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6、发现疑点 ...

  •   很多时候,为受害者追回损失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罪犯早就转移了资产。这些案子,没人愿意插手。很多时候,只能靠受害者自己寻找罪犯的财产,让法院去冻结。
      其中一个案子,我记忆犹新。
      某甲经过了多年的辛苦工作,终于攒够了七十万,想要买房。初中同学某乙说他有渠道,可以买到低价房。某甲信以为真,将七十万全数交于某乙,委托他帮忙买房。结果某乙直接卷款跑路。
      某甲再三催促无果后,直接找某乙,此时已经找不到某乙的下落。
      七十万是某甲的全部积蓄,被某乙骗个精光,某甲没有办法,直接到警局报案。
      这个案子落到了我的头上。而和我搭档的是我的同事小胡。
      首先是要查到某乙的下落。某乙有妻子有儿子,但是他却抛弃了家庭,选择跑路。我本来想通过监听某乙和妻子的通话记录,确定他藏匿的地方。但是他非常狡猾,使用无法追踪的电话,而且根本不会在电话里面透漏一丝一毫他居住的地址。
      这个方法不通,我只能采取其他的办法。某乙在犯案前是一个企业的仓库管理员,因为屡次监守自盗,被发现后,被公司辞退。
      我走访了某乙曾经工作的这个公司,从他的同事处了解到,某乙过去经常到相邻的M市去玩,
      每次过去都会带着礼物,比如首饰化妆品和名牌包包这些。
      我一听就明白了,应该是某乙在M市找了一个小三儿,他买的那些礼物都是给小三儿的。
      我转头调查某购物平台这个某乙的购物资料,发现他的采买记录后,我将某乙有外遇的情况告诉了他的妻子。
      她的妻子听到某乙在购物平台花巨资给小三买礼物后,气得直接将某乙藏匿的地址给了我。
      我们直接联系兄弟单位进行抓捕。很快将某乙抓捕归案。
      不过某乙已经将七十万转移和藏匿,他的所有银行账户已经没有钱了。按照他的说法,要钱没有,要命一条,随便法院判,反正钱是一个子儿也甭想从他嘴里撬出来。
      到了这一步,某甲已经无法追回损失。看着某甲痛苦憔悴的神色,我没有放弃,而是转头查找某乙的资产转移路径。
      某甲将七十万转给某乙后,某乙很快将账户的七十万全部取出来。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这七十万现金被他藏到了何处。
      看他的手机,全是跟他的小三儿拍的那些游山玩水的视频和照片,就知道他有多喜欢这个小三儿了。而且小三儿的儿子跟他长得很像,多半儿就是他的亲儿子了。
      这七十万很可能转移到了这个小三儿手上了。
      追查这个小三儿的账户,包括银行股票账户,都没有异常资金变动。
      难道这七十万没有转移到小三儿那儿?
      我再次将两人的行动捋了一遍,认为七十万转移到她手中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这七十万被她以什么型式藏起来了呢?
      难道她买了古董字画还是其他贵重物品?
      调查一圈下来,她都没有买过。
      到了这一步,我几乎已经是招数出尽,但是却一无所获。而这个案子我已经用了将近四天,日以继夜,孤勇向前,义无反顾,就是为了伸张正义。
      同事小胡劝我放手,毕竟手头又来了新案子,但我不信邪,推掉了男友小董的约会,就要将这个硬骨头啃下来。
      反复调查这个小三儿,我发现此人恶行累累臭名昭著,曾经干过的最响亮的事儿就是恶意抢注商标,跟很多企业打过旷日持久的知识产权纠纷案。看来这个人对知识产权很了解。
      但是调查了一上午,依然没有从中发现什么线索,我有点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小董给我打过来电话,听了我的苦恼后,他让我先不要一直往前冲,要调整一下,为此他邀我晚上一起去KTV,潇洒一下。
      他说的有道理,我真的要停下来换一换思路。
      南方的晚上,虽然是秋天,也不是很冷,我和他的狐朋狗友一顿胡吃海喝,又鬼哭狼嚎半宿,反而脑子清醒了很多。看来紧张的工作之余,适时放松一下也不是不行。
      他的朋友们没玩尽兴,还要到洗浴中心按摩。我和小董赶紧撤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两人闲聊。小董说起来他最爱的手办,不无遗憾地说起来,说两个月前,他看中了几款绝版手办,刚凑足钱要买,结果拍卖的时候没抢到,都被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网名叫“爱吃蔗”的抢拍走了。
      “多少钱的手办啊?看把你心疼的。”
      “没多少,六七十万,虽然钱不算多,但都是我喜欢的。这就是无价的。”
      我突然想起来小三儿的一个表弟网名“甘蔗就是我的命”,难不成这个表弟就是抢买手办的“爱吃蔗”?
