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纯白色
日记
1
时光是个无情的家伙,它可以冲淡很多美好的记忆,也能让我们无比珍贵青春定格在那一段段泛黄的回忆里,时光也是匆忙的家伙,它可以不管不顾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走在钟表的指针里,即使人们很想把它紧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可还是无法挽留住它流失的脚步,也许的因为岁月带走了我们曾经的年少的轻狂,所以才会让步入中年的我们,更加的怀念那些儿时的美好时光。就像“我”字突然的少了一撇,变成了“找”字一样,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回来,那时候我们才会真的明白,那一撇一旦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剩下更多的是和这个世界的妥协以及各种各样的选择......
自从那天晚上文哲在医院把自己的日记交给我以后,我的空余时间就很少再玩手机刷视频了,我甚至连多年养成睡前看书的习惯都很很少坚持了,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文哲的日记,这里边除了有一小部分的原因是我好奇心,驱使我想窥探一下文哲的人生经历,而更主要的的原因还是我想把文哲嘱托我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也承认我喜欢做这件事,要知道对于一个喜欢写点东西的人而言,当有真情实感素材摆在他面前的时候,的确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若能天马行空的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把它写出来,也确实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体会。况且我在读文哲日记的时候,发现他的故事有很强的吸引力,也有很正向的正能量。
我能从文哲的日记里强烈的感受到他对待生命的态度,他认为生命的状态会随着生活的环境和岁月的变迁,会以不同形式存在着,他在大学的时候,感觉得阳光明媚时光很欢快,他的未来也是一片春色。他参加工作以后,感觉自己因为没有分到理想的地域,工作一度的不顺意显得有些很艰辛,他的未来也是一片迷茫。后来他停薪留职加盟私企,又感觉到自己在奔跑忙碌中让时光在无情的飞逝,那时他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于是他为了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晰明朗的未来,他选择了支教走进了大山,那时他希望自己在大山里的日子可以过得更快一些,这样他才能尽快逃出大山,因为逃出大山才是他选择进山目的。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山里有蔚蓝的天,有茂密的林,有充满灵气的阳光,有生生不息流淌的山泉水,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有无数孩子的眼睛,那些纯亮的眼眸就像挂在夜空里闪烁的星星,而那些闪烁的星星,仿佛拥有着巨大的让他无法抗拒的魔法,竟然让他忘记了自己进山支教的初衷,并将他牢牢地钉在了那片充满希望却又非常贫瘠的山区讲台上。
2
每个时代都会有很多被低估了的人 ,但不能忽视了这些被低估了的人,在他们熠熠生辉的时候,会展示出来得那种可以照亮他人,温暖人心的纯良的善举,这种善举除了具有一定的的才华之外,还包含了他们世界观人生观还有价值观。在这个各行各业都在突飞猛进的国度,人的生命观极有可能是这三关的集中体现。
我想套用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至理名言来形容文哲的生命观: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当他临死的时候,他也能够没有遗憾的说:‘我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和全部的精力,都用来做我认为值得做而且是对的事情上,不求功成名就但求问心无愧“。我在翻阅文哲日记的时候,我也能从他的字里行间里发现,他已经将自己的行为转换成了一种心甘情愿的选择,并在不知不觉间放弃了自己在大城市本该拥有的一切,要知道一个人一旦脸上挂着暖暖的微笑,并自信满满的去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的时候,那这个人身上一定会呈现出不惧任何困难的勇气和魄力。
当然我也在文哲的日记里发现他普通平凡甚至是脆弱的一面,他至少有三次写过这样一句话“不经一事,难明一理,不经一挫,难懂人心,拐个弯和自己和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在看到他第三次写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始有点羡慕他了,因为我明白他活的其实真的很精彩,倘若让我给他的这句话做个评批,我想我会这样写:只要你眼里有光,心里有爱,任何跌倒的挫折都不能将你奈何,你也终将会活出你自己喜欢的模样。是啊,我们人到中年,上面的父母已老,下面的孩子还小,自己的伴侣也和自己一样,早已被生活打磨的失去了棱角,剩下的除了硬着头皮向前冲之外,也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自己怎么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了。这大概就是所谓城南以南不再蓝,城北以北也不在美的真实映照吧。
其实仔细翻阅文哲的日记,不难发现他挚爱现在生活的原动力,就是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那些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的状况,当然他的这一举动尽管很苦很累,但他认为这样做非常值得。因为值得所以喜欢。要知道人一旦找到了自己喜做的事情,就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充满了能量,并且保持一路向前的态势。世事多变,唯有从心出发,向心而行,才能在艰苦的环境里,不纠结。不慌张,不迷茫,因为这一切都是始于心而忠于心的。
3
这世上最慢的脚步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这世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时间不能重来的是人生,在这烟火气十足的人间,我们每个都会有自己的人的生岔路口,有岔路口就会有选择,这是必然的,有选择就会出现对与错的纠葛,这也是必然的,我能从文哲的日记里感觉到,他却对自己的很多选择都感到过后悔,但他对自己选择以后所走的路一点也会感到不后悔,因为他真实的触摸到了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所在。这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而言,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高尚情操。
文哲也曾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之间来回的徘徊过,但从他决定留在大山里的那一刻起,他便义无反顾选择了坚持,他明白自己的青春是无价的是不可复制的,他也知道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次,他必须要谨慎的使用,可他还是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的热忱,一起奉献给大山里的那些让他割舍不了的孩子们。他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大山里的那些孩子们,他希望用自己有限的知识,能够帮助那些大山里的那些孩子们走出禁锢他们的大山,从而改变他们世世代代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命运......呵呵,我突然感觉自己很幸运,居然能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只有在纪录片里或者纪实类的杂志上是才能看到的,那些被人们称之为在平凡中彰显伟大的这类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有很高品质的人。
