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高山(中) ...

  •   诸位教习等两位公主走了才又上前,含笑向两位命妇行礼问好,两位命妇边回礼边道今日无需拘泥,并不提方才的事,教习们也都知趣,无人多嘴探问,倒是徐若媛又格外向傅尚司道了恭喜,傅尚司闻言微诧,“喜?我哪来的喜?徐教习这话从何说起?”

      徐若媛温婉笑道,“姑姑,宫娥和内侍们可有不少人在说今岁的‘赛墨’之会比哪一年的场面都大、都热闹,说皇上都连声赞好——您这一向的辛苦没有白费,可不是喜事吗?”“赛墨”之会实则是分竞技和评判两部分的,她们受邀参与的是评判部分。竞技部分已在午前告罄,据说盛况空前,可惜她们未能亲眼得见。

      傅尚司听她这么说倒是笑起来,摇头道,“那是太子筹划的好,我不过是个跑腿打杂的,哪有什么辛苦?”说到这儿忽想起来,点着徐若媛、谭玉君和瑶筝道,“不过我倒是该给你们三个道乏:这些日子你们跟着我可没少受累,等着,等忙过了今天,我去太子殿下处给你们讨赏去!”

      容尚仪在边儿上听了这话对德琳等人撇唇而笑,“瞧瞧,好个大方的人呢!人是她差遣的,赏却得太子殿下给,亏她也说得出口!不过你们往后可也得学着点儿,要把傅姑姑这招借花献佛学到手,遇事可就省得自个儿破费了。”

      “啐,你少挑唆人吧!”傅尚司啐了她一口,也笑,“都说了我就是个跑腿打杂的,正主儿可是太子殿下,不找正主儿打赏反而是我在这里强出头,你是怕人不知道我糊涂?”

      两位命妇熟不拘礼,相互嘲谑,教习们都赔笑听着,唯有徐若媛暗暗懊恼:她已从傅尚司的话风里听出她想讨巧的那句“恭喜”并未讨着好——傅尚司话里话外该是在告诫她做人下属要守本分、不能抢了主子的风头。说到这个,她真是冤都要冤死了:她说那话的本意不过是想和命妇们显得亲近些而已,谁知平白得这针砭?在宫中为人处事还真是进不得退不得,动辄得咎!

      徐若媛心中怏怏,面上还强笑着,傅尚司和容尚仪是什么人?见此知道被敲打的人已经知道疼了,遂借着玩笑就把话题转了,招手叫几位捧着托盘的宫娥过来。

      宫娥们的托盘里都盛着金色的绢花,齐齐擎到教习们面前,是请她们取用的意思。诸教习看着那拥簇在一块儿金光闪闪、富丽堂皇的绢花都有些发愣,一时无人伸手,倒是有人不惧地先开了口,“这是……要给我们戴的?”瑶筝。

      傅尚司和容尚仪对视了一眼,一齐看着她,“你觉得如何?”

      瑶筝看看两位命妇,又看看托盘里的绢花,咧嘴,“真是……够难看的!”

      两位命妇闻言“噗”的一声笑起来,诸位教习这才都松了口气,就听傅尚司边笑边道,“这要给你们戴头上,桂姑姑头一个就能发疯!这是给你们投枚用的,呶,就是一会儿觉着谁的字合你们的心,就把这金花投在那幅字下面的箱子里,到时候哪幅字得的金花多,哪幅字就……”一看诸教习都露出恍然大悟,不再啰嗦下去,“请吧,一人一朵,先署上自个儿的名儿。”这时又有人托着笔墨过来。

      “姑姑,这是?”这回是德琳都忍不住诧异了。

      “哦,这是今年的新样儿——皇后娘娘说了,他们写字写得好的有赏,我们这评判评得好的也该有个伯乐奖,因而今年是最后哪幅字胜出了、投它的人也跟着有赏。各人写上名儿是用来做个凭证,免得到时候分不出都是谁投的。”

      众人一听这却有趣,忙各自提笔,在绢花下缀着的空白飞子上写上自个儿的姓或名,一面都露出跃跃欲试来,傅尚司看在眼里,也不耽搁,等她们放下笔就叫宫娥引着她们去前殿——这期间总算还有人没忘了规矩,问不用先见过皇后娘娘吗?

      容尚仪笑道,“太子殿下搜罗了许多古墨,皇后娘娘和公主、妃嫔们现正在静室里观赏,约摸半个时辰之后才会到前殿,各位教习先请吧。”

      诸女一听正合心意,彼此一对眼色,相携去了前殿。

      虽事先有过揣想,真看到仪和殿中的景象,诸女还是暗吸了口气:许是未设案几屏风的缘故,仪和殿看起来比她们从前所见的任一宫室都要轩敞,却又丝毫不给人空落之感——殿间错落悬垂的、四壁有序张挂着的全是各种尺幅的立轴和横幅,墨迹纵横其间,淋漓逼人眼目,而殿中的气味也满溢着墨香,斯时景况莫说是爱文墨的人,连瑶筝都忍不住喟叹出声,“姐姐,这也太可观了吧?”