      我开始调查小三儿这个表弟,他开了一个卖牛肉干儿的店铺,实体店和网店都有,由于价格低廉,卖的还挺火。
      但是他的价格明显低于成本价,这就有点不对劲儿了。
      我感觉到不对劲儿,也下单买了一些。牛肉干辣味儿十足,还有很大的五香调料味,基本吃不出肉香味,找局里的鉴证科一化验,呵呵,是鸭肉。
      涉嫌用鸭肉冒充牛肉,欺骗消费者,金额巨大,这个小三儿的表弟“顺顺利利”地进了局子。
      他知道自己没跑了,为了自首情节,争取宽大处理,索性将他表姐小三儿藏匿在他那儿的七十万巨款的来龙去脉交代了。
      原来某乙将七十万取出后,直接存在了小三表弟的网购平台账户,让他全数买了手办。
      至此,某甲损失的七十万巨款终于追查到了下落,最终得以全数追回。
      我也终于将这件案子漂漂亮亮地完结了。
      但是诈骗案子成百上千,很多时候案情错综复杂,很多已经成熟的诈骗,有专门而又隐蔽的资金转移和洗钱通道,往往只需短短的几分钟,资金就被洗钱到世界各地,任凭我们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将钱追回来。
      不过只要不是通过产业化方式洗钱转移的资产,我都是不辞辛苦,四处奔波,调查关联企业和关系人的财务状况,银行资金出入明细,股票和期货的盈利情况,不怕得罪人,不怕威胁,直到发现被罪犯藏匿的资金,帮助受害者追回损失。
      我在局里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响了。
      赖队也将一些其他类型的案子给了我,至此我承接的案子越来越多样了。
      我的侦查破案水平也因此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我的核心任务,找出警局里的违法黑恶势力,这一点,我一直没有忘。但是苦于没有机会,一直接触不到那个黑恶圈子,甚至,我连那个圈子在哪都不知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折很快来了。
      一天,我接到一个报案,一个公司有1400万巨款突然消失。赖队得知后,带着三名队员赶赴这家公司进行调查。
      而我则是留在警局对该公司经营和员工进行调查。
      很快,我们锁定了嫌疑犯就是公司的财务总监。
      这个财务总监原名李志虎,曾经进过监狱服刑,服刑期间努力学习财务知识,在狱中就已经是一个财务专家,出狱后盗用其他人的身份证件,同时借口之前上班的公司还在帮着交社保,让这个公司暂时不要交社保,躲避了身份被拆穿的风险。
      然后,在入职三个月,取得公司的信任后,成功将公司账上的1400万转移走,得手后,迅速消失。
      我们调查清楚后,立刻采取行动捉拿这个财务总监李志虎。
      我们根据银行流水,查到这1400万转移到了五个账户,然后这五个账户的款项又转移到了其他七个账户。最快的保全资金的办法就是将这几个调查出来的银行账户全部冻结。但是如果警方不冻结账户,就可以麻痹李志虎,让他以为警方还没有追查到他,这样李志虎会在全国不同的地方一直不停地取款,警方从而定位到李志虎的下落。
      而赖队他们为了尽快追踪到李志虎的下落,一直没有冻结李志虎的各个账户。
      李志虎非常警觉,携带大量现金,隐姓埋名,为了躲避警方,流窜到全国各地,中途不停变换身份,非常狡猾。
      赖队决定带着两名组员出外勤,赶赴外地组织抓捕。
      而我和同事小胡继续留在办公室,负责在警局里提供各种支援服务,从查找火车路线,公交站点,到城区地图,甚至小卖铺,小吃店的地址,事无巨细,都要调查到位。
      因为李志虎不停地从提款机取钱,很快我这边查到了李志虎的下落,追踪到了他大致的活动范围,但是赖队依然没有冻结李志虎银行账户的意思。
      不过,赖队确实因此锁定了李志虎最新的活动范围。随后,小胡也后知后觉地通知银行将李志虎相关的账户冻结了。
      此时,李志虎相关账户的资金还有600万不到。
      最终,赖队和两名同事在火车站围堵住携款逃跑的李志虎。李志虎负隅顽抗,挟持人质与警方对峙,警方将李志虎当场击毙,解救了人质。而李志虎放在皮箱中的巨款也终于缴获归案。
      很快,报案的公司弥补了损失,为我们经侦中队送来了锦旗,上级对我们经侦中队进行了表扬,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本来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和庆祝的案子,但是我事后了解到,李志虎的皮箱中只有四百多万,和他账户被冻结的不到六百万加起来,也只有一千多万,要知道报案的公司损失的是1400万,那么将近400万的巨款哪去了?
