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

  •   晚上的夜空,桂花独领风骚,它的香气穿透了黑暗,为寂静的夜晚添加了一抹生机。在月光的映衬下,桂花树下的身影仿佛被拉长,化作一幅优美的图画。

      太后的尊封结束后,后宫的各宫小主的位分也开始确定下了。宜修看着内务府拟定的名单,手拿郎世宁进贡上来的西洋镜对着身边的剪秋说:“乌拉那拉氏为娴贵妃赐居乾清宫,高佳氏为慧贵妃赐居咸福宫,这“慧”字的封号和“熹”字都讽刺极了。你看看那高格格的样子哪儿聪慧了,无非就是多读了几本书罢了。就像那熹妃,“熹”字作为汉语意思,钱氏这辈子没有光明灿烂过,作为满语意思,这辈子也没有什么福气。”

      剪秋深知宜修的用意,她小心翼翼地回应道:“娘娘明察秋毫,这些位分都是按照各自的家族背景和才德来定的,若是只为争宠,倒也不必如此费心。”

      宜修微微颔首,淡淡地笑了笑道:“我并非争宠,只是不想让那些有野心的人得逞。位分如此,也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福缘深厚与否,终究是太后娘娘一句话的事情。哪怕诞下龙子,又或者亲自将皇子抚养成君王,但若未能晋升太后,终究只能算是无福之人。”剪秋手持灯笼希望灯光能照亮宜修的视线,让她能更加仔细地阅读奏折上的每一个字。

      “格格苏氏为纯嫔赐居钟粹宫,哀家记得她给皇帝生了一个阿哥,先帝还夸过她好生养,即使如此得到一个一宫主位也是不错的。格格黄氏为贵人,暂居储秀宫;格格金氏为贵人,暂居启祥宫;格格珂里叶特氏为常在,暂居承乾宫;格格陈氏为常在,暂居钟粹宫。” 宜修不禁轻声嘶了一声,随后提笔将珂里叶特氏的常在提升为贵人,又将金氏的贵人降低为常在,她深思熟虑后将启祥宫改为延禧宫,再提升陈氏的位分为贵人并亲自拟定封号“婉”,又在旁边写下景阳宫,她才满意地放下笔道:“珂里叶特氏作为唯一的蒙古嫔妃,与大清有着紧密的联系。若将其位分过低,将对蒙古产生不良影响。而金氏作为贡品,过于抬高其位分可能会让附属国产生二心。至于陈氏,作为最早侍奉皇帝的人,给予常在的位分未免有些不公,这会寒了老人之心。”说完,她将奏折交给绣夏,并传达懿旨道:“内务府的人过于势利,罚他们半月俸禄以示惩戒。”

      剪秋看见宜修所改的地方后了然的行礼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在这个晨光熹微的时刻,琅嬅坐在主位上,她的眼神冷冽而锐利,仿佛一道寒光划过坐在她下手的人们的脸庞,她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如今前朝已经安定下来,皇上的意思是后宫的位分也要确定下来。”

      说着她又低头看着如懿和高晞月,嘴角勾起一丝微妙的笑意:“青妹妹和月妹妹现如今都是侧福晋,如今青妹妹的姑母已是太后了,那拉家的男子也因为黄河治水有功得到了皇上的赏识,月妹妹的家人也因为江南水利受到皇上的抬旗之荣,往后两位妹妹平起平坐,也会成为我的左膀右臂的。正如我们大婚那日,我送给两位妹妹的手镯代表着妻妾和睦。”

      高晞月看到琅嬅注意到她的手镯,立刻自豪地展示出来,她抚摸着手镯说道:“福晋姐姐送的手镯,我每天都戴着,时时刻刻都铭记在心。”

      看到高晞月手腕上的手镯,琅嬅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她又看向如懿,如懿却微微歉意地说道:“前些日子大行皇帝的百日孝期,我不敢戴上如此奢侈贵重之物,怕别人说主子和主子娘娘不孝。现在大行皇帝的百日孝期刚刚过去,今日想着来给主子娘娘请安,因为时间匆忙,所以忘记戴出来了。

