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7、断藕(四) ...

  •   元成扫视着案上的钵碟盘碗:酥炸藕盒,红豆糯米藕,蜜渍藕脯……发笑,“湘儿,你可真没少花心思啊!藕合,偶合?红豆,是取相思之意了,糯米……”
      “王兄!”元湘急了,为元成那戏谑的口吻。

      元成乜斜着眼——如此便无人能看出他的悲喜了,乜斜着眼,他看着对面犹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的人,心里的苦化作脸上的笑,“湘儿,人都说你记性好,看来是谬赞了。你还记得王兄跟你说过什么?”
      “王兄!”元湘站了起来,直觉得事情不好。元成却已摇头笑着道,“王兄告诉过你,王兄确实对杜教习有过好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可世间淑女千千万,王兄总不能‘好’过便再不能变、还有句话叫‘时过境迁’……”
      “王兄你说的什么话?!”这回急了的是元沁,牙箸扔得在案上蹦了个高儿,哪有一点儿公主的仪态。

      “实话。”元成往后倚在座中,看着气急败坏的沁、湘,眸色深沉,“话既说到这儿了,王兄不妨再说得透彻些,也算做对你们的教诲:你们女子,天生愿信什么一眼万年、死生不渝,但是,不要指望男子跟你们一样。天下男子,动情容易,变心亦快,譬如夫妻,夫亡之后,女子大多守寡,若是妇亡,男子往往很快再娶,就像你们都知道的元稹,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那个,听来何其专一、何其重情,可实情如何?未足一年,他有了薛涛,后来又有了裴淑等等人。是以,”他环视着沁、湘,亦终于直视了德琳,“别被那些笔端深情感动,也不要自视过高,以为谁是非你们不可。尤其不要等时过境迁了,才想到……”,他看了眼案上吃食,复抬眼沉吟着笑,“藕、偶……,藕断丝连,湘儿你们想说的是这个吧?可断都断了,还丝丝勾扯,纠缠不清,不是徒添笑柄吗?杜教习你说呢?”

      德琳垂目,把牙箸端端正正地在碟旁放好,才抬眼道,“若德琳未弄错,这藕来自香山斗门,最可称道的就是藕断无丝,俗称‘无情藕’。”细细嚼了才咽下的藕合,此时坚冰寒铁般哽在心口,令她不得不挺直脊背才能不那么难受。其实在见到顾彧的时候,该明白的她便都明白了,他实在无需再把话说到不堪的地步。藕断丝连?纠缠不清?他多虑了,她不会的。她唯一觉得可笑的,是她还自责于无奈伤他的时候,他已“时过境迁”了……

      “杜教习真是渊博。”元成霍地起身——她确实够狠!在尝出是藕的时候,他确信以她的心智,足以想到元湘的用意,那时她哪怕有一丝的怅惘、不宁,他都愿放下怨念,再试着去唤她的心,用往后的时光和岁月,可她,只是顿了顿,清晰的不以为意、不以为然,似乎还有微嘲,令他薄弱的希冀瞬时破灭,此时又这般平静地说什么“无情藕”,她不用如此强调,他记住了!“杜德琳,有句话,你记着,这辈子,但愿你永远这么心安理得,永远不会觉得亏欠辜负了我,但愿你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夜深难寐的时候,会因为错过了我而悔恨难当!”
      德琳苍白了脸,站起身来,与元成隔案对望,“彼此彼此!”但愿你这一生,也永远不会觉得亏欠辜负,但愿你永远不会后悔如何对待杜家又如何放弃了我。

      他二人森然对峙,元湘和元沁被噤得忘了恼怒、难堪:他们两个……这是反目成仇了吗?“王兄,教习,”元湘叫了一声,试图加以缓和,“有话……”
      “王兄该说的都说完了。”元成闭了下眼,敛去了情绪,“华姑姑的手艺不错,你……”
      “公主,东宫陈内官求见太子殿下,能进来么?”
      外厅突来的禀报打断了元成,元湘此时巴不得有人打岔,忙道,“教习请进来吧。”她听出说话的不是清双,而是徐若媛。

      圆脸的陈升几乎是一溜小跑,徐若媛跟在他后头进来时,他已给湘、沁两位公主见了礼,对着元成跪下去,一迭声地“恭喜殿下,贺喜殿下,魏妃、魏妃、魏妃娘娘有喜了!”
      “魏妃、有喜了?”元成看着陈升,仿似茫然地重复了一遍。元沁看了陈升又看元成,元湘则是极快地看了眼德琳,随即和元沁一块儿向元成道喜,徐若媛也上前行礼,恰把屈膝的德琳挡到了身后。元成还是有些茫然的样子,看了看向他行礼道贺的几个人,挥了挥手,一言不发地出殿而去了。
      陈升见状忙跟着告退,徐若媛挑帘送他出去,室内一时只剩下湘、沁和德琳三人。元湘强撑着开口,“抱歉,杜教习……”
      “公主说哪里话。您是好意。”德琳清浅宛笑。
      “那……你和王兄?”
      “若公主是德琳,会如何?”
      元湘默然:若她是德琳,今日和元成便是最后,从此余生,再无牵连。

