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开端 ...
-
是不是所有学校都会在高三楼上面拉一个高考励志横幅,就比如“乘风破浪勇立潮头,沧海横流方显本色”。
而且有的学校还有超级加倍版本的,励志标语映在硕大的电子屏上,到了晚上还会发出幽幽的红光。
常高便是有这么一块励志大屏装在高三楼上。作为本校的优秀(帅气)高二学生赵宗霖,有一句优美的中国话不知道当不当讲。
你大屏搞在高三楼上,正对的是高二啊!
现在是七月十四号晚,赵宗霖和常高的的一千多名高二升高三的同学一样,安静的在教室里晚自习。要让赵宗霖评价一下常高晚自习质量,他首先要慷慨激昂的赞美一下常高优美的生态环境,地处郊区湿地,坐拥原始风情,轻听鸟语,细嗅花香,每晚和数十种飞虫斗志斗勇,达尔文来这里都要重写一遍昆虫记。配上窗外泛着淡淡死感的励志红光,可谓是黛玉倒拔垂杨柳,真的生草啊。
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下,赵宗霖尝试着专心学习,但大脑就像发了疯一般来回的闪烁那双令他胆寒的眼睛。
常高作为一所美名远扬的重点高中,每逢高二升高三的学年,学校就会邀请前年从学校毕业的学长学姐回校做大学宣讲。学校坚定的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树立目标,由此在未来的一年中为了理想而奋斗。
对于这项举措,赵宗霖是举双手双脚支持的。由于是小班宣讲,那自然是占用的上课时间,赵宗霖觉得除了当面向校领导及班主任的面开大,就没有比上课不带罪恶的走神更令人兴奋的事情了。并且来宣讲的学长学姐都是所在班级任课老师的得意门生,来的学生越多,就越能证明此老师登高望重。
每当此时,各班老师各显神通,唯恐自己班级来的人少了。有的班级的宣讲甚至可以搞一下午。
随着来宣讲的推进,学生也从开始的兴致勃勃变得心不在焉。赵宗霖认为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是人类睡眠的黄金时间段,所以他在宣讲的时间段浅眠一会自然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只是今天他刚脱离睡梦,便对上了一双眼睛。这双眼睛比一般人更大,更亮,更深邃,还因为略带笑意而翘起了一个美丽的弧度。但偏偏是这样的一双眼睛让一股怪异的恶寒感从他的脚底窜到大脑。
他一时愣了神,直到一道清丽的女声响起才召回他的思绪。“同学,在课上睡觉可不是好习惯,即使是宣讲课也不行哦!”声音的来源就是那双眼睛的主人,也是来宣讲的学姐。这学姐和她的眼睛一样,都是极为引人注目的。
细说这时间过的真快,待赵宗霖再有心思细想那位学姐时,已经是晚自习了。面前的作业上时不时落下一只小飞虫,他便那起餐巾纸发狠的按下去。虽说这些小飞虫来的多又烦,但好在这些小飞虫比较呆,不想苍蝇反应那么快,一按一个准,轻轻一下就可以弄死这些臭虫。一张餐巾纸上有数七八只小飞虫还挺恐怖的,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获得这么一张可以证明常高美丽生态环境的标本纸。
赵宗霖一边寻思着自己的少男心事,一边用黑水笔的金属笔尖挑弄着纸上小飞虫的尸体。
当他想的入神的时候,自己的亲亲好同桌用笔戳了戳他的手臂。抬头顺着那个方向看去,便于他们的年及的老头主任对上了目光。他心想:虽然是我先开小差的.....但,那咋了! 主任你也不看看这些小飞虫,这么烦人,怎么能算是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了。优秀的学校都学会开空调了。就你害怕学生在夏天感冒,要开窗通风。你还瞪我,我瞪回去。