      "你是有孝心的,如今大行皇帝的百日孝期已经结束了,你也戴上那手镯吧,免得旁人以为我们姐妹几人不睦。"琅嬅的语气微微有些变化,仿佛在透露着内心的波澜,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昨儿皇上和我讨论了各位妹妹的位分,想来等几日正式的册封旨意就会下来了,大家都回去好好的准备一下吧。"

      如懿领着其他几人行礼后一一往外离开,出了琅嬅居住的东配殿后,如懿放慢了脚步,等待着后面的海兰。

      海兰慢慢地走了过来轻轻地问道:"姐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如懿沉默了片刻然后坚定地回答:"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等待册封旨意的到来。"

      在如懿的西配殿正殿中,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惢心早已算好了时辰,将热乎乎的牛奶方寸糕摆放了出来,等待着如懿和海兰的到来待她们入坐后惢心才礼貌地退出了正殿。

      出门时她给阿箬使了一个眼神,两个小姑娘心领神会,一起走向了小厨房。阿箬看着小厨房里惢心特意给自己留下的糕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惢心将筷子递给阿箬关切地说:“我知道你一早就陪着主儿去给福晋请安了,这些是专门给你留的,你慢慢吃我先出去了,不然我们都不在的话,主儿和海格格有什么事的话,还没有人上前伺候了。”

      阿箬看着那些特意给自己留的小灶,揉了揉自己的肚子点点头说:“你先去忙吧,我等一下就来陪你。”惢心这才放下心来,回到了正殿伺候着。

      海兰轻咬一口方糕,脸上洋溢出满满的满足与幸福不禁感慨道:“还是姐姐这里的糕点最美味!”

      如懿微微一笑也拿起一块方糕品尝道:“如果你喜欢,就多吃一点吧。再过些日子,你就要进入皇宫开始你的新生活了。我想,如果你和其他人一起住在拥挤的宫殿里,我肯定会很不放心。所以,我曾经在姑母面前提到过你,姑母同意让你和我一起住在那个宫殿。”

      “妹妹总是遵从姐姐的意愿,然而今日听了福晋的话,仿佛暗示着这个月福晋将与姐姐一同晋升,不是贵妃就是四妃之一。”海兰轻轻放下那半块方糕,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思考,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与担忧。

      如懿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不要担心,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在一起面对。”她的话语温柔而坚定,让海兰感到了一丝温暖与安慰。

      听到这话如懿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她看着海兰冷冷地说道:“如今高斌在皇上那儿得了眼,又讨了皇上的欢心,自然在后宫的女儿也会水涨船高。不过高晞月以后也有苦头吃,那莞皇贵太妃能够在宫里悄无声息的杀死一个襄嫔,自然也会悄无声息的杀死高晞月。”

      听到这话的海兰被吓得瞪大了眼睛,她没有想到如懿会告诉她这件事。想到高斌在前朝是力挺莞贵皇贵太妃的女儿出嫁,恐怕以后高晞月在这个宫里会特别的不好过了,昨天前莞皇贵太妃还是熹皇贵太妃,如今皇上驳了先帝的旨意,将“熹”字改成了“莞”,恐怕这段时间皇贵太妃会不好受些了。”

      二人还未说完,惢心轻轻地走了进来行礼道:“侧福晋、海格格,乾清宫传旨太监王钦来了,月福晋她们听到这个消息也赶来了。”

      如懿听到王钦来了后也猜到他为什么而来,这才站了起来对着惢心说:“让院子里的人都出来接旨。”

      惢心立马扶着如懿的手说:“已经吩咐下去了。”

      如懿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着海兰说:“走吧,想来是大封后宫的圣旨到了。”

      当如懿从内殿走出,王钦立即换上了满面的笑意,他向着如懿热切地说道:“请诸位娘娘、小主接旨。”