文哲亲力亲为的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希望,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因为好的东西都有不易流失的属性,希望这个词就有这样的属性,他不会在跌跌撞撞中戛然而止,但会在兵荒马乱中如期而至,正如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也会从天而降,如果能在黑夜中看到广漠的土地正在坦露着它结实的胸膛,那一定是它已经做好了召唤的姿态,它在召唤黎明来临也在召唤新的希望到来。文哲的日记里总会出现这样令人动容的自我嘉勉。不过反过来实话实说,作为文哲的朋友我不太喜欢他过于优雅的文学素养,就像作家三毛所说的那样:“一个太过于喜欢文字的人,注定此生是不会太快乐的,他心里有爱有善良,骨子里住着孩子般的纯真,容易感知到美好,也更容易体会到悲伤,笔尖下的故事一定会华丽的割伤到他自己......”作为文哲的朋友我更希望他生活的快乐一点,心中的希望更加美好一些。
眼睛
1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的会经历各种酸甜苦辣,所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我看来这不如意之事和一个‘痛’字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这一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身痛。心痛。我们在痛中自愈,在痛中成长,换句话说痛苦其实就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这就是为什么歌德的那句名言:“没有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会引起那多人共鸣。然而能够体现一个人是否在承受痛苦,是否在接纳痛苦,是否能理解痛苦,是否能和痛苦和解,那就去好好地看一下这个人的眼睛,也许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眼睛是一个人心里活动的映射板,它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可以用一种无声状态表达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嘴吧除了具备吃喝的功能之外,还能用有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各种信息,这是很直观很有力量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人的眼睛虽然不会说话,但却可以用它独特的表达方式,映射出人们内心世界的心声。这是一种无声的但同样很有力量的表达方式,文哲的日记里曾经反复的出现了不同眼睛所呈现给他的很多不同的信息,这也足以证明他这个学中文的高材生,的确很善于捕捉细节。
其实人很多时候,是没必要说没必要的话的,但必须要学着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一个眼神有时候是可以胜过千言万语的。倘若用故事的彩衣去拼凑昨日的诺言,把曾经的往事展开又叠起,想要执笔去改写那举眉成伤的岁月安好,可经年以后的回望,却发现眼睛里已经流露出了一抹淡淡的茉莉清香。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看淡看轻吧,这种看淡看轻的另一个别称叫——成熟。而我个人觉得成熟的魅力应该是一种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倘若这种自由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那一定是又酷又迷人的。
2
我记得哲学大师叔本华曾说过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出来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来的是思想的本质“。人的思想千差万别,人的眼神自然也是迥异不同的。我本不是个善于观察眼神的人,但当我看到文哲的日记里常常出现关于眼神的各种描述,这就使得我必须想办法,对他日记里出现各种眼神的叙述,去做一个延展性的追溯。可我对人眼神描写的水平实在是有限,于是我突然间想到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东西,从来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而是要用心去看的。” 介于这句话对我的启发,我又想到了我是不是可以用第三者的心理活动,对文哲日记里出现眼神的内涵,去做更为深层次的拓展,毕竟眼睛是人心灵的一个窗口,用第三者的心理活动去表达当事人当时的眼神,或许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觉得我想的挺美的,呵呵。
人是用眼睛去看世界的,但人没有办法直接看到自己的眼睛,这是一个认知的框架,有一定的哲学道理,以我的水平是很难解释清楚的,但它有一个基本的定性。那就是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层次是可以改变这个框架结构的,所以说人眼界的宽广程度往往会反应出他的人生高度。倘若一个人的眼界能在某种特定的场合,用眼神流露出来,往往比用言语表达出来会更具魅力。我在看文哲日记的时候,发现他在观察人的眼神揣测人的心理活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辨析能力,而且极为准确,我想这和他所学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吧。
文哲在大山里支教的日子快不快乐,我在他的日记里并没有直接找到答案,但我能找到他过得清苦且充实的答案,这个答案背后的本质就是满足。是他上完了一堂又一堂课后的满足,是他做完了一件又一件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以后的满足,尤其是在他把那些辍学在家的孩子给弄回到自己课堂上的时候那是相当的满足......我想这种满足的眼神一定是纯洁透亮的-----白色。而他日记里所写的那几段发生在他身上情感纠葛,尤其当他无法控制自己对女人身体冲动的时候......我想他那时的眼神应该也是满足的,只是这种满足的背后会让他的眼里泛出带有悔意的------ 灰色。人的本性和本能会在这灰白色的地带里显露的格外分明。
3
我特别喜欢文哲日记里摘记台湾作家林清玄的那句话:“以清净之心看世界,以欢喜之心过生活。”一个干净的人,并非他不食人间烟火,也并非他沾染世俗,而是因为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片净土,这片净土是一种精神上的优秀,也是一种幸福的能力,这可能是体现文哲在大山支教的一种精神状态吧,艰苦的条件一定能塑造出人的某种优质的品格,这一点我在他的日记里已经看到了:他曾这样写道“德不到,得不到,德到了,得到了,德大于得,必有所得,得大于德。必有所失”。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由的想起,有一年的夏天,文哲支教的学校放农忙假的时候他回到了西安,我们哥几个坐在夜市吃烤肉的时候,我似乎在烤肉摊前那昏暗的灯光下,看到了文哲的眼镜后面的眼睛突然变的很深邃,眼眸中还散发出了清澈的光泽,当时我就能感觉到他那时的那种眼神很透亮也很干净。而且他的这种眼神是我以前从未看到过的。
人左眼看不见右眼,但却会陪它流泪,这是人生理上的一种天性,就像人的俩只手不需要任何的交流,天生就知道怎么相互配合互相帮衬一样。但我不愿意用这种比喻去描写文哲的爱情,因为那就好像是提笔的繁华和落笔的荒芜,像临摹了那远山的的薄雾,被风轻轻一吹,最后只剩下那年华里留下的一段段无痕的心事。虽然芳美,可心却忧伤,还不如深锁起来,让它独自吐芳。每每看到文哲记录他的那一段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我总是有些情不自禁的伤感,难道说这人世间的爱情真的都会有保鲜期吗?呵呵,看来人们说天在将暗未暗时最美,人在将爱未爱时最迷人,这话一点也不假。
我翻阅着文哲的日记,沿着时光的脉络,想要在他的笔尖下找寻一点他在自己最灿漫的季节里,留给自己最温存的那一抹圆润的记忆,可到最后我才发现,他那一池池的往事里,除了能泛起忧伤而又遗憾的涟漪之外,并没有什么可以缱绻的爱恋,我想即使文哲自己在看自己日记的时候,也只能通过镜子的反射,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里充满了苦涩的笑意吧。这个学中文的高材生会不会喜欢喜欢林徽因的那句:“你来人间一趟,就是想和喜欢的人吹吹风,赏赏花,看山河辽阔,观人间秀色,感受星河滚烫,最终呢,觉得人间值得......”