      据我的了解,李志虎屡次进监狱,罪名都是挪用公款,可以说是惯犯。他是一个很朴素的人,花钱并不大手大脚,而是很节约,而且他也没有什么不良恶习,比如赌博炒币。他日常也不炫耀,不买奢侈品,手上也不带什么昂贵的手表。他逃往的过程中,除了日常的花销,就没有其他花钱的地方,那么这四百万哪去了?不可能长翅膀飞走吧!
      问报案的公司,他们说确实只收到了1000多万,但是已经非常知足,又对我说了很多感谢地话。
      另一个让我感觉很蹊跷的地方,就是李志虎被射杀这件事儿。
      好在事发的火车站有监控,我偷偷拿到了当时的监控,仔细分析事发经过。
      当时火车站里是熙熙攘攘的旅客,李志虎拉着拉杆箱,拉杆箱里就是他取出来的现金。他一边走一边四处观察,非常小心和警惕。
      当时赖队和两名同事已经渐渐将李志虎围住,如果同时出手,完全可以将他制住。
      但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两名同事中的一名突然喊了一声李志虎的名字。
      本来在缉捕过程中,为了确认犯案的嫌疑人,警员经常会喊对方名字,以确认对方的身份。
      但是在这个案子中,李志虎的身份已经确认,而且在人流拥挤的火车站,一旦嫌疑犯暴动,很容易伤到其他人,偏偏这群警察精英反其道而行之,一句李志虎,反而暴露了警方的身份。
      结果李志虎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非但没有任何异动,反而在镇静地走了几步后,突然伸手,将身旁一个十来岁的小孩搂过来,用藏在靴子中的刀子挟持了小孩。
      双方对峙过程中,赖队趁着李志虎在喝水的一瞬间,将他击毙,解救了人质,也保住了皮箱里的现金。
      至于皮箱中到底是多少钱,赖队和三名同事清点后说是400多万。也就是说在短短的半个多月,李志虎挥霍了300多万的巨款。
      随着李志虎一死,那缺口300万就没办法查到下落了,这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而这300万,我高度怀疑落入了赖队他们手中。而他们敢玩得这么花,九成九有罩着他们的警局高层,所以他们才有恃无恐。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赖队跟队员在警局的关系都很一般,一点也不亲密,几乎不扎堆,原来这些都是表象,是做给别人看的。他们几个在暗地里,却是蛇鼠一窝,沆瀣一气。
      我在调查他们的时候,非常小心,唯恐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招致他们的报复。
      既然确认了他们就是警局里的败类,沿着他们这条线索查下去,一定可以查到更多的犯罪事实。
      我开始偷偷地查阅卷宗。同时,我也收到了匿名的举报。
      举报人爆料说在上个月,赖队等一伙人在审讯一伙涉嫌敲诈勒索嫌疑人的时候,得知了一件商业丑闻:某知名品牌香皂里含有非法荧光剂成分,该团伙正欲利用这个丑闻对这家香皂公司进行敲诈。
      赖队和其同伙,利用这个商业丑闻,以替该公司有偿隐瞒为条件,敲诈该公司200万元。
      这个爆料有鼻子有眼,我立刻针对这个爆料查找案宗,并偷偷接触知情人,终于确定了该爆料的真实性。
      随后,这个神奇的爆料人开始了源源不断地爆料,我就按照爆料人给出的线索,顺藤摸瓜,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查证。这一查不要紧,竟然查出了更多的“猛料”。
      赖队及其同伙,利用自身职务查到的商业情报,威胁勒索企业和上市公司,涉案金额极其巨大。
      这个本来是保护国民财产的部门,最终反而是成了欺压国民的恶势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6章 发现疑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