      德琳笑而不言,挽着瑶筝的手信步徜徉于字幅间,有的一扫而过,有的却是停下来细细观赏,低声把妙处告诉瑶筝,瑶筝听得点头不已,只不时问一句,“那我们把花投给它?”问了几次后,德琳失笑,说你急什么,这满殿当中不知藏了多少墨宝,先整个儿看一遍,心中有数了,回过头来再投也不迟。

      瑶筝听了又点头,却也有她的发现,“姐姐,我怎么看那么多人写的都是同一首诗?”她指点着她们已经看过的十余幅字,其中多数写的都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不过有字体和笔迹粗细浓淡的差异而已。

      德琳闻言呆了呆,“你不知道么?”一想瑶筝的性子,确是不能指望她会在这样的事上用心,遂告诉她道,“这就是今年‘赛墨’会定下来的题。人人都写一样的才能看出高低优劣,不然人人都写自己拿手的,你哪知道谁是笔力到了谁是经年专练所写的那几个字练出来的?”随意而就的是谓才气,刻意为之的则是匠气。

      “那怎么又有不写这一句的呢?”瑶筝环视四周,糊涂了。

      “你呀,”德琳叹,“你可别说你这些日子也在为‘赛墨’之会忙——你这亲历其事的人还不如我这道听途说的知道的多!”瑶筝一定是人家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既不去想也不会去问那当中的因果,“你看看这些字幅在装裱上有什么不一样?”

      瑶筝得了提示,细看了看,恍然,“姐姐是说轴饰?那么说宝蓝万字纹轴的是今儿写的、黄玉色藤蔓底儿的是……”她犹豫着说不下去了,从墨色和装裱的痕迹看不管哪幅字都是新崭崭的,她说的显然没有道理。

      “大框儿对了,”德琳对瑶筝倒是不苛求,“宝蓝万字纹轴的是‘赛墨’之作,黄玉藤蔓轴的是‘献墨’之作。‘献墨’是什么都不限,各人只挑自个儿擅长的写,一样的供人赏鉴,可不能参与比评;‘赛墨’则是临场才现由公推出来的人从题签筒里抽取一个题,人人都写这一个,至于真草隶篆倒是可以自己选,这是要上乾坤榜的。你再看,‘献墨’之作上是不是都有各人的印鉴……”

      “嗯,看见了,”瑶筝一通百通,“我先还纳闷儿,心说这有的字幅落款处为什么格外遮盖住了——原来这样的是‘赛墨’之作。哦,这是为了叫评的人不知道是谁写的、免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公正评判是么?”

      “很是,陆教习。”德琳赞许地点头,抢在瑶筝翻脸之前先看了看左右,暗示她在这里不能高声。

      瑶筝气闷,被德琳拉着走了两步忽又想起来,“既然都是写字,又都写得不差上下,那何不都参加‘赛墨’?‘赛墨’兴许能有赏,‘献墨’什么都得不着,白出力……”

      “瑶筝,”德琳无奈,“你成心跟我说笑的?既说‘赛’,那就是要比出高下的意思,而有的人,或许什么都不怕,可就怕当众与人比,届时莫说对手如何,他自个儿就能先乱了阵脚。我听哥哥说,年年‘赛墨’大会都有人失措,有手抖得握不住笔的,有洒了墨、撕了纸的,还有写错字的,至于勉强写出来却失了素日水准的更不乏其人,是以不是人人都敢参与‘赛墨’的。至于‘献墨’则不同了,它更像是同道交流,觉得自己还有些底蕴的就可以参与,没太多的限制,自然不会令人太拘谨,况写得好也一样会被人称颂,是以有专长的人大可通过这一途径扬名于人前、并非一定要参加‘赛墨’的。”

      “哦——”瑶筝心领神会了,“你的意思是说要真有所长的话,不管是‘赛’也好、‘献’也好,总有一条能走的路,怕的是胸无点墨的,那就赛也赛不得、献也献不得,无路可走了是么?”

      德琳停下了脚,好好儿看了看瑶筝才道,“我原本没这个意思,听你这么一说,倒觉得你这话有些意思。”

      “是么?”得了德琳的嘉许,瑶筝很有些得意,还要再发些高论,忽看到燕云秋在一幅隶书前驻足,且把金花拿在了手上,看样子是要投了,忙推了推德琳叫她看——她们刚刚儿也在那幅字前停了一阵子,不过德琳光看而未说什么。

      一看燕云秋的举动,德琳面上浮现笑意,“那是我哥哥写的。”她轻声告诉瑶筝,明明白白的与有荣焉。

      “啊?”瑶筝瞪德琳,一副不知说她什么好的模样,“杜大哥也参赛了?那你还费什么事?我们直接把花投给他不就好了?”

      她说着就要往燕云秋那儿去,德琳不得不一把拽住她,“瑶筝——,我哥哥不会愿意要我们这样子……”

      “怕什么?举贤不避亲……”

      “可我哥哥真不是这里写得最好的。”德琳暖融地笑,为瑶筝的热诚。

      “那燕教习怎么投了他?”

      “各花入各眼吧。况且认真说起来,我哥哥的字也确实不差。”德琳又望了燕云秋那面一眼,笑。

      “那谁的字能入你的眼?”被德琳强扳着迈步,瑶筝只能由她,“咱们可都转完一圈儿了,你可别说一幅也没看中。

      “我哪有那么狂妄,”德琳轻笑,“我看好的字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德琳指向了她们右侧的一幅立轴。

      瑶筝很仔细地看了一阵,坦白地摇头,“我看不出哪好。”

      德琳嗔了她一眼,“我先跟你说的都是白说了。今岁的题刁钻之处在于字数少、笔画相差悬殊,别的不说,十多画的‘顶’(頂)字和二十多画的‘览’(覽)字中间夹了个一画的‘一’字,摆布得不好不是‘一’字被吃掉了就是它孤零零地占着整个字的位置,空前绝后,此外上下句的繁简差异也是难题,弄不好就是前头山重水复,后头寒山瘦水,故而要写这句诗,最好是选草书、立轴,这幅字……”

      “草书、立轴的可不止这一幅……”

      “那倒是。但是哪一幅有它的飘逸洒脱?起承转合流畅自如,字字相连又不失原形,简省得当结构均衡,且整幅字并未染上“草而难辨”的沉疴,别有清新气象,这也是骆大哥融汇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高山(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