追溯
1
我常在台灯下翻阅着文哲的日记,我很想通过他的日记,沿着时光的脚印,去追溯一些可以让人感到眷恋的美好往昔,可到头来我才发现他那一段段的往事,就像早晨的纱雾,被风一吹,便消失在了眼前。终是无疾而终的终结。我想如果是文哲本人在看自己的日记,一定能在某个不经意间,便能叩开自己心中那一曲曲的离歌吧,毕竟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只有当事人才能通过那些隐含的文字,自艾自怜吧独自体味吧。尽管他那记忆中的忧伤可能还会撩拨到昨日的甜美,但岁月的侵蚀一定会把他昔日的繁华定格在他那一去不回的青春里,不然他怎么会用红笔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弗洛伊德的那句耐人寻味的哲学名言呢?‘’追求快乐是人类的天性,经历苦难是人生的必然,包括爱情......”
肤浅的东西早晚会被时间冲淡洗白。只有很真诚而且很真实的东西,才会被安稳的储放在心灵的深处。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想在这充满变数的人间,去找寻一份心灵的慰藉,谁都不敢奢望这份慰藉可以温暖我们整个人生,但至少可以照亮我们正在经历的灰暗时刻,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感觉这很难。但看看文哲在大山里所做的一切,足以令人感到他不枉此生,我不想说他的品格如何的优秀,他的情操如何的高尚,但我想说他已经超越了自我,过上一个可以让自由和孤独与自己共存的人生,这种人生是那么得干净纯粹,就像一首充满大爱的诗歌,尽管有些凄楚,但绝不缺乏美与浪漫。
时光悄悄带走了如烟的往事,陌上的花开了又落了,红尘里的聚散也在一遍遍的上演,那轻盈的心事踩着平仄的韵脚,悄悄地爬上了心头,又落入眉间,最后在平铺的纸张上向自己娓娓道来,就像那有了方向的爱,让漫长的黑夜不再漫长一样。时间煮雨岁月缝花,以欢喜之心慢度日常。就像文哲日记里所写的那样:“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看到这句话我才有点明白,他靠什么说服的自己,放弃了在大城市舒适生活,而选择去清苦的大山里生活。归根到底他更早的就明白了:勿在别人眼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这个道理。
2
文哲的日记本里有很多的值得细细品味的道理,这些道理大都带有一定的哲理性,这些道理应该也是他经历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以后,自己总结出来的吧。比如说我看到他写的这句话:”人有时候既要有一定长远的目光,但也不能想的太多,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明天的风雨也淋不到今天的自己,该忘的忘,该放的放,让心释怀让心归零,让自己微笑着轻装前行。”实话实说我有些理解不了,他这是感情不顺的时候写下的,还是工作不如意的时候写下的。总之,我不太相信这是他没事自己有感而发的感受,他一定是经历什么了事情才会有这样的感悟。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倘若文哲生活在互联互通的地域,像他这样的文科高材生,写下什么样的哲学感悟,我都不会感到意外,或者说他的日记里如果都是那些经典的名人名言,我也会觉得这很正常,但是他的日记里会经常出现时下很流行的网络词汇,比如“佛系”“丧系“躺平”“摆烂”等这样网络词语,这就让我觉得很诧异,毕竟他生活在清苦大山深处,想要上网的确有点不太方便,能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就已经很难得了。我在他的日记里看到这样一段很典型的情感网络短句:“人世间,感情不过两种,一种是相濡以沫却嫌弃到老,一种是相忘于江湖却怀念到哭,前半生择己所爱,后半生爱己所择,所得,所不得,皆心安理得。”
我们常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仅仅是我们眼前的苟且,就能把我们累的气喘嘘嘘了,那里还有精力去顾及诗和远方呢?能在睡前想想这些就已经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安慰了,我也常想诗句是那些天才们创造出来的,但诗意应该属于我们每一个没有停下脚步,不停追求幸福的普通人。要知道骏马面前无沟壑,只有学会与自己抗争与环境抗争,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尽管这很难,但也不能放弃,就像文哲在大山里支教一样,他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了一个无悔的问心无愧,他的这种默默的坚持就是对远方和诗最好的诠释。如果将这种勇气和力量兑换成道德、义务和责任,我觉得这样的解释不会有那么大的韧性,它最直接的源头应该是他有一颗与生俱来的同情心善良的心。这种同情心和善良心升华后是完全可以和理想或者信仰画上等号的。
3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我已经过了喜欢炫耀和喧闹的年龄,不再期待周围人的回应和鼓励,也不会在乎他人的褒贬和说辞,我懂得了怎样用诙谐的方式过正经的人生”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段,他的心事可以想,他的心酸却不能说呢?适时的沉默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修养。每年文哲他们学校放忙假和寒假的时候,他也会回西安呆几天,而他每次回来和我们小聚的时候,他是从不主动说他在大山里生活的状况的,就算是我们有意问他的时候,他也是只是随口说一句:“我在那挺好的,过几年就能调回来了”然而他却在自己的日记里却这样写道:“我没那么多的观众,我也不想活的那么累,我要感谢我的那些学生,当初是他们用自己纯净而透亮的眼神将我留在了这美丽的大山里,我以为我当时只是感性的冲动了,我可能以后会非常的后悔,但现在看来,我这这里找到了我的人生价值,我虽然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我在这里活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也活出了一个问心无愧的自己......”