      如懿轻点螓首款款跪下,随着她的跪下满园的宫人亦纷纷跪下,王钦见此立刻神情严肃地展开了圣旨朗声说道:“圣上有旨:侧福晋乌拉那拉氏封为娴贵妃赐居承乾宫;侧福晋高佳氏为慧贵妃赐居咸福宫;格格苏氏为纯嫔赐居钟粹宫;格格陈氏为婉贵人暂居钟粹宫;格格珂里叶特氏为贵人暂居承乾宫;格格黄氏为贵人暂居储秀宫;格格金氏为常在暂居延禧宫。钦此。”

      王钦恭敬地将圣旨递给如懿,然后扶起她轻声说:“贵妃娘娘,皇上的意思是将后宫嫔妃的册封礼定在十二月初四。由于其他宫殿有的已废弃多年,有的宫殿还有太妃娘娘们暂居,等到寿康宫修缮完毕再搬进去。恐怕还要让慧贵妃娘娘和各宫小主在储秀宫稍微挤一下,娴贵妃娘娘的承乾宫已经被太后娘娘安排的人修缮打扫好了,娴贵妃娘娘和海小主明儿去坤宁宫给主子娘娘请了安后就可以去承乾宫住着了。”

      如懿听后微笑着点点头,对着阿箬使了一个眼色。阿箬立即会意,迅速掏出一把金瓜子递给王钦道:“辛苦王公公了,这是我们娘娘给您的一点茶水钱。”

      王钦忙摆手拒绝道:“使不得,使不得。”但在如懿的微笑示意下,他还是收下了金瓜子,王钦喜笑颜开地道:“那奴才就先告退了。”

      当曙光初照揭开新一天的序幕,生命在灿烂的朝阳中苏醒,仿佛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大地沐浴着晨光,焕发出勃勃生机,宛如一位迷人的少女,穿着色彩斑斓的衣裳,绽放着青春的活力。鸟儿们在树枝间跳跃,欢快地唱着晨曲,欢迎新的一天的到来。晨曦透过轻纱般的薄雾,勾勒出世界的轮廓,如同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卷。

      身着华丽吉服的如懿,领着弘历其他宫中的女子,来到坤宁宫向琅嬅请安。虽然已经过了大行皇帝的百日孝期,琅嬅仍然选择穿着无懈可击的吉服,头戴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这凤钿精美绝伦让人无法挑剔。

      如懿坐在琅嬅的右手边,依次往下是纯嫔和海兰,高晞月坐在琅嬅的左手边,往下是婉贵人、黄贵人和金玉妍。

      众人向琅嬅请安后入座,琅嬅才开口说道:“如今,我们都是皇上的嫔妃,位分虽有高低,但不要因为位分而影响了我们之间的情谊。”说着她又看了看坐在下方的几人继续说道:“在皇家有三子最为尊贵,分别是本宫所出的嫡子,和哲妃所出的长子,以及历代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子。娴贵妃和慧贵妃已经入府有些年头了,如今皇上、太后和本宫都盼着两位妹妹的孩子出生。”

      金玉妍看着如懿有些羡慕地说道:“贵妃姐姐真是有福气啊!出身大家族乌拉那拉氏,父亲还是一等承恩公、领侍卫内大臣,又被皇上派去黄河治水。姑母是皇太后,又是初封贵妃得皇上赐名。皇上还说,贵妃姐姐的册封礼要按照雍正元年敦肃皇贵妃册封贵妃时的规格来制备冠服,贵妃受命妇朝拜。如果姐姐再添一个皇子,那可真是万人之上了。”

      说着金玉妍瞥着如懿,嘴角勾起一丝微笑继续道:“贵妃姐姐如今住在承乾宫,真是令人羡慕不已。这承乾宫可是顺治帝的孝献皇后和圣祖孝懿仁皇后的故居,如今贵妃姐姐入住,可真是前途似锦,大有一番作为啊!”

