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指婚(上) ...

  •   命妇们给元成见了礼全都退出去了,皇后在凤案后看着元成,神情笑意和普天下那些望着所钟爱儿子时的母亲一般无二,“你来得正好!”把案上的折子递过去,“且看看傅姑姑她们今日所选的人!”
      元成也不坐,接在手里略翻了翻,便又奉还回去,“母后和姑姑们看好的人自是错不了的。”一撩袍襟,洒然落座。
      皇后笑笑地看着丰神俊逸的太子,语带征询,“母后今日看中了一个人,想指给咱们皇族的子弟为妃,你说好不好?”
      太子眸光略闪了闪,笑意吟吟,“母后看中了人……不知母后说的是谁?”
      “自然是超群绝伦的人物了,太子猜会是谁?”
      “母后您这是让儿臣为难了!您要问文臣武将中超群绝伦的,儿臣尚可一猜;这闺阁女儿的优劣,儿臣如何能知?”
      “哦——,也是!”皇后拖了个长声,施施然起身,亲向一旁掸瓶里拣取了个画轴出来,缓缓展开,“太子看如何?”
      画上是工笔描绘的女子图像,笔法细腻,触目之下,那女子的柔美娇怯栩栩如生,元成的眸光在看到画中女子的五官时暗了下去,口中却是不经意地笑着,“母后说好,那当是有常人不及之处,儿臣不敢妄断。”
      皇后闻言似觉扫兴,又看了看画册中的李小姐,慢慢卷起了画轴,“既入不了太子的眼,母后只好打消念头了!原觉得此女温婉柔顺,若许与宁王当不失为一段佳缘……”
      “许、许与宁王?”
      元成不知为何象突然来了精神,话说得急,还略打了个哏儿,皇后似被他带累了,也是顿了一顿才诧异道,“若不然太子以为是谁?”
      元成闭口不言,望向皇后的脸上可是清楚明白地写着“原来如此、我险些上当!”
      “太子,母后这么想有何不妥么?还是,你心中有更急着要母后指婚的人选?”无视太子的瞭然,皇后依然一脸诚挚。
      元成倚在座上,极坦然地被皇后审视着,慢条斯理,“元信今年十六岁多了,说起来,也是时候给他选亲了,母后以为呢?”皇后既要用宁王试探,他以安王挡水亦不算为过。
      皇后看了看他,颔首,“母后确有此意!只是信儿不若宁王的温雅稳重,选给他的女子当在心智行事上强过他才行——有个那样的女子从旁指点辅佐着,他才能早日成器,为你父王、日后也为你分担些忧烦,母后也就可以不为你们兄弟挂心了!”
      皇后这些话发自肺腑,元成听得肃然,“母后所虑深远,儿臣铭记在心!”行过礼了,主动提及犹置于案上的卷轴,“母后说到的这位小姐,不如请王兄看过了再定如何?”
      宁王是才人所出的皇长子,按宫规自幼随皇后长大,皇后视如己出,及其成年后,为其求娶一位异性郡王家的女儿为妃。夫妇二人极是和美,未料天妒红颜,那位郡主不幸病逝。宁王痛失爱侣,誓不肯再娶,还是宗族中的长者出面苦陈利害,才略略劝转,仿守制之礼,以二十七月为期,为郡主“守节”!如今眼看誓言之期将满,皇后想到为其续娶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善解人意,此时重提为他所打断的话题,皇后看了他一阵,反把画轴又系上了,“你说的也是,此事从长计议吧!”指婚是她受傅尚司启发,想起要如何给今日落选的几位小姐们安排后路:今日之始末虽只有她和命妇们知晓,也对各位小姐做了一样的赏赐,可不日之内应诏待选的人一入宫、独独缺了这几位小姐,只怕人人都能想到今日之事,不难意会出她们是被筛除的——日后虽会有更多人落选,可类同于“法不责众”,多人同命则不会太过难看,反是今日那三位小姐,本在很多人之上,却要落个比众人不堪的境地,那不光令几位小姐、更会令她们的家族蒙羞,那却是皇家行事有失仁厚了。是以傅尚司一提起来,皇后即觉得此法甚好、足以全诸人的体面,心中即有了盘算。至于说到指婚与宁王,则实在是临时起意的成分居多了……
      皇后慢慢地把画轴归回掸瓶,因此时背对着太子,故未瞧见元成脸上“果不出我所料”的自得,只是她背着身,元成也未瞧见皇后的神情莫测。
      “太子,方才说到信儿,母后还真有事要好好跟你商量了!”