赵宗霖还没有来得及在心里打更多的屁,他看着主任的眼睛却愣了神。当然不是因为主任的眼睛像第八大洋。 而是他终于想明白了那位宣讲学姐的眼睛怪在哪里。
虽然很美,虽然光亮,但是很旧,陈旧的感觉就像是用了上百年一样。这样的眼睛如果放在同主任一般的老人身上,会是无比自然的。
可偏偏这双眼睛长在了一个才二十岁的美女身上。而且这眼睛的旧不是疲惫带来的那种无神,相反更像那种长寿老人,十分有神且久经世事的眼睛。
彭夏是赵宗霖的好友,下课铃一下,还没有等他去调侃赵宗霖晚自习开小差被主任抓包的趣事,便瞧着赵宗霖一脸便秘向周围人打听今天来宣讲的学姐。
他还寻思着井田来宣讲的学姐不少,又听着他讲:“就那个最好看的,点我不要睡觉那个。”
周围的女生一听便来劲了:“你说孔榷啊!我刚进高一就听过她,武高迪丽热巴,可漂亮了。”
赵宗霖欲言又止:“她的眼睛...”还没有说完便被打断,那边女生又兴奋的分享起来:“对吧对吧,我也觉得她的眼睛最好看。要么怎么说是武高迪丽热巴了,那眼睛又大又深邃。瞳色还淡,她是不是带美瞳了。”
另一女生说:“真的,我偶像!而且还那么优秀,瞧见今天她来分享的金陵大学没。” ......
彭夏看着赵宗霖站那一群女生边上插不进去话的便宜样,结案了,这小子课上发呆是思春了...可是这春天也过了呀。
......
呼啦啦的风声绕过了耳,孔榷登着个自行车绕过了一个大转弯口。
太湖这片地是真的空啊,和两年前一样。昨天她回母校做宣讲,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看看太湖,虽然在这里上了三年学,但对这块地方还是很陌生。
昨天孔榷花了一下午去转了转周围的商圈,太湖这片区域真不愧是高新区,周围盘踞的都是一些科技大厂,这一圈的便利店买的东西都说不上便宜。
今日孔榷为了躲避那毒辣辣的太阳,特地吃了晚饭才出去游荡。在出租屋处没有放置她的私人自行车,只好去外头扫上一辆共享单车。谁知道这共享单车扫开要提前交上十元,但没有关系,她开心就好。
她精挑细选了半天,即使这里只有两种样式。一是传统前框设计,二便是有个恐龙头替代了前框的自行车。没有框子就不方便,但是恐龙头实在拉风。
没有想到的是蹬了几下车子,聂榷竟发现这是电动的,怪高级的诶。稍微蹬几下,速度便提的飞快,一下子飘出好几米,轻松又飘逸。又只觉得这车子竟然趁她不注意悄悄进步了,毕竟她上次骑共享单车是还觉得这家伙又笨又重。
骑着车瞎晃的时候,还撞见了准高三放他们二十四小时都没有的假的场景。
这里马路修的很宽敞,地上跑的大都是新能源车。又因为这里本就有太湖,且发展是遵循着绿色理念,这里的环境优美清新。所以骑行客尤为的喜爱这个地方。
瞧,她的前方就有一群人在骑自行车。他们的自行车大多都是山地车,具体是什么牌子什么功能她就不知道了。想起以前的一个新闻,宝石捷的车主撞了一辆自行车结果赔不起。说不定眼前的车队就卧虎藏龙,有着几辆这样的车,还有着几位奇人。
但这都比不上她的恐龙头共享单车,她猛的踩了两下踏板,接着高科技的力量,一下子飞到了车队的前面。略过车队时,她发觉这里大多都是中年人,虽然面上带了骑行的面罩,但不妨碍他们聊上两句。这也是她为何能轻易超过他们的原因。
正当孔榷美滋滋的骑行在前时,后方有道声音愈来愈近。她没有回头,想也知道是车队中有人不服气,追了上来。
一会她便觉得这声音不对劲,那车队中粗略的扫一眼都是一些高级的山地车,骑行时绝对不会发出刺啦刺啦的铁链拖拽声。