罗曼罗兰曾说过:“人们常以为清闲就是幸福,其实清闲是生命力的浪费和萎缩,偶尔在忙碌中有点清闲的机会,那是休息也是收获,但经常的清闲,却是生命里的僵化,你所感受的将不再是悠闲而是消沉”我看到文哲在引用完这段话的下面写了这样一段感悟: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光靠想,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让自己动起来脚踏实地的去做,只有在做的时候才能不断地纠正自己做事的方法方式,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目的,比如放下老师的架子去找村长闹,才能闹来给学生们过冬的炉子和煤球,只要能放下面子到县教委的大院耍点无赖,就能给这十几个学生弄来免费的新书本,如果作为老师愚蠢到了动手去打孩子,那才是最无知最无能的表现,但要是能把正在地里干活或者已经准备出去谋生的孩子打回课堂,我愿意去做那个无知无能的老师......我喜欢看文哲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他在这方面的故事,他记录的这种真实行为,才是他性情率真的真实表现。
陈果在自己的书里这样写到:“真正的自知才会不辜负这仅有一次的人生,”我很喜欢这句话,但我做不到真正的自知,所以很多时候我才会解读不了自己内心的苦乐与悲欢,甚至有时候我还会觉得自己就是了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而文哲不一样,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尤其让我觉得他厉害的地方是,他可以为了自己精神上的追求,去放弃自己物质上的享受。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真正能塑造出自己健全的人格,并不是天资和学历,而是自己的经历,人生不应该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精神上的自我革命。”在这个冷漠焦虑横行的时代,人们很多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在安静中发生的,若要究其原因还是人们无法做到真正的自知。要知道上错了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已经投了币而舍不得下车,但却忘了错误的方向是永远也抵达不了你想要去的地方。
二 人性
1
关于的人性定义到底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译,毕竟人和人所受的教育不同,所经历过的事也不同,自然对人性的定义也会不同,但我想可以举这样的例子或许可以对人性的解读会有一些帮助:你帮了别人十次,有一次没帮你就是个恶人,相反当你设置了自己的底线,亮出了自己的底牌,然后偶尔帮人一次,你就是天使,这是人性。当人强大的时候,他的弱点也会是一种优点,想反,当人弱小的时候,他的优点也会分文不值,这也是一种人性。当然我也承认这种解读是很片面的,事实上当你去读那些哲学著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人性的善恶其实并没有好和坏也没有对与错的,这和人所处的角色和位置是息息相关的。人的能量频率不同,所呈现出的状态和选择也会不同。自然对人性的看法也不会分出个黑与白是与非,我当然无法对人性做出具体全面的概述。但如果我可以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追溯文哲日记里关于人性的叙述,对我来说也是种宝贵的心理历程。
当我的目光沿着文哲日记里的文字,去他驻足过的光阴剧场里,找寻他记忆里的那些往事,我似乎看到他所经历过的那几度的聚散与几度的悲欢,哎,他也是三千芳华难解这人世间的哀怜。时间验证了人心,也见证了人性,他所经过的那些事情,让他变得有些沉默,而这种沉默的本质是他波涛汹涌的思想裂变之后的副作用,这个副作用的作用就是他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自知。因为我看到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想做一个美好的人,我想让自己拥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和一颗温柔的心,我要用坚强的意志去教育我的学生,我要用去一颗温柔的心去教好我的学生,我不想再分心再去想那些突如其来的让我无奈的事情,我更希望我能教出更多的强而有力量的学生,希望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的时候,可以比自己勇敢比自己坚强”
时光不语寂静成花,把自己内心的温柔,晕染成安静的芬芳,让爱开在心间,并把他传递出去,这是一个园丁的本色,就像陈果说的那样:“自己要好好地活着,然后再去帮助别人好好地活着,”这种好好的活着在文哲的日记里体现出另一种含义,他说:“人出生到死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个漫长的过程其实又是那么的短暂,如果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可以拥抱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那便是一种不枉此生的幸福,这种自由就是:可以拥有拒绝自己不喜欢一切事情的力量。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将来都可以做一个自由的人,幸福的人。”我有时候也会觉得人生会有很多的无奈,让人难以言喻,毕竟现实是很骨感的,倘若处在其中只能习惯,便很容易失去自我。倘若有抽身离开的力量,那可能就是自由也是幸福......
