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谷雨日 ...


  •   田庄佃户之事还未完全解决,一芷二福十二名孩童还未好好安排,现下太奶奶又出了难题。可不管是情面还是其他,伍愉安都只能应承下来。
      的亏伍愉安算是个闲人,若是出生于农户之家,再忙碌操心着一岁的二十四节气祭祀,那还不得忙个晕头转向的。一想及此,伍愉安也是明白了几分马氏肩上的担子。
      人人都说男子养家,男子是只做了养家一项重担,可女子呢?女子不仅要生儿育女,侍奉双亲与丈夫、儿女,还要料理家中事宜,针织纺纱,后厨烹饪,有的妇人甚至也要像男子一样下地种田,她们肩上挑的可比男人重多了。再说像太奶奶这样的,还要帮衬着忙碌巫溪的事情,就算是身子不舒服,也不愿旁人操心,只自己咽了苦楚,这番辛劳实在是可叹。伍愉安真想问一问那些祭祀时的神灵,问一问上天,为何我们要如此苦自己呢?为何女人如此之艰。连王侯将相,都宁有种乎,那女人呢?女人又为何非要比男人低一头呢!
      仰望着群山,伍愉安心潮澎湃,内里满腔怒火。
      谷雨时节悄然而至,巫溪的农户们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耕种季节。细雨如丝,轻轻洒落在田野上,泥土变得松软而肥沃。农户们纷纷走出家门,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手持锄头和犁具,开始了一年的辛勤耕耘。
      田野里,一片片嫩绿的秧苗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农户们或弯腰除草,或挥锄翻土,他们的身影在田野间穿梭,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他们的脸上虽然满是汗水,但眼中却闪烁着期待和喜悦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金秋时节的丰收景象。
      巫溪的山林也在谷雨时节焕发出勃勃生机。树木的枝叶在雨水的洗礼下更加翠绿,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野花野草在雨后的阳光下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山林间,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伍愉安站在自家的田庄前,眺望着这片繁忙而充满希望的田野。她的心中虽然有着诸多烦忧,但也被这眼前的景象所感染。
      关关难过关关过,伍愉安做足了三手的准备。第一手,伍愉安让王大娘帮忙联络了那些平素里老实的佃户,对比着账簿,瞧着谁家交的多,谁家交的少,哪些是田六的人,哪些是被欺负的人,她便一清二楚了。她之前所说的今岁不耕种,不过是缓兵之计,不过是引蛇出洞,有了之前的闹腾,现下她再做什么都是顺理成章的。因此,伍愉安很快就跟那些佃户重新签订了契约,伍家田地也有一半开始耕种了。第二手,则事关一芷二福,她留下了一小片地,让孩子们种地并非是为了收获,只不过是要让她们懂得耕种之法,日后若是想留在巫溪也可,想出去也可。第三手则是谷雨祭祀之事,伍愉安按照马氏的吩咐,自言是前来跟马氏学习,平素九娘子跟一芷二福他们在一起忙碌,她则就带着凤妹在田家小院里忙碌。
      一同忙碌的还有张衡,张衡自打一回来,该老太爷做的事情,都变成了他的事。
      上一次,老太爷病倒了;这一次,老太爷又恢复了精神抖擞的样子,是以,老太爷每日都在院中画谷雨贴,张衡则在一旁写贴上的字。
      谷雨贴的贴画上,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等形象栩栩如生,谷雨贴是寄托了查杀害虫、保护庄稼的美好愿望,自然是巫溪谷雨节气必不可少的一项。
      张衡按照老太爷的要求,写上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等字。张衡小时候便知道这字的来历,是人们希望太上老君等神灵降临人间,手持七星剑,斩除一切害虫,保护庄稼茁壮成长。
      按理说,一般的祭祀倒不甚麻烦,只是安排一些祭品便是。然而,谷雨节气需祭仓颉,是以,马氏才会要伍愉安帮衬。
      “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便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是以,谷雨节气祭祀仓颉便由此得来。虽然我们都是乡下人,但人无智不明,衡哥就是谷雨节气这天降生的,所以才气非凡。”老太爷在院中唠叨着讲过了一遍又一遍的故事,小满则在屋中张着嘴巴不发出声音地学着。