没有等到她决定是否回头去瞧上一眼,余光便可以看到后面人愈发靠近的身影。又是一瞬息,她的前面就多了一道人影。接着一段时间,便无言的在前方骑行。
孔榷打眼一瞧,前方的自行车十分破旧,是在八十年代电视剧中频繁出现的款式。与之相应的,骑行这辆自行车的人也应到了花甲之年。
再次翻动自己的记忆,她刚才得意的超过车队时,也不经意的掠过了这位追上来的人。 背都坨成这样了,骑的倒是快。 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瞧着边上的景色逐由空旷变得拥挤,她们已经由太湖到了其边上的牛堂镇,孔榷不经佩服这位老人能保持高速骑行如此之久。
这里来往的电瓶车虽不多,但碍于路变窄了,她与老人都不约而同的放慢的速度。
眼瞧着天色渐晚,孔榷顺势滑上了边上的步行道,准备打开手机导航,找一条最近的路线回到出租屋。当她再次抬头之时,那位老人已经转入了一条巷子,在她眼前消失。
来回将近五十公里的路程,但应为有着科技好伙伴的加成,孔榷并不觉得费劲。尽管回去的路程比来的时候少了,但是花的时间更长了。九点左右,她还找了一家面馆,点了一碗红烧大排面,顶着老板打样的急迫十五分钟解决了一碗面。 她还时不时停下来欣赏一下太湖的美景,折腾到她看到租住的小区的身影,已经十点半了。
这条路她每日上下学都要经过。平日早六点去晚十点回还好,最难的是星期六五点放学后星期天十二点到校的。特别是四月份过后,十二点的太阳更显毒辣。最为要命的是这条路的一侧是正在修建住宅区的工地,另一侧是一所周围围着一圈铁栅栏的小学。两侧的绿化十分稀疏,而且种那点树和还没有成年一样,无法遮阴。
工地的外围被蓝色的隔板围住,凭她一米七多升高只可以在一处小门边上窥见工地的内景。 有次她向里面一瞧,里面的土地凹凸不平,白色垃圾稀稀疏疏的飘滚在表面,中间有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坑,足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应是挖的地下车库。坑中纵横交叉着许多钢筋,显的格外凌乱。
若是在白天向里面瞧上一眼,只会让她这个没有见识过工地的人感叹一下里面环境的糟糕。
可是这到晚上便不一样了。从边上路过,直让人觉得汗毛冷竖。特别是那种夏季特有的风,它不似寒冬的风那般的烈,好像是这黑夜中一条毒蛇,用他那颗油棕色的眼珠子,粘在你身上,而这湿热粘腻的风,便是那目光落在你身上的实感。
十点三十二,孔榷踩着她的共享单车,她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在到达工地门口时抵达到了最高峰。盘踞于她腰间的两条蛇昂起了头,扭动着身躯,叫嚣着向前去一探究竟。
孔榷缓缓的停了共享单车,在工地门口垫起了脚,抬手扒在门框上,一条蛇就顺着她的袖口滑在了工地的铁门上,再向下到了泥地上。凹凸不平的地不变于蛇的行走,好在它给孔榷了个方向,她顺着那里望去,只瞧见一个淡色的物体,上面附上了些许颜色较深的斑点。
她放出了一只眼睛,另一只的视力也随之下降。好在小蛇已经绕道了那领她警觉的物体边上。那是一个浑身是血的女人,脸朝着下方只露出一头被献血浸润的金发。而自己刚刚看到的,就只是她的发顶。
私心里,孔榷倒是希望可以亲自去看看那个女人 。但她瞧了一眼马路上面的监控,那么如今她应该是个守法好公民,于是等到小蛇回来回来,她便立马骑上恐龙头共享单车,向居住的小区跑去。
等到了门口,她去到了共享单车的停放处,拨打110。此刻她的表情慌张无比,有些语无伦次的向手机述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