2
我一直觉得文哲身上有很多闪光的的品格和他的经历密不可分,因为有过痛苦才会深刻,因为深刻才会坚定,这种在摧折中生长出来的坚定将会影响到人的一生,我在读文哲日记的时候,是可以隐约的感知到这一点的,,虽然他没有用明确的文字表达出来,但我还是能在很多的细微之处捕捉到一点端倪的。我不知道文哲在课堂上是怎么教书育人的,但我从他的日记里能看出来,他在课余时间和自己学生聊天的时候,他会想尽办法教他们怎样去学习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阅读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是要学会和书籍做朋友,当书籍成为了一个人的朋友,那么这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书籍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帮助这个人去排忧解难,而独立思考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负责,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才会无限的接近自由,换成文哲自己的话说:“书籍是我们随身携带的一所避难所,只有走近自己的避难所,自己才会真正的拥有自由。”
我在翻看文哲日记的时候,我也看到他的那几段情感的归宿,哎,纵使他常常穿梭于书海之中,也终究没有逃离这世间聚散离合的规律,香烟到头终是灰,故事到头终是悲,无话不说是开头,无话可说是结局。爱情虽美却很伤人,文哲作为老师肯定不能给孩子们直接讲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却在有意的给孩子灌输如何的把自己变得强大,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受到伤害,或者受的伤害能小一点,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一直在鼓励孩子们多看书,我希望书籍能让他们变得强大起来,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一成年就走进平淡的婚姻生活,他们应该去享受一次正真的爱情,爱情的美妙会让他们的人生泛出一涟涟五光十色的晕波,这一涟五光十色的凌波足慰藉他们平淡的一生。但爱情有多美就一定会有多伤人,,我不希望他们受伤,所以我才会要他们多读书,我希望他们可以在书里找到坚硬的铠甲去抵抗爱情的伤害,尽管我知道这种想法不是那么健全的,而且很自私,但我还是想在他们心里种下自我保护的种子,我不希望他们去体会躺在床上独自伤神的感受。这种想法在我看来就是暗隐的善良。”
文哲的爱情也许真的让他很受伤,他这样写道:“世间大雨滂沱,一定要藏好自己的软弱,要学会放下也要学会淡忘,我不知道时间能不能真的治愈人心灵上他创伤,但我喜欢孩子们一大早来学校上学的样子,起先是一个孩子很早的走进学校的大门,然后接着是两个三个,最后是一群孩子叽叽喳喳的走了进来,我更喜欢自己手里的那个不大不小铜铃铛,我拿着它从我的办公室走向我的课堂,在这不足五十米的路上,我边走边摇,那清脆的撞击声传进我的耳朵,可以媲美任何粗犷的摇滚乐,那声音会让我的身体一点点的充盈着力量”读到这里我的心突然颤了一下,那一刻我感觉文哲是那么幸运,他居然幸运到了连疗伤方式都是上天赐给他独有的恩宠......美妙的爱情宛如苍穹里的那一弯明亮的蓝月亮,华丽而又神秘。如果一旦被乌云所遮蔽,就会失去它所有的美感,变成空洞的黑暗,人性也会在这黑暗中变得脆弱甚至是丑陋并在夜空中被放大......
3
“我站在山岗上,偷了清晨的酒,还想拉晚霞的手,我虽然活的蝇营狗苟,却心念海棠花瘦”不得不说我的这个哥们文学素养很高,我在他的日记里很少能看到他会有如此的情怀去和生活玩妩媚。而他更多的文学素养都用来表达可以缓解他辛劳的那老三样-----希望,睡眠还有微笑。我不知道该怎么来描述他辛劳的支教生涯的那种状态,但我能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他已经拥有了享受精神快乐的能力,这应该是他超越自我以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吧,很多时候人走的不够远,可能是因为心没有那么强的动力,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是人无法改变的,但你对待那些不如事情的态度才是决定你能走多远的因素,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人都是在边努力,边失去,边接受中慢慢长大的。人生百味的生活是需要有希望不断的出现,然后带着希望甜甜的入睡,等到醒来以后再带上自信的微笑去好好地度过每一天,这才是一个人该有的正确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如果看穿了生活的真正意义,还能一如既往的热爱生活,那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否则这个人所有的能力和天赋都会极有可能的用在强调自我及其欲望上,我在文哲的日记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胸怀大志却又虚度光阴,聪明不足却又习惯拖延,学历不高却又不肯学习,不满意自己却又在自我安慰,这种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永远无法做到爱自己爱生活的,只有赢在行动上的人才能真正的做到热爱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者。”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里所蕴含着的智慧。它是在不断的提醒我们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之所以一直在读文哲的日记,而没有动手去写他的故事,除了有时间因素的制约之外,我更多的是想要在他的日记里找一个很重要的答案,那就是文哲扎根在大山里的力量是从哪来,他那种勇毅的力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很遗憾我一直没到,但是我看到他和他的一个学生家长说过的一段话:“你的孩子现在学习肯定不能直接给你们家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而且还要花钱,但你现在不让他去读书,将来他所带回家的经济收益一定是它自己身体下苦的血汗钱,你现在也是靠干体力活挣钱吧?而且还要不停的看人家脸色才能挣到的辛苦钱吧?我想你也不希望你的孩自将来像你一样吧?你要明白,你的孩子现在不学习将来是根本不可能挣到知识层面里的钱,所以他也只能和你一样通过出苦力去挣钱,但是他现在如果通过努力学习,将来就会通过自己的学识去挣知识层面里的钱,他一定会有机会靠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我通过整理文哲的日记发现他教书育人的中心思想有点与众不同,他并没有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们的分数上,而是把精力放在教孩子们怎样去独立的阅读,独立的学习,独立的思考。当然他也会给他的学生们讲什么是信仰,在他看来信仰不是知识,但信仰可以使知识变得很有效。
感受
一
1
人在自己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都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并且做出很多的选择,但无论我们怎么选都或多或少的留下遗憾,这种不可避免的遗憾会留下有多少,这和我们当时做选择时的思维逻辑有直接的关系,而我们的思维逻辑的成熟与否则是由我们的认知所主导。这种认知的宽度与广度则来源于我们的学识和经历。我在文哲的日记里看到过他很多的独白。从这些独白里我能清楚地感觉到,他认为学习会对一个人一生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会随着年华的递增,对生活的感悟也会越来越通透。而且让学习贯穿人一生的人,一定是对自己生命非常负责的具体体现。他自己对这一点不仅深有感触,而且他还在孜孜不倦,不辞辛劳的向他的每一个学生传递着。