      皇后落座的时候,手里又拿了一个卷轴,未急着打开,看着元成时更是极为慎重。太子心中生出疑虑,面上却只是好整以暇,“母后请说!”
      “说到心智行事强过信儿的女子,母后今日还真见到了一位!以母后这些年看人的眼光,觉着就算是在八十、八百个人里挑一个公主的伴读也十有八九能挑到她!母后现下是拿不定主意了,你说是把她留给乐平、让你皇妹有个益友好,还是把她许给安王、让你皇弟有个贤妻好?”
      皇后微微蹙眉,不胜烦恼的样子,元成十指交于颌下,目不转睛地看着皇后,好一会儿才笑了一声,“接下来母后又要给我看哪位小姐的画像?”
      他的口气再配上他的笑容实在是让人窝火得很,偏偏皇后不以为怪,以目示意案上的画轴道,“何不自己看?”
      画轴展到一半的时候,元成停下了手,看着画中人的脸,他吸了口气抬头,“不可!”
      “有何不可?”皇后唇角微翘。
      元成看着皇后,笑得极为纯良,“母后知道的。”
      “哦?”皇后扬眉,“母后怎不知自个儿知道什么?”
      母子两个挂着相似的笑容彼此对望着,终究还是元成权衡了一番先吐口,“元信和杜家小姐有过节。此事儿臣从镇南王府回来时就禀报过。”
      “陈年旧事……”
      “元信前两日还说过,若是杜小姐进宫他定会找她清算旧账!”元成截口提醒。
      “成儿,你如此慌张是为何故?”
      “母后,儿臣不是慌张,而是紧张!杜尚书是朝廷重臣、父皇的膀臂,若元信与杜家小姐交恶,看在臣工眼里是皇家子弟肆意妄为欺侮臣下,在父皇处,亦会令他自觉愧对杜尚书,儿臣实不愿事情到那一步,故要先设法避免!”
      “太子虑事周全,母后很是欣慰,”皇后赞赏,“只是信儿如今已成年,必不至那般不知轻重,况且他们今日已见过面,并无不快!”
      “见过面?”
      “是啊!”皇后笑得极是慈蔼,“听傅尚司说两个人久别重逢详谈甚欢,丝毫看不出元信和德琳小姐有何龃龉,依母后看来,这便是事情向好的兆头!不过……”皇后沉吟开了。
      “不过什么?”这一回太子似乎不那么沉得住气。
      “母后刚想到更好的法子!你看,乐平十四、元信十六、德琳十七,不若让德琳先给乐平做教习,待乐平下嫁后,再把她指给信儿,先为益友再为贤妻,岂不是两全其美?况她做教习时,信儿也可与她来往,正好对彼此的禀性喜好先有个数……”
      “十八、九岁才给元信娶亲不觉得晚些么,母后?”
      “先娶侧妃,空出正妃之位不就是了?”皇后兴致不减,“太子娶亲也有四、五年了,不是至今还空着太子妃位?太子?”
      元成卷起了画轴,还细心地系好了绳络,抬起眼时,笑容无害,“母后,父皇一直称赞您是古今难得一见的奇女子,有您在,才有内廷安稳,六宫祥和,莫非母后如今厌了这些、转而要看宫闱内乱、兄弟阋墙了吗?”
      “太子,你这说的什么?”皇后作色,眸底却有隐隐的笑意——能让这擅推太极的元成泄露情绪可非易事,总算不枉她这半日旁敲侧击、迂回试探所费的功夫!
      对于皇后所想,元成心知肚明,两手握着手里的卷轴,他好声好气,“儿臣十四岁的时候就跟父皇、母后说过要替杜德琳的这一辈子做主!”
      “太子,如今你二十二了,这八年中你再什么都未说过!”
      “从未变过,何须再说?”
      “既如此笃定,何不立她为妃?”皇后步步紧逼。
      “儿臣不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指婚(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