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7、安顺(上) ...

  •   元俭回到府邸的时候,天已擦黑。刚落了轿,就听身后蹄声得得,循声望去,数丈外有便装的人勒缰下马,急步过来——是他的总管费礼海。
      “殿下怎么才回?”
      “去驿馆了。不是差人回来告诉了吗?”从宫里出来,他去了伊布王子的下处,与王子坐论古今、闲谈时俗,笑言其婚事已成了京中最热闹的话题,可与圣上的寿诞相并论了。各种传言也是层出不穷,实在有趣得紧。伊布王子连道“殿下见笑了”,说我唯皇命是从,无稽之谈自不理会的。二人相谈甚欢,不觉就晚了。等了一瞬未听费礼海回话,不由回首,蹙眉,“你近些日子可是忙得很!”连他送讯回来都不知,显然是外出颇久、此时方回。

      “王妃有问安书信回府。属下觉着亲送能好些。”
      他是宁王府的总管,亲为信使能令人看出宁王对王妃的爱重。元俭瞥了他一眼,“……告诉王妃不必过来了,好生歇着吧。明日本王陪她用早膳。”李蕙贤良,即便有孕,出送归迎也从不懈怠,总要他发话阻止才行。听费礼海应了声,转身吩咐仆从去传话,元俭未出声,行至书房坐下了,才看着费礼海道,“何事?”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必然是有话要说。
      “殿下今日在朝堂上为杜氏出头了?”
      元俭看着费礼海,不说话。费礼海面无表情,“殿下一向清冷,突有此行为,郡王爷说诸位大人都颇多疑虑……”
      元俭一哂,果然他不光去了李勋官府,“不过是说几句话便‘颇多疑虑’,郡王爷和大人们如今着实谨慎了。”
      “殿下,那人的身份太令人侧目!您明知她是太子的人,风口浪尖,为何要去蹚这是非?”
      “太子的人?”元俭冷哼,“你是听到皇诏还是看到他们比肩携手了?”见费礼海垂眼默然,心中益发郁堵,讽笑,“再说你们不是一再鼓动我要学会争抢、不能一味退让?怎么……”
      “殿下,您已有王妃、现还有了子嗣,以您所知的她,会屈就偏妃妾室……”
      元俭的目光太冷,费礼海心生寒意,反正要说的也说了,他复又垂眼。

      心头的起伏化作怅惘,是啊,旁观者都看得清楚,他又如何不知?他在她面前,由来自惭形秽,即便她落魄蒙难,依旧不敢放任,怕那个虚妄的念头会亵渎了她。直至听闻她请旨代嫁,猛悟她是为了杜氏甘做牺牲,压抑许久的心念乍然炽盛:若她要的只是一个祭坛,那不要伊布、就由他来吧,他会做她的庇护,而她会在他的身侧,这是她距他最近的时候,是他唯一能不受身份、过往的羁绊,与她在一起的机会,但是……她拒绝了。
      她的机敏,在他说出那些话的时候,不会不明白他的心意,然……,且以她的心智,完全能想到若允诺了他,会比和亲回纥更伤那个置她于如今之地的人,但她拒绝了。她说不愿累及他的声誉,他信,信她是真的不愿他陷入兄弟争锋、手足反目之中,但是,她顾念的仅只是他吗?还是她有更不忍的人?那个人,元成、太子殿下、他的弟弟,她对他,竟已用情如此之深了?
      “费礼海,你知道吗,”他轻声,“越是身陷泥淖黑暗的人,越渴望光亮、温暖……哪怕抓不住……下去吧,本王静一静。”
      “殿下!”费礼海抬眼,还要说什么,元俭却已阖目倚于座中,“……是。”退步到门边开门了,元俭的声音才又传过来,“让你的眼线都打起精神,别什么消息还要本王从别处知晓。”
      “是。”

      费礼海躬身退出,不需问元俭指的是什么消息。而次日,两则重大消息就接连而至——元俭所知是两则——其一是皇后娘娘的懿旨,在后宫中传皇帝圣谕,封仁和宫端妃义女为公主,敕号“安顺”;其二则是圣旨,与皇后娘娘的懿旨隔了不足半天,这一则不光元俭,整个朝野全都传扬开来,言“安顺公主忠孝纯善,慧淑贤德,为皇家芝兰,天启明珠”,与回纥七王子是天作之合,特赐二人成夫妇之好,永结天启与回纥传世之谊,一应聘娶,皆由钦天监与礼部议定后另行昭告。就是说黄道吉日、嫁娶礼仪什么的过后再定。

      此消息一出,民间还好——皇家有多少公主、什么出身本就不是百姓熟知的,只知有皇女下嫁,便会有种种敕造、采买、祈祝之事,即便不能人人都从中沾上光,看看热闹开开眼界也是好的,故人人欣悦,喜笑颜开。然在宫中朝中,这两道旨意却如冷水泼入沸油,险些炸了开来,“端妃?!”“端妃的义女?!”“安顺?!”