学习不仅能使人目明心静,还能让人视野开阔,这对一个人来说便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人生在世不仅要有物质上的积累,更要有精神上积累,这种积累会让人拥有一种很强的辨析能力,可以吸引和靠近那些让你精神上得到升华的人和事,也可以让人躲开和远离那些让你精神受到损耗的人和事,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人生都会经历求学,求职,恋爱,组建家庭,然后生儿育女,直至平凡到老的这一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谁都不可避免要进行很多的选择,这种选择就是一个由简到繁再到简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便是一人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从日他的日记里能清晰的看到他每换一个环境,就会自动的为自己做一次减法,他的这种行为在我的眼中,就是一种极其讲究的讲究人才会有的讲究行为。因为这才是一个优秀的人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它会让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最后变的更加优秀的基石。
如果我们的一生可以用万里山河来形容的话,我想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那些无数的过客,他们当中有人会给我们的山河增添明亮的色彩,也会有人使得我们的日月失去了光泽......倘若我们通过读书来增加我们的智慧,就能如野草一样逢春生绿冬来变黄,有序的过好自己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就像文哲日记里所写的那样:人生看似简单,却承载着太多的情非得已,生活看似容易,却让人身不由己。谁都会有故事,就看谁可以淡定从容的自己为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时间的沉淀会让人心智越来越成熟,而成熟的心智会让自己看的更加清楚,那些走远的人和事都是过眼云烟,而那些沉淀下来的往昔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2
和人的生命相比,我们生活当中所遇到那些所有矛盾与嘶吼。所有的聚散离合,所有的不如意不称心,都会显得特别的苍白无力。所以说好好珍惜当下,要明心见智努力的去适应自己当下的生活环境,让自己过得顺畅一点,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他所受的教育程度造就了他为人处世的方法方式,而这种方法方式实际上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就看自己是如何运用的。我从文哲的日记里能看出,我和他在这点上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说我觉得人有时候要具备一定的钝感力,遇人遇事不要太过于敏感,糊涂一点,再能有点自嘲的勇气,也许会让自己过得能轻松点。而文哲认为人要具有一定的敏感力,这样遇人遇事才能有超前的预判力,这种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的超前的预判能力,可以让自己提前处在某种优势之中。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钝感力和敏感力都有优缺点,就看谁能很好的驾驭它运用它了。
我在文哲的日记里看到了他摘录一段话叫《我允许》,我好像隐隐约约的在哪里看过:我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因为生活本身不可阻挡。你害怕也这样,不害怕也这样,所以选择让它过去,不再和他较劲。真正的强大不是和他对抗,而是允许和接受,允许世事无常,允许遗憾,允许愚蠢和短浅存在;允许有人不喜欢你,允许一切发生了之后,你会变成一个柔软和放松的人,生活不过是见招拆招,你害怕的事情如果发生了,也是一种解脱......说实话,在我年少轻狂的时候,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段话,因为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可以凭我自己的力量去化解生活中的很多的事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段话了,因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根本没有能力去化解,我想文哲应该也会这样想,所以他才会把这段话摘抄到自己的日记本里吧。我在看到这里的时候,还刻意的看了一下这篇日记的日期是2011年4月23。这是文哲八年前写下的,这对我来说有些很是诧异。这说明他比我们这些一起和他长大的同龄人要成熟的早,而且他的感悟很透彻。
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路遥马急的人间,都很不容易,各有各的难,尤其是我们这些70后已经到了中年危机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再摊上个快到更年期的伴侣,更是会让人无端的抓狂,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没人能帮到我们,假如能有一个人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事情,听你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愁,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不是吗?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要去抱怨生活,也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不要过多的回忆自己曾经的光环,要明白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更要有前行的心劲,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正如文哲日记里所写的那样:“未来总是未知的。但只要你肯努力,你想要的,需要你用你的努力向岁月讨要,我们单枪匹马的来到这人世间,没有人甘心平庸过一生,谁都想活出属于自己的所有的可能。但事实上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所谓人生如棋落地无悔就是这个道理,你可以慢点,还可以再慢一点但绝不能停下来......”
不得不说文哲是个很有才情的男人,看他的日记真的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在他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每天醒来都能告诉自己,微笑才会使你年轻充满活力,奔跑才会让你感受到速度与力量,努力你才会有收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你的任何收获都不是巧合,那是你自己用每一天的努力和坚持换来的结果,人生因有梦想而充满了能量和动力,不怕你每天迈一小步,就怕你没有目标停滞不前,不怕你每天只做一点事,就怕你迷茫的无所事事,坚持是生命的一种毅力,执行是努力的一种坚持,”不得不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文哲的日记里还看到过很多很励志的话,比如“万丈深渊不见底,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生活从来不相信眼泪,这世上也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有的只是强与弱”这些不正是对当下网上最火的那句“你在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这你”最好的注解吗?