      太子有了子嗣,岂止可喜可贺,仁慧皇后接到讯儿,连说了三个“好、好、好”——魏妃、李妃到太子身边七、八年了,一直未开怀,连个孕信儿都没有,太医们再怎么保证太子康健,她这为人母的也难免隐忧,这下总算放了心。想都未想,赶紧叫华姑姑去东宫,亲眼看着、指点魏妃的饮食起居。刚要走,又想起来,要华姑姑莫忘了嘉勉李妃,告诉李妃往下东宫内务就要她多操心了。华姑姑心领神会,笑着去了。仁慧皇后又叫了傅姑姑来,计议是否该遍赏东宫。傅尚司也笑不拢口,给皇后娘娘再三道了喜,才道“娘娘看是由您还是由殿下赏?”仁慧皇后闻此想起魏妃只是侧妃,实不宜太过宣扬,不由对傅姑姑摇头自嘲,“我是高兴过头了。难怪都说‘皇家爱长子,百姓疼幺儿’。罢了,由太子自定吧。”又叹了一句,“这要有太子妃,何劳本宫费神?”正说着,元湘来了。

      听元湘学了乐平宫中的事,仁慧皇后一脸不可置信,“你王兄真那么说?”元湘无语:她和元沁想得好好的,只需把话题引到藕丝、相思上,王兄或杜教习任哪一个露出黯然来,她们便躲出去,王兄不是傻到家了的话,自然知道抓住时机,毕竟杜家的事过去了,凭他对杜教习的情意,好好劝劝、哄哄,有什么嫌隙是解不开的?谁知他不仅傻,话还多,尤其还有学问,那个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啊,抽梯、断桥、拆路,十八般武艺一点儿不耽搁,换着花样儿把自个儿往绝路上送,她拦都拦不住,还能怎么样?还好沁儿这回懂事,明白是王兄自个儿不想好,不然再迁怒于她,她可真里外不是人了。
      “你觉着,再没有余地了?”仁慧皇后还怀着点儿希望。

      元湘摇头,退一千步、一万步,就算王兄说那些话是逞强要面子,口是心非,魏妃有喜可是真的,那还怎么自圆其说?沁儿半懂不懂,她却是一下就想到了德琳会如何灰心,果然一问……,不过这些话她就不打算说了:母后这时候更看重的该是王兄有了子嗣,怕无心站在杜教习的立场上想,要再误会到杜教习气量小上,她都替杜教习不平。
      “自作孽,不可活。”仁慧皇后也不料是这么个结果,叹了一声,无话好说。晚间嘉德帝来的时候,把此事对他学了,很是头疼,“杜大人的事,陛下怕要另作主张了。”杜氏虽已昭雪,后续如何安置却是难题:太子不会再起用杜尚书——嘉德帝说这是太子的底线,然他不能背信,这是他九五之尊的底线。原想着太子与德琳能重续前缘,那么杜尚书退出官场,安享国丈之荣,也算两全其美了,是以她才暗示了元湘出面,哪知元成……。看来倒是她会错意了:前日他来说德琳有心悸之疾,请她得便儿叫太医去看看——他当时说杜家的事上不能出差错,令父皇难做,她还暗笑他是此地无银,如今看来他倒真是从国事上虑,并无私心。

      听了仁慧皇后所说,嘉德帝亦是微喟,道“有缘无分,强求不得了”。次日朝会散后,嘉德帝单留下了元成,“升级做父亲了,怎不见喜色?”
      元成笑笑未言,自给嘉德帝斟茶。
      “算算日子,是你醉酒前后的事。是魏妃自做……”
      元成抬头,“是儿臣许了的。不光她,李妃亦一样。”
      他曾对那人说过,他亏欠了她、且永远补不上,因在她之前,他不曾守身如玉。对她用了心之后,他想着,别的,是不成了,至少他的第一个孩儿要是她的,是以许多年里,他罔顾魏、李二妃的哀怨,每回……总是令她们服药,直至,那回吐血酒醉,过后看到为他哭红了眼、熬红了眼的二妃,才忽然发觉他许多年的坚执不过是场笑话,是以,那回起,他叫李申倒了汤药……
      “你,不后悔就好。”嘉德帝长叹了一声:元成的主意、心意他都看得明白,也有心成全他的这点儿痴念,故这些年里未少替他在仁慧皇后面前打马虎眼,谁知……“杜尚书的事,你可有打算了?”
      “听凭父皇安排。”
      “封一品御前行走,加俸十石米。杜昭晋三品,其余各人酌情任用。你意下如何?”
      “儿臣遵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7章 断藕(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