      如懿微笑着回应道:“金妹妹过誉了,本宫之所以能被封为贵妃,也是因为皇上的恩赐,雷霆雨露皆是皇恩。而且住在这承乾宫中,本宫也深感责任重大。金妹妹也说了承乾宫是顺治帝的孝献皇后和圣祖孝懿仁皇后的住处,如今本宫住在这里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金玉妍听了如懿的话感叹道:“贵妃姐姐真是明理之人,能够以这样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地位和责任,将来必定会在这宫廷中大放异彩。”

      如懿谦虚地回答道:“金妹妹过奖了,在这宫廷中,只有互相扶持、共同努力,才能走得更远。”

      眼看琅嬛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金玉妍突然转变话题说:“说到底,这最有福气的,还是皇后娘娘,您的二阿哥才是最最尊贵的嫡皇子,将来您的福气才是最大的,我们这些妃子生出来的不过都是些庶子,哪有你亲生的嫡子尊贵呢。”

      琅嬅听了金玉妍的话,颇为自得地瞥了如懿一眼,却见如懿仍在品茶,似乎对坤宁宫的茶比起将来的太子之位更有吸引力。她心中不禁有些忌惮,还好自己早就对那拉氏动了手脚,但还需要继续打压那拉氏,即使她生不出来,也要断绝她成为皇后的可能。这个计谋就像一颗毒瘤,种在她的心中,随着她的得意和忌惮而生长。

      如懿不为所动只是淡淡地品着茶,仿佛对金玉妍的奉承和琅嬅的得意毫不在意。她深知,在后宫这个复杂而险恶的地方,唯有保持冷静和淡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纷扰的空气排出体外,然后轻轻吐出一句:“皇后娘娘的福气,自然是最深厚的。”

      琅璍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众人说道:“今儿就到这儿吧,本宫要去阿哥所探望二阿哥。”

      她起身走向内殿之际,目光落在纯嫔身上温柔地嘱咐道:“按照老祖宗的习俗,三阿哥也应被送往阿哥所,所以纯嫔妹妹,你也尽快安排吧。”

      如懿引领众人行礼口中道:“恭送主子娘娘。”

      直到琅嬅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之外,如懿才站起身来看着身边的纯嫔轻声宽慰道:“无需担忧,关于三阿哥的事,本宫会为你妥善安排。”说完,她才稳步走向殿外。

      出了坤宁宫的大门,如懿对一旁的惢心吩咐道:“你去带几个人,帮海兰整理一下行装,今天就让她搬到承乾宫去。”

      走在通往东六宫的甬道上,她不经意地回头,发现金玉妍正追赶着她的脚步,如懿感到一阵疑惑。如今除了皇后和她自己,其他嫔妃的位分虽已确定,但由于供太妃们居住的寿康宫还在修葺,所有的嫔妃都暂住在储秀宫,储秀宫和承乾宫一个在东一个在西,金玉妍的来意让她不禁好奇。

      金玉妍见如懿放慢了脚步,立刻谦恭地走上前给如懿行了扶鬓礼道:“在坤宁宫时,我犹豫不敢单独向贵妃姐姐道贺,如今终于有机会恭喜您了。贵妃姐姐真是好福气,得到皇上的赐名,又蒙亲姑母成为太后,这等福气真是令妹妹我羡慕不已。但是,贵妃娘娘,您这般金尊玉贵,为什么要和海格格这种勾引主子的下贱之人住在一起呢?这岂不是有损您的身份?”

      “纵使妹妹再怎么羡慕,也是没有办法的呀,谁让妹妹是李朝来的呢?更别提还是作为附属国进贡的贡女,往后能够成为下五旗的旗人,都算是天大的恩赐了。”如懿对着她翻了一个白眼,语气中满是不屑。

      一听到“贡女”二字,金玉妍的眼中闪过一丝恼羞成怒的情绪,她尖锐地反驳道:“我可不是什么贡女,我是李朝的贵女!哪里像贵妃娘娘院里的那些人,身份低微难道不是吗?一个伺候主子的宫女,难道不低微吗?贵妃娘娘是满八旗的贵女,臣妾是来自李朝的贵女,我们的实力强强联手,肯定比那个贱婢单独一个人的胜算更大啊。”