3
流年似水,没有谁能真正的把控住生活,时光可以薄了往事,也能疼了年华,日子虽然有迹可循,但会在匆忙中转瞬而过,无论你过得好与坏都会成为往事,那暮色里的一缕黄昏也好,那光阴里的一道裂痕也罢,被风儿一吹到最后也只能留下了一地的残花,那一片片的花瓣,也终将变成回忆,然后融化成记忆的尘埃,就像我曾在杂志上看到过的那段独白:“平凡的人生就像是一粒泥土,承受着践踏碾压和无视,当它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时候。也许会化为灰尘升腾,可有谁会在意它是被踩在脚下还是漂浮在空中,直到有一天它落到人的眼睛里,那一刻人们才注意到它的存在,它会尝到眼泪咸咸的滋味,然后被眼泪冲刷出眼眶,重新又回归成一粒泥土。”这段独白让我很自然的联想到了文哲日记里说的另一句话“人最难的不是别人不懂自己,而是自己不懂自己,因为不懂自己,所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徒劳的空耗了自己的人生,使得自己本就平凡的人生,变得更加的平庸无趣。想要摆脱这种自我设限的禁锢,首先就是要静下心来和自己来一场开诚布公的对话,让自己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就连苏格拉底这样的大师都说“我所知便是我无知”况且我们这些普通人呢?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有可能触碰到智慧的大门,一个人如果能洞悉到自己的渺小,才能真正的去审视自己的人生,未经审视的人生,不是值得我们认真一过的人生......”
年少不经事,懂事已中年,在无知的年龄做了选择,在懂事的年纪承担后果,拿最好的青春换最深刻的教训,生活给予我们的无论是好是坏那都是风景,所有的经历不是得到就是学到,要知道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无论好与坏都应该要好好地珍惜。过去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未来我们要慎重的选择然后加倍的珍惜。这也正如文哲日记所写的那样:“很多事情一旦过了它的节点,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任何东西等过了最想要而没有得到的时候,到后来也就无所谓了,自己亲手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是自己思量再三最后做出的决定,至于以后的遗憾也好不甘也罢,都要自己深埋心底只字不提,因为那是自己的学识和阅历决定了自己选择的高度。随之而来的结果也必须要独自承担,所以说想要减少生活中的遗憾和不甘,就必须要多读书读好读有用的书,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正确的慎重的做更好的选择。”
我们常说“读书是人的精神在旅行,而旅行则是身体在阅读”。对于这一观点,文哲也认为这是极其精辟的,他说:“旅行固然会很累。但是如果能从旅行中找到乐趣,这种累就会显得很饱满很幸福,无论是体力上付出还是经济上的付出都会让人觉得很值得。”有时候当我们到达一个心生向往期盼已久的地方,会感觉到这个地方也不过如此,自己心里的落差会很大,这里面的原因文哲在他的日记里有过这样的叙述“当你的文化素养达不到你内心对美感的自我审视的高度时,再美的风景也满足不了你的肉眼的需求,相反当你有了足够的文化内涵,即使你没有在它最美的季节和它相遇。你依然能感受到它最美时节的风韵。就像徐霞客先生400多年前第一次到黄山的时候,恰好赶上大雪纷飞,徐先生却没有任何只言片语的抱怨,而是坐在雄奇黄山山前静静地悠然的,听了一整天雪花飘落的声音......”我们不仅要知道这是一种很强感受力,还要知道这种感受力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身文化素养的具体的体现。钱钟书先生不是也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而已。”
二
1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文哲将这句话不打折扣的完完全全贯穿在他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工作中。而且他还将香港商界大佬李嘉诚的那句名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完完全全的贯穿了在了他的教育理念里。我在他的日记里没怎找到他怎么去教自己的学生追求分数,但我却能在他的日记里看到他在不遗余力的在教山里的孩子们怎么去树立一个健康壮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就是要对美好的未来永远充满着希望。这种看似很另类的教育方法,在我看来应该和他当时在落后的教育地区工作有极大的关系,这也是实属无奈之举,毕竟巧妇真的是难为无米之炊。
我和文哲是在一个大院一起长大的好友,但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方式却截然不同,其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这大概就是因为学识和学历还有阅历的不同所造就的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心胸和气量更加的豁达,格局和眼界也更加的开阔,他在自己的日记里曾这样写道“我愿意为我的错误买单,但我不后悔我的任何决定,我从来不怀疑自己的眼光,之所以事与愿违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与他人无关。”我还发现文哲的日记里曾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一句话“既然已经入秋了,就不要再想着夏天的故事了,该黄的都黄了,该变的都变了,那些让我忘不了的细节既能感动我,也能让我崩溃,这又何必呢?自己为难自己不是很傻吗?早点睡早点起,让自己精力充沛的带着孩子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更好吗?”