      不怪众人惊诧,有些资历的人都知所谓端妃不过是嘉德帝未登基时的旧人,早年育有一女,因其夭亡,险至疯癫,后虽治好了,却是寄心于神佛,避不见外人。那时靖懿太后尚在宫中,和仁慧皇后怜其素性恭顺,情状又实在可怜,对其照拂有加,赐赏、升迁都极优厚。这份殊遇,最初颇有人羡嫉,年月久了,见她只是位号迭尊,实则既无圣宠亦无势力,更不生是非,便陆续省却了在她身上费的神。如此积年累升,倒是平安至了妃位,不过若非刻意想,许多时候许多人都忘了宫中还有她这么一位皇妃。

      可就这么个影子般无足轻重的妃子,有朝一日,连义女都可封为公主……,还有,她不是在行宫避暑?何时收的义女?!况且,安顺,由来以“安”字为号的只有大公主、安国公主元沔,那是什么身份?从前不论,单是这回嘉德帝有疾,能随时面见圣躬的除了皇后、太子殿下,便就是她了。区区端妃、区区义女,竟能沿了她的讳,据说还是她的建言?!皇家这是什么主意?要给谁做脸吗?端妃?还是回纥?
      众人看不透,种种揣测、议论便甚嚣尘上,反是彤辉宫里风平浪静,傅尚司都忍不住疑惑,说“这么大的恩宠竟无人来攀,实在是反常得紧。”
      仁慧皇后倦倦地叹,说“火中之栗,你当她们不知轻重?”赐封是栗之甜香,和亲是火之烧灼,若非人人惧“火”烧身,又何至有如今之事?说到底,利益是纷争之源,同样也是平息纷争的利器,有了利弊的制衡,“栗”再惹人垂涎,轻易也不敢有人妄动。

      仁慧皇后要言不烦,傅尚司领悟,因问及行宫众人不日将归,安顺公主事当如何?是否行册封礼、居于何处、宫人该如何配给调拨等等。仁慧皇后大都想过了,道谕旨已下,就不需格外封典了。她母女乍得此缘,理应多亲近亲近,且随端妃住着吧。端妃性子静,诸事慢慢完备,休兵荒马乱的令她烦扰。可也不能拖拉,叫公主受了委屈。
      傅尚司听到此心中有数,说了几样打算,仁慧皇后都点头,遂告退自行安排去了。元沔见她出去了,才在仁慧皇后下首坐下道,“儿臣如今反不知这事儿做得对不对了。”
      仁慧皇后诧道,“这话从何说起?”

      元沔道,“儿臣觉得,父皇对这公主的人选并不满意。儿臣当日光是想着替您和父皇解忧,不想倒是添了烦恼了。”
      仁慧皇后默了瞬,轻叹,“陛下和尚书大人数十年的情谊,这一向本就觉得愧对他……”摇摇头,对元沔道,“可他更是天启的国君。你大度提议以‘安’为号,你父皇自明白你的苦心。再则,此事我是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并非你自作主张,你切勿自责,亦休多心。”
      “谢母后体谅儿臣。”元沔在座中行礼。
      “对了,安顺公主的来历,行宫那边都谁知道?”
      “问过云贵妃,说怕生是非,从当初把人送去时就格外谨慎,也就湘儿、沁儿知道,外人都未听到风声,更未靠过她住处周边。这回跟端妃说了,叫她只说是在万壑山的庙里斋课时遇到的公主,看着有缘,收为义女——也就是个以防万一的话,她素不与人来往,料不至有人问到她跟前儿去。”
      “这就好。”仁慧皇后点头,“虽不怕人知道,可多事之秋,还是少些枝节的好。”
      “母后说的是。”忽想起一样,元沔道,“琅嬛阁那里,要不要提前去知会一声?毕竟是德琳……”
      “木已成舟,早晚她都能知道,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了。再说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她还用格外嘱咐?”说到德琳,仁慧皇后还是不大痛快。元沔看她神色,揣测着道,“她……和太子,还僵着呢?”

      “谁知他两个的事!”仁慧皇后没好气,“那日酒醒了就叫李申来传话,说他断不会再失态,叫我万勿劳神,话说得好听,不就是叫我休插手的意思?!那一个就更可恨,我叫她去给太子赔罪,她倒好,这两天压根儿就没离开过琅嬛阁!傅姑姑倒能替她开脱,说她要强、必是不想受伤的样子被太子看见——那天我气昏了,手里没轻重,扇坠子正砸在她肩膊头……还好傅姑姑找人看了说没伤着筋骨——为了这两个冤孽,我倒成了恶人……”
      “那,要不要儿臣去……”
      “……罢了,”难得有个人能发发牢骚,仁慧皇后平和下来,“她对你,只敬不亲,不会跟你说心里话。要再误会成我们在逼她,可就雪上加霜了。如今两个都在气头上,暂不见面也好,省得都别着一口气,说着说着更恼了,明是个活结也拧成死结了。等都忙过这一阵子吧,要还不好,再给他们搭梯子不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7章 安顺(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