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白露日 ...

  •   随着白露节气的悄然降临,巫溪的清晨被一层淡淡的雾气轻轻笼罩。天边,初升的太阳还未完全驱散夜的余韵,只露出朦胧的轮廓,将天边染成淡淡的橙红。
      巫溪处处都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带着些许的凉意,这是白露特有的清新与宁静。溪水潺潺,仿佛在低语,诉说着秋日的温柔与静谧。溪边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叶尖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闪烁着微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远处,山峦起伏,若隐若现,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幽远。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偶尔,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也吹散了雾气,让山峦和树木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在这样一个清晨,巫溪的景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既有山的静谧,又有水的灵动,更有白露节气特有的清新与宁静。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巫溪向来有在白露节气“收清露”的习俗。这天,天还未亮,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凤妹和九娘子便已经带着伍愉安和芊芊来到了长右山的脚下。清晨的长右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巫溪的妇人们也都纷纷出动,她们穿着各色的衣裙,头戴斗笠,手持竹篮,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山顶进发。一路上,她们有说有笑,相互交谈着家中的琐事,或是分享着收清露的经验。山林间回荡着她们欢快的笑声,仿佛为这静谧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生机。
      到达山顶时,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为这片山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凤妹和九娘子带着伍愉安、芊芊以及众妇人们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这里,草色青青,野花遍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
      “大家注意看,清露就藏在这些花草的叶尖上。”凤妹指着草丛中的一株野花说道。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一片片晶莹的露珠挂在花草的叶尖上,仿佛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我们要轻轻地走过去,用瓶子、碗接住这些清露。”九娘子补充道,“记住,动作一定要轻,不要惊扰了这些花草。”
      众人纷纷点头,小心翼翼地走向那片草地。她们弯下腰,捧着瓶子或碗,轻轻地接住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随着时间的推移,瓶子里或碗里里的露珠越来越多,渐渐地形成了一滩清澈的水。这些清露是天地间的精华,蕴含着大自然的灵气。巫溪的人们相信,用这些清露泡茶、煮粥或是洗脸,都能带来好运和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升高,草地上的露珠也慢慢消失了。众人纷纷收拾好东西,前去履行下一项习俗。
      在巫溪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茶文化与“收清露”习俗相互辉映。刚刚结束了收清露的仪式,凤妹、九娘子、伍愉安和芊芊等人又迫不及待地去采摘白露茶。
      “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让巫溪在白露节气当日逐渐兴起了一个风俗。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众人喜欢,于是,收完了清露,众人又去采摘白露这日的茶叶。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满山遍野的茶园上,翠绿的茶树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花朵,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众人来到茶山,只见一片片茶树整齐地排列着,这些茶树不经看管,却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白露茶,讲究的是采摘的时机和手法。”凤妹边说边示范起来,“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摘,这样茶叶的香气才能被完全保留。”她轻轻握住一根茶枝,手指在叶尖上轻轻一捏,一片嫩绿的茶叶便轻盈地落入竹篮中。
      伍愉安学着凤妹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采摘起来。九娘子则负责在一旁指导,她不时地纠正着伍愉安的动作,讲解着采摘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她的指导下,伍愉安的采摘速度逐渐加快,竹篮里的茶叶也越来越多。
      随着太阳的升高,茶园里的温度也逐渐上升,竹篮里的茶叶也已经堆积如山。白露节气的祭祀马上就要开始了,众人急忙忙去进行下一项习俗。
      日头初升,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金色,朝霞如诗如画般铺展开来,将整个巫溪村落映照得温暖而庄重。每个节气日子,老族长田仁序都会早早便起床,精心准备,带领着巫溪的村民们,齐聚在宗祠前,准备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
      宗祠内,香烟缭绕,气氛肃穆。田仁序手持香火,站在宗祠的正中央,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
      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响起,祭祀仪式正式开始。首先,田仁序向祖先的牌位深深鞠躬,然后点燃香火,恭敬地献上。他口中默念着祈福的话语,声音低沉而庄重,回荡在宗祠的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众人纷纷上前,依次向祖先牌位献上香火和供品。在香火与供品的缭绕中,宗祠内的气氛愈发肃穆而庄重。
      献完香火和供品后,田仁序开始诵读祭文。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情,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深厚的意义。祭文中不仅回顾了祖先们的丰功伟绩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也表达了对祖先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他还祈愿祖先们能够保佑巫溪的村民们平安健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诵读祭文的过程中,田仁序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深沉悲痛,仿佛将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祭祀之中。他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沉浸在了对祖先的怀念与敬仰之中。
      祭文诵读完毕后,田仁序再次向祖先牌位鞠躬致敬,然后示意村民们依次上前跪拜。在跪拜的过程中,村民们都屏息凝神,心中默默祈祷着自己的愿望。他们相信在神灵祖先的庇佑下,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巫溪的人们在族长田仁序的带领下,完成了宗祠内的祭祀,怀着对祖先的敬畏与思念,他们纷纷走出宗祠,朝着岷江畔进发,去祭拜那位古老而伟大的治水英雄——禹王。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古老的石板路上,反射出斑驳的光影。田仁序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
      队伍中的人们,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都穿着整洁的衣裳,脸上洋溢着虔诚与期待。他们手持香火,口中默念着祈福的话语,随着田仁序的步伐,缓缓向岷江畔行进。
      沿途的风景在人们的眼中缓缓展开,村边的古树参天,枝叶繁茂。远处,岷江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曲折地流向远方。
      当队伍抵达岷江畔时,已是正午时分。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片碎金。江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也带来了水汽的湿润。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望向眼前的岷江,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慨。
      田仁序站在江边的高地上,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主持祭禹王的仪式。他首先向禹王献上香火,然后带领众人三鞠躬,表达对禹王的敬意与感激。
      接着,田仁序开始讲述禹王治水的故事。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情,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他讲述了禹王如何历尽艰辛,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让百姓安居乐业。他讲述了禹王如何以身作则,勤政爱民,成为了后世的楷模。这些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和启发。
      在讲述完故事后,田仁序又带领众人向岷江投下了象征吉祥和祈福的祭品。这些祭品包括五谷杂粮、水果蔬菜和鱼虾等水产品。人们将这些祭品投入江中,希望禹王能够保佑他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健康。
      祭品投入江中后,江面上泛起了阵阵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涟漪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禹王已经收到了他们的祈福和敬意。人们纷纷低下头来,默默地祈祷着禹王的保佑和庇护。
      此时,江风却突然愈发猛烈起来,吹得人们的衣裳猎猎作响。众人你瞧我,我瞧你,最后都看向了田仁序,田仁序心里仍想着“多事之秋”,嘴上却什么都没说,默默离去了。
      随着祭祀仪式的结束,人们开始陆续离开岷江畔,回自家庆祝白露节气。
      伍愉安带着芊芊信步离开,刚没走几步,她就觉得似乎有人在跟着她,可当她回头看去,却并未发现任何踪迹。
      “许是我看错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