      随着金玉妍的“贱婢”二字脱口而出,如懿已经一巴掌打在了她的脸颊上,那皙白的脸庞立刻多出了一个鲜明的巴掌印。如懿甩了甩自己的手掌,冷冷说道:“低微?恐怕这个府里的侧福晋和侍妾格格中只有你才配得上低贱二字吧。海兰是蒙古旗下五旗镶蓝旗的人,就算地位再卑微,终究是背靠蒙古的旗人。你算什么东西?说的好听你是贡品,说得难听你就是一个礼物。若不是皇上看上了你,你现在还不一定成为皇上的嫔妃。摆好你自己的身份,若是再听见你说其他人低贱的话,我就让你尝尝我的本事。再说了,那些宫女哪儿低贱了?能够入得了紫禁城的女子,在家里都是官家女子,就算是包衣身份都比你这个礼物高贵。还有这儿是大清,不是你那个以母族尊贵定乾坤的弹丸之地。”

      金玉妍被如懿的气势吓得愣在了原地,她的身体仿佛被冻住了一般僵硬。随后她轻轻地往旁边挪了几步,阿箬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了一抹嘲讽的微笑说道:“金常在刚才的话的确有些偏颇了,这宫里大小宫女没有进宫前都是官家小姐,就算进了宫最累的活也不过是洒扫、伺候主子,可能是金格格在李朝待久了,还没有适应在我大清的习惯吧。”说着她又看着如懿继续说道:“娘娘,太后娘娘还在景仁宫等您,可不要在这儿浪费了自个儿的时间。”

      如懿轻轻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去,就如同飘落的一片轻盈花瓣,她的背影仿佛在空气中留下了淡淡的香气,她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都在大清生活了三年了,还没有习惯大清的生活,如今进了宫,恐怕会出现更多的岔子,明日我便去太后娘娘那里,求一个教导礼仪的嬷嬷,来好好教导金格格的规矩。”

      来到景仁宫的如懿拉着宜修的手,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撒娇般问道:“姑母,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阿哥一定要送到阿哥所呢?是不是以前的阿哥公主,也是一出生就被送到阿哥所的?”

      宜修轻轻抚摸着如懿的手背,她的声音如春风般和煦缓缓说道:“你这小脑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呀!关于皇子的抚养规矩,其实历经了多次变迁。在多尔衮的时期,妃位以下的嫔妃确实不能亲自抚养皇子,得由嫔位及嫔位以上的嫔妃来抚养。但到了顺治帝时,皇子们出生后会被送到阿哥所,由那里的嬷嬷们照料。康熙帝时,因为十八阿哥的事,规矩又有所调整,未满六岁的阿哥由生母抚养,等入学后再送到阿哥所。所以,三阿哥年纪尚幼,自然不会送去阿哥所。”

      如懿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她嘟囔着:“原来如此,我还以为……”

      宜修看着如懿的模样不禁笑着道:“你以为什么?以为皇后会不守规矩,把三阿哥送去阿哥所?放心,三阿哥现在这么小,皇后不会轻易动他的。”

      说着,宜修又转向绣夏吩咐道:“你去储秀宫告诉纯嫔,让她放心,三阿哥现在年幼,不适宜送去阿哥所。如果坤宁宫的人敢来接三阿哥,就让皇后亲自来见我。”

      绣夏领命而去,宜修转回头来,看着如懿,眼中满是宠溺:“这下可满意了?我看你来我景阳宫,不就是为了这事吗?”

      如懿闻言嘟了嘟嘴,有些不满地说道:“姑母,我就是看不惯皇后的做法。二阿哥和大阿哥都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去阿哥所是规矩所在。可是三阿哥还那么小,未满周岁,皇后这么做,明摆着是想打压那些有阿哥的嫔妃,怕我们威胁到她和二阿哥的地位。”

      宜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道:“皇后这么做,确实不妥。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有我在,她不敢乱来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