文哲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他有很多深刻哲理,都能体现在他的日记里。比如他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如果把我们的时间都投入到那些无谓的事情当中去,那么不但不能产什么任何的收益,还无法延展我们的生活空间,这样反而会成为对我们生命最无益的消耗,这是变相的在缩短我们的寿命,怎么样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的课题”而我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太短,短的就像一本书,刚看到开了个头很快就到结尾了,”我的这种隐匿消极的抱怨,与文哲这种内涵很深的思想相比显得很的肤浅、这大概就是人的认知差距吧。我知道认知的差距不仅能显现出人思想的高度,还能彰显出一个人的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2
这世上本来就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事情。更没有什么应该属于你的或者不应该属于你的,人生不就是一个聚散无常取舍有度的过程吗?我们想做的能做的不就是想让这个过程有点内涵吗?我们只有努力前行不被困在原地,未来才会有千万种可能。这种对未来千万种可能的向往,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是一种饱满的内涵。世界很大,我们所能看见到的,所能感受的其实是很小的一个角落,我们这些普通而又平凡的人,若能经营好眼前的方寸之地上所发生的事情就已经很不错了,从小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不做井底之蛙,不能守株待兔,要看更远的天地要走更远的路,但这要基于我们能很好的做好眼前当下自己手里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吗?
雨果曾说过:“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达到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人的精神层次是由人的眼界决定的,人的眼界是由自己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决定的,正如文哲在他的日记所说的那样:“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读书,我要给我的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我希望他们也不要停止读书,他们可以在考试的时候达不到我要求的分数线,但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读书,因为他们现在很小,未来的人生还很漫长,他们需要知识来滋养自己,我要让他们明白读书可以让他们不会惧怕未来,不会惧怕未知,也不会惧怕那些所谓的没有结果的努力等等这些无畏的焦虑,我还要他们明白任何时候读书都不是在消磨时光浪费时间,那些他们曾读过的书,触碰过的文字,一定会在他们人生中的某个时刻,或者某个瞬间温暖到他们......”
《劝世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天下之善莫过于治人,天下之恶莫过毁人”他的本意是教人多夸人多成人之美,不要诋毁人和坏人名声,而文哲却有这样一段独白和《劝世文》里的这句话很搭,他这样说道:“帮助他人可以帮其行,也可以帮其心,但帮其心的功效远大于帮其行。当然毁人的念头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有的,无是论毁人的声誉,还是毁人的希望那都是很恶毒的。”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会大不相同,如果让我解译这句话,我更愿意把他理解成:“无论我有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我都不会在别人没有开口的时候去主动去帮人,更不会有意的去害人毁人,因为别人的事与我无关,即便是好朋友也要有最基本的边界感,反过来我也不会愚蠢的活在别人的嘴里”这大概就是我和文哲的差距吧,毕竟我是普通人,而文哲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
像我们这样已到中年的人,对魅力的定义早已不再局限的认为是年轻漂亮是帅气阳光,而是自信是果敢是智慧是希望,如果能明白心态胜过年龄,微笑胜过颜值,健康胜过金钱,三观胜过眼前的苟且,我想这样的状态才可以称之为中年成熟吧。人生本就不易,不必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太过于拥挤。正如文哲日记里所说的那样:“中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希望我们都能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以后,依然能热爱生活。也希望生活能在锤炼完我们之后,能仁慈的赐予我们一副丰满的灵魂和清瘦的欲望,然后让我们真诚的感受到生命的斑斓和律动。”是啊,中年是一个人最焦头烂额的时候,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叛逆期的孩子,等到好不容易能躺下来歇会的时候,还要看身旁的伴侣的脸色,中年同样是人一生当中时光流逝最快的时候,往往眨一下眼就是一天,转个身就是一年,冬天许下的愿望是希望春天可以抽时间去看看那山川那河流,可往往是到了秋天也没能实现,但看到自己用透支体力和流失时光换来的那几两散碎的银两还是会露出既无奈又欣慰的笑容......可我还是觉得中年人不要忘了自己也需要悦纳自己,要学会好好地去体会自己度过的每一天,不要急躁快速的往前冲,不要让时光淹没了自己的悲喜,那样就会连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情感都显得有些多余,要学会让自己的中年时光慢下来,让自己拥有体味生活的能力。
我在文哲的日记里看到这样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他说渔夫出海前并并不知道鱼在哪,但他还是会选择出海,因为他相信自己会满载而归......而他那篇日记最下方用红笔写的注解也很有意思,他说:“渔夫选择出海源于生活所迫,而他的自信则来源与他多年出海打鱼的经验,就像我们为了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些美好的夙愿,努力的让自己动起来一样,要知道只有行动起来才会有达到目标的机会,然而能让我们选择努力行动起来的依据就隐藏在我们自己曾经走过的那些路和读过的那些书里”我在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总是觉得缺点什么,但我又说不清楚缺什么,于是用铅笔在他红笔注解的后面写下来这段话:行动远胜于原地空想,要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在行动中让自己尽可能的简单点,豁达点,努力点,乐观点,惊喜肯定就会多一点......
我经常能在文哲的日记里找到能让我眼前一亮的惊喜,他很多看似很平淡的文字叙述,却有着很深刻的内涵,也能常常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比如他的这段话我就很认同:“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独来独往的那一类人,倒不是因为他们多么的有个性,也不是因为他们多么优秀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这类人大部分都是品行很好的人,他们从不扎推也不搬弄是非。只是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自己干干净的精神世界和干干净净的生活圈子”我之所以喜欢这他的这段话并对这段话记忆深刻,是因为他的这篇日记里提到了我和我失败的婚姻,他这这样写的:“听一峰说小李子离婚了,我有些很意外,但转念一想也觉得这可能就是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吧,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没有人能预判到自己的明天,我其实也很想打电话安慰一下他,可我知道他懂得道理不比我少多少,想一想还是算了吧,毕竟这件事没人能真正帮得了他,更没什么感同身受,何必让自己说出口的废话招人烦呢?现在我只能默默地希望他受的煎熬能少一点,能尽快的摆脱这种难以言说的痛苦,能尽早的从这段阴影中走出来,能尽快的回归到属于他自己的正常的生活轨迹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