 是狭义的润滑剂,即降低物料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以保证在压片和推片时分布均匀,从模孔推片顺利。
肠溶包衣片(entericcaottablets):系指包衣材料为肠溶性高分子材料,在胃液中不溶在肠液中溶解的片剂。
胶囊剂(capsules):系指将原料药物或适宜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硬胶囊(hardcapsules):系指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填充材料)制成粉末、颗粒、 小片、小丸、半固体或液体等,填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胶囊剂。
软胶囊(softcapsules):系指将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液、 半固体或固体,密封于软胶囊中制成的胶囊剂。
肠溶胶囊(entericcapsules):系指将硬胶囊或软胶囊用适宜的肠溶材料制备而得,或用经肠溶材料包衣的颗粒或小丸填充于空胶囊而制成的胶囊剂。基质吸附率:是指将1g固体药物制成十一的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
压制法:系将囊壁(胶液)先制成薄厚均匀的胶带,再将药液置于两个胶带之间,用钢板模或
旋转模压制成软胶囊的一种方法。
滴丸剂(drippingpills):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膜剂(film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条件下,几乎不吸湿,而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把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时的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一步制粒:也称为流化制粒,是采用流化技术在一台及其内完成混合、制粒、干燥,故称为“一步制粒”。
经皮递药系统(TDDS):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一类制剂。
透皮吸收促进剂:是增强药物经皮吸收透过性的一类物质。
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
乳膏剂(creams):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剂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称为乳膏剂。糊剂(pastes):系指大量的固体粉末(一般25%以上)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表面外用制剂。
滴点:系指样品在标准条件下受热溶化后从管口落下第一滴时的温度。
凝胶剂(gels):系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
贴膏剂(adhesiveplasters):系指药材提取物和(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
硬膏剂(plasters):系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于黏性基质中,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用的近似固体的外用制剂,药物可透过皮肤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凝胶膏剂(gelplasters):原称为巴布膏剂(简称巴布剂),系指提取物、饮片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橡胶膏剂(rubber-plasters):系指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贴剂(patche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材料制成的供粘贴在皮肤上的可产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
压敏胶(PSA):是对压力敏感的胶黏剂,是一类无须借助溶剂、热或其他手段,只需施加轻度指压,即可与被黏物牢固黏合的胶黏剂。
肺部吸入制剂:系指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合适的介质中,以蒸气、气溶胶或干粉形式递送至肺部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液体或固体制剂。
气雾剂(aerosols):系指原料药物或原料药物和附加剂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肤的制剂。
吸入气雾剂:系指含药溶液、混悬液或乳液,与合适的抛射剂或液化混合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定量阀门系统和一定压力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经口吸入沉积于肺部的制剂,通常也称为压力定量吸入剂。
抛射剂(propellants):是气雾剂的动力系统,是喷射压力的来源,同时可兼作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
喷雾剂(sprays):系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辅料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 高压气体、超声振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物释出,用于肺部吸入或接喷至腔道黏膜及皮肤等的制剂。
吸入粉雾剂(inspirablepowderaerosols):系指固体微粉化原料药物单独或与合适的载体混合后,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又称干粉吸入剂(DP)。
栓剂(suppositorie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置换价(displacementvalue):药物在栓剂基质中占一定的体积,药物的重量与相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称为置换价。
眼黏膜递药制剂:系指直接作用于眼部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或经眼部吸收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
滴眼剂(evedrops):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滴入眼内的无菌液体制剂,可分为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
狭义的眼膏剂:系指由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溶液型或混悬型膏状的无菌眼用半固体制剂。
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
控释制剂(controlled-releasepreparation):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
迟释制剂(delayed-releasepreparation):系指在给药后不立即释放药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和脉冲制剂等。
调释制剂(modified-releasepreparation):缓释、控释、迟释制剂可统称为调释制剂。阻滞剂(retardants):控释制剂中常用的用于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高分子化合物。骨架缓控释制剂:是指药物均匀地分散在骨架材料中所制成的制剂。
增稠剂(thickener):是指一类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水后,其溶液黏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加,黏度增加可以减慢扩散速率,延缓其吸收,从而达到维持药效的月的,主要用干液体缓控释制剂。
骨架制剂:是指药物和一种或多种惰性骨架材料通过压制、融合等技术制成的片状、粒状、团块状或其他形式的制剂,它们在水或生理□□中能够维持或转变成整体式骨架结构。蜡质类骨架片:也叫溶蚀型骨架片(erodiblematrixtablets),是由溶蚀性材料如蜂蜡、巴西棕榈蜡、硬脂酸等材料制成的。
胃内滞留片(gastricretentiontablets):是指一类能滞留于胃液中,延长药物在消化道内的释放时间,改善药物吸收,有利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片剂。
生物黏附片(bioadhesivetablets):系采用具有生物黏附作用的辅料如卡波姆、HPC.CMC-Na 以及壳聚糖等制成的片剂,这种片剂能黏附于生物黏膜,缓慢释放药物并由黏膜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