      “对了!”小满突然眼睛一亮,喊道:“伍姐姐也是谷雨节气这日生的呢~伍姐姐和衡哥是同岁呢~”
      小满这一声喊,院子里的人都听到了。马氏瞧了一眼院中的张衡,又看了一眼低头忙碌的伍愉安,眼神里掩藏不住的笑意,脸上也荡漾起了笑纹。马氏心中是有两层算计的,一层是自己身子不行,让伍愉安来帮忙;二是她瞧遍了整个巫溪和临近的村子,都没有看到比伍愉安更美貌、更贤惠的姑娘了,她和衡哥正好相配。小满也喜欢两人,日后小满跟着她们夫妇,定会不受亏待。
      张衡和伍愉安都没有抬起头来,两人装作没有听见的意思。瞧着满院子人都不说话,小满也没有再开口。
      谷雨这天很快就来了,这一天,巫溪上下人都可因为节气而休息一天,不用再去操劳地里的事情。
      早起,天还未亮,伍愉安带着九娘子、凤妹和一芷等女儿家先行来到了田家小院,伍愉安搀扶着马氏,女人们便上山去采摘茶叶去了。巫溪茶树并不多,先祖们当做族产来用的。庄稼人哪里能有钱买茶叶喝呢?巫溪又四面环山,出去一趟也不容易,因此,先祖们便将这处茶田当做族产,每家每户都帮忙照看着,这样一分,一户人家也就照看三五株茶苗,一个半大孩童就能做完这点农活。
      女人们来到茶田,只见茶树排列整齐,新叶嫩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们纷纷拿出篮子,开始仔细地采摘茶叶。九娘子手法熟练,一片片嫩绿的茶叶轻轻落入篮中;凤妹则是一边采茶,一边哼着小曲,显得轻松愉快;一芷等孩童则是看着、玩着。
      太阳渐渐升起,阳光洒在茶田上,女人们的身影在茶树间穿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采摘的过程中,她们不时交流着采茶的技巧和心得,笑声和谈话声在茶田中回荡。
      经过一番辛勤的劳作,女人们终于将茶叶采摘完毕。她们满载而归,回到家中,开始准备泡茶。马氏坐在堂屋的藤椅上,不一会儿,茶香四溢,一杯杯热气腾腾的茶水端上了桌。一家人喝完了谷雨茶,这才开始了祭祀。
      谷雨节气的祭祀率先开始,伍愉安等一众女子除了重要的祭祀外,并不被允许进入宗祠内祭祀。再加上上一次的被赎罪,伍愉安和一芷等人足足是等到谷雨祭祀结束后才姗姗来迟。
      谷雨祭祀结束后,张衡带领众人,按照古老的仪式,虔诚地祭祀仓颉。香烟缭绕中,张衡诵读祭文,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最后,每户人家都从老太爷田仁序手中领到了谷雨贴,上午的祭祀便终于结束了。
      祭祀过后,众人也终于玩闹耍乐了起来。
      未出嫁的女儿家们也开始了走谷雨的风俗,若是愿意,那便要走村串亲;若是事忙,那在野外走一圈就回来也可。
      “嗯,这倒不错,亲近自然。”伍愉安听到了小满的解释,点头说道。
      “那伍姐姐,咱们去看牡丹去吧?”小满拉着伍愉安和一芷的手,便又往长右山冲去。
      谷雨三朝看牡丹,连日的春雨过后,巫溪的牡丹花也迎来了盛放的时节。
      一行人沿着田间小路,穿过一片片翠绿的稻田,前往长右山而去。一路上,前前后后都是女儿家门。
      还未到山上,伍愉安便看到牡丹竞相开放,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一朵朵硕大的花朵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
      而后,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小满、一芷等孩童穿行在牡丹花丛中,闹来闹去,玩的不亦乐乎。
      伍愉安突然明白了为何巫溪对二十四节气那么看重,一则是一脉相承的习俗文化,二则是农户们整日辛劳,若不是有这么些节气,哪里能得空放松呢~
      一行人正玩着,一些风言风语传到了伍愉安的耳中。
      “青哥喜欢上伍家姑娘也不稀奇,你悄悄那伍家姑娘,人长得比牡丹花都好看呢~”
      听到了一两言时,伍愉安并不在意,可越赏花听到的这种话就越多,饶是伍愉安淡定,但心里已经是气恼了起来。一同气恼的还不止伍愉安,更有一旁的凤妹,凤妹比伍愉安更早知道这话。
      这话,就是前些日子闹事时,田青出头帮忙而引发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