骨架型小丸:采用骨架型材料和药物混合,或加入一些其他成形辅料,如调节释放速率的辅料糖类、PEG类、表面活性剂等,经用适当方法制成光滑圆整、硬度适当、大小均一的小丸,即为骨架型小丸
膜控型缓控释制剂:是指将一种或多种包衣材料对片剂的颗粒、片剂表面、胶囊的颗粒和小丸等进行包衣处理,以控制药物的溶出和扩散而制成的缓控释制剂。
渗透泵控释制剂:利用渗透压原理而实现对药物的控制释放,主要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组成。
渗透泵片:在片芯外包被一层半透性的聚合物衣膜,用激光在片剂衣膜层上开一个或一个以上适宜大小的释药小孔制成
渗透压活性物质(osmoticpressureactiveingredients):起调节室内渗透压的作用,其用量多少与零级药时间长短有关,常用糖、果糖、葡萄糖、甘露糖的不同混合物
推动剂:亦称促渗透聚合物或助渗剂。能吸水膨胀,产生推动力,将药物层的药物推出释药小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差异。
体内外相关性:是将制剂的生物学性质或由生物学性质衍生的参数(tmax、Cmax、AUC)与同一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体外释放行为)之间建立合理的定量关系。
口服择时释药系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变化特点,按生理和治疗的需要而定时定量释药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是指口服后能将药物选择性地输送到胃肠道的某一特定部位,以速释或缓
控释药物的剂型。
包芯片:采用压制包衣的方法进行包衣,制得的制剂称为包芯片。
渗透泵型择时释药系统:是利用将药物与渗透压活性物质(崩解剂、溶胀剂、泡腾剂)组成片芯,并用含致孔剂和聚合物的混合包衣液对丸芯或片芯外层包衣来获得脉冲效果的释药系统。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DDS):系指用适当方法,使药物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运送到人体回盲部后释放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是一种定位在结肠释药的制剂。
微囊(microcapsules):是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外层包裹高分子聚合物囊膜,形成微小包囊,其粒径一般为1~250um。
微球(microspheres):是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其粒径一般为1~250um。
囊材(coatingmaterials):用于包裹药物所需的外膜材料称为囊材。
相分离法(phaseseparation):是一种将囊心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制备微囊的
方法。
单凝聚法(simplecoacervation):指在一种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以降低囊材的溶解度而凝聚成囊的方法。
复凝聚法(complexcoacervation):指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将囊心物分散、混悬或乳化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交阻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载药百分量(drugloadingrate):是指微囊或微球中所包载药物的重量百分数。包封率(entrapmentefficiency):是指被实际包载于微囊或微球中的药物重量与制备时投入药物重量的比值百分数。
突释效应(bursteffect):在体外释放试验时,表面吸附的药物会快速释放。渗漏率:产品在贮存一定时间后渗漏到介质中的药量与产品在贮存前包封的药量的比值百分数纳米粒(nanoparticles):是指粒径在1~1000nm的粒子。药剂学中所指的药物纳米粒一般是指10~100nm的含药粒子。包括药物纳米晶和载药纳米粒两类。
药物纳米晶(drugnanocrystals):是指药物直接制备成纳米尺度的药物晶体,并制备成适宜的制剂以供临床使用。
载药纳米粒(drugcarriernanoparticles):是将药物以溶解、分散、吸附或包裹于适宜的载体或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纳米粒。
脂质体(liposomes):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球形载药制剂成为脂质体。
相变温度:当升高温度时,脂质双分子层中的酰基侧链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这种变化引起脂膜的物理性状发生一系列变化,可由“胶晶”态变为“液晶”态。此时,膜的横切面增加,双分子层厚度减小,膜的流动性增加。这种转变时的温度称为相变温度。植入剂(implants):系指将药物与辅料制成的小块状或条状的供植入体内的无菌固体制剂。长循环脂质体:脂质体表面经适当修饰后,可避免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延长在体内循环系统的时间,称为长循环脂质体。
免疫脂质体:在脂质体表面接上某种抗体,使具有对靶细胞分子水平上的识别能力,提高脂质体的专一靶向性。
13
脉冲制剂:系指不立即释放药物,而在某种条件下(如在□□中经过一定时间或一定pH值或某些酶作用下)一次或多次突然释放药物的制剂。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drugdeliverysystem,TDDS),系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被动靶向制剂(passivetargetingpreparations):系将药物包裹或镶嵌入各种类型的微粒中,根据体内不同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对不同微粒具有不同的滞留性而靶向富集的制剂。主动靶向制剂(activetargetingpreparations):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physicalandchemicaltargetingpreparations):即通过设计特定的载药材料和结构,使其能够响应于某些物理或化学条件而释放药物。
EPR(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效应:为了满足快速生长的需求,肿瘤部位的血管生成较快,因此血管壁结构的完整性较差,有较宽的间隙,循环中的纳米微粒可能穿透这些间隙而更多地进入肿瘤组织。同时,肿瘤组织的淋巴回流功能并不完善或者缺失,造成大分子类物质和微粒的滞留。这种现象被称作实体瘤组织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简称EPR效应。隐形化原理:就是采用表面修饰的方法增加微粒表面的亲水性,引入空间位阻,防止被调理素调理而达到“隐形”的效果。
动脉栓塞:是通过动脉插入的导管将栓塞物输送到靶组织或靶器官的医疗技术,通过阻断靶区的供血和营养,使靶区肿瘤细胞坏死。
热敏靶向制剂:是通过外部热源对靶区进行加热,使靶区的温度稍高于周围未加热区,实现载体中的药物在靶区内释放的一类制剂。
pH敏感靶向制剂:利用pH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将药物选择性地靶向到特定的组织、 细胞或细胞内的特定位置。
流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大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pHm:最稳定pH,在pH-药物降解速率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pHm。
Preformulation:在药物制剂的研究阶段,首先需要对候选化合物的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学性质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统称为处方前研究。
多晶型:同一化合物的晶体在固态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空间排列和晶胞参数,称为多晶型现象(polymorphism)。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及经胃肠道壁的透过性大小,将口服吸收药物分为四类,即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availabilityclassificationsystem,BCS)。无定型(amorphous):多晶型药物经过研磨、高温、高压、骤冷等特殊处理,可引起晶型错位,边界变形并发生完全无序,晶型破坏的现象,称为无定型。无菌隔离技术:是采用物理屏障将受控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互隔绝的技术,